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动化电力供应管理监控系统(中南大学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共13页).doc
《楼宇自动化电力供应管理监控系统(中南大学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宇自动化电力供应管理监控系统(中南大学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楼宇自动化及智能建筑 学院名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 号: 0909 完成日期: 元月九日 专心-专注-专业楼宇自动化电力供应管理监控系统(中南大学自动化* *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测控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变配电系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向测控智能化、监控无人值守化、信息交换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电力监控系统在各类厂矿企业变配电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企业电力运行科学管理、节能降耗、减员增效的有力工具。城市建设的发展使得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对办公、生活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的要求越
2、来越高,智能化的设备和系统不断地引入现代建筑之中,作为各种建筑能源供应核心变配电所的电力监控系统在智能建筑中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非常必要。对楼宇自控系统构成进行介绍,一般包括:中央管理操作站系统、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通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及电梯监控系统。对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基础进行研究分析,为利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电力监控功能提供理论支持。关键词:楼宇自动化 电力监控 智能建筑 1.引言目前,供配电产业的发展及可靠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各地重点工程项目、标志性建筑/大型公共设施等大面积多变电所用户的急剧增加,对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易用性、
3、兼容性及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理、有效的电力监控系统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其意义在于:(1)提高电力品质,保证供电可靠性。(2)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提升用户形象,转变传统运营方式,实现管理信息化。在现代民用建筑中,电能是建筑照明、空调调节系统、送排风系统以及给排水系统等等的正常运转的主要能源来源;而火灾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等一系列智能化系统更是依赖于电作为系统能源支持和信号支持。现在,电力监控系统基本成为各个智能建筑必定设置的系统之一。若说电力相当于智能建筑的血液,那么电力系统就是智能化建筑的必不可少的血循环系统;可以这么说,智能
4、建筑若不设置电力监控系统,那就相当于对自己的血液失去监视和控制。电力监控系统对智能建筑重要性可见一斑。由于智能建筑主要使用和管理对象主要为是普通的非专业电气人员,在智能建筑中,也可以认为电力监控系统是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电力监控系统与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如何协调运行,智能建筑对大楼的各个智能化系统需要集成管理,以更好的发挥各个系统的功能,实现大楼运行的可靠、安全、经济及人性化的管理。现代社会中,每个智能化建筑的使用和运行要求都可能是不同的。因此,针对不同的智能建筑的使用和运行特点,提出不同的合适各自特点的电力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有重要研究意义。2. 智能建筑2.1智能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高
5、效、安全、舒适和便利是智能建筑的四大优势。这四点集中体现了当今信息产业、控制技术和建筑学进一步结合。同时也是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的集中体现。1984年一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Hartford竣工的CityPlaee大楼的宣传材料中,第一次出现“智能建筑”(IB , IntelligentBuilding)一词,标志着“智能建筑”概念的形成。该大楼以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来控制空调设备、照明设备、防灾和防盗系统、垂直交通运输(电梯)设备、通信和办公自动化等。除可实现舒适、安全的办公环境外,还具有高效、经济的优点。大楼的用户可以获得语言、文字、数据等各类信息服务。而大楼内的空调、供水、防火防盗、供配电等
6、系统均为计算机控制,实现了自动化综合管理,为用户提供了舒适、方便和安全的建筑环境。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随后,智能建筑及其“建筑智能化系统”蓬勃发展,以美国和口本最为突出。智能建筑具有多学科、多技术、高性能的综合集成特点。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的优化组合,以合理投资,适应信息社会需求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特点的建筑。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AutomationSystem, BAS)通讯自动化系统(eonununicationAutom
7、ationSystem, 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o eAutomationSystem, AOS)称为3A系统,并利用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Distributionsystem, pDS)连接和控制。我国的智能建筑起步较晚,80年代末90年代初,智能建筑的概念刚传入我国,由于当时我国经济和信息网络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建筑电气、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人员对智能建筑这一概念的认识只是出于学术探讨阶段。当时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智能化这一趋势认识不足,没有为建设方提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设计思想和新内容,建设方对建筑智能化没有认识和要求,因而这一时期建设的楼宇今天都面临着改造,
