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相关区域)道路项目建议书(共31页).doc
《慈溪市(相关区域)道路项目建议书(共3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溪市(相关区域)道路项目建议书(共31页).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目 录(一)附表: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汇总表及副表(二)附图:工程总平面图专心-专注-专业一、 总论(一) 工程概况1基本情况工程名称:慈溪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工程性质:新建建设单位:慈溪市*有限公司工程范围:道路位于规划中的慈溪市*2建设规模及内容 (1)道路名称:*建设标准:*道路红线宽度30米, *宽度21米,道路总长1488米; 占地面积39318平方米,合计59亩。道路起止:*(2)道路名称:*建设标准:道路红线宽度30米,道路总长1250米; 占地面积37904平方米,合计57亩。道路起止:*(3)道路名称:*建设标准:道路红线宽度21米,道路总长147
2、0米; 占地面积28990平方米,合计43亩。道路起止:*(4)道路名称:*建设标准:道路红线宽度21米,道路总长740米; 占地面积16143平方米,合计24亩。道路起止:*工程内容:建设道路、桥梁以及雨水、污水、给水、电力、综合通信、燃气等实质管线,并设路灯、安全管理设施和绿地。经过多方论证,初步确定慈溪市*道路工程建设规模及内容。新建*道路工程总用地面积平方米。3工程投入总资金本工程投入总资金*万元,资金由慈溪市*筹措。4工程建成后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成后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总用地面积m2折合183亩2道路总长度m49483沥青砼路面m2 4桥梁工程m212605人行
3、道m2207006绿地面积m2120667交通安全设施公里5.0路灯334盏8投资估算万元17029(二) 主要结论和建议1.本工程的建设是加快实施慈溪市*总体规划的需要,是完善慈溪市*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慈溪市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因此,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2.工程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此,工程的选址比较合理。3. 参照工程周边现有道路标准和区域交通分析预测,确定本工程的实施标准和建设规模,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4.工程道路断面方案经初步分析,满足交通组织要求,工程线路方案合理,能较好地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实现整体效益;同时,建议设计单位在下一步进
4、行初步设计时,进一步优化与相关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做好衔接。5. 综合分析,本工程的建设必要性充分,工程选址和建设方案比较合理,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十分明显,建议上级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和支持,争取工程早日立项。二、工程背景与必要性(一)慈溪市*概况慈溪市*规划范围*。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5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516.74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95.40%,水域面积27.43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4.96%。本区规划总人口8万人,其中,就业人口为4.5 万人,居住在园区的人口为1.2万人(不包括保留村庄500人)。规划按 “双核、两轴、三组团”的结构布局,“双核”为活力中心和创新中心;“两轴
5、”为功能拓展轴和产业服务轴;“三组团”为服务组团、研发组团和制造组团,并配备了必要的商业、办公、居住、文化和休闭等配套功能。目前,*建设已被列入宁波市重点攻坚工程和宁波市重点工程。(二)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本工程的建设可以为周边企业和居民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的交通条件,拓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十分必要和迫切。(三)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城市道路是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直接窗口。本工程作为*道路网格中的一部分,其建设正是提高城市品位
6、,改善投资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各种配套建设正在积极建设过程中。本工程作为道路网络中的主要道路,其建设的完成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道路网络畅通功能的实现。工程的建设为*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对*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三、工程建设条件(一)场址现状1地理位置编号工程名称规模征地面积(平方米)备注1*道路红线宽度30米,*道路红线宽度21米,总长1.48公里39318折合59(亩)2*,红线宽度30米,总长1.25公里37904折合57(亩)3*,红线宽度21米,总长1.47公里28990折合43(亩)4*,红线宽度21米,总长0.74公里16143折合24(亩)2工程沿线现状本工程属于新
7、建道路,道路用地性质规划为建设用地。规划道路沿线主要以规划建设用地为主;规划建设用地以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有少量公共服务用地。(二)场址条件1地形地貌条件本工程所在地为三北平原中部,地域内地势平坦。2工程地质、水文条件三北平原系海洋沉积平原,母质为海积物,由钱塘江输入海洋的泥砂在海水动力作用下堆积而成,土层深厚,地质均细。地层为新生代第三纪地层,底层母质为沙岩、页岩、玄武岩,构造稳定,无破坏性地震。本地块的具体地质形态将在地质勘探报告中表述,该报告编制将在初步设计前完成。本工程位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水充沛,光热条件较优,夏季7-8月份常有强台风影响。3交通
8、条件本工程外围交通道路已建成,沿线现有已建道路也可供人员和车辆通行,交通便利。建筑材料及施工机械的运输较方便,施工条件具备。4征地拆迁条件本工程需征地平方米,合计183亩。现为规划建设用地,征地费用4588万元,不涉及居民拆迁。四、工程建设标准及规模(一) 道路设计标准(1)道路名称:*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级设计时速:4060 km/h路面荷载标准:BZZ-100设计年限: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的设计年限按20年计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为15年。(2)道路名称:*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级设计时速:4060 km/h路面荷载标准:BZZ-100设计年限: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的设计年限按20年
9、计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为15年。(3)道路名称:*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级设计时速:3040 km/h路面荷载标准:BZZ-100设计年限: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的设计年限按20年计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为15年。(4)道路名称:*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级设计时速:3040 km/h路面荷载标准:BZZ-100设计年限: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的设计年限按20年计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为15年。(二) 拟采用技术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4
