《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已审核)(共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已审核)(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已审核)(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参考学时: 90 学 分: 6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程 2013年1月修订一、适用专业适用计算机科学系、管理工程系各专业。二、开课时间第 1 学期。三、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系、管理工程系所有专业方向的一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熟练进行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操作等,并培养其良好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习惯。2教学任务主要针对各种办公文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等工作岗位的基本操作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实用办公软件等进行各种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和应用技巧。四、课程
2、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表现、与人沟通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4)培训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6)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2)掌握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3)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4)能应用Word进行文字类工作的处理;(5)能应用Excel进行各种计算和数据处理;(6)能应用Power
3、Point制作动态感较强的幻灯片;(7)能使用ACCESS进行数据库相关操作;(8)能应用IE浏览和收集网络信息。五、课程衔接本课程为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基本操作,对高中所学的计算机课程的继续和深入。本课程与后续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课程都有紧密的联系,是计算机各个专业的基础,掌握好计算机的操作,才能为后续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学时数分配见表6.1所示表6.1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项目、情景)理论学时实践学时习题学时合计1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1000102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1000103Windows 基础知识44084文字处理880165表格处
4、理80166演示文稿制作460107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1000108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00010合 计6426090百分比71%29%0100%七、教学内容和进程1项目一表7.1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项目名称计算机基础知识学时10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应用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系统的基本知识。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指出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熟练输入中英文。3态度目标:通过键盘操作训练,使学生苦练基本功,培养学生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敬业的职业道德。教学内容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工作特点和计算机的应用领域。2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基本组成。3掌握数制之间的转换,
5、了解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及性能指标。4掌握计算机外部设备的连接及使用。5掌握正确的键盘输入指法,能用正确的指法熟练操作键盘。6掌握汉字输入法的安装。7掌握输入法的选用和切换,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方法、手段、教学做一体等)1.教学方法:操作演示、课堂讨论、启发引导。2.媒介资源: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等。考核与评价方式1.指出微型计算机各主要硬件组成。2.进行英文录入速度检测。3.进行汉子录入速度检测。教学辅助材料1.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包。2.硬件:多媒体机房(基本配置要求:具有网络环境、1套投影设备、若干微机设备、交换机)。2项目二表7
6、.2 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项目名称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学时10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知识产权、标准化等相关概念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数据的收集、分类、编码校验、病毒防范等基本技能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踏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教学内容1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 初等数学基础3 信息处理与信息处理实务4 信息安全基础5 知识产权与标准法规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方法、手段、教学做一体等)1.教学方法:操作演示、课堂讨论、启发引导。2.媒介资源: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等。考核与评价方式1. 针对概念和基本基本技能目标进行考核2. 考核方式可以选择随堂测试、单元测试。教学辅助
7、材料1.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包。2.硬件:多媒体机房(基本配置要求:具有网络环境、1套投影设备、若干微机设备、交换机)。 3项目三7.3 Windows基础知识项目名称Windows基础知识学时8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应用文件、文件夹、文件名、文件类型、目录、路径等知识。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重命名、删除等文件、磁盘管理功能,掌握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的方法,掌握任务栏的设置、显示器设置,能够设置计算机用户和密码,会进行碎片整理和系统还原等操作。3态度目标:能够与教师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养成尊重教师、团结同学的良好品格,培养良好的人际沟
8、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学内容1掌握Windows的启动与关闭,窗口的打开和关闭,对话框的操作,剪贴板的操作。2了解Windows的功能及特点,菜单栏、工具栏及开始菜单的组成,Windows界面组成,帮助信息的获取。3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重命名、删除等文件、磁盘管理功能。4理解文件、文件夹、文件名、文件类型、目录、路径的概念。5掌握运行和关闭程序的方法,掌握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的方法,掌握附件中记事本、写字板、画图等的使用;掌握任务栏的设置、输入法的添加与删除、显示器设置。6掌握计算机用户和密码的设置。7掌握碎片整理和系统还原等操作。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方法、手段、教学做一体等)
9、1.教学方法:案例、操作演示、课堂讨论、启发引导+上机实践。2.媒介资源:教材、教案、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等。考核与评价方式1.文件夹建立是否规范,文件归类操作是否正确。2.用画图工具绘制的图形是否满足要求。3.系统管理操作是否正确。教学辅助材料1.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包。2.硬件:多媒体机房(基本配置要求:具有网络环境、1套投影设备、若干微机设备、交换机)。4项目四7.4 文字处理项目名称文字处理学时16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应用Word排版、修饰等知识。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的创建、修饰文档,能够熟练地设置文档背景和水印等,能够熟练的创建长文档、设置页眉页脚、插入页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 应用 基础 课程标准 审核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