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一品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乡一品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乡一品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它来势迅猛, 发展速度快, 影响范围广, 既推动了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 又促进了城市工业的转型和升级,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目前已超过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 发展速度仍然居于首位。但是, 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中, 也存在着布局严重不均衡的问题。无论从数量上、档次上、还是规模上, 大多数乡镇企业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及内陆的大中城市周围) , 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有很多地方还没有乡镇企业或是乡镇企业刚刚起步, 即使在东部地区也仍有很多地方乡镇企业非常落后。今
2、后, 我国不仅要关注和推动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升级换代和战略转移, 而且更应注重和发展欠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 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加速我国经济布局的均衡化, 最终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全民的共同富裕。为此, 本文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乡一品模式, 以期有所裨益。一、 一乡一品模式的提出所谓一乡一品的乡镇企业模式是指在一个较小区域内培育、扶植、发展一种或几种产品, 通过该产品的集中化、规模化、系列化、市场化和低成本化使其成为该地区的拳头产品、龙头产品, 以此来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模式中的“一乡”,通常是指一个联系较为密切的小经济区, 它可以是一个乡、一
3、个镇, 也可以是一个非行政的小区域、小流域、小聚落等。“一品”是指在该区域内具有一定优势的一种或几种产品, 它可以是工业品, 也可以是农产品。一乡一品模式在区域布局上主要适宜于乡镇企业发展较落后地区或空白地区。一乡一品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提出既得益于日本提出的一村一品 模式, 也符合当前我国较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现实。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日本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10 个百分点。但是, 当时日本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 而广大的乡村地区却相对落后。乡村的贫困导致了人口向大中城市的流动, 带来了城市人口膨胀、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污染严重、治安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为此, 日
4、本提出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一村一品战略, 目的在于使各个村( 区) 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原有的基础, 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财政、金融、技术等方面的扶植下, 集中培养和发展一种或几种优势产品, 通过该产品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增加乡村人口的就业和收入, 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一村一品 的发展战略, 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缩小了城乡差距,为提高日本的整体经济水平和促进日本经济布局的均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来讲, 提出和倡导一乡一品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 寻找
5、优势, 培养和发展一种或几种龙头产品, 是今后广大落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振兴的必然选择。我们知道, 我国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但乡镇企业的布局十分不均, 广大欠发达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还十分薄弱, 人们的收入很低。今后, 培育和发展一品或几品来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原因在于: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目前,从全国统计数据看, 乡镇企业已吸纳了近1. 2 亿农村劳动力, 农村还有1. 2 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 且大多分布在较落后的农村地区。这些劳动力如长期得不到就业, 则必然会逐步向城市转移。我们知道, 随着我国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 城市失业已
6、相当严重,今后, 城市所能吸纳的劳动力将十分有限。要解决这1. 2 亿人的就业, 就地寻找出路才是首要选择。就地解决就业必然要通过地区经济的发展来实现, 而地区经济的发展要通过优势产品的规模化和市场化来实现。是缩小地区收入水平差距的必然选择。目前,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 收入水平差距很大, 城乡收入之比在2. 6: 1 左右。收入差距的拉大然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要解决较落后农村地区的收入问题, 必须以发展地方经济为突破口; 寻找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必须寻找地区优势, 推出一样或几样产品, 通过地方政府的协助与扶植, 通过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等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降低成本, 从而
