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模式”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共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州模式”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模式”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广州模式”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国内已不是一个新鲜名词,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机制”,2006-201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柜架等文件中也强调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内北京、广东、福建、江苏、甘肃、云南、青岛、广州、宁波、邯郸等省市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由于各地电子政务发展的情况不同,各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体、对象、形式、内容、指标体系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广州市是国内电子政务建设开展得较早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投入,电子政务在信息
2、公开、基础设施、网站、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政府加强城市管理、转变职能、增强政务协同能力、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各级政府特别是有关效能监察部门、信息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电子政务投入所产生的效益一直无法有效掌握。广州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我市电子政务综合效能的意见(穗府办20066号)、关于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工作意见(穗府办200636号)等有关文件要求提高电子政务的综合效能。为了更好地把握全市电子政务的绩效状况,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联合相关部门于2007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市范围的电子政务
3、绩效评估工作,力图探索出一条“广州模式”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道路。“广州模式”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一)基本情况广州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由市信息办牵头市编委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直机关工委和市监察局等部门组织开展,分为启动、单位自评、现场抽查、第三方机构评估、综合评估五个阶段进行,对全市43个政府部门和12个区/县级市进行了评估,重点对各单位电子政务的组织领导、建设应用、应用效果、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情况以及社会化等方面进行了评估。(二)评估所反映的问题通过此次评估,我们把握到广州市电子政务在加强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管理和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突破,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步伐显著加快
4、。全市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以信息化基础建设为主的初始阶段和以扩充应用为主的扩散阶段,目前已经到了强调资源整合优化的整合阶段。除了成绩,我们更为关注的是评估当中发现的一些问题:1、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仍然明显不同政府部门、区/县级市之间由于在信息化的投入方面(包括人员、资金等多方面)差异较大,“一把手”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本部门信息化的发展状况。信息化起步早、投入大的单位进入良性循环、电子政务水平逐步提高,而对信息化不予重视、投入较小的单位电子政务水平则止步不前。电子政务建设当中的“马太效应”已经出现。2、信息安全仍然存在一定隐患据本次评估获得的数据显示,广州市43个政府部门中只有51.
5、16%组织开展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53.49%的部门组织开展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53.49%的政府部门制定了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或应急协调预案,组织过信息安全应急演练的部门仅占37.21%,有72.09%的部门对重要信息系统开展了灾难备份工作。这显示了各部门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还很薄弱,信息安全工作的任务还很艰巨。3、电子政务重建设轻应用的情况依然存在通过本次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调查发现,广州市大量的电子政务系统已进入应用维护阶段,运维费用占电子政务投入的比例越来越大,然而各个部门对电子政务还是停留在大规模投入建设的认识上,对如何提高系统应用效果和稳定运行方面认识尚且不足。多数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
6、运维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全市43家政府部门中有28家业务系统运维选择了外包,15家选择自行维护,只有不到10%的政府部门建立了运维管理体系,建立了运维管理体系的部门也存在运维人员运维知识体系不足、运维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规范、缺乏考核指标等问题。4、电子政务资源共享整合程度较低本次评估发现,广州市的政府部门和区/县级市都已经建立大量的电子政务系统,对政府部门开展城市管理、行政办公、市场监管等业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部分项目还获得了国家和省市的表彰。但是在不同部门之间,甚至部门内部不同业务处室之间的信息系统“烟囱林立”的现象仍然严重,系统之间不能互通、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的情况造成了重复建设、
7、资源浪费、政府业务协同难以开展等不良后果,政府行政效能大受影响。“广州模式”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特点对于“广州模式”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特点,这四个特点也是本次评估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1、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评估得以实施的坚实基础本次评估包括五个阶段,评估主体涉及六个相关政府部门,评估对象覆盖了43个政府组成部门和12个区/县级市,另外还有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外聘专家以及第三方咨询机构参与,是一次涉及范围广、资料搜集量大、难度系数较大的评估。为保证评估的顺利进行,以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成立的电子政务绩效评协调工作组为核心的组织团队,充分发挥了高效的组织领导能力,使整个工作开展
8、得井井有条。以现场抽查阶段为例,工作组分为个小组,在一周之内共抽查了个部门和区县级市,共出动了人次,每个抽查小组都由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协调工作组中的成员单位领导亲自带队,其中市信息办和市直机关工委的多名局级领导更是亲自带队进行抽查,被抽查单位也都给与了充分的重视,大部分单位的分管局级领导或区县领导亲自参加现场抽查座谈。这样的组织领导力度是本次评估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2、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和内外结合方式提供了评估的多视角多维度目前很多评估在主体上比较单一,往往造成评估的视角比较狭窄。广州市借2007年国家电子政务检查的契机,由广州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市编委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直机关工委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 模式 电子政务 绩效 评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