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心理学(共7页).docx





《行为矫正心理学(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矫正心理学(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行为矫正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行为强化2行为消失3惩罚4刺激控制:刺激辨别和刺激泛化5反应性条件反射1行为强化的定义 一个具体行为的发生,由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这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被加强了。 操作性行为:通过行为强化过程得到增强的行为。 强化物:增强了操作性行为的结果。例:操作性行为:孩子的哭闹行为 强化物:父母对她的关心,因为她在晚上的哭闹导致了这个直接结果(强化物),她的哭闹行为被强化了:将来她更有可能在晚上哭闹。 强化类型:正性强化与负性强化 正性强化: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增加或刺激强度的增加, 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负性强化一个行为
2、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消除或刺激强度的降低,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例 妈妈给孩子买糖的行为结果是使孩子停止了发脾气(消除了负性刺激),结果是当孩子在商店里发脾气时妈妈更可能给孩子买糖。负性强化 当孩子发脾气时,能够得到糖(出现了一个正行强化物),结果他在商店更可能发脾气。正性强化 行为强化总是用它对行为的效果来定义的,称作功能定义。 行为强化的功能定义: 行为的结果增加了该行为在将来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正性强化普利马克法则 普利马克法则(Premack Principle) 将从事一个高发生率的行为(个体更喜欢的行为)的机会作为一个低发生率的行为(个体不那么喜欢的行为)的结果,以此来增
3、加低发生率的行为。 例:父母要求四年级的儿子完成作业才能出去和小伙伴玩。出去玩(高发生率的行为)做作业(低发生率的行为) 行为消失的定义 行为消失发生在:一个以前被强化的行为,不再导致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并且,因为这个原因行为在将来不再发生。 惩罚的定义一个具体的行为发生了,这个行为之后立即跟随着一个结果,于是,将来这个行为不太可能再次发生(行为被弱化了)。 惩罚物(惩罚刺激):使某一特定行为将来发生的可能性减小的结果,如被狗咬。 行为矫正学: 某一行为的结果导致了这个行为未来发生次数减少的过程 正性惩罚与负性惩罚 正性惩罚一个行为的发生,行为之后跟随着一个刺激物的出现,而且,作为结果,这个行
4、为将来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负性惩罚一个行为的发生,行为之后跟随着一个刺激物的消除,而且,作为结果,这个行为将来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应用 1974年,研究者采用正性惩罚减少一个6个月大婴儿的反刍行为。 研究中,每当孩子出现反刍行为,研究人员就向她嘴里喷如少量柠檬汁(刺激物出现),反刍行为减少,婴儿体重增加。 负性惩罚与行为消失 两者都消弱行为。 行为消失:是对使用行为消失方法之前对行为起到维持作用的强化物的移除; 负性惩罚:是对某些其他的随着行为出现的正性刺激(强化物)的移除。 负性惩罚中移除的强化物与维持行为的强化物不同。 尊尼打断父母的谈话,这种行为被父母的关注所强化,每次他打断父母的谈话,
5、父母就会训斥他。 行为消失:尊尼打断父母谈话时,父母的关注这一强化物移除; 负性惩罚:尊尼每次打断父母谈话时他会遭受其他强化物(如给他零花钱或允许他看电视)的移除。 这两种方法都造成尊尼打断父母谈话的行为频率降低。 刺激控制 行为强化、行为消失和惩罚,都强调后果对于操作性行为的控制十分重要。 刺激控制关注前提对操作性行为的控制。 前提(Antecedents):行为发生时就已经存在的刺激事件、情形或环境。 操作性行为的ABC:前提(Antecedents)、行为(Behavior)和后果(Consequence) 。 刺激控制:如果由于某个特定的前提或者某个刺激群体中的一个刺激物的出现(红草莓
6、组成了一个刺激群体stimulus class,任何红草莓都是这个刺激群体中的一个刺激),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了,那么我们就说这个行为得到了刺激控制。 刺激控制的例子 当电话铃响的时候,你拿起听筒并与打电话的人交谈。 前提 行为 后果 电话铃响 你接听电话 你与打电话来的人谈话 刺激控制的形成:刺激辨别训练 辨别刺激SD 在行为得到强化时出现的前提。 刺激辨别训练:特定的前提(辨别刺激)出现时行为得到强化的过程,包括两个步骤: 当辨别刺激(SD)出现时,行为得到强化; 当任何除了SD以外的前提出现时,行为得不到强化。 在辨别训练中,任何在行为得不到强化时出现的先行刺激都称为S-delta (S
7、) 当电话铃响的时候,你拿起听筒并与打电话的人交谈。 行为 SD S 接听电话 电话铃响 没有响铃 反应性条件反射,又称经典条件反射或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在这个过程中,当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无条件刺激(US)放在一起, US引起无条件反射(UR),由于中性刺激与US的同时出现,中性刺激成为条件刺激(CS)并能够引起与UR类似的反应. 反应性条件反射与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 反应性反射行为是一种由前提刺激引起的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它是以生物性为基础的身体反射。 操作性反射行为是由其结果决定的,虽然这种行为受到SD的刺激控制,但并非由前提刺激引起。它是个体在特定前提情境中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体在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为矫正 心理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