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的管理(共1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搅拌站的管理(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搅拌站的管理(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搅拌站的管理混凝土搅拌站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出厂质量,从而影响到工程实体的质量,建设单位把抓好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作为重要的任务来抓,我们要结合施工特点切实做好搅拌站的管理工作,努力做到“一次达标”的要求。下面从几方面来分析:一、拌和站管理职责1 人员配备。施工单位项目部应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信息化管理员,具体负责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年以上拌和站工作经历和具备熟练操作信息管理系统的技能。2 管理职责。2.1 严格按照建设单位制定的拌和站管理程序、管理制度文明施工以及人员、设备的配备要求,推进管段内拌和站建设的标准化。2.
2、2 组织材料人员、设备管理人员、试验检测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保证工作人员持证上岗。2.3 协助、配合建设、监理单位对拌和站的检查工作,积极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拌和站日常管理主要抓住计量系统、施工配合比、原材料,混凝土性能检测。抓好这四个方面,混凝土的质量基本可以保证。】二、拌和站设备日常管理1 计量系统校定。搅拌机组的计量系统运转正常与否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计量系统误差超出规范,轻则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差,工地施工困难,重则造成质量事故,损失无法估量。【1拌和站计量系统称量偏差应符合国家规范确定:计量系统中砂石骨料的误差范围为2%,水泥、参和料、水、外加剂的
3、误差范围为1%,且电脑数据库中的生产数据不能随意改动。2举例:某施工单位拌和站计量系统出现故障,误差在5-15%左右,未及时进行维修检查,继续生产,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责令停工。】2 外加剂秤的校正。一般外加剂参量较小,因此很小的计量偏差就造成计量系统误差超标。3 搅拌时间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高性能混凝土中外加剂参量比较小,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使混凝土搅拌均匀。因此搅拌时间应根据生产的混凝土种类设定在90-150秒之间较好,现规定为120秒。三、拌和站原材料管理1 原材料管理流程图料源地控制进场控制 目测合格 目测不合格 反馈信息 卸入指定料仓 (标示待检) 拒绝进场 通知试验室检测 不合格检测合格
4、(标示合格) 清场处理【为重点控制,为一般控制】2 料源地的选择及质量控制。物资部门和试验部门联合对料源地进行实地考查,抽样检测,确定合格材料源。在生产过程中物资部门根据料源供货情况,不定期到各料源地了解材料的生产能力、质量状况。必要时派人进驻源头,杜绝不合格材料装车。3 材料进场质量控制。(1) 材料员初步检查。材料进场后,材料员经目测合格后可先卸货并标识,检查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建立进货台账。(2) 试验室抽样检测。进场材料达到一个批次时,试验室(试验站)进行抽样检验。建立相应的试验检测台账,检测结果完成后第一时间通知物资部门。材料员应根据试验室反馈的试验结果,对材料进行重新标识或清
5、场处理。四、拌和站生产管理1 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图混凝土浇筑任务下达 设备检查 原材料合格 车辆 人员 理论配合比 砂石含水率计算计算施工配合比计算每盘材料用量工作性能调整 混凝土试件施工配合比报驻场监理审批 计量校正混凝土生产制作混凝土试件、同条件养护、标准养护【为重点控制,为一般控制】2 混凝土生产前准备。拌和站站长接到工区混凝土生产任务,及时组织各部门安排材料、车辆、生产人员。生产前应对搅拌设备运行情况、计量系统误差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3 确定施工配合比。试验室应依据试验结果和理论配合比制定施工配合比,核查各种材料质量,验证混凝土的和易性、测试坍落度。4 混凝土生
6、产管理。操作手接到任务和试验室下达的施工配合比后,应严格按照施工配料通知单输入配合比,在混凝土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试验人员,严禁私自改动。及时填写混凝土生产记录表。【检查时经常发现操作手修改施工配合比,估计是有人背后指使修改,没有任何程序。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5 施工配比的调整。试验人员可根据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调整,认真填写混凝土调整记录表,并且要通知驻拌和站监理签字确认。6 混凝土性能检测。(1) 应对首盘混凝土坍落度、泌水率、含气量、匀质性、拌和物温度等进行检测。【检查时发现一些拌和站根本没有检测,伪造检测表,时间与施工日期不吻合,检测项目不全。】(2) 根据混
7、凝土规范要求,在出机和入模前每50m3混凝土或每个工作班取样检验一次,进行坍落度、泌水率、入模温度、含气量检测。填写混凝土拌和性能记录表。五、搅拌站信息化管理根据工管办函2013283号文铁路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拌和站应制定铁路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制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接入铁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1、根据铁路总公司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发布的统一接口要求建立施工单位拌和站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平台,并接入总公司信息化管理平台。2、配置好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平台要求的设备及设施和数据接口,满足信息化安装条件,满足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要求。3、配备专职信息化管理员,确定信息化管理员信息化管理职责,实施拌和站的信
8、息化工作: 按规定要求及时对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平台进行维护,确保系统处于良好运行、正常工作状态; 严禁擅自改变信息管理系统设置,而造成信息管理系统工作不正常或传输虚假数据; 不得故意停用、损坏信息管理系统; 网络和采集系统正常,但搅拌出料后24小时数据未能上传,应及时通知软件厂商处理; 不定期向站长或监理中心试验室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处理。 及时处置报警系统的初、中、高级报警,要认真分析报警原因,并在信息化平台上24小时内做好回复处置工作,回复处置应符合实际情况,要有数据、采取的措施、处置结果情况、监理见证和照片等资料佐证,能证明用到工程实体的混凝土是合格的或不合格的混
9、凝土进行了处理没有用于工程实体。4、拌和站站长全面负责本拌和站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每周组织一次对终端应用系统的运行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检查,信息化管理员每天应上管理平台查看信息化实时上传情况,确保信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六、拌和站检查1 检查频次。专项检查。建设、监理单位组织对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建设单位每半年不少于1次,监理单位每季度不少于1次,检查结果要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2 拌和站检查内容。2.1 管理制度检查。1 质量保证体系。检查质量保证体系是否符合实际和具有可操作性。2 检查拌和站管理制度制定情况。3 岗位职责。检查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制定情况。2.
10、2 搅拌机及相关设备检查。检查混凝土搅拌站的产品合格证,检查设备配置是参数否满足施工生产和质量控制要求。检查设备检定证书以及检定机构的资质,主要有电子汽车衡、电子配料秤检定证书。2.3 区域环境检查。(1)检查场内道路是否满足重载车辆通行,是否有车辆冲洗设施。(2)粗细骨料存料仓。场地硬化,排水畅通。骨料分区存放并隔离,标识醒目内容齐全。存放区有可靠的棚架能防风、防雨、防雪。合格区有样品箱。(3) 检查安全、卫生、环保、消防措施是否符合要求。2.4人员检查。(1)检查拌和站主要负责人、操作手、安全员、电工、罐车司机、装载车司机等人员证件原件和身份证,以及有关培训或学习记录。核查人员资质、上岗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搅拌 管理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