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早稻生产和中稻秧田管理的技术措施(共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当前我早稻生产和中稻秧田管理的技术措施(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我早稻生产和中稻秧田管理的技术措施(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当前农业抗灾救灾工作技术措施一、早稻生产和中稻秧田管理技术措施当前我省早稻正处幼穗分化阶段,是对水最敏感的时期;中稻秧苗也进入管理的关键时期。(一)早稻田间管理措施1、科学管水,确保早稻用水。当前早稻已进入幼穗分化阶段,正是需水的关键时期,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水源,推广薄露灌溉技术即(浅湿露)的灌溉方法,做到科学用水,节约用水。部分田块积水要及时清沟排水,消除渍害。 2、分类指导,追施肥料。按照不同类型田块的苗情,及时追施肥料,每亩分别追施510斤尿素和57斤氯化钾,促禾苗均衡生长。 3、追施叶面肥。在早稻破口抽穗期,人工喷施叶面肥,以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 4、
2、防治好病虫害。当前高温天气,加上近几天普降大雨,极有利于迁飞性虫害发生,田间湿度加大,也有利病害发生,各地要密切注意,加强早稻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病虫害防治。(二)中稻秧田的田间管理措施1、加强对中稻的肥水管理。一是科学管水;二是根据秧苗的长势情况,适当追施肥料;三是重点防治好秧田的南方黑条矮缩病、稻飞虱和稻蓟马;四是移栽前打好送嫁药和送嫁肥。2、组织好中稻秧苗的余缺调剂工作。3、中稻因旱秧苗枯死的,可采取直播方式补种。 二、主要经济作物救灾技术措施(一)蔬菜救灾技术措施1、及时清沟理渠。做到雨间排水畅,雨停畦沟不积水,尽量缩短蔬菜作物受水淹的时间,防止沤根烂根,尤其是大棚四周一定要
3、深开排水沟,防止棚内积水,并及时加固、修复受损设施和棚膜。2、及时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残留的杂物;对沾染泥污的植株可用清水小心洗除;对倒伏的植株要及时扶苗固定;对于已经感病的植株及时清除也园;雨后土壤易板结,应在土壤利水后及时进行浅中耕,以促进根系恢复生理功能,提高吸水吸肥保墒能力。同时,要做好植株调整工作,及时疏除过密的枝蔓、老叶、枯叶、病叶、病果等,以加大通风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3、及时追施肥料。前段时间干旱,肥料施用不足,要抢有利天气进行补施薄肥,并可用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进行根外追肥;大棚内补充肥水,最好采用滴灌,不可大水漫灌。4、及时防治病虫害。暴雨后易导致蔬菜物理性损伤,加上田间
4、湿度较大,伤口极易感染病菌,易造成病害流行,要抢晴及时用药,有针对性的进行一次疫病、霜霉病、软腐病、根腐病、白粉病、叶霉病、蔓枯病、炭疽病等易发病害的防治,所用农药宜选择内吸性或速效性的品种,为提高药效可在药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洗衣粉,以提高药液的附着力,但应注意酸性农药不能加洗衣粉,以免降低药效,同时注重蔬菜质量安全,严禁使用高毒高残农药,注意安全间隔期。5、及时抢播速生蔬菜。前段时期严重干旱,对蔬菜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特别是叶菜类蔬菜生产量下降。各地要抓紧有利天气,尽快抢种补播速生蔬菜。可根据市场行情,因地制宜抢播上海青、华王青梗等速生叶菜,争取尽快上市,保障蔬菜供应,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大量
5、雨水过后,易引起田间蔬菜瓜果的腐烂,对仍有商品价值的蔬菜(尤其是瓜果类),要及时采收上市,减少损失。(二)棉花救灾技术措施1、及时清沟理渠。要抢排棉田积水,做到雨间排水畅,雨停畦沟不积水,尽量缩短棉花受水淹的时间,防止沤根烂根。同时,对倒伏的棉株要扶正,清除叶片上的淤泥,促进棉花灾后恢复生长。2、搞好松土壅根。棉田在排水后7 天左右要及时松土壅根,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棉花恢复生长。3、科学追施提苗肥。前期干旱,导致棉花生产用肥不足,棉花生育进程缓慢,棉苗素质差。各地要抓住这次降雨有利时机,追施提苗肥。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同时结合防虫喷施0.2 %磷酸二氢钾和2%尿素混合
