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金融学基础》(项目七 货币均衡与货币政策)ppt课件.ppt
《(高职)《金融学基础》(项目七 货币均衡与货币政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金融学基础》(项目七 货币均衡与货币政策)ppt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职)金融学基础(项目七 货币均衡与货币政策)ppt课件金融学基础金融学基础项目七 货币均衡与货币政策模块一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一、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的含义指一定时间内,社会各经济主体(如个人、企业和单位等)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货币需求的形成条件:概念延伸:(二)货币需求理论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宏观货币需求理论)马克思认为,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求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公式中:M代表货币必要量;P代表商品价格;Q代表待售商品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2.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两个著名的方程式(1)交易方程式(宏观货币需求理论)(2)
2、剑桥方程式(微观货币需求理论)(3)两个方程式的区别表面上看,两个方程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以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二是以个人持有的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比率k代替了货币流通速度V。本质上看: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微观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提出了一种权衡性的货币需求理论即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就是公众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和收入的欲望和心理。第一,交易动机。第二,预防动机。若以M1表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需要的货币量,Y表示收入,L1表示Y与M1之间的函数关系,则: 第三,投机动机。若以M2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量,i表示利率,L2表示i与M
3、2之间的函数关系,则:由于货币总需求等于货币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之和,所以货币总需求的函数式是: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微观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受三类因素的影响:总财富水平(永恒收入)、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货币需求函数:二、货币供给(一)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一个动态概念,是指货币供给主体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是一国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入、创造和扩张(或收缩)的过程。货币供给包括: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货币供给量是一个静态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由居民个人、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所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总
4、和。1)狭义的货币供给量(M1)等于流通中整个银行体系之外的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C)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D)之和。2)广义的货币供给量(M2)等于狭义的货币供给量和相对应时期的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的余额(T)之和。(二)货币供给形式货币具有各种不同形式,除现金外,还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等银行存款,有些国家把国库券、商业票据等一些流动性较强的短期金融工具也纳入货币的范畴。 (三)货币供应的主体作用1.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对货币供给的作用商业银行通过广泛吸纳原始存款,再造派生存款投放市场,从而影响货币供给量的。2.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中央银行作为货币供给的主体,主要通过调整
5、、控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及行为实现其在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作用。1)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调整再贴现率3)改变再贷款规模4)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售出政府债券(四)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1.基础货币基本概念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货币基数,是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常用以下公式表示: B = CR式中,B为基础货币;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R为存款货币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2.货币乘数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倍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一般的货币乘数(例1:企业A将100万现金存入甲商业银行)依次
6、循环反复,各银行存款总和为: 100 + 90 + 81 + 72.9+ =100(1 + 0.9 + 0.92 + 0.93 + + 0.9n-1) =100/(1-0.9) =1000万元从以上例子可见,存款总和(D)与原始存款(R)及法定准备金率(rd)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D=R/ rd。货币乘数为:k=1/ rd两个概念: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2)放宽条件的货币乘数 商业银行存款扩张过程 单位:万元银行体系原始存款派生存款贷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10%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re)5%现金漏损率(rc)5%甲银行乙银行丙银行丁银行.10080.0064.0051.2080.0064.005
7、1.2040.9610.008.006.405.125.004.003.202.565.004.003.202.56在有超额准备金与现金漏损的情况下,货币乘数为:k = 1/(rd + re + rc)。 从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中我们看出,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主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re)及现金漏损率(rc)。三、货币供求均衡(一)货币均衡的含义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总量上基本保持一致的货币流通状态。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Ms表示货币供给,则货币均衡可表示为: Md = Ms 正确理解货币均衡的概念需把握以下几点:(1)货币均衡是一种状态,是货币供给量与客观经济
8、对货币的需求量的基本适应。而不是二者在数量上的绝对相等。(2)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要求在长期内货币供求大体上一致。(3)货币均衡存在着货币容纳量弹性。(二)货币均衡的评定标准 货币均衡和非均衡的判断标准是:物价和利率,这可以从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两方面分析。(三)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模块二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测量 1.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指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物价形成普遍、持续上涨。第一,“物价”是一般物价水平,或者说是物价总水平,个别商品的价格上涨不是通货膨胀。第二,这里的上涨过程是指物价的持续的、长期的上涨趋势,商品偶尔的或间歇性的调价不是通货膨胀
9、。第三,物价水平的上涨需达到一定量的界限才能视为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的度量(二)通货膨胀的分类按照市场机制作用不同分为开放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2.按照价格上涨速度不同,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3.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不同加以区分,可分为预期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货膨胀。4.按照通货膨胀成因不同可分为需求拉动、成本推进和混合型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四)通货膨胀的治理1.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2.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3.保持经济低速增长4.实行币制改革 二、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与测量1.通货紧缩的含义: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
10、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涉及三个要素:1)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2)货币供应量下降;3)伴随经济增长率下降或经济衰退。2.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物价水平是否持续下降。(二)通货紧缩的成因1.货币供应量不足2.有效需求的不足3.生产能力拥相对过剩(三)通货紧缩的影响从表面上看,通货紧缩引起的物价持续下跌导致人们的购买力有所提高,给消费者带来一定好处。实际上,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会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通货紧缩对经济的最大危害是导致经济持续衰退。1.通货紧缩造成经济的衰退2.通货紧缩使社会财富大大缩水3.通货紧缩加剧失业现象(四)通货紧缩的治理 通货紧缩的政策目标就是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学基础 高职金融学基础项目七 货币均衡与货币政策ppt课件 高职 金融学 基础 项目 货币 均衡 货币政策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