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米捣固焦五大车培训材料(用户版)(共9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5.5米捣固焦五大车培训材料(用户版)(共9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5米捣固焦五大车培训材料(用户版)(共90页).doc(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违者必究(5.5米捣固焦炉)用户技术培训材料 大连华锐重工焦炉车辆设备有限公司2010年6月 目 录 概 述随着中国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炼焦行业的产能规模和设备装备水平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尤为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对炼焦行业新标准的提高,加速了炼焦行业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近几年来,河北旭阳、济源金马、攀钢等5.5米以上规模捣固焦炉迅速建成投产,炼焦设备的装备水平已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炼焦行业的健康发展,合理利用设备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广大炼焦企业一线生产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尽快
2、了解、掌握5.5米捣固焦炉设备,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编制了该培训材料。本技术培训材料以炼焦生产为主线,简要介绍了捣固炼焦的技术特点、设备的安装调试技术要领、设备日常维护及常见设备故障排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供大家借鉴。编制中注重理论与现场实践有机结合,部分章节内容采用问答方式,问题处理力求实用性,以满足部分企业,尤其是首次介入捣固炼焦行业的企业操作及维护人员的需要。由于现场经验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第一章: 捣固炼焦工艺特点及注意事项一、捣固炼焦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1、捣固炼焦基本特点将配合煤用捣固机捣实成体积略小于炭化室的煤饼后,将煤饼送入炭化室炼焦,称为捣固炼焦。在5.5
3、米捣固炼焦工艺中,配合煤是在装煤车的煤箱内通过捣固机进行的,经捣实的煤饼,其堆密度可由散装煤的0.70.75t/m提高到0.951.15t/m,煤密度可使煤饼高、宽比大于915。这样以来可以提高煤料在炼焦过程中的黏结性,提高焦炭的块度和强度。(注: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是衡量炼焦煤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2、捣固炼焦系统组成捣固炼焦系统主要由:焦炉、推焦机、装煤车、捣固机、摇动给料器、煤塔、导烟车、拦焦机、电机车、熄焦车、液压交换机组成。捣固炼焦在推焦、拦焦、熄焦、煤气交换方面与顶装煤没有多大区别,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煤饼的捣固和将煤饼送入炭化室的过程,及炉顶除尘的方法不相同。5.5米捣固炼焦的装煤除尘
