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复习重点(共20页).doc
《现代管理学复习重点(共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管理学复习重点(共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现代管理学现代管理学 人本主义思想:孔子为政中提出君子不器 专制管理思想:韩非子 荀子“上下俱富” 西汉司马迁“善因论” 最能说明古代人类生产组织的生产管理思想的实例,首推埃及的胡夫金字塔。 亚当斯密(英)国富论提出劳动分工 罗伯特欧文(英)人际关系之父 查乐斯巴贝奇 论机器和制造业的节约 提出固定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 安德鲁尤尔 机械道德商业之原则 泰勒 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之父 法约尔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 新教徒伦理、经济史 组织理论之父 梅奥 早期行为科学代表人 霍桑实验(1924-1932) 赫茨伯格 双因素理论 M=VE 激励力量=个人预
2、期价格*概率 P49 麦格雷戈“X-Y”理论 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法”P50 美国学者孔茨首先注意到了学派林立的状况(管理的丛林时代) 决策理论学派由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而来:1、西蒙 “管理就是决策”“有限度理性”;2、马奇 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伍德沃德(英)、菲德勒(美) 第一章 导论 管理定义为: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在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系统化管理 民主化管理 科学化管理 法制化管理 以人为本 追求效率 管理在社
3、会发展中的作用 1、 是维系人类正常生活的条件; 2、 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3、 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现代管理学的特征 1、 变革性 2、开放性3、 严密性 4、 实用性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2、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 3、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分析和借鉴国外有关管理理论 4、 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注意和行政管理学中的方法做区分) 1、 比较研究法
4、 2、 定量分析法 3、 历史研究法 4、 案例研究法 5、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根本) 行政管理思想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发展最早也最全面的成果之一。 管理科学是从美国管理学家泰勒开始出现的,至今历经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有 1、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 4、 在制定标准定额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 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6、 对组织机构的管理制实行例外原则;(单) 7、 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5、。 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跳板原则(法约尔桥)P44 韦伯认为,组织赖以建立的权威有三: 1、 传统权威 2、 超凡权威 3、 合理合法的权威(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组织,才是理想的组织)。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世界性会议上,正式将人际关系论定义为行为科学。 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指企业职工在共同劳动过程中,由于共同爱好、情感、价值观念以及其他原因而自发形成的群体。 双因素理论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包括 1、 成就 2、上级赏识3、 工作责任 4、 个人进步等。 麦格雷戈“X-Y”理论的X理论代表,采取强制、
6、惩罚和监督的方法,而Y则反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大的学派有六个: 1、 管理过程学派 2、 经验主义学派 3、 人群行为学派 4、 社会系统学派 5、 决策理论学派 6、 数量学派等。 西蒙认为,现实中的决策,一般是在“有限度理性”条件下进行的,只有“令人满意”的标准,才是更合理、更可行的准则,而并非最优化。 权变理论学派的基本思想是:管理中并不存在什么最好的方法,只有针对不同情况从而灵活变通才最好。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则 人本原则、系统原则和效益原则是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人是目的”的观点是现代管理者的共识。 为什么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1、 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7、是做好现代管理工件的根本保障; 2、 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3、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一种充分新生人的权利的管理,它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 重视人的需要是一切成功管理的钥匙。 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基本成份之一,要素和系统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系统具有下列特性: 1、 整体性 2、层次性 3、 动态性4、 开放性 任何有机系统者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系统正是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才得以维持其生命。(系统的开放性) 管理系统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和组织性。 效果是一项活动的成效与结果,是人们通过某种行为、力量、方
8、式或因素而产生出的合目的性结果; 效率是指特定的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与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率; 效益是一种有益的效果,具体地说,它反映了人们的投入与所带来的利益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管理必须重视效益? 1、 自然资源的匮乏决定了管理必须注重效益; 2、 国际竞争的加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取胜; 3、 人类利益的趋同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为主导。 管理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规范对象的特殊性; 2、 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管理道德的出发点是管理系统的整体利益。 管理关系中会出现的人际冲突 1、 管理者之间由于认识不同造成的冲突; 2、 利益上的冲突; 3、 管理中的结构缺陷造成的冲
9、突; 4、 领导作风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冲突。 管理道德的内容 1、 有道德的管理者:每个管理者都应当努力完善自我,自学地去做一个有道德的管理者。 2、 管理道德规范 a、 忠于职守 b、 遵纪守法 c、 实事求是 d、 团结协作 e、 尊重人才 3、 管理人格:也就是管理者的人格,是管理道德的最高实现,是管理规范在管理者心灵中的内化,表现为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总和。管理者的道德品质则是他道德心理和道德意志的统一。 管理道德的形成可以大致概括为 1、 管理道德评价:自我评价、社会评价; 2、 管理道德教育 3、 管理者的自我完善 一切不是由管理者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所作的道德评价都被