6、液或氨基酸类含钾叶面微肥。4、加强病虫害防治。阴雨多湿,盲蝽蟓等害虫繁殖快,要根据虫情及时用药防治。三、渔业生产抗灾救灾技术措施(一)渔业生产抗旱救灾技术措施1、听预报,早预防。一是要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旱情预报,提前作好应急预案,准备抗旱物资,抵御旱情。二是防突发天气。天气突变(如台风、雷陈雨等)、大量换水(尤其是中型以上水库灌溉之用水,温差较大)、起捕和长途运输等因素,会引起大量死鱼,采取增氧、少量多次加水换水、降低温差、使用维生素C等措施防范。2、保蓄水。一是防渗漏。及时整修进水堰沟和堤埂,防渗防漏,减少水源流失,确保养殖池塘最低用水位。二是备缺水应急预案。应及时准备抽水设备,增设供水设施
7、,采取筑坝蓄水、疏浚沟渠、引水灌溉、泵站提水、打井抽水等办法,最大限度增加养殖用水。三是科学调配用水。主要是针对稻鱼争水矛盾突出的地区,可采取“过塘水”即有条件水面先水过塘再灌溉田等办法,科学调配用水。3、调水质。随着气温、水温的持续升高,鱼类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及时做好水质调节。大旱期间减少施肥和饵料的投喂量,及时清除残饵、杂物,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施用生石灰,既可调节水质,又可杀灭病原菌。适时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来改善水质及底质。干旱时期为防止鱼虾蟹浮头甚至“泛塘”,应进行增氧,确保鱼虾蟹安全。4、勤巡塘。坚持早晚巡塘,强化日常管理
8、,密切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和行为变化,特别注意观察黎明前鱼虾蟹的活动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应对。5、早补苗。应做好苗种储备供应信息发布工作,不干旱的赣西南等地区应加大繁殖力度,开足马力生产,待旱情缓解后,适时调剂补放鱼苗,最大限度的满足灾区生产需求,将干旱对渔业生产的影响降低到最低。6、早上市。干旱缺水,鱼的密度增大,容易造成缺氧浮头,甚至死亡。应及时将达上市规格的商品鱼捕捞上市,减少载鱼量,缓解溶氧压力,确保未达上市规格的鱼安全度旱。有条件的地区要将鱼苗塘及时分塘,降低养殖密度。7、防病害。干旱期间主要容易引发以下疾病。一是暴发性出血病。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每千克鱼用氟苯尼考515mg制成药饵投喂
9、,每天一次,连用23天。全池泼洒二氧化氯可有效杀灭细菌病原,剂量为0.20.3mg/L。二是细菌性肠炎病。治疗措施是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浓度为0.20.3mg/L;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每公斤鱼体重0.1克,连续投喂45天。三是细菌性烂鳃病。治疗措施是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含有效氯25%30%,重症隔日再用一次。生石灰来源比较方便的地区,可以全池泼洒生石灰,每立方米水体3540克,化水后全池泼洒,对烂鳃病效果显著。配合内服氟苯尼考23天,剂量为每公斤鱼体重1015mg。四是鱼池泛塘。防疗措施为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每20天用一次,亩用量2030公斤,现泡现用,条件允许时可加注新水。减少投饵并对投喂的
10、青饵料进行消毒。发现浮头及时增氧,包括机械增氧与化学增氧措施。抗旱期间尤其需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定期泼洒生石灰、微生物水质改良剂,增强鱼类抗病能力,并在饵料中添加一些免疫促进剂、代谢调节剂以及内服药物,以达到预防鱼病发生的目的。(二)旱转涝期间渔业救灾技术措施由于近期我省持续强降雨,局部地区出现旱涝急转,容易引发鱼类强烈的应急反应和鱼类代谢性障碍,影响鱼类生长,现提出如下预防技术措施。1、加强水质监测,治理浑浊水质。近期暴雨、雷雨天气频繁,持续降雨,大中型水库、湖泊、池塘等养殖水域水位迅速上涨,使得水质混浊,杂物增多,影响鱼类生长,严重的还会引起大量死鱼。因此,应采取以下方法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前 早稻 生产 中稻 秧田 管理 技术措施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