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载波-中国证监会(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东软载波-中国证监会(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软载波-中国证监会(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东软载波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16-004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现场参观 其他 电话采访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博时基金、大成基金、东海基金、东吴基金、广发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华安基金、华夏基金、建信基金、诺德基金、浦银安盛、上海磐厚、中银基金、长江证券 、东北证券、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广发证券、 国信证券、华泰证券、华创证券、齐鲁证券、西部证券、兴业证券、中银证券、巨杉(上海)、上海艾高、上海常春藤、上海承周、上海鸿逸、上海金码创业、上海玖歌、上海量
2、特、上海熙玥、上海永望、深圳悟空、中国国际金融、中融国际信托等38家基金、机构、资产管理公司时间2016年06月15日14时地点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董事会秘书 王辉 公司总工程师、上海微电子总经理 潘松 安缔诺总经理 杨兆国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公司董事会秘书王辉一、公司基本情况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成立于1993年, 201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目前注册资本金4.5亿。公司专注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且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是国内多种通信技术和多种通信芯片的制造和方案解决商。公司目前拥有4家全资子公司,一
3、家控股公司,两家参股公司。此外,公司还在北京、广州、深圳设有销售中心,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设有办事处,这都是为用户提供快捷、高效的技术支持和生活服务,一站式解决问题。公司作为国内载波通信行业的领头企业,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相继开发出了电力线窄带低速、窄带高速、宽带低速、宽带高速等系列的载波通信产品及芯片。另外公司在蓝牙、无线RF通信芯片也有一些研发,广泛地应用于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慧家电、安防、信息安全等领域。公司提供从通信芯片到通信模块,到终端产品,到手机软件,到云端服务器的整体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2015年全资收购了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打造了MCU+视频收发芯片的生态系统。这不仅为
4、打造物联网芯片奠定了基础,还进一步拓展了电力线载波通信加无线通信,多种通信方式相解决的融合通信解决方案。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公司从1996年开始做载波通信的研发。到2009年,以东软载波为主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被国家电网确定为智能电网的通信标准,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载波通信标。2011年公司在创业板上市,2013年公司正式进入了智能化领域,在2014年公司连续被五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014年公司加入IEEE-SA高级会员,同年我们也获得了商用密码产品指定的生产证书。在2015年全资收购了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我们加入了G3-PLC联盟。2016年,我们取得了商用密码产品的
5、销售资质。上市以后公司发展的非常迅猛,公司从上市前的14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900多人。公司这几年专注于电力线通信的创新,在电力线通信上投入了大量的研发。从2000年的第一代到2004年的第二代,到2009年的3.5代,这是我们上市以前的唯一一颗载波通信产品。公司上市以后借助于资本市场,我们开发了窄带低速的4代产品,同时我们开发了窄带高速的5代产品,包括宽带低速、宽带高速的6代产品,包括载波加微功率无线双模的通信产品。从上市以后2011年到2015年公司在研发上投入累计大概有3个多亿,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大概都占到营业收入10%以上。2015年公司研发投入近1个亿,同比增长了接近30%。大量的研发投