7、增加农民的收入。为此, 我国政府早在10 年前就提出扶贫开发战略, 通过造血型的扶植, 引导落后地区培育优势, 发展经济, 增加收入。是农村经济产业一体化的需要。农村经济产业一体化的基本含义是: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资源开发为基础,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 按着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经科研一体化经营原则, 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 发展各具特色的龙型产业实体, 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其实质是通过一种或几种产品的集中开发, 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这和一乡一品的发展模式是
8、基本一致的。第二, 从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条件及现状来看,发展一乡一品模式, 是落后地区的重要选择。从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看, 我国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弥补了计划体制下供给不足、需求过大的矛盾。得益于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原有体制下利润约束软化对乡镇企业的利益让渡。得益于改革之初经济意识的抢先。得益于开放之初国外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中国的大幅度转移。我们应该看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原有的这些优势都已渐渐消失。目前,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老虎下山( 国有企业改革) ,老板上路( 发达地区私营企业的大发展) 、老乡升级( 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升级换代) 和老外入关( 外资企业
9、的大量建立) 的困难局面, 因而靠改革开放初的超前意识及胆量来发展地方经济已不太现实, 地区经济决不可随意发展, 而应寻找优势,培育产品, 扶植开发, 最终达到专业规模化, 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二、一乡一品模式的优势分析一乡一品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 具有起步优势。地区经济由落后逐步走向发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其速度和幅度取决于该区域的四个基本因素: 资源在该区域客观存量的丰富( P) ; 决策者在该区域内所具有的选择性( D) ; 决策者和搜寻者自身所具备的能力(H) ; 两者在搜寻过程中所具有的前视能力和预测能力( V ) 。对较落后地区而言
10、, 其资源丰富、决策者、搜寻者的各种能力平均水平往往较低, 因而盲目地发展地区经济, 经济发展速度往往很慢。但如果一个乡( 或一个镇) 共同选择和开发一种或几种产品, 则把人数很多的个体决策者变为能力较大的少数决策者, 必然提高其H 值和V 值, 同时由于突出优势性选择, 则其选出产品的地区适宜性也必然较高。这样, 往往更容易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 形成规模, 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在具体的区域优势选择上, 一般从以下几个出发点来进行: 自然优势。如好的地理位置, 优越的交通条件, 特殊的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旅游资源等。现存的产品优势, 即从已存在的产品生产中找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或几种产
11、品, 重点扶植和培育。能人优势, 即区域内的特殊人才或区域内具备特殊生产技能技术的人才等。结合优势,即结合国家或政府针对该区域或对该区域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建设、扶贫资金、对口援助等, 来确立自己的开发产品。第二, 具有扶植上的优势。一个较落后地区的经济起步与发展, 特别是培育自己的龙头产品, 往往离不开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扶植。一个乡镇选择一种或几种产品来进行规模开发, 便于政府和部门进行扶植。主要表现在:资金方面。不管是财政拔款还是银行贷款, 其发放的数量及方式选择要根据产品的规模效益和还款可能性来确定, 而集中开发一样或几样产品, 便于资金发放部门进行产品考察、统一发放及统一担保等。技术方面。较
12、落后地区一般人口素质、科技水平较低, 专业特长较少, 而经济发展必须依赖科技条件。一乡一品的发展模式横向上具有技术一致性, 因而只要区域内引进一种技术或一个人才, 经过横向传播, 就能在全区域内开花,具有成本小, 传播快, 利用面广等优势。电力、通讯、信息等方面的集中扶植,政府或部门的专项或对口扶植等。第三, 具有布局上的优势。我国原有乡镇企业的发展往往存在着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分散状况, 缺少规划和适当集中, 导致土地浪费严重、污染严重、公共设施重复建设、分工协作不明显等。而一乡一品的发展模式, 是选择开发一种或几种产品, 因而更容易进行分工协作和资源共享, 更容易集中成片。特别是以某种农副
13、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 更容易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的集中性生产, 既节约资源, 又便于管理。同时, 发展一乡一品, 很容易形成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专业化市场, 从而加快产品的开发。第四, 具有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发展一乡一品, 容易形成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比如, 一个乡开发以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一品生产, 则很容易以较低成本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或高技术。同时, 由于生产户数多, 全区域统一开发, 因而产量大, 规模化效益明显, 龙头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产品进行大规模加工和大范围销售, 这种规模化必然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 而利润增加反过来又促进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高, 形成良性循环。三、几点结论建议通过以上分析, 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和建议, 供理论界讨论和政府部门参考。第一, 一乡一品模式较适合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成立可行的。第二, 该模式的重点在于区域能真正找出优势, 开发产品形成专业化与规模化, 实现产品的高市场占有率。第三, 该模式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 各个区域在产品选择开发上应坚持宜工则工, 宜农则农。第四, 该模式的实施是一个思想到行动的系统化工程, 离不开政府及各级部门的扶植与协调。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