4、流程图:二、捣固炼焦对煤料及水分的技术要求1、配煤细度要求。细度小于3mm的煤应控制在90%93%,其中粒度小于0.5mm的应在40%50%之间。若煤粒粗大,需捣固的时间长才能使煤饼达到一定的强度及稳定性,满足不了捣固炼焦每炉循环时间要求;若煤细度过高,会使煤饼堆密度和抗压强度均降低。为了充分提高煤饼的抗剪强度,所以捣固时应严格控制煤料的细度。2、配煤瘦化成分要求。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是衡量焦炭质量的两项重要技术指标。煤的黏结性是煤形成焦炭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炼焦煤中肥煤的黏结性最好。煤的结焦性是指煤在炼焦条件下,结成具有一定块度和强度焦炭的能力,在炼焦煤中焦煤的结焦性最好,同时严格控制煤料挥发分
5、。因此,为了使焦炭具有良好的收缩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必须按捣固焦配煤工艺严格控制煤的成分,否则会使后期焦炭质量大大降低,同时引起严重的推焦问题。3、水分控制。捣固炼焦的煤料水分是煤粒之间的黏结剂,应严格控制。因气候湿度、温度,地区煤质不同,可在水分上、下限适当增减。水分少,煤饼不易捣实,装炉时煤饼易倒塌;水分过高,会使煤饼强度明显降低,对捣固成型、炭化均不利,更容易引起煤箱粘煤,引起煤箱开启时拉塌煤饼等现象,而且会延长后期结焦时间。因此,在配煤时,对煤饼的水分要严格控制。在这里注意:同一地点要随季节的不同适当调整水分的含量,而且要不定期的对配煤水分进行抽查。三、捣固炼焦温度控制技术要求由于捣固
6、炼焦煤饼沿炭化室长度方向没有锥度,即:机侧、焦侧煤饼宽度是一样的,而为了保证后期顺利出焦,在炉体的设计上,机侧炉口宽度尺寸比焦侧宽度尺寸少20mm,同时由于机侧在装煤、推焦时开启炉门时间长,煤饼送入时会将机侧部分热量带到焦侧,因此为了保证机侧、焦侧顺利结焦,机侧火道温度要比焦侧火道温度高10左右。调节方法为:调节喷嘴直径,改变煤气和空气量以调节加热火道温度。四、捣固炼焦炉体结构特点1、由于捣固煤饼沿炭化室长度方向没有锥度,同时考虑到后期顺利出焦,及保证焦侧焦炭质量,所以捣固焦炉炭化室的锥度较小,焦侧炉口宽度与机侧的差一般控制在20mm以下。2、捣固煤饼靠托煤板送入炭化室,它对炭化室底层的炉砖磨
7、损比较严重,因此炭化室炉底砖比顶装煤的要厚许多。3、炉顶没有装煤孔,每炉只用12个除尘孔。4、严格控制煤饼的高宽比。一般国内比值9。综上所述,配煤工艺与结焦时间等因素都对设备的使用产生直接影响。第二章:推焦机维护及故障排除维护部份1、维护使用说明推焦机使用在高温、粉尘、腐蚀气体、振动等恶劣条件下,为使设备能正常运转,发挥尽有的作用,日常维护保养极为重要,使用单位要制订强制性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一定要按照制订的巡回检查维护制度进行。2、定期检查项目检 查 部 位 检 查 项 目 检 查 周 期日周月季一、钢结构 外观检查、有无严重变形 螺栓连接状态有无松动 梯子、栏杆的连接是否牢固 缓冲器是否损
8、坏 推焦止辊润滑状态 推焦止辊磨损状态二、走行装置1 轨 道2 平衡台车3 减速机4 联轴器5 制动器 轨道两端止挡器及固定螺栓状态 轨道固定螺栓状态 轨道及其接头磨损状态 轨道有无开焊及断裂 踏面及轮缘磨损状态 固定螺栓状态 给油状况 开式齿轮磨损状态 轴及轴承的磨损状态 碟簧磨损状态 清轨器使用状态 油量检查 齿轮啮合及磨损状态 固定螺栓状态 在运行中有无异声及温度升高 螺栓连接状态 润滑状态 检查联轴器径向跳动有无异常 闸瓦磨损状态 固定螺栓状态 按照使用说明书调整制动状态三、推焦装置1 推焦杆2主动齿轮3 联轴器4 减速机5 制动器6 手动装置7 支辊和侧辊8 料 斗9 振动器10 配
