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标准化管理指南(共19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全用电标准化管理指南(共1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用电标准化管理指南(共19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引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34号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44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令352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仓库防火安
2、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令第3号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123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24号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劳人护198736号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国家安
3、监局2004年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2年10月13日广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通过广东省注册安全主任管理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85号令广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粤府2004122号广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2003年9月1日实施广东省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粤劳安199824号关于印发广东省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的通知粤安监200479号广东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粤安监管2003168号广东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粤安监管200371号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的通知粤档发
4、200051号2.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南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南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南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935-1989 高温作业允许接触热时间限值GB2811-1989安全帽GB2893-2001安全色GB2894-1996安全标志GB3787-1993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4387-199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674-1984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5044-1985职业性接
5、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890-1986防冲击眼护具GB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77-1985剪切机械安全规程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8196-19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GB9175-19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448-1999焊接与切割安全GB10437-1989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11651-1998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2265.1-1997机械安全 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12265.2-2000机械安全 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12265.3-1997机械安全
6、 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12266-1990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GB12801-199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3379-1992视觉工效学原则 室内工作系统照明GB13746-1992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T13869-1992用电安全导则GB15603-1995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T15706-1995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GB/T16856-1997机械安全 风险评价的原则GB17888-1999机械安全 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GB17914-199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19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
7、6-19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8209-2000机械安全 指示标志和操作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4-19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57-19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16-1987(2001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87-1985工业企业噪声设计规范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JBJ18-2000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T7536-1994机械安全通用术语3.1
8、危险因素在生产过程中,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出性损坏的因素3.2 有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含职业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3.3 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机械加工设备直接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灾害性因素3.4 非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在机械加工设备生产过程及作业环境中能导致伤亡(非机械性损伤)事故或诱发职业病的因素3.5 地板构成通道或平台地面并且直接与脚接触的各构件的组合3.6 通道由一个工作平台通向另一个工作平台的水平表面3.7 工作平台为进行操作维修检验修理抽样和与机械有关的其他工作所用的水平表面3.8 防滑表面为增加附着力而设计的地板表面3.9 挤压区人体或其
9、部位在其中可能受到挤压危险的区域3.10 用电电气装置在安装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的整个操作使用检查和维护过程3.11 电气装置一定的空间或场所中若干互相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组合3.12 安全防护防止操作者在作业时身体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而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3.13 安全评价对系统中的潜在危险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以规定的指标等级或概率值做出定量的表示3.14 事故隐患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等随时可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的危险因素3.15 机械伤害受设备或工具的机械运动所引起绞辗割戳切和碰撞等对人体的伤害事故3.16 安全距离防止人体触及机械危险部位的最小距离3.17 防
10、护罩对危险部位全部或部分封闭的隔离装置3.18 危险作业有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引起重大事故的作业如高处作业带电作业剧毒作业辐射作业等3.19交叉作业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称为交叉作业3.20 事故管理对事故的登记统计调查处理和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提出预防事故的办法及建立管理事故档案的工作3.21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3.22重大事故隐患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3.23高危设备指特种设备或其他危险性较大的设备3.24 安全目标管理企业安全工作负责人根据上级要
11、求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在充分吸收企业员工及相关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企业安全工作总目标然后层层展开逐级落实,形成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目标管理体系3.25 安全措施为消除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防止伤害和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保证生产安全所采取的有关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3.26 劳动防护用品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4 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4.1.1.1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4.1.1.2企业应根据国家省市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目标4.1.1.3企业应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4.1.2
12、.1企业的法人代表或主要生产管理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活动负领导责任4.1.2.2在聘用的注册安全主任中,中级以上注册安全主任的比例应当不少于三分之一4.1.3.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和规范,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企业应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人机物环境的损害,确保企业安全文明生产4.1.3.2企业要建立和健全下列规章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3)安全
