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树形象--用爱铸师魂(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德树形象--用爱铸师魂(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以德树形象 用爱铸师魂北峰中学 赵彦勇【内容摘要】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本文将从两方面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能得到些许成果,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关键词 】 为人师表 德高为范 严慈相济 尊重信任步入讲坛八载有余,看惯了老师们精心备课,耐心批阅作业的敬业场面,听够了老师们悉心教
2、育耐心辅导学生的各种声音,吸足了乘坐摩托车往返家校的漫天沙尘,饱尝了起早贪黑辅导早晚自习的屡屡艰辛八年的磨砺让我终于明白了:教师是吐尽青丝,编织学生梦想的春蚕;是燃烧自己,点亮学生希望的蜡烛;是滴干自己,滋润学生心田的雨露;是需要倾注毕生爱心的职业!“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八年的风风雨雨也使我深刻认识到要作为新时期教师的我们应该用行动来展现我们良好的形象,用爱心熔铸我们崇高的师魂。即以德树形象,用爱铸师魂。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对师德建设的粗浅认识,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一、用行动来展现我们良好的形象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
3、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 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 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 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最为新时期
4、的教师应改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呢?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2、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
5、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4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
6、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以上各点对于一位教师来说只是形象,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才是师德的核心和灵魂 ,所以我们要二. 用爱心熔铸我们崇高的师魂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育人,育人途径多样,但“爱”应始终贯穿其中,爱心是阳光,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寒冰,爱心是神药,能化解学生心中的淤结,爱心是微风,能鼓起学生生命之帆。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7、所在,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 1、“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职业情感,不是个人情感,故而师爱是“泛爱”,而不能是“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而不是一部分学生,也就是说教师无论教哪个班级、无论所教学生是优是劣、是贫是富,都应一视同仁。由于学生各自的心理及成长环境不同,呈现在教师面前的形象也就千差万别,教师应一碗水端平,坚持平等对待原则。2、“爱”是“严爱”而不是“溺爱”。教师对学
8、生的情感是道德情感,而不是私人情感,出于教书育人的目的,对学生的爱应是“严慈相济”,也就是说既要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要有父爱的严格、庄重,在态度上和蔼、严肃,行动上严格要求、细心关怀。3、爱学生要尊重信任学生。教师,这是一个光荣的称号,可肩负的责任重大。不管是昨天,还是今天,或是明天,爱心是教师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爱与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明灯!对学生尊重信任应是为师执教应有的态度和行为,这是为师最为基本的职业道德。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人对人应有的基本行为准则,教师对学生尊重信任也只不过是人对人应有的基本态度和
9、行为准则而已。即使不做教师,这也是为人处世应有的道德修养,对教师而言更应如此。假使缺乏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不仅不能为师,而且也不是一个有完整道德修养的社会人。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任何不尊重,都应受到谴责。因为这种态度和行为,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有为人权利的人来看待,而是损害践踏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及权利,是对学生人格的漠视和身心的损害。尊重信任学生并不是放弃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假使那样,又变成了放任。尊重信任学生要求可以批评教育学生,但不能污辱学生的人格,不能漠视学生应有的权利。漠视或污辱学生人格尊严和人格,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还会带来学生的畸形发展。因为在
10、漠视和污辱中成长的人难以有做人的尊严,既学不会尊重人,心灵麻木,自尊丧失,为师之人,倘使是这样一种情形的话,敢问师德何在?良心何在?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师德范畴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斯大林所说:“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要像园丁栽培心爱的花木一样。”结束语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宠,友爱重在礼尚往来,情爱少 了几分严谨。而师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的心血不会白费,我们的爱不会付之东
11、流,我们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讲台是我们思绪纵横的绚丽舞台,它面对的是将来的桃李满天下;明净课堂有我们灯火阑珊的彻悟境界,那里写满了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充实。如果我们的工作真的是如此平凡,那就让我们工作中的平凡和渺小在岁月流逝中沉积下来,让这种平凡和渺小渐渐壮大成为我们心中的钢铁;如果我们的工作真的是如此平凡,那么让我们每天听着学生喊“老师好”,时时刻刻体会着作为一名教师而存在的幸福;如果我们的工作真的是如此平凡,那么让我们以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教他们在成长的纪录本上写好“不放弃和不抛弃”,让我们携起手来,以德树形象,用爱铸师魂!【参考文献】1 沈杰; 郑全全; 蒋为民; 赖亚琴; J. 教育探索 2005年01期 2 杨明兰; 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04期 3 刘准; J. 基础教育参考 2003年05期 4 高阳成; 沈胜祥; J. 湖北教育(政务宣传) 2005年08期 5 J. 云南教育(视界版B) 2005年08期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