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xxxx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余学院xxxx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余学院xxxx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余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7-2018 学年)2018 年 12 月说 明本报告是我校在教育部本报告是我校在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平台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平台”自动生成的自动生成的 新余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新余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7-20182017-2018 学年)学年)基础上,经过基础上,经过 补充完善而形成的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补充完善而形成的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目 录引言引言第一部分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1 人才培养目标 1.2 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1.3 在校生规模 1.4 本科生生源质量 第二部分 师资与教学条件 2.1 师资队伍 2.2 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2.3
2、 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2.4 教学设施应用情况 2.4.1 教学用房 2.4.2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 2.4.3 图书馆及图书资源 2.4.4 信息资源第三部分 教学建设与改革3.1 专业建设 3.2 课程建设 3.3 教材建设 3.4 实践教学 3.4.1 实验教学 3.4.2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3.4.3 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3.5 创新创业教育 3.6 教学改革 3.7 国际合作办学第四部分 专业培养能力4.1 坚持立德树人,突出应用特征。 4.2 根据培养要求,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4.3 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第五部分 质量保障体系 5.1 校领导重视教学情
3、况5.2 教学管理与服务 5.3 学生管理与服务 5.4 质量监控 5.5 本学年的创新点第六部分 学生学习效果6.1 毕业情况 6.2 就业情况 6.3 转专业与辅修情况 6.4 体质健康水平 6.5 跨校与跨境交流 6.6 社会实践活动 6.7 学生学习成效 6.8 学生学习满意度 6.9 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6.10 毕业生成就 第七部分 特色发展 7.1 以生为本,立德树人,注重提升学生思想和人文素养 7.2 转型发展起步较早,较好地体现出应用型办学定位 7.3 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成效初显第八部分 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8.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仍需充实 8.2 师资队伍建设有
4、待进一步强化 8.3 质量保障的闭环和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1新余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7-2018 学年)0 引 言新余学院坐落在新型工业城市江西省新余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综合院校,举办者为江西省教育厅和新余市人民政府,于 2010 年开办本科。2015年被省教育厅列为江西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7 年 12 月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顺利获得通过。学校有本科专业 34 个,其中 9 个为新办专业。招生批次为提前批招生、无批次招生、二批次招生 A、第二批次招生 B。 学校设有 13 个二级学院(含继续教育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
5、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 15 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3 个。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 10172 人, 折合在校生 10725.9 人。全校教职工 778 人,其中专任教师 492 人。学校有 1 个校区,有党政单位 18 个、教学科研单位 19 个,在境内有校友会 4 个,有 134 个与学校签署协议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服务等活动的机构,其中学术机构 23 个,行业机构和企业 110 个,地方政府 1 个。2018-2018 学年,学校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评估后的整改为契机和重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本科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
6、升。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1 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的定位与发展目标是:发展目标定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层次定位:以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以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为辅。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新余,服务江西,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学科专业定位:以工学为主导、文理为基础、新能源类专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品德素养好、应用能力强、就业有实力、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1.2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为提高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2017-2018 学年,学校有 30 个本
7、科专业进行招生,涵盖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医学七大学科门类,逐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导、文理为基础、新能源类专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本科专业总数达 34 个,涵盖 7 个学科门类,目前本科专业布局结构为:工学专业 15 个占 44.12 %、理学专业 2 个占 5.88 %、文学专业 3 个占 8.82 %、管理学专业5 个占 14.71 %、医学专业 2 个占 5.88 %、教育学专业 3 个占 8.82 %、艺术学专业 4个占 11.76 %。图 1 各学科专业占比情况1.3 在校生规模2017-2018 学年本科在校生 6602 人(一年级 2441
