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下二单元教案(共25页).doc
《人教版语文六下二单元教案(共2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六下二单元教案(共25页).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语文学科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主备人: 教学内容 4篇课文 6.北京的春节 7.藏戏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维吾尔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过程与方法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与“品德与社会”“艺术”学科内容或学科老师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单元教材分析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
2、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选编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
3、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紧扣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和插写民风民俗等内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搜集民俗资料的方法,交流课文的写作特点,积累反映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名篇,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单 元 教 学 小 结课 时 教 案()第二单元 第1课 授课时间 月 日课题6.北京的春节课型 精读课文素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14个
4、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过程与方法整体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本文时间跨度大、内容多,从腊月初写到正月十九,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所以,理清写作思路是学好本课的关键。教学重点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设计思路本文有较多的场景描述,有较强的画面感,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实
5、际,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春节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并引领学生理解本课所展示的民俗的内涵春节代表的亲情、乡情、祝愿、期盼,以及由此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比如,“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一画面可以反映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搜集相关事例、课件。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课时教案(2)教师主导活动设计学生主体活动设计效果与反思课前训练: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
6、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2.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2.小组内交流
7、。3.全班交流汇报(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4.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五、作业:抄写词语色味双美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男女老少 灯火通宵 日
8、夜不绝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各形各色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三、领悟表达特点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
9、爱。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3.对比写法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四、拓展总结,布置作业欣赏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说说自己的感受。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引导学
10、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
11、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体会(充足、丰盛)。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
12、来。 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
13、(第一段落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第二段则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出的喜庆与热闹的气氛。)课 时 教 案()第二单元 第2课 授课时间 月 日课题7.藏戏课型 略读课文素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过程与方法比较阅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好方法。教学中可以探究本文与北京的春节在表达上的异同。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争辩中激活思维。老师在
14、此过程中既要蹲下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又要站起来作引领;既要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又要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教学难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这篇略读课文,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第一步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第二步在引导学生读熟课文,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在此教学环节中,应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第三步引导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段画画批批
15、,交流收获体会,积累语言。老师在此过程中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板书设计戴面具演出藏戏没有舞台传奇来历:为民造福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课时教案(2)教师主导活动设计学生主体活动设计效果与反思课前训练:一、导入新课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
16、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2.板书课题二、读文,理清思路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4.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
17、得当的表达方式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四、交流藏戏的形成。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2.交流、生发:(1)以弱抗强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3)艺术的传奇:五、总结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六、作业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学
18、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学生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5.用“不要不要不要只要”造句。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年轻的僧人凶险
19、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课 时 教 案()第二单元 第3课 授课时间 月 日课题8.各具特色的民居课型 略读课文素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语文 六下二 单元 教案 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