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土培肥施工作业指导书(定稿)(共21页).doc





《移土培肥施工作业指导书(定稿)(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土培肥施工作业指导书(定稿)(共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湖北省三峡库区土地开发整理“移土培肥工程”(二期)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前 言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保护库区耕地资源、改善库区生态环境、解决库区农民长远生计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三峡库区土地开发整理移土培肥工程是将139175米肥沃耕园地的耕作层土壤剥离、搬迁至182米水位线以上的瘠薄耕园地,并配套坡改梯项目,进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耕地质量、农村道路、林网等工程建设。 “移土培肥工程”工作的思路来自库区群众的实践,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在一期项目实施中,库区广大干部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累了施工组织、作业管理、工程标准等方面的经验,为二期项目开
2、展打下了基础。为了更好地实施二期项目,使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工程内容、工程特点,明确施工任务、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及安全措施,使施工单位科学有效地组织施工,借鉴一期项目的经验做法,在综合考虑二期项目自然地理、经济条件和施工环境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工程特点,编制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本施工作业指导书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1 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湖北省三峡库区土地开发整理“移土培肥工程”项目的施工、检查等工作。2 编制依据2.1三峡库区土地开发整理“移土培肥工程”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06128号)2.2湖北省三峡库区土地开发整理“移土培肥工程”(一期)项目实施方案2.3
3、湖北省三峡库区土地开发整理“移土培肥工程”专项规划2.4湖北省三峡库区土地开发整理“移土培肥工程”(二期)项目实施方案2.5移土培肥工程一期项目施工资料2.6相关技术标准3 工程概况3.1三峡库区土地开发整理“移土培肥工程”分为辅助工程、取土工程、运土工程、覆土工程。3.2 辅助工程是指采取修建施工便道、护路沟、挡土墙、堆土点等措施,保障取土、覆土、运土工程顺利实施。3.3 取土工程是按照取土厚度适当的原则,采用人工或机械剥离即将淹没耕园地的耕作层土壤,并清理取土区域表土,对取土区域采取压实、消放坡等措施。3.4 运土工程是指将土方从取土区转运至覆土区。3.5 覆土工程是按照土壤质地合理搭配、
4、覆土厚度适当、就近覆土的原则,将优质土壤覆盖到瘠薄耕园地,并进行人工平整。4 作业准备及条件4.1 人员要求4.1.1 机械施工应由有施工经验的熟练工人参加,参与专业施工的施工人员,须持有上岗证。4.1.2 人工取、运、覆土人员尽可能安排库区农民。4.2 工机具要求4.2.1项目施工中采用的工机具包括:挖掘机、推土机、自卸汽车、拖拉机、胶轮车、三轮车、蛙式打夯机、船舶、滑槽、缆车等。4.2.2 进场施工器械须符合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具备使用的各项证件,包括:车牌、行驶证、检验合格证等。4.3 作业准备4.3.1 作业前对参与项目施工的人员,包括库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4.3.2 作业
5、前对参与施工的工机具进行检查、清点、试用,确保作业工机具可以安全使用。5 施工方案及进度5.1 施工流程修建施工便道修建堆土点人工或机械装土上车自卸汽车运至堆土点清理取土区表面、清除杂草分块取土迹地处理人工或简易设备运至田间人工覆土平整田面 加固田块边坡,修建护路沟等田块配套工程取土运土覆土辅助工程5.2 施工方式确定5.2.1 取土工程有机械取土和人工取土两种方式。机械取土适用于取土区面积较大,交通便利,地势较为平坦区域;人工取土适用于取土区面积较小,修建施工便道不方便区域。 5.2.2 运土工程有运输机械运土(包括:自卸汽车、拖拉机、三轮车、船舶等)、人工运土、特殊方式运土(包括:简易轨道
6、、简易缆车等)。机械运土适用于土方量较大,运距较远,交通方便区域运土;人工运土适用于土方量较小,交通不便区域运土;特殊方式适用于土方量较大,交通不便区域,运距较小区域运土。5.2.3 覆土工程有人工背土至田间和胶轮车或简易设备运至田间两种方式,人工背土至田间适用于土方量较小区域,胶轮车或简易设备运至田间适用于土方量较大区域。5.2.4施工单位应认真勘察施工现场,结合本区域实际地形、交通条件,选用适合本区域的施工方法,对于情况复杂的区域,可以几种方法结合使用。5.3 施工进度5.3.1 二期项目的实施时间为2007年7月2008年12月(注:依据湖北省三峡库区土地开发整理“移土培肥工程”二期项目
7、实施方案)。5.3.2 2007年8月初完成施工便道修建和堆土点修建。5.3.3 2007年9月15日前完成156-165米水位线的取土堆土任务,9月20日前完成165米下取土区工程验收。(注:依据三峡水库蓄水时间安排,如蓄水时间调整,施工时间可适当调整。)5.3.4 涉及县区依据本指导书的规定制定县(区)施工进度,乡(镇)和施工单位依据本指导书和所在县(区)施工进度确定各项目块的施工进度。6 辅助工程指导6.1 施工便道6.1.1 施工便道定线依据设计图纸,在施工便道起讫点、施工便道沿线、施工便道弯道顶点插立标杆或埋设桩橛,设置施工便道的施工标记。6.1.2 场地清理清除便道内树木、杂草、垃