8、 人,二年级 1429 人,三年级1373 人,四年级 1359 人)。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 10172 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 76.39%。各类在校生的人数情况如表 1 所示(按时点统计)。表 1 各类学生人数一览表硕士研究硕士研究生数生数博士研究博士研究生数生数普通本普通本科生数科生数普通高职普通高职( (含专科含专科) )生数生数全全日日制制非非全全日日制制全全日日制制非非全全日日制制留留学学生生数数普通普通预科预科生数生数进进修修生生数数成人成人脱产脱产学生学生数数夜大(业夜大(业余)学生余)学生数数函授函授学生学生数数网络网络学生学生数数自考自考学生学生数数
9、77702265000089480014733180031.4 本科生源质量情况2018 年,学校计划招生 2721 人,实际录取考生 2721 人,实际报到 2631 人。实际录取率为 100%,实际报到率为 96.69%。招收本省学生 2152 人。学校面向全国 28 个省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 26 个,文科招生省份 26 个。生源情况详见下表。表 2 生源情况录取数录取数批次最低控制线(分)批次最低控制线(分)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 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省份省份批次批次文科文科理科理科不分不分 文理文理文科文科理科理科不分不分 文理文理文科文科
10、理科理科不分不分 文理文理安徽省第二批次招 生 A7150486432041.7456.13-福建省提前批招生11044637806050-福建省第二批次招 生 A5140446378056.9867.16-甘肃省第二批次招 生 A5100456436016.523.8-广东省第二批次招 生 A340443376069.9668.87-广西壮族 自治区第二批次招 生 A460403345084.4897.27-贵州省第二批次招 生 A560477379048.158.26-海南省第二批次招 生 A590579539040.8337.85-河北省第二批次招 生 A6110441358079.78
11、127.83-河南省第二批次招 生 A6110436374083.77101.19-黑龙江省第二批次招 生 A460406353024.5959.41-湖北省第二批次招 生 A560441375071.9180.94-湖南省第二批次招 生 A680526450013.6127.35-吉林省第二批次招 生 A370432405027.4325.51-江苏省第二批次招 生 A618028128503728.39-4省份省份批次批次录取数录取数批次最低控制线(分)批次最低控制线(分)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 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文科文科理科理科不分不分 文理文
12、理文科文科理科理科不分不分 文理文理文科文科理科理科不分不分 文理文理江西省第二批次招 生 A5551,3200496447034.6233.74-辽宁省第二批次招 生 A230461368060.695.33-内蒙古自 治区第二批次招 生 A470399368051.7530.43-宁夏回族 自治区第二批次招 生 A35049843203.25.76-青海省第二批次招 生 A230424365010.0821.42-山东省第二批次招 生 A5130505435021.3133.1-山西省第二批次招 生 B460476432015.3620.43-陕西省第二批次招 生 A26046742501
13、2.0912.59-上海市第二批次招 生 A00500401-13.6四川省第二批次招 生 A6120492458041.9356.69-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第二批次招 生 A440372341095.8695.09-云南省第二批次招 生 A7004900049.89-云南省第二批次招 生 A010004300-48.05-浙江省第二批次招 生 A002000490-68.8重庆市第二批次招 生 A380434428058.1749.56-学校现有 32 个专业进行招生。目前有国外全日制本科生在校 89 人,分别来自布隆迪、赞比亚、加纳、肯尼亚、刚果(金)、刚果(布)、卢旺达、莫桑比克、马拉维、
14、喀麦隆 10 个国家。2 师资与教学条件 2.1 师资队伍5我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逐步建立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工程”,鼓励 35 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出台了 100 万元待遇引进优秀博士研究生的政策,本校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毕业返校后享受引进博士同等待遇。有各类高层次人才共 102 人,其中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4 人,省“青年科学家培训计划”入选者 1 人,省级教学名师 4 人,井冈学者 1 人,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16 人,省级模范教师 1 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
15、人 1 人。专家引领、骨干支撑、多元结构、持续优化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492 人、外聘教师 80 人,折合教师总数为 532 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 0.16:1。按折合学生数 10725.9 计算,生师比为 20.16。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 137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27.85%;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 167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33.94%;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 371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75.41%。近两学年教师总数详见表 3表 3 近两学年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外聘教师数折合教师总数生师比本学年4928053220.16
16、上学年542135609.519.10注: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折合教师总数(折合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外聘教师数0.5+直属医院 具有医师职称的医生人数0.15+非直属附属医院人员0.50.15)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的结构详见表 4表 4 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外聘教师外聘教师 项目项目 数量数量比例(比例(% %)数量数量比例(比例(% %)总计总计492/80/正高级正高级479.554252.5其中教授其中教授459.1522.5副高级副高级12024.3956.25其中副教授其中副教授11122.5622.5中级中级21643.91316.25职称职称其中讲