10、看成是社会评价。 由集体舆论对管理者及其行为做出的评价,表达了一种客观的道德意向。 管理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管理者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管理者管理人格塑造和发展的过程。 管理道德评价和道德管理教育也只有在管理者的自我完善中才能真正取得成果。 第五章 管理的基本手段 主要的管理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教育手段 行政手段的基本要求是,在权威和权力的作用范围内,下级必须服从上级。 对于现代管理来说,行政手段的根本性质就是服务。 行政手段的基本特征 1、 权威性 2、强制性 3、 垂直性4、 随机性 5、 无偿性 在一切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是比较简单的手段,但却是最为基本的手段,
11、行政手段的运用是一切其他管理手段的基本保障。 在管理中,应当把最少运行政手段作为一种成功管理的追求。 法律规范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法律手段是管理系统整体意志的体现。 法律手段特征(注意和行政手段做区分) 1、 强制性2、规范性3、 概括性 4、 稳定性 5、 可预测性 法律手段对管理系统的发展有促进或阻碍作用。 法律手段的缺点: 1、 缺灵活性和弹性; 2、 由于法律手段具有强制性,处理不好会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试述如何适用法律手段? 1、 法律的内容要与整个社会和组织内的道德舆论水平相适应; 2、 要在整个组织系统中强化法律意识,树立
12、法律的权威性; 3、 要有有效的法律机构和体系来保证法律的实施; 4、 要根据客观事物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而适用的法律调整方法。 经济手段的具体内容: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奖金、罚款。 在管理中运用经济手段的思想前提是:肯定人们追求物质活动的合理性。 经济手段在现代依然是一个应用最为广泛的管理手段,在将来也是管理者最为乐意使用的管理之一。 经济手段的缺点 1、 容易产生单纯追求财、物的思想和拜金主义; 2、 各单位都需要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物质利益机制,因而容易导致利益目标的分散和混乱,增加互相矛盾的现象; 3、 从宏观管理的角度看,经济手段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思想教育是最为灵活的工作方
13、法。 第六章 目标管理 组织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 1、 环境层的目标; 2、 组织层的目标; 3、 个人层的目标。 组织目标和人个目标的关系问题历来是管理的重心。 目标的性质 1、 客观性2、层次性 3、 多样性 4、 网络性5、 时限性 6、 可考核性 确定目标主要应考虑上级的要求、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 主观条件包括:组织自身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情况,组织成员的素质情况以及各级主管人员的管理水平,上级目标或任务的完成情况等。 管理者特需注意的问题是:在确定目标的活动中使组织成员广泛参与。 确定目标的步骤 1、 全面搜集情况,掌握内外信息; 2、 提出目标方案 3、 评价目标方
14、案 4、 选定目标 目标展开实际是目标确定过程的继续。 目标展开主要表现为目标分解、对策展开和明确目标责任等环节。 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首先提出来的。 目标管理是一种通过使组织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来实现“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的特点 1、 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成; 2、 目标管理强调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 3、 目标管理是一种系统整体的管理方法 4、 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视成果的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就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目标管理在性质上则是一种体现了系统性和“以人为中心”的主动性的管理。 目标管理可以解决控制的两个难点: 1
15、、 指出控制标准即是目标; 2、 控制手段即是自我控制。 第七章 组织管理 管理学上所讲的组织,是人们社会活动中分工和协作的方式。 组织的结构:直线型组织结构、职能性组织结构、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 直线型组织是一种简单的组织结构形式,但又是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职能型组织结构的缺点:多头领导。 直线参谋型组织一般设置两套系统:一是按命令统一原则组织的指挥系统;另一是按专业化原则组织的管理职能系统。(对中小型组织适用)。 优点:领导集中、职责清楚、秩序井然、工作效率较高,而且整个组织有较高的安全性。 缺点: 1、 下级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局限期; 2、 部门间互通情报少,沟通难;
16、 3、 难于从组织内部培养熟悉全面情况的管理人才; 4、 整个组织系统的适应性较差,因遁守旧,对新情况不能及时做出反映。 矩阵型结构也称作“规划目标”结构,既有职能型组织的形式,又成立了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 优: 1、 加强了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具有较大的机动性; 2、 实行了集权与分权较优的结合。 缺: 1、 由于此组织形式是实行纵向、横向的双重领导,处理不当,会由于意见分歧而造成工作中的扯皮的现象和矛质; 2、 组织布关系较复杂,对项目负责人的要求较高; 3、 这种形式一般还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因而也易导致人心不稳。 在实现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设计,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直
17、线权力与参谋权力、分散经营与协作控制等各种关系,使这些关系的协调获得组织结构的保证。 在现代管理中,发挥组织职能可采取不同的形式,最主要的有部门制和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现代管理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组织方式,它突出了集体管理的特征。P167 缺点: 1、 成本较高; 2、 在一些问题上,可能会由于分歧而最终导致妥协折衷的方案,也可能会争论不休,拖而不决; 3、 委员会的集体负责可能会变成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负责。 对于组织来说,无论采用部门制,还是采用委员会制,中心问题是一个权力的问题。 在组织设计上,要考虑组织环境、组织战略、组织规模以及组织技术和权力体制等方面的影响。 组织面临的环境愈复杂
18、,其组织结构就愈趋于分权。在一些极端敌意的环境条件下,组织也往往采用集权的方式来强化控制。 组织的规模与组织的专业化、规范化成正相关关系,而与集权成负相关关系。 组织设计的原则 1、 任务和目标原则 2、 分工和协作的原则 3、 命令统一的原则 4、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5、 职、责、权、利相对立的原则 6、 执行与监督机构分设的原则 管理宽度又称管理跨度或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能够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 按照管理宽度和组织层次的相关关系,就可以形成两种组织结构:扁平结构和直式结构。 组织变革主要从属于两大目标: 1、 使组织适应环境,以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求发展; 2、
19、改变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交往手段和彼此联系的方式等。 组织变革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以组织结构为重点: 通过报酬制度、工作表现的评价鉴定制度和控制指挥系统的变某来实现组织结构变革。 2、 以任务和技术为重要: 这方面的变革一般包括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工作群体自治和工作岗位轮换等内容。 3、 以人为重点:包括A、观念与态度的变革;B、技术知识的变革:C、改变个人和群体的行为。 变革的方案有如下几种 1、 打破原状 2、 采取逐步改革的办法 3、 采取系统发展、统筹解决的办法 组织成员抵制变革是由于如下几个思想问题造成的 1、 不确定感,无法预计变革对自己带来的影响; 2、 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管理学 复习 重点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