13、生产检查制度;4)安全生产奖惩制度;5)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6)安全生产值班制度;7)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9)事故管理制度;10)三同时管理制度;11)承发包管理制度;12)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4)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5)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6)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17)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8)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9)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20)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21)各种生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2)各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4.1.4.1主要负责人应当按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过安全生产培训具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
14、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广东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4.1.4.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过安全生产培训,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4.1.4.3从业人员应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4.1.4.4对新从业人员,应进行厂级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培训4.1.4.5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的,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培训4.1.4.6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二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车间安全生产培训4.1.4.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
15、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并按期复审4.1.4.8从事新工段工作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机械安全技术培训,见习或学徒期满,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才能操作新上岗位和变换工种的工人不能担任主值班或其他工段工作的主操作人4.1.4.9应当安排用于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4.1.5.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分管范围的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4.1.5.2生产管理人员应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做好五同时的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4.1
16、.5.3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做到人人处处事事都有安全生产管理4.1.5.4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确定重大危险源及化学品的名称规模位置及其他相关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4.1.6.1结合安全生产的实际,开展综合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等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工作1) 综合性检查主要是以查领导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以及查安全设施为内容所进行的全面检查2) 专业性检查主要对危险物品电气装置机械设备特种设备厂房建筑运输车辆安全装置以及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进行专业性检查3) 季节性检查主要是根据所在地地理和气候特点,对防火防
17、爆防雨防汛防雷电防暑降温防台防风等进行针对性检查4) 日常检查主要是对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履行情况,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各自业务情况进行检查4.1.6.2安全检查工作,必须有组织有组织地进行,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4.1.6.3 制定安全检查表,并按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4.1.6.4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隐患的整改应实行三定(定措施定时间定负责人)四不推(班组能解决的,不推到工段;工段能解决的,不推到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到厂;厂能解决的,不推到上级)的原则,并配套相应的监督机制4.1.6.5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进行评估 ,及时制定计划落实
18、资金人员,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4.1.6.6对于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隶属的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4.1.6.7对物质技术条件暂时不具备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应急的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4.1.6.8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及时整理归档,重大事故隐患及整改情况必须登记建档4.1.7.1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均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4.1.7.2按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的要求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4.1.7.3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人员物资器材和资金4.1.7.
19、4定期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针对演练发现的问题,应立即整改,并记录建档4.1.8.1 对于事故的预防,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4.1.8.2 事故的控制应采取保险的方法,补偿因事故或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所有从业人员均应参加工伤社会保险4.1.8.3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1.8.4发生重伤死亡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如实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工会和生产经营单位主管部门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
20、个人不得擅自变动事故现场(电力铁路等特殊行业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4.1.8.5对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应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进行处理;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要按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34号)进行处理4.1.8.6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坚持事故未查清原因不放过,不采取改善措施不放过,广大员工不受教育不放过,与事故有关的领导和责任人不查处不放过4.1.8.7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将有关材料整理成册,归档保存机械行业企业应建立和维护好以下安全生产档案信息:1) 法律法规标准信息:收集并及时更新适用于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2) 安全生
21、产规章制度信息:安全生产责任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处理等管理规章3)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信息:全员职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人员任命履职考评情况等4) 职业安全设施审查信息:项目职业安全预评价报告初步设计验收审批报告及各种证照领取记录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投入计划等5) 安全宣传教育材料信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计划,安全月知识竞赛活动记录,厂长(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培训持证记录,职工安全教育记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消防安全培训,持证上岗记录违章记录及安全奖惩记录等6) 安全检查记录信息:本单位和上级单位历次安全检查记录,关键部位专项安全检查记录等7) 隐患整改记录信息:
22、事故隐患登记,应急防范措施,整改要求,计划措施,整改结果等8) 事故处理记录信息:工伤事故档案事故上报登记记录,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结案材料事故防范措施等9) 设备设施台帐:设备使用完好情况,检修记录等10)消防设施管理信息:消防器材名称品种数量存放地点完好情况11)重大危险源档案1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计划记录等13)职业卫生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数据14)劳保品购置发放更新回收及其检验记录15)员工体检特种作业及危险作业人员健康档案职业病患者医治记录职业危险动态观察及职业健康统计报表档案4.2.1.1 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应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23、,减少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4.2.1.2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4.2.1.3 应当依法保证用于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4.2.1.4 专门配备购买劳动防护用品的资金,并应专款专用4.2.1.5 依法保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演练所需的费用4.2.1.6 应根据规定按不低于其销售总额的2%提取安全费用,用于安全设施及安全技术措施经费重大危险源评价和监控以及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整改等费用4.2.1.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向事故伤亡者或其家属支付赔偿金4.2.2.1新建
24、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2.2.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建设项目的三同时报批审查和安全评价工作4.2.2.3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4.2.2.4按规定需进行安全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应在项目试运行正常后,在申报验收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4.2.2.5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4.2.3.1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关于开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用电 标准化 管理 指南 1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