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互联网+”特色产业专题调研报告(共6页).docx
《武山县“互联网+”特色产业专题调研报告(共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山县“互联网+”特色产业专题调研报告(共6页).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武山县“互联网+”特色产业专题调研报告一、“互联网+”特色产业发展总体情况(一)武山县“互联网+”特色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武山县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全县精准脱贫工作的有力抓手,全力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鼓励引导企业、个人发展电商产业,逐步形成电子商务与脱贫攻坚“联姻”的良好局面,电商扶贫已经成为精准脱贫的一把“利器”。目前,武山县已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5个乡镇电商服务站和10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全县注册成立电商公司60余家,网店280多家,2016年电商交易金额已突破1亿元,贫困群众经营性收入不断增加。二、“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实践的成效与经验 一是加大财
2、政扶持力度。财政金融支持成为电商发展“融资银行”。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基础配套和人才培训,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109万元,有力促进了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加强金融支撑,协调驻县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了“深银通”、“陇菜通”等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86亿元,有效解决了电商企业融资难题。鼓励信用联社、农业银行新建“四融”平台221个,在贫困村设立便民金融服务点85个,布设交易终端60台,切实改善了农村网店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条件。 二是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制度机制保障构筑电商发展“助推器”。制定了武山县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武山县电子商务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和武
3、山县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了“三有一能一实现”发展战略,即“县有电子商务中心、乡镇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够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基本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返城双向覆盖”。建立了电子商务工作目标责任制,把电子商务建设纳入各乡镇和各部门年终考核范围,细化职责任务,量化考核指标,强化成果运用,为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障,构筑了武山电商事业远航高飞强有力的“助推器”,让武山电商事业前景无限。 三是打造特色产品。精深研发包装打造电商发展“网红”商品。通过调研摸底和广泛动员,积极挖掘和包装了一批网销主推商品,重点
4、对鸳鸯玉雕、亚麻籽油、高原夏菜、核桃、樱桃、“三粉”、“三编”等武山特色产品进行精深研发包装,形成了适宜网销的特色“网红”商品。目前,全县投入使用的特色产品商标共有42个,“武山韭菜”、“武山蒜苗”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8类蔬菜26个产品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陇上农庄”、“禾瑞丰油脂”、“瑞德园”、“莹豪玉业”等电商品牌畅销各知名电商平台市场,深受客商和广大消费者青睐。 四是加快平台建设。“互联网+”成就电商发展品推新平台。依托淘宝网“特色中国武山馆”等电商平台,加大全县名优农产品、旅游商品、文化产品、手工艺品网上推广力度,鼓励优势企业加强与淘宝网、京东商城、1号店等国内知名电商网站合
5、作对接,成功帮助金陇公司、陇上农庄、兴旺食品、四门贡醋等50余家企业开展线上宣传和线下体验活动,进一步拓展了销售渠道、降低了流通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全力打造县域第三方托管服务平台,为各类电商主体提供产品推介、策划包装、美工设计、快递物流、TP服务、仓储配送等一站式电商公共服务,并代理销售全县农特产品,有效帮助农民一手“节流”、一手“开源”。 而今,鸳鸯玉、亚麻籽油、三粉、“三编”等武山特色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道路。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拉动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是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的一种信息化电商扶贫模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山县 互联网 特色产业 专题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