8、因为其通信基础设施己落后于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9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口益普遍。使我国建造智能建筑的技术口益成熟,因而在我国建筑业、房地产业形成了建造智能建筑的热潮。2.2智能建筑功能智能建筑作为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它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持续不断的发展和充实新的内容。随着它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应用,它为人类社会带来很多质的变化。首先,智能建筑为人类创造一个更为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智能建筑系统中的安防和火灾报警系统能保证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楼宇自控系统能有效控制空气质量,并能对环境的温度、湿
9、度、压力和照度进行与环境状况变化的相对应的自动调节。满足人们的学习和工作的需求。提供给人们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第二:对于一座现代化的办公楼而言,里面的机电设备多而分散,空调和照明的系统的能耗在众多建筑设备中,以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最为突出。由于楼宇空调控制系统能监控建筑内的所有机电设备,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设备的运行状态,有效的控制能源的无谓的消耗,避免设备的“空转”浪费,达到节能的真正目的。第三:现代化的办公环境保证了智能大楼内的办公高效率。在通讯网络的支持下,在办公自动化平台上,可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纸化办公,不仅能提高效率,而且可以节约成本。由于有快速通讯网络的保证,远程办公及视频会议等己
10、经成为可能。在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企业不仅可以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而且可以提高的素质和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与智能建筑相关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一最初的智能建筑指的是智能大厦,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近年来智能建筑逐渐向智能小区的方向发展。随着大量智能建筑和智能小区的兴建,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每一个智能建筑和智能小区由于其相互的独立性,并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功能,随着“数字化城市”的提出,有效的将各种智能化的建筑连接成为一个大范围的智能建筑群,更能体现智能建筑采用先进技术所带来的功能。3. 电力供应管理监控系统3.1电力监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电力监控技术始于20世纪70
11、年代中后期。80年代以后,研究电力监控技术的国家和公司越来越多,相应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例如德国西门子公司、ABB公司、AEG公司,美国GE公司、西屋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等都有自己的电力监控系统的产品。我国变电站电力监控技术的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监控技术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网络技术的引入,使电力监控系统从体系结构上面临着有原来面向功能开始往面向对象发展。微机技术特别是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电力监控系统按其服务对象(一次设备)将保护、测量集成在一起,然后通过网络联系起来,可以将体积大大缩小,有很多优越性。因此,总线技术开始被引
12、进电力监控技术中。到现在,电力监控系统己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电力监控带来了提高了用电可靠性、安全性、自动化水平;有效节约运行人力成本,迅速切除和恢复优化用电管理等诸多好处,使电力的使用更可靠安全经济洁净。3.2电力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电力监控系统也就是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它发展史就是电力工业逐步发展壮大的历史。了解电力监控系统发展的历史可更深刻的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电力监控技术沿着元件自动化一局部自动化一单一系统(岛)自动化一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道路发展。理论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60年代以前处在经典理论阶段;七八十年代注入了控制论,形成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理论阶段;9
13、0年代以后注入经济理论,而到达电力市场理论阶段。70年代中期,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将现代理论的技术成果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便形成了能量管理系统(EMS),并随电力工业的改革而发展。电力监控主要技术进步表现在:40年代将数据展现在模拟盘上,增强了调度员对实际系统运行变化的感知能力;_50年代自动发电控制(AGC)将调度员从频繁的操作中解脱出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概念的提出是在_50年代中期,这标志着现代电网自动化的开始。以前只有远动装置及机电式的调频装置,不成为系统。60年代初,有些电力公司利用数字计算机实现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开始了计算机在调度中的应用。在20世纪的美国东北部大停电后,多数电力公司意识到
14、依靠远动装置在模拟盘上显示信息的方式己远不能满足复杂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开始把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从以考虑经济为主转移至以安全为主,出现了所谓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这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形成系统的一个台阶,具有代表性的系统是美国BPA的迪特茂调度中心。这一阶段延续至70年代。电网自动调频和有功功率经济分配的装置和自动调节系统不再独立存在,而是以AGC/EDC软件包的形式和SCADA系统结合,成为SCADA/AGC一EDC系统,这是SCADA统出现后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第1次功能综合。电力公司在60年代末提出了用scADA采集的实时信息对电力系统的扰动(开关操作、事故跳闸)进行在线快速分析计算,用以
