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工业循环冷却水补充水处理的工艺设计(共6页).doc
《某厂工业循环冷却水补充水处理的工艺设计(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厂工业循环冷却水补充水处理的工艺设计(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某厂工业循环冷却水补充水处理的工艺设计已知:一套工业循环冷却系统处于稳态操作状态,循环水量R=5000 m3/h,F=0, D=0, t1-t2=15 ,E可按最大量考虑,浓缩倍数为4,设计补水量可按1.2倍的计算值考虑。根据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拟用黄河水作为补充水(水质指标:最大悬浮物100mg/l,pH=7.0其它数据见下表:黄河水的化学成分成分项目Ca2+Mg2+Na+K+HCO3-SO42-Cl-SiO2mg/L39.117.933.012.3162.082.6须验算30.050.01 计算1.1物料衡算:MEDBFE-蒸发所损失的水量 D-风吹损失
2、 B-排污水量 F-渗漏损失 M-补充水量 F=0 D=0设循环系统中,除了有补充水加入和排污、蒸发、风吹、渗漏等损失外,再没有其他的水流或离子加入或排出系统,那么整个系统在循环浓缩过程中,就可对循环水中某些不受加热、沉淀等干扰的离子,如CI-、K+、Na+等作物料衡算 MC补 = EC蒸十BC循十 DC循十 FC循 蒸发时,离子不会随水蒸气逸出,所以实际上c蒸等于零,故上式可写成 MC补=(B D F)C循 即:MC补=BC循 浓缩倍数K=C循/C补=4即:M=4B E=a(R-B)A=e(t1-t2)%a蒸发损失率,; R系统中循环水量,m3h; B系统中排污水量, m3h ; t1、t2
3、 为循环冷却水进、出冷却塔的温度,; e损失系数,与季节有关。取最大值,即e=0.16 夏季(2530)为0.150.16 冬季(一1510)为0.060.08 春、秋季(010)为0.10-0.12由已知可知 R=5000m3/h t1-t2=15解得: B=39.68 m3h E=119.04m3h M=158.72 m3h 设计补充水量:1.2M=190.464 m3h1.2 计算Cl-浓度成分项目Ca2+Mg2+Na+K+HCO3-SO42-Cl-SiO2含量mg/L39.117.933.012.3162.082.6须验算30.050.0 分子量40242339619635.5物质的量
4、mol10-30.97750.74581.43480.31542.65570.8604X根据电荷守恒:0.97752+0.74582+1.43481+0.31541=2.65571+0.86042+X1解得:X=0.8203氯离子含量:35.50.8203=29.12mg/L将黄河水水质指标与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比较,可知黄河水中主要超标物质为悬浮物。所以补充水处理的重点是黄河水中悬浮物的去除。2工艺比较悬浮物的处理工艺主要分为:物理处理方法和化学处理方法。物理方法包括:重力分离法(沉淀法、气浮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化学处理方法:化学混凝法2.1 沉淀法:它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在重
5、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适用于:废水的预处理;污水进入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初步处理;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污水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2.2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分离和液液分离方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分离特点:分离非写中的细小悬浮物、藻类及微絮体;回收工业废水中的使用物质;分离回收油废水中的悬浮油和乳化油;分离和回收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2.3 离心分离机:离心分离法也是利用密度差来处理污水,密度大的悬浮固体,被甩到废水的外侧,这样可使悬浮固体、废水分别地通过各自的出口排出,悬浮固体被分离,废水得到净化。利用惯性离心力,分离液态非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循环 冷却水 补充 水处理 工艺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