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共7页).doc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GDOU-B-11-213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分4总学时70理论49实验/上机21英文课程名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开课院(系)农学院开课系生物技术系修订时间2006年 10 月15 日课 程 简 介课程简介: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研究农作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原理和方法的科学,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加深对农作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掌握病害的变化动态,预防新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同时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完善病害的治理对策,提高现有的防治水平,开辟防治病害新途径。其研究内容包括植物病害症状、病原、病
2、害流行规律以及防治原理和手段等。我校农业植物病理学是面向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本门课程一共70个学时,4个学分。其教学包括课堂理论讲授、实验课两部分,理论部分共分8章,主要讲授粮、棉、油、杂谷、薯类、蔬菜、果树等作物上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特征,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措施等系统专门知识与应用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学会识别病害症状和诊断病害,学会分离、培养和鉴定病原物,能够制作病害实物标本,了解重要病害循环和流行规律,能够制定病害防治的综合技术措施。农业植物病理学是继普通植物病理学后又一门应用理论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
3、深化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充分巩固和熟练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课 程 大 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保专业学生在修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后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讲授大田作物、蔬菜、果树等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诊断、病原鉴定、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与综合治理措施等系统专门知识与应用技能。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本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主要讲授水稻、花生、玉米、薯类、甘蔗、果树、蔬菜等作物上的重要病害。在教学中,根据各类作物上病害发
4、生危害的严重性和主次,重要病害系统讲授,主要病害讲授重点,一般病害只在实验教学中介绍。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农业植物病理学是研究农作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原理和方法的科学,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加深对农作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掌握病害的变化动态,防止新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同时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完善病害的治理对策,提高现有的防治水平,开辟防治病害新途径。其研究内容包括病害症状、病原、植物病害流行以及植物防治原理和手段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学会识别病害症状和诊断病害,学会分离、培养和鉴定病原物,能够制作病害实物标本,了解重要病害循环和流行规律,能够
5、制定病害防治的综合技术措施。在教学中,任课教师能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掌握的相关信息,及时将学科发展的前言进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既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又了解相关的研究动态和趋势。三、面向专业:植物保护四、先修课程: 植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化学保护,植物生理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等,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或相关课程的关系,以及对先修课程的要求)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章 水稻病害(8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系统掌握水稻“三大病害”和其它水稻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物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病害流行规律、病害测报的一般方法和综合防治技术体系。难点:水稻
6、病害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第一节稻瘟病(3学时)稻瘟病4种叶瘟的症状及其产生相应症状的条件(A)、侵染循环(A)、发病条件和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A)。理解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在病害控制中的意义和广东省稻瘟病生理小种的分布及优势小种(B)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C),病害的危害及分布(C)难点:稻瘟病与胡麻斑病的症状区别。第二节水稻纹枯病(1.5学时)重点掌握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症状特点(A),侵染循环(A)、影响病害发生程度的条件(A)、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A)。理解病原菌生理分化(B),了解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B)。病害的危害及分布(C)第三节 水稻白叶枯病(1.5学时)水稻白叶枯病症状特点(
7、A),侵染循环(A)、影响病害发生程度的条件和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A)。理解病原菌生理分化(B),了解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B)。病害的危害及分布(C)第四节水稻细菌性条斑(1学时) 水稻细菌性条斑的症状特点(A),侵染循环(A)、影响病害发生程度的条件(A)、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A)。理解病原菌生理分化(B),了解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B)。病害的危害及分布(C)第五节水稻稻曲病(1.学时)水稻稻曲病的症状特点(A),侵染循环(A)、影响病害发生程度的条件和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A)。理解病原菌生理分化(B),了解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B)。病害的危害及分布(C)第二章花生病害(3学时)本章重
8、点和难点:系统掌握花生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物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病害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技术体系。难点:花生病害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第一节 花生青枯病(2学时)花生青枯病的症状特点(A),侵染循环(A)、影响病害发生程度的条件和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A)。了解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B)。病害的危害及分布(C)第二节花生叶斑病(1学时)花生黑斑病、褐斑病症状特点(A),侵染循环(A)、影响病害发生程度的条件和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A)。了解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B)。病害的危害及分布(C)难点:两种斑病的症状特点。第三章杂粮病害(6学时)第一节甘薯黑斑病(1学时)甘薯黑斑病的症状特点(A),侵染
9、循环(A),影响发病的条件和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A)。了解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B)。病害的危害及分布(C)第二节 玉米大(小)斑病(2学时)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圆斑病的病症状特点(A),大斑病的侵染循环(A)、影响病害发生程度的条件和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A)。理解病原菌生理分化(B),病原菌的代谢产物的发病机制(B)。了解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B)。病害的危害及分布(C)难点:三种斑病症状的区别,三种病原菌的形态区别。第三节黑禾谷类穗病类(3学时) 禾谷类黑穗病的症状特点(A)、侵染循环类型(A)、影响发病的因素和黑穗病的防治思路(A)。理解病害的病原菌形态和生理分化(B)。病害的危害及分
10、布(C)难点:侵染循环类型。 授课形式:教师与学生互动,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查资料课堂讨论,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学生讨论1。5学时第四章 香蕉病害(16学时)一、 香蕉枯萎病(2学时) 香蕉枯萎病症状特点(A),香蕉枯萎病菌1号、4号小种对香蕉不同品种的侵染特性(A)、侵染循环(A)、影响病害发生程度的条件和病害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A)。理解病害的发病机制(B)。了解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B)。病害的危害及分布(C)难点:两种病原菌生理小种在发病症状和病原菌形态等方面区别,病害有效的综合防治体系建立。二、香蕉束顶病毒(1学时)香蕉束顶病毒病的症状特点(A)、侵染循环类型(A)、影响发病的因素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植物病理学 农业 植物病理学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