8、圾、较大石块及其他杂物。6.1.3 护路沟修筑6.1.3.1 在施工便道两侧开挖护路沟(护路沟技术标准见表1)。6.1.3.2 施工便道护路沟结合农田水系布置,护路沟末端须与其他护路沟相连,或布置有泄水设施,须确保排水通畅。表1 施工便道护路沟标准项目护路沟底宽护路沟沟深护路沟坡度护路沟铺砌材料底部和边坡压实度取土区施工便道20cm30cm与地面坡度一致土质90%覆土区施工便道30cm40cm与地面坡度一致采用M7.5浆砌块石护坡,护坡厚度15cm,素土沟底90%表2 施工便道标准项目路面宽度路基厚度路基材料路面厚度路面材料路拱坡度取土区施工便道3.5m20cm素土夯实15cm素土1%覆土区施
9、工便道3.5m20cm素土夯实15cm泥结碎石1%6.1.4 路基修筑6.1.4.1 采用施工便道的主线清表土和护路沟取土方,修筑路基拱坡面,坡度为1%,保证路拱面平整密实以利于排水。6.1.4.2 路基碾压厚度为20cm,碾前对路基拱坡面的平整度等进行检查,在含水量适中时碾压,碾压过程中随时进行整平工作。6.1.4.3 路基碾压效果以表面不出现明显的轮迹为准。6.1.4.4 路基土的干容重不低于1.6t/m3。6.1.4.5 路基填筑做到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在雨前和收工前须确保路基表面无松土。6.1.5 砂砾石垫层铺筑6.1.5.1 摊铺前对路基表面的平整、压实度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
10、进行砂砾石铺筑。6.1.5.2 铺筑砂砾石前须在路基边缘设置铺筑高度指示桩。6.1.5.3 砂砾石采用人工摊铺,松铺后即开始碾压,整体须碾压三遍,碾压中洒水应喷洒均匀,水量不可过大。6.1.5.4 砂砾石垫层的压实度应达到90%。6.1.6 泥结碎石路面铺筑6.1.6.1选择合适的粘土,粘土应具有较高的粘性,塑性指数以1215为宜。粘土内不得含腐植质或其它杂物。6.1.6.2 碎石摊铺和碾压时以碎石初步嵌挤稳定为止,不得过多碾压6.1.6.3 摊铺碎石时采用松铺系数1.201.30(碎石最大粒径与厚之比为0.5左右时用1.3,比值较大时,系数接近1.2),摊铺须确保表面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11、6.1.7 施工便道养护与维修施工便道在施工期间须派专人进行养护,当路面毁坏后,应及时采取修复补救措施,以保证正常施工。6.2 堆土点6.2.1 堆土点场地清理6.2.1.1 在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堆土点位置插立标杆或埋设桩橛。6.2.1.2 清理堆土点杂物。如堆土点场地坡度较大,必须对堆土点场地进行平整夯实,平整后地面坡度小于15度。6.2.1.3 堆土点面积较小时,可人工对场地清表找平,堆土点面积较大时,采用机械进行场地平整。6.2.1.4 如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调整需临时增加堆土点,应选择靠近覆土区(或覆土区内),交通便利的场所,并可结合“坡改梯”项目修建的蓄水池位置安排,严禁在边坡上侧堆土。
12、6.2.2 堆土点修筑6.2.2.1 堆土时间较长的堆土点宜在堆土点靠近山坡一侧,修筑截流沟,截流沟应与自然沟相连,具体尺寸可依据堆土点的堆土量和占地面积及可能的来水量确定,一般沟深20cm-40cm,沟宽20cm-30cm。6.2.2.2 堆土时间较长的堆土点,四周须修筑简易的挡土墙。挡土墙可采用装土的编织袋垒砌,垒砌高度1.5m-2m。6.2.3 堆土后处理6.2.3.1 堆土点须委派专人进行维护,每日完工时应对堆土点进行检查。6.2.3.2 雨天,应派专人检查。遇到暴雨时可采用铺设防雨布等措施保护土方。6.2.3.3 工程完工后应对堆土点进行清理,去除堆土点的浮土,检查堆土区域土层情况,
13、对扰动面须夯实处理。7 取土工程指导7.1 场地定位与清理7.1.1 依据实施方案确定的取土区范围和面积,采用插标杆或撒灰线等方式设置取土场范围标记。7.1.2 清除取土场地的农作物及杂草,清除土壤间较大的石块。7.2 取土7.2.1 人工取土7.2.1.1 根据土质、取土场地形状、坡度及田间道路情况,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坡耕地开挖时,应从高处往低处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从开挖端部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7.2.1.2 人工挖土时,挖土人员应合理分布于取土区域内。不宜聚集过密,不宜在格田内前后挖土,尽量沿等高线排开。7.2.1.3 人工挖土时,可通过在已开挖区域边缘画油漆线或其他方式标示开挖深度。7.
14、2.1.4 人工取土后采用机械运土的,用人工背运土或用畜力搬运至生产路、田间道就近堆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m。7.2.1.5 挖土中应避免挖老土,确保挖出的土为肥沃的耕作层土壤。7.2.2 机械取土7.2.2.1 根据土质、取土场地形状、面积、坡度及田间道路情况,选择合理的取土机械,可采用的挖土机械有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等。7.2.2.2 机械开挖时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先进行试挖,并由技术人员检查挖土厚度,取土厚度符合规定要求后才可进行取土作业。7.2.2.3 机械开挖时,采用边挖土边检查方式施工。每台机械须专门配备地上检查人员,检查人员及时检查挖土厚度、土方质量,避免深度开挖、挖老土现象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土培肥 施工 作业 指导书 定稿 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