9、 管11 限位开关装置 外观检查 齿条磨损状态 齿条铆钉有无松动 活牙动作状态 推焦头顶刮石墨器磨损状态 滑履磨损状态 齿面磨损状态,齿长与齿高接触面积 轴承座连接状态 给油状态 润滑状态 连接状态 润滑状态 连接状态 检查运行中有无异响及轴承温度升高 连接状态 闸瓦磨损状态 按照使用说明书调整制动状态 润滑状态 连接状态 润滑状态 连接状态 料斗腐蚀状态 连接状态 连接状态 软管磨损状态 油缸磨损 接头泄漏状态 连接状态四、取门装置1 取门台车2 车轮组3 回转装置4 导向辊及支撑辊5 锁紧装置6 取门头7 限位装置 外观检查 固定螺栓状态 轮缘、车轮磨损状态 油封磨损状态 润滑状态 固定螺
10、栓状态 动作状态 导辊磨损状态 轴承的磨损、润滑状态 固定螺栓的状态 辊子的磨损状态 油封的磨损状态 固定螺栓状态 润滑状态 动作状态 辊子磨损情况 销板磨损状态 固定螺栓状态 润滑状态 外观状态、锈蚀及有无变形情况 固定螺栓状态 辊子磨损状态 油缸漏油情况 管路泄漏情况 润滑状态 软管破损状态 液压系统压力确认 动作状态 固定螺栓状态五、清门装置1 台车及框架2 台车车轮3 清门头 外观检查 固定螺栓状态 轮缘、踏面磨损状态 油封磨损状态 润滑状态 固定螺栓状态 外观检查 固定螺栓状态 减速机贮油量 链轮、链条磨损状态 高压水喷枪工作状态 各辊轮的润滑状态 气缸、油缸、油马达的工作状态 管路
11、的泄漏及损坏状态 铣刀的磨损状态 铣、刮刀的位置状态六、炉框清扫装置1 框架及台车架2 车轮及台车导向辊3 S道导向辊轮4 回转轴承5 清框头6 限位装置 外观检查 固定螺栓状态 轮缘、踏面磨损状态 油封磨损状态 润滑状态 固定螺栓状态 辊轮磨损状态 润滑状态 固定螺栓状态 润滑状态 固定螺栓状态 外观检查 固定螺栓状态 润滑状态 挡热板烧损情况 底部刮刀检查 油缸泄漏情况 管路漏油情况 辊轮磨损状态 润滑状态 各组刮刀的磨损状态 导向板的磨损状态 动作状态 固定螺栓状态七、头尾焦处理装置1 刮板机2 焦斗3 振动器 运转状态 1、3刮板机内水量 焦油、焦粉粘着状态 固定螺栓状态 各链轮、链条
12、磨损状态 刮板、刮板链的磨损状态 刮板链的张紧情况 各传动部位润滑情况 行星减速机的油量 轴承的磨损 排出闸板的动作状态 焦炭堆集状态 固定螺栓状态 限位开关动作状态 动作状态 固定螺栓状态八、司机室、电气室、液压室、水压室 外观检查,有无油漆脱落 密封状态检查,是否漏水、尘 安全报警装置的检查九、气路系统 空压机工作状态检查(按照提供的说明书进行维护及检修) 管路密封状态 软管的破损状态 各个电磁阀工作状态 风包排水状态,冬季时有无冻结 安全阀状态十、润滑系统 润滑泵工作状态检查(按照提供的说明书进行维护及检修) 管路泄漏状态 软管的破损状态 电磁阀工作状态 分配器工作状态 压差开关工作状态
13、 润滑点的润滑状态(抽查)十一、液压系统 油泵的运转状态 油箱油量确认 油箱、管路、阀是否漏油 油缸的动作状态 油缸的密封环磨损状态 其它见液压装置使用说明书十二、电气系统 检查线路有无磨损 电缆槽有无松动 其它详见电气使用说明书十三、空调系统 工作状态检查 外观检查3、机构的润滑制度3.1 润滑方式润 滑 点润滑方式润滑油牌号润滑制度附注编 号 名 称1走行减速机油 池 90#齿轮油6个月 更换2推焦减速机油 池 90#齿轮油6个月 更换3各摆线减速机油 池 46#齿轮油6个月 更换4集中润滑点电 动 1号极压锂基润滑脂,冬季用0号每日2次 一年 更换5石墨铜套填 充 石墨棒 自润滑 大修