17、师其中讲师19740.0411.256项目项目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外聘教师外聘教师数量数量比例(比例(% %)数量数量比例(比例(% %)初级初级448.941113.75其中助教其中助教418.331012.5未评级未评级6513.21911.25博士博士367.3211.25硕士硕士33568.092126.25学士学士8517.285568.75最高学位最高学位无学位无学位367.3233.753535 岁及以下岁及以下16132.722531.2536-4536-45 岁岁20942.482126.2546-5546-55 岁岁10821.953138.75年龄年龄5656 岁及以上岁及以
18、上142.8533.75近两学年教师职称、学位、年龄情况见图 2、图 3、图 4。图 2 近两学年专任教师学位情况7图 3 近两学年专任教师职称情况图 4 近两学年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学校目前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4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省级高层次人才2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省级教学名师 4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学校现建设有省部级教学团队 3 个。2.2 本科主讲教师情况8本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289,占总课程门数的 45.44%;课程门次数为 471,占开课总门次的 34.06%。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105,占总课程门数
19、的 16.51%;课程门次数为153,占开课总门次的 11.06%。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101,占总课程门数的 15.88%;课程门次数为 148,占开课总门次的 10.7%。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206,占总课程门数的 32.39%;课程门次数为318,占开课总门次的 22.99%。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204,占总课程门数的 32.08%;课程门次数为 315,占开课总门次的 22.78%。注:以上统计包含外聘人员与离职人员。承担本科教学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 46 人,以我校具有教授职称教师 62 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为 74.19%。注:以
20、上统计包含离职人员,只统计本校人员。图 5 各职称类别教师承担课程门数占比9图 6 近两学年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我校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 4 人,本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3 人,占比为 75%。本学年主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授 26 人,占授课教授总人数比例的 56.52%。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本科专业核心课程 108 门,占所开设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为38.99%。2.3 教学经费投入情况2017 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 1968.57 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 123.61 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 156.48 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 1961.7 元,生均本科实验
21、经费为 159.09 元,生均实习经费为 201.39 元。近两年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生均实验经费、生均实习经费详见图 7。10图 7 近两年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生均实验经费、生均实习经费2.4 教学设施应用情况 2.4.1 教学用房根据 2018 年统计,学校总占地面积 1333,436m2,产权占地面积为 1333,436m2,绿化用地面积为 521338m2,学校总建筑面积为 387134.53m2。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204252.23m2,其中教室面积 108768.26m2,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 36193.3m2。拥有学生食堂面积为
22、19853.5m2,学生宿舍面积为 143080m2(总床位数 14112 位),体育馆面积 14280m2。拥有运动场 5 个,面积达到 233385m2。按全日制在校生 10172 算,生均学校占地面积为 131.09(m2/生),生均建筑面积为 38.06(m2/生),生均绿化面积为 51.25(m2/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20.08(m2/生),生均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3.56(m2/生),生均宿舍面积 14.07(m2/生),生均体育馆面积 1.4(m2/生),生均运动场面积 22.94(m2/生)。学校拥有大学生活动中心,可以容纳 60 余个社团,5000 人规模进行文化交流
23、活动。建有 2 个 400 米标准田径场(内含足球场)、1 座综合性体育馆、1 座综合性训练馆、高尔夫训练场和小九洞比赛场地各 1 片,室外还有 22 片篮球场、10 片网球场,并有体质测试中心和健身中心,体育场馆设施建筑总面积 251795.8 平方米,运动场设施设备齐全,有效满足了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表 5 各生均面积详细情况类别总面积(平方米)生均面积(平方米)占地面积1333436131.0911类别总面积(平方米)生均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387134.5338.06绿化面积52133851.25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04252.2320.08实验、实习场所面积361
24、93.33.56宿舍面积14308014.07体育馆面积142801.4运动场面积23338522.94 2.4.2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学校围绕应用型的办学定位,通过加大学校自有资金投入、利用中央财政专项发展资金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不断加大实验(训)室建设力度。目前学校建有实验实训室 163 个,工程训练中心 1 个。2017 年学校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投入 1000 余万元,新建改建实验室 17 个,改造语音室 6 座,标准化教室考场 105 个,完成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1 个。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11670.77 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余 学院 xxxx 本科 教学质量 报告 讲演 呈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