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共2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共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共24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报告一、 工程概况我标段起讫桩号为K69+000K71+400,全长2.4km,(未包括匝道)基层厚度为:39.5cm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用量为5%(强度不小于3.5MPa),为了保证基层的施工质量,基层分两层施工,下基层压实厚度为20cm,上基层压实厚度为19.5cm。为了顺利开展路面基层施工,确保底基层施工质量,我标段在基层大面积施工前,于2006年9月17日,选取K69+389.94K69+600段左侧做试验段,现场获取重要的施工技术参数和数据依据。并总结出了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施工中各技术人员均能
2、按既定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坚守自己的岗位,分工协作,认真进行水稳底基层拌和记录、压实度记录、压实度与压实遍数关系记录、松铺系数测定记录等,数据真实,为水稳基层在铺筑过程中相关技术参数的总结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找到了用于水稳底基层施工的最佳设备及劳动力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松铺系数、工序衔接及最佳含水量等,并及时总结出试验段的施工成果、相关技术参数,用于指导底基层的连续施工。二、 施工技术依据1、 路面结构图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01-97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标准JTJ034-20005、 长济高速公路新获段骨
3、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龙腾高速监【2006】27号)三、 人员配置和选用的机械组合1 人员配置在项目经理部领导下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生产副经理为组长,负责整个试验段的施工安排和组织协调。作业队设队长一名,现场技术人员两名、专职安全员一名,管理人员两名。基层作业施工组织机构现场总负责:李亚刚技术总负责:李传东李利恒安全员彭耀飞机驾班高凤森试 验王晓辉测 量 拌和站站长:一人,负责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拌和机械的保养等工作路面施工队长:一人,负责前场施工的组织和安排。路面现场工程师:2人,负责现场技术交底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质检工程师:1人,负责质量控制和检验工作;试验工程师
4、:2人,负责后场稳定粒料的拌和质量控制、前场稳定粒料的碾压;测量工程师:1人,负责施工放样及高程控制;机械工程师:1人,负责所有机械的调试和维修保养;其他施工人员40人。2、机械配置:基层试验段的主要机械情况见下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进场日期技术状况备注1摊铺机RT751W22006-8良好2粒料拌和机WL500012006-8良好3装载机Zl-50G32006-8良好4压路机XSM22022006-8良好5胶轮压路机YL26012006-8良好6自卸车EM340152006-8良好7洒水车WHG510122006-8良好89四、 施工工艺(一) 施工材料(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
5、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以使用,但是要选用初凝时间4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不得使用,采用标号较低的水泥。根据要求,我标段选用了辉县孟电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标号为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其结果见下表。 水泥主要指标检测结果项目3d抗折3d抗压28d抗折28d抗压新乡孟电p.o32.54.2Mpa18.5Mpa9.6Mpa48.7Mpa细度标准稠度初凝终凝安定性4.226.55h52min7h3min合格(2) 碎石:根据规范要求,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压碎值应不大于30,颗粒级配应满足规范要求。我标段采用1031.5mm
6、粒级、510mm粒级以及石屑四种粒径的集料按比例配制。根据集料按比例配合试验结果,四种粒级的合理比例为15:28:27:30。 (3)水:附近机井抽取的饮用水。 (二)混合料组成设计: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内容有:选择混合料配合比、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混合料在施工要求的压实度和最佳含水量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压实度、强度标准: 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要求达到的压实度98,7d无测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1) 组成设计: A、配合比选定: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我部采用(4.5: 100)和(5:100)两种水泥剂量的配合比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合理的配合比为
7、5:100。B、根据确定的配合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求得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及相应的最佳含水量分别为2.39g/cm3、5.5%。 C、抗压强度: 根据标准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含水量,按照规范要求施工时需要达到的压实度和最佳含水量,用直径高1515cm试模制件,在相同条件下制作13个试件,在标准养护箱在202条件下保湿养生6d,浸水1d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通过试验该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值为5Mpa大于设计值,偏差系数为10.9,满足要求。A、 时间对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在拌和机拌合后取样,分别在间隔时间为Oh、2h、4h、6h、8h时制作试件(用于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进行标淮击实试验。(