6、入也给公司在技术、研发上提高了很多竞争力。到2015年底,公司总共获得注册商标46项,中国发明专利33项,国外发明专利13项,在申请的发明专利是69项,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65项,获得的外观专利是5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95项,获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121项,获得的集成电路设计证书66项,作品证书15项,非专利技术16项,参与国家标准制定12项,其中有8项已经获得了批准。在公司上市以前所有这些只有94项,到2015年底合计达到了658项。二、电网情况 载波通信技术首先在我国的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上应用,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国网大概有2.8亿只电表,南网大概有8000到1亿只,农网大概1亿只,合计全国近
7、有5亿只电表。每年改造量维持在60007000万,公司整体占比大概在35%40%。经过几年智能电表的改造,目前国网跟农网改造基本完成,南网今年也开始实行改造。2016年国网计划安装智能电表6000多只,国网要求实现系统采集基本全面覆盖。国家在2009年开始做智能电网改造是我们国家电网刘振亚总经理提出来的要建设中国坚强的智能电网。中国坚强智能电网2009年2011年为试点阶段,2011年2015年为全面建设期,2016年2020年要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坚强智能电网实际上实现国网公司区域内电力用户的全采集、全覆盖、全费控。当时就现有第一轮电网改造看,我们的系统仅仅能够满足全覆盖、全采集,还实现
8、不了全费控。所以坚强的智能电网需要以健壮、实时的通信系统为基础。坚强的智能电网现在第一轮的改造已经过去了基本80%,随着第一轮改造逐步完成,第二轮改造现在已经开始了。根据国网新的要求,对于用电信息采集就有了新的需求,包括采集的完整性、可靠性,通信的实时性,包括双向互动等等。这些要求就要求我们在通信技术上能够为国网的采集系统提供更快、更好、更安全,包括双向通信的通信技术。因此,2016年国网面临着一个改革,也就是我们的业务从AMR向AMI过度。AMR是我们原来国网智能电表自动采集系统的简称,AMI是高级计量架构的简称。也就是它要实现一个电表跟电力公司之间自动双向流通的架构。面对国网的变革,业务由
9、AMR到AMI过度,就要求我们的通信标准要一致,要能够做到互联互通。也就要求我们的通信速度要更快,从窄带到宽带,从单模到双模。随着标准的统一,包括互联互通的实现,国网现在智能电网的2.0时代已经到来了。国网2.0的主要特点就是集成高速双向的通信网络为基础,采用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式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国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解决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这些目的。并且要求网络具有自御性,能够抵御攻击,能够兼容多种发电形式的共存。应2.0业务发展的需求,要求智能是双向、可互动的一个平台,智能用电包括未来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技术设备,包括未来楼宇、社区的管理等等。那么
10、对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大数据量高速传输,高效灵活的网络路由方式,安全性的数据通信等等。针对国网2.0的到来,公司为适应未来国网的发展做了哪些技术储备?东软载波是目前在国内国网用电信息采集技术方案是最全面的公司。我们不仅有过去窄带低速的产品,现在也有窄带高速、双模的、宽带低速的产品。所以在应对国网2.0时代到来的时候,我们做好了所有通信方案的解决方案。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宽带产品,宽带产品现在以200户为例,抄表大概在1分钟,过去窄带的产品大概需要十几个小时,双模的产品大概需要5分钟。所以速度的提升,包括稳定性、安全性的提升,能够满足未来国网全面发展的要求。国网今年还有一个新的变化,水、电、气
11、、热四表的智能抄表。这四表的智能抄表要求是自动结算、信息推送、互联网支付等等。多表载波抄表系统可以通过电力线抄收“水、电”表的数据,通过集中器将数据上传到IMP智慧管理平台进行统计、分析,为最终收费提供重要依据。大幅降低了人力抄表的成本。用户足不出户,通过移动设备即可获取当前家庭能源消耗情况。随着四表合一方案的到来,事实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源管理的解决方案。东软载波现在利用智能化的产品,通过对家庭、楼宇、水、电、气、表的控制,采集数据到云计算平台。通过大数据的存储、分析,为各个行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三、智能化情况智能化的市场,大概从2000年开始,我们在中国的智能化就开始启动。但是我们