15、解决电网运行方式的在线研究和事故跳闸后果的预测。从70年代初开始,为了解决由于电网不可观察(SCADA采集的数据存在误差、通道可能中断、RTU可能停运等)带来的潮流计算不收敛(在离线电力系统计算时不会遇到),发展了各种基础算法,开发了网络拓扑、外部网络等值、超短期母线负荷预计、状态估计等一系列软件,建立可计算的所谓可观察区,将sCADA采集到有误差的“生数据”转变成潮流计算收敛的“熟数据”,建立了熟数据库。在这一基础上开发了调度员在线潮流、开断仿真和校正控制等所谓电网高级应用软件(PAs) o PAS投运后,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变以及当前运行方式下遇到大扰动时的后果就可以通过PAS自动预计出来。网
16、络熟数据库的建立,为各种电力系统的优化软件,如线损修正、无功优化、最优潮流等的开发提供了条件。自从PAs综合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形成了sCADA/AGC一EDC/PAS系统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从SCADA系统升级为能量管理系统(EMS)。除了PAS从算法到软件本身的研究外,还有运行EMS必需的支持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在SCADA系统中,不存在多种应用的数据库相互调用和统一维护问题,调度员的操作只是调用画面,并不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删除、插入、修改等操作,因此,在单一的SCADA系统中,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都采用文件方式,由程序员来修改数据库。在EMS中,由于多种应用的出现,调度员需要在屏幕上设定各
17、种故障方式,开发支持软件系统的要求就提出来了。由于商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等嘟无法满足实时要求,于是各大系统公司花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来开发支持软件系统。PAS工程化后,在线调度员培训仿真器(DTS)得到了发展,并综合到EMS中,根据Diliac。的统计,198_5年后各国投运的EMs中有40%包含了DTs,有的公司建立了大型培训中心,如法国的EDF,采用了离线的培训仿真。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无论其内涵或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电力系统己经成为一个CCcPE的统一体,即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l)、通信
18、(communicate o n)和电力电子(powerelectronics)的产生、输送、分配装置以及电力电子装置。当然,在21世纪,不掌握电力市场知识便很难承担电力调度工作。根据等强度的概念,电力监控设备所占的投资比例虽然不大,但其重要性与主设备同样。而且先进的自动装置不仅可以改善一次主设备的运行状况,提高其运行效率,甚至可以推迟或避免新建一些主设备,节省数额可观的一次设备投资。电力系统产生的电能必须与消费的电能实时平衡,这只能靠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来维持。这种平衡不仅要在正常的稳态运行时而且要在各种扰动状态下从毫秒级到分钟级都能实现这一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调节与控制要求,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可
19、以分为正常运行自动装置、异常状态下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及保护装置。电力监控源于在变电站中普遍使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智能设备,它不仅将现场的数据数字化并分析出很多难以直接测量的数据(如谐波分量、序电流、序电压),而且具有计算机数据通信接口,利用计算机的存储能力完成统计记录功能。常规变电站将大量现场一次设备,如变压器、开关、母线、电压互感器(Tv)、电流互感器(TA)等,同安装在控制室内的单项自动化装置(如继电保护、重合闸、故障录波和测距、各种变送器、远动装置、测量仪表等)之间用大量电缆一一对应地连接起来。其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各种工作量大。现在推行的电力监控方式的最大特征是将上述分散设备综合集成在
20、一起,形成两级单元:间隔级单元和中央单元,完全取消了传统的集中控制屏,二次回路极为简洁,控制电缆大量减少,既可有人值班运行,亦可无人值班运行。这是今后各种电压等级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北美各电力公司安装投运的变电站自动化实验项目可分为3类:使用传统RTu的结构,使用通用设备的结构,网络结构。国外产品在间隔层终端一般采用多DsP结构,集保护、录波、计量、远动功能于一体;专用通信网以光纤为介质,具有很高的通信速率和质量;站控单元采用高性能工作站或专用硬件,处理和存储能力较强。国内产品多采用通用单元组合方式来构成间隔层终端,分担保护、录波、监控、计量等功能,适应性较好,但单元功能偏弱、同一间隔
21、内各单元无法共享数据;现场通信多采用RS串行通信总线和位总线,通信速率、质量和灵活性不够理想;站控单元多采用工业PC,安装使用上多数还是室内集中组屏,主要应用于100kv和3_S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中、低压变电站。由于一些电子设备安置在变电站的高压开关场内,甚至直接安置在高压设备处,电磁环境极为恶劣,电磁兼容(EMC)问题突出,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以及运行、维护人员对EMC必须重视。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在我国部分电网中得到了较好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通道质量差、可靠性低是制约我国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电力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变电站的数量逐步增加
22、,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可靠性及技术水平要求口益提高,变电站的信息量越来越多,变电站无人值班的推广,对变电站的自动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在60, 70年代,变电站内采用的是机电式继电保护装置和电子式远动装置,以实现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监视和控制。随着微处理机和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外从80年代开始研制了微机远动装置、微机式继电保护装置、微机式故障录波等一系列以微处理机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变电站二次设备,这些装置尽管功能不一样,其硬件配置都大体相同,除微处理机系统本身外,在采集由CT, PT(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来的各种模拟量及开关和接点位置的信号量,以及对断路器、刀闸、变压器分接头等进行控制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楼宇 自动化 电力供应 管理 监控 系统 中南 大学 课程设计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