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城市工程综合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2)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l-93);(1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三) 建设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建设道路、桥梁以及雨水、污水
11、、给水、电力、综合通信、燃气等实质管线,并设路灯、安全管理设施和防护绿地。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详细表4-1。表4-1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指标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总用地面积m2折合183亩2道路总长度m49483沥青砼路面m24桥梁工程m212605人行道m2207006绿地面积m2120667交通安全设施公里5.0路灯334盏五、工程初步方案设想(一)道路工程1道路断面在道路横断面设计时原则上既要提高道路利用率,又要提高道路绿化率,综合考虑各处地下管线的埋设情况及所需的安全距离,为施工、管理、修路提供便利。(1)*为城市主干路,横断面如下:2.5m人行道+2.0m绿化带+21m机动车
12、道+2.0m绿化带+2.5m人行道30m。采用双向4车道。(2)*为城市主干路,横断面如下:12m机动车道+6.0m绿化带+12m机动车道行道30m。采用双向6车道。(3)*为城市次干路,横断面如下:3m人行道+15m机动车道+3m人行道21m。采用双向4车道。(4)*为城市次干路,横断面如下:3m人行道+15m机动车道+3m人行道21m。采用双向4车道。新建道路两侧规划用地为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其中以工业用地为主。因此沿线行人交通需求不大,在断面设置过程中不考虑设置较宽的人行道。2道路纵断面纵断面设计要遵循竖向规划的总体布置,满足地区防涝要求、道路交通要求、河道排涝要求。充分利
13、用自然地形及合理改造自然地形,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包括管线综合的工程需要。在保证满足防涝、排涝等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路面整体高度,减少道路路段填方量,降低工程造价。所有路段纵坡均不小于0.3%。3路面结构根据道路等级和使用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结合本地条件与实践经验,对路面进行综合设计,以达到技术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的目的。柔性路面结构应按土基和垫层稳定、基层有足够强度、面层有较高抗疲劳、抗变形和抗滑能力等要求进行设计。结构设计以双圆均布垂直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三层弹性体系理论为基础,采用路表容许回弹弯沉、容许弯拉应力及容许剪应力三项指标。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
14、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布的连续性。鉴于沥青砼路面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小,噪音低,开放交通快,养护简便,适宜于路面分期修建。结合本工程实际,推荐采用沥青砼路面结构进行设计。(二)桥梁工程1桥梁设计原则(1)结构设计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施工快捷的建设方针。(2)桥梁结构布置按规划的河道断面、通航等级布置跨径。(3)桥梁结构应注重景观,力求体现桥梁美学和现代城市风貌,使桥梁与所处的环境和谐统一。(4)充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使适用性和经济性最佳结合,结构设计做到技术合理、先进、施工便利、经济指标底。(5)结构设计应满足通航净宽、净高的要求和桥位处规划要求。(6)设计应符合国家建设
15、工程强制性条文和技术规范、标准,满足设计深度要求。2桥梁结构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功能性质特点,综合考虑桥梁的经济指标、技术指标、桥梁美学效果等方面因素,确定桥梁总体布置,使其实用性、合理性、使用性及经济性完美结合,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桥梁设计载荷桥梁设计载荷:公路-级人群荷载:3.0 kN/m2本项目桥梁共计4座,计60米。(2)下部结构桩基:根据*的地质情况,本次桥梁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采用C30水下混凝土。为减少基础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的影响,桩底必须进入持力层1.5m以上。桥台:采用桩接盖梁桥台。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3)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空心板梁,单跨13m。(4)
16、横断面布置横断面大体同相接道路横断面布置,只有两侧各增加了25cm栏杆宽度。(5)台后搭板桥梁桥台后设搭板。(三)沿线附属工程1照明工程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次干路采用光效高、寿命长、透雾性好的高压钠灯为道路照明光源,为体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建议主干路采用节能、环保的LED照明灯。沿线路灯设置在辅道人行道带上,平均间距30-40m,交叉口范围为增加照明度,间距适当加密。2标志、标牌、划线及信号设施道路的交通标志、标牌、划线及信号设施应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来执行。根据交通管理的需要,设计拟在个交叉口设置红绿信
17、号灯及电子警察。3绿化工程道路上设置绿化是城市道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道路绿化应在保证交通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设计。道路的绿化应根据城市性质、道路功能、自然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因地制宜的进行布置。道路绿化布置的主要内容有行道树、灌木丛、草地和花坛等。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树池间距一般采用68m,方形树池每边净宽采用1.2m,有利于栽植和养护管理,同时采用通透式配置有利于美化环境和保证交通安全。绿化不应遮挡路灯照明,当树木枝叶遮挡路灯照明时,应合理修剪。在距交通信号灯及交通标志牌等交通安全设施的停车视距范围内,不应有树木
18、枝叶遮挡。道路绿化应形式简洁,树木整齐一致,使驾驶员容易辨别穿行道路的行人和减少驾驶员视觉疲劳。4无障碍设计依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l进行无障碍设计,本工程无障碍设计需在道路路段人行道、沿线单位出入口、道路交叉口、公交车站等设施处满足视力残疾者与肢体残疾者以及体弱老人、儿童等利用道路交通设施出行的需要。内容主要有人行道中的盲道、缘石坡道、公交车站的提示盲道与轮椅坡道等。5管线设计(1)管线布设情况本工程按城市道路要求设置雨水管线、污水管线和给水管线,道路两侧分隔设置雨水管线、污水管线和给水管线。(2)排水工程1)宁波市设计暴雨强度公式:i=50.380(1+0.7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慈溪市 相关 区域 道路 项目 建议书 3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