8、试验结果附表),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施工过程中从混合料拌和到碾压完成不宜超过4小时。B、 水泥剂量标定:为了方便施工过程对水泥掺加量的检查控制,采用EDTA滴定进行检测,及时调整水泥用量。(实验结果见附表)(三)技术交底: 项目部施工技术负责人对作业队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包括设计图纸,相关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总体计划,施工工艺等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交底。(四)施工流程: 过程简述:我标段下基层试验是按照水泥稳定碎石集中厂拌、汽车运输到现场、摊铺机摊铺、光轮振动压路机碾压的施工工序的。下基层厚度为20,因此采取一次铺筑到位的方法进行。 施工准备:试验段施工之前,先检查验收路面底基层的设计数据(高程
9、、平整度、宽度、横度、纵坡、压实度)。根据线型放样路线中桩及边桩,然后由现场技术员根据设计尺寸放样出底基层两侧的边线、中线,根据实测标高及摊铺机的技术要求敷设基准钢丝支撑杆。根据设计尺寸在路基内、外侧支20cm槽钢作为模板,为下基层的施工做好准备。 施工过程 : 完成施工准备工作后,开始由拌和站拌和混合料。然后由自卸车输送到现场、摊铺机进行摊铺。先用压路机进行静压,再进行振压,直至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为止。混合料从拌和完成到碾压完成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要控制在4h内。 混合料要采用湿法养生,以满足水化形成强度的需要。 测量控制: 用全站仪按坐标法对已验收的底基层中桩每10米放出中线,用钢尺按设计
10、尺寸对下基层的内外边线予以确定并撒布白灰线标示。 (一)、施工准备(1)、对底基层顶面进行验收,检查的数据有:标高、宽度、平整度、横坡度、强度和厚度。(2)、施工放样a.用全站仪按坐标法对已经验收的上路床中桩每10米放出中线,用钢尺按设计尺寸对基层的内外边线予以确定并撒布白灰线标示。b.支模:由人工根据白灰线用20cm槽钢立侧模,外侧用钢钎固定。c.设置高程基准线:在摊铺宽度外侧40cm处设立稳固的钢钎,钢钎间距对应于中心桩号,根据水准测量结果,在钢钎上架设高程基准线,基准线采用标准直径3mm钢丝绳,每根200m,两端用紧线钳拉紧,钢丝松紧以承受适当压力不产生明显挠度为准,然后逐个高程传递使钢
11、丝调试准确无误。钢钎必须树立牢固,且横杆与竖杆之间刚性连接,现场安排专人看管,巡视检查,以防人员或车辆撞碰钢丝。 (3)、外侧处理:为保证施工质量,计划铺筑混合料之前,采用安设20cm槽钢作模板,并用钢钎进行加固,其高度与混合料压实度厚度相同。 (4)、测量放样完成后,摊铺混合料之前要将底基层顶面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做到顶面潮湿少有积水,然后在底基层上面撒布水泥,按每平方米一公斤计算水泥用量,单幅每3.5米用水泥一袋,撒布长度根据摊铺速度定为每次撒布5060米。(二)、混合料生产: 混合料的生产采用WL500型厂拌集中拌合。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拌合用水量。根据以往施工经验,考虑到试验段施工的天
12、气、气温、施工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含水量增加了0.5左右,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拌和时水泥用量要比试验室配合比增加0.5,以保证质量。严格控制拌和质量,开始拌和的最初几盘料要加大抽检频率,并进行筛分试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施工过程中按要求的频率进行抽检,确保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根据混合料产量进行上料,避免因料仓中材料不足影响配合比。同时要注意各种材料不能串料现象。注意机械维护,要设专人负责对拌和设备各个部分的检查、维护工作,做到工作前检查、工作中的调整、工作后维护,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三)、混合料的运输与摊铺:1、混合料的运输: 混合料采用自卸车运送的方法进行。汽车的数
13、量应根据运距的长短、运输时间及摊铺速度进行确定,以保持2-4车料在现场等待为宜,不宜存料太多而影响到混合料的质量。自卸车在拌和场装料过程中要来回移动,使混合料均匀而不至离析。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覆盖物覆盖混合料表面,以防水份蒸发过快。混合料运送到现场时必须由专门人员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坚决予以废弃,不得利用于摊铺。自卸车在现场进行喂料时必须按照顺序听从现场人员的指挥进行。试验段距离拌和场约1.0km左右,从运输记录、摊铺记录看,因运距较近且便道通畅,经计算每车往返一趟时间约20分钟,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所以配备15辆车满足要要求。2、混合料的摊铺 (1)根据摊铺段的设计宽度,采用两台摊
14、铺机成阶梯状铺筑,摊铺机的安装宽度根据不同地段的设计宽度进行调整,拼装窄的摊铺走前面,边部采用基准钢丝法找平,中部用横坡仪控制:拼装宽的摊铺机紧随其后,中部采用走小滑靴来控制,边部采用基钢丝法找平,调整摊铺机边部挡板,使纵向接缝重叠10-15。摊铺速度为1.0-2.0m/min,两台摊铺机间距不要太长,保持在5-10 m为好。慰平板必须拼接紧密,避免铺面出现条带状离析。摊铺机预拱度根据拼装宽度设定为1.0-2.0,螺旋布料置于高位。调整布料有自动料位器,使料门处于开启程度,刮板速度和螺旋布料器转速相匹配。(2)、在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确保运料车在等候卸料的运输为小于4辆。为了连续摊铺且保证平整度
15、,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料车离开摊铺机后,摊铺机的料斗要缓缓升起拢料,并且做到料斗两翼恢复原位时下一辆运料车即开始卸料,。应做到每卸一车料,摊铺机集料斗拢料一次,否则集料斗两翼内的余料会形成向内的斜面,下一辆料车开始卸料时,粗集料将流向集料斗底部,为了避免出现离析的情况,料斗的料不允许拉完,保持厚20-30左右。(3)、摊铺厚度经试验段的施工,松铺系数测定记表共定8个点位,最后检测总结出摊铺的松铺系数为1.3,并计算出下基层松铺厚度为26。在摊铺起始时,调整慰平板高度,用木板支垫使高度与松铺厚度相符。根据试验段测定的值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面 基层 试验 总结 2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