14、更换6各滑动、滚动导轨涂 抹 1号极压锂基润滑脂每周一次7各齿形联轴器填 充 1号极压锂基润滑脂每月一次 大修 更换注:各减速机在首次运转第一个月后换新油,外购配套件的润滑制度见其相应的说明书。该润滑注油表仅供用户参考,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润滑制度。3.2 干油润滑点明细表装置部件润滑方法润滑特点密封特点备注走行装置 (20个润滑点)走行集中(20个滚动润滑点)端盖油孔注油迷宫密封可以达到卸压效果装配时注入干油清框装置 (15个润滑点)锁闭铰轴集中(1个滑动润滑点)锁闭铰轴处QT轴套中间有一条环油槽及轴向有两条油线;轴心有油孔对轴套油槽。出油只能通过50H8/f9的配合间隙装配时注入干油
15、锁闭辊轮集中(1个滚动润滑点)轴心有油孔,正对两轴承之间一端端盖封死,另一端毛毡密封可以达到卸压效果装配时注入干油上、下支承回转轴承集中(2个滚动润滑点)油孔穿过轴端横槽,通过轴承之间窜油装配时注入干油,轴端开横槽代替出油孔。锁闭托架集中(2个滑动润滑点)油通过支座上的油孔润滑固定销支撑辊轮M10*1油杯(2个滚动润滑点)油穿过轴径向油孔,通过轴承之间窜油骨架油封密封手动润滑S道导向辊集中(1个滚动润滑点)油孔穿过轴端,通过轴承之间窜油骨架油封密封装配时注入干油支承辊集中(4个滚动润滑点)油孔穿过轴端,通过轴承之间窜油骨架油封密封装配时注入干油侧辊集中(4个滚动润滑点)油孔穿过轴端,通过轴承之
16、间窜油骨架油封密封装配时注入干油取门装置 (37个润滑点)取门机(辊轮/销轴)集中(8/2个滑动润滑点)销轴带一条环形油槽,铜轴套带两条轴向润滑槽,轴与铜套之间滑动轴承润滑。间隙配合,无密封。前、后车轮(车轮)集中(6个滚动润滑点)油通过轴的径向油孔、带环槽及油孔的内隔套,进入两轴承之间。骨架油封密封,端盖带通气塞。装配时注入干油前车轮(铰轴)集中(2个滑动润滑点)油通过轴的径向油孔及轴上润滑油槽滑动润滑。间隙配合,无密封。装配时无干油取门装置 (37个润滑点)旋转装置(拉杆铰轴处)集中(1个滑动润滑点)油通过轴的径向油孔及带环槽、轴向油槽的轴套,润滑销轴。旋转装置(上端)盖集中(1个滑动润滑
17、点)油通过上盖油孔及带环槽、轴向油槽的轴套,润滑轴。盖上的油孔不易与轴套油孔对齐旋转装置(支架旋转座)集中(1个滑动润滑点)油通过上盖油孔及带环槽、轴向油槽的轴套,润滑轴。支架旋转座油孔不易与轴套油孔对齐旋转装置(S形导轮)集中(1个滚动润滑点)油通过轴的径向油孔、带环槽及油孔的内隔套,进入两轴承之间。端盖带通气塞装配时注入干油上导辊轮集中(2个滚动润滑点)油通过轴的径向油孔、带环槽及油孔的内隔套,进入两轴承之间。骨架油封密封装配时注入干油侧导辊轮集中(4个滚动润滑点)油通过轴的径向油孔、带环槽及油孔的内隔套,进入两轴承之间。骨架油封密封装配时注入干油上部轴承集中(1个滚动润滑点)油通过轴的径
18、向油孔直接进入两轴承之间。平面轴承润滑油可通过轴与轴承的3mm间隙进入。骨架油封密封,端盖带通气塞。装配时注入干油下部轴承集中(1个滚动润滑点)润滑油穿过轴中心油孔、通过端盖内侧进入两轴承之间。骨架油封密封,端盖带通气塞。装配时注入干油插销装置(托架部分)集中(1个滑动润滑点)插销装置(销座部分)集中(1个滑动润滑点)插销装置(辊轮部分)集中(1个滚动润滑点)油通过轴的径向油孔、带环槽及油孔的内隔套,进入两轴承之间。骨架油封密封,端盖带通气塞。装配时注入干油插销装置(轴部分)集中(2个滑动润滑点)油通过带环槽及油孔的内隔套润滑轴。支承辊轮M10*1油杯(2个滚动润滑点)油通过轴的径向油孔、带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5 米捣固焦五 大车 培训 材料 用户 9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