12、智能化的启动并不顺利,中国智能化的市场一直也没有爆发,这当然有很多的问题。我们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不够,我们的通信手段不够或者我们的控制手段不够,造成了很多的问题。现在随着家电智能化的迅速发展,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我们的控制手段,我们手机智能化的迅速发展,满足智能化需求的各种条件在不断地成熟。,智能化市场爆发的时间点离我们越来越近。 我们从2013年开始做智能化的研发,现在有了一整套智能化的产品,包括家庭的,楼宇的、社区的、酒店的、学校的智能化等等。公司目前除了在智能化产品研发上投入很多,我们在销售队伍的建设上也投入很大。目前我们现在全国已有多家签约代理商、电子消费品的合作厂家、电器合作厂
13、家,在各个领域我们的销售现在都已经开始了。东软载波智能化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从芯片做起,并且芯片应用的MCU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生产的。到目前为止东软载波已经是业界最完整的物联网技术组合。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有窄带高速/低速,宽带高速/低速系列芯片,软件及系统 ;无线通信产品有Sub1G, 802.11ah,2.4G,蓝牙4.2/5.0 系列芯片及系统 ;还有电力线无线双通道融合通信系列芯片及系统 以及超低功耗,高抗干扰8位/32位微控制器及各种应用方案;电能计量及RTC 系列SOC芯片及系统 ;信息安全系列芯片及系统 和基于融合通信平台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东软载波现在正在打造一个融合通信的通信平台。
14、所谓的融合通信就是讲PLC+Wifi+蓝牙这种技术,加上我们的控制技术(MCU),加上我们的云计算技术(Eastsoft IOT云),加上消费者性的刚性需求,我们打造一个智能化、无需布线的通信平台,颠覆传统的智能化行业。目前基于东软载波的云平台,我们在楼宇对讲、家庭网络、能源管理包括照明控制、家电控制等等这些领域,我们都有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随着中国智能化的发展,家电智能化的发展尤为重要。我们在进行智能化研发的同时,我们对行业进行了一个深入的调研。中国智能化发展的瓶颈在哪?我们现在的控制技术、通信技术都很好,为什么智能化发展不起来?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家电智能化程度还远远不够。近几年中国家电厂商在
15、家电智能化上都投入很多,包括现在我们知道海尔的U,包括美的空调的控制、格力空调的控制,以及小米的很多产品。也就是说在家电整个控制上,我们国家现在各个家电厂商都在投入大量的研发。在家电控制上载波通信产品是不是有它的优势?它的优势在哪?我们认为在大型家电的智能化上,载波拥有非常大的优势。比如说我们的燃气热水器,我的燃气炉是在伙房,而我的喷头是在卫生间。我们在洗澡的时候要对温度和火苗进行控制,如果用其他的通信技术可能很难做到,因为卫生间是密封的,Wifi等很多信号也过不去,这时候载波通信技术可能就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介绍一下东软载波的载波通信产品在门禁系统上的一些应用。我们原来的门禁系统有两根电力
16、线、两根光纤,电力线负责供电,光纤负责传输语音或者视频信号的。并且每三层到四层的楼宇都要有一个交换机,第一个成本比较高,第二个施工量比较大。利用载波通信可以有效减少施工成本,利用两根电力线完全可以解决现在的门禁对讲的需求。到目前为止,东软载波智能化解决方案基本完成。我们依靠融合通信技术PLC+Wifi+Mesh蓝牙)+控制技术(中国芯MCU)+云计算技术(Eastsoft IOT云),以管理平台、运营平台、云平台为依托,打造了全覆盖、全兼容、无缝连接的智能化网络平台,打通“家庭 楼宇 社区”,实现“业主 家庭 房地产物业”的联动,颠覆传统智能化行业,满足未来智能化的需求,打造智慧社区服务平台,
17、支持物业公司由 “管理型物业”向 “服务型物业”转型,让市民轻松享受安全便捷、精彩、健康、幸福的智能化生活。 公司总工程师、上海微电子总经理 潘松东软载波在整个芯片研发上,我们现在基本形成了SMART的产品线。S-代表安全芯片,主要有动态令牌和物联网互联轻型安全芯片,在SM2,SM3,ECC,MD5算法设计和超低功耗芯片设计领域处于业界前沿水平,是首个获得令牌全资质的公司之一,同时,安全芯片不仅包括算法和芯片,还包括安全芯片开发工具包包括仿真芯片,C语言安全专用编译器,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有完整安全芯片设计和系统开发工具链的IC厂商。对目前东软载波的智能化产品线和能源互联网产品线起到至关重要的
18、安全可信体系支撑作用。M-代表8位/32位微控制器系列芯片,其中,8位微控制器系列是完全自主开发包括芯片设计,C语言编译器等工具链,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有完整工业级芯片设计/测试和系统开发工具链的IC芯片厂商;另32位微控制器系列采用ARM公司CORTEX-M0/M3内核开发,独立采用LLVM(底层虚拟机)技术自主开发8位/32位 C混合编译器和轻量级操作系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采用此技术成功应用于微控制器的开发厂商,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白色家电/小家电,智能电网,汽车电子等要求高的领域,为东软载波智能化产品提供低成本差异化的核心嵌入式处理器,也为东软载波从信道向智能控制终端延伸奠定坚实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载波 中国 证监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