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共22页).doc
《2018年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共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共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批准: 审核: 编写:目 录1 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12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22.1职业病定义及分类22.2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构成的职业病,主要包括22.3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岗位及人员分布52.4企业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危险等级53 应急工作原则54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4.1组织机构54.2组织机构职责65 预防及预警85.1预防措施85.2报警186 信息报告程序197 应急处置207.1响应分级207.2处置措施207.3现场恢复227.4结束应急228 信息发布229 后期处置2210 应急物资及装备
2、保障2311 培训及演练2311.1 培训2312 奖励与处罚2413 附则25专心-专注-专业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职业性危害因素,进一步规范企业职业健康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明确事故处理过程中企业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职业危害防治长效机制,提高对职业健康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协同作战能力,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的职业危害风险,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5号)职业病诊断与
3、鉴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石化新星丰汇河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区域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件的应急抢险工作。2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2.1职业病定义及分类2.1.1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必须是列在国家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职业相关的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目录见附件1)、
4、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疾病。造成员工患有职业病的各类突发性事件,称为职业病危害事故。2.1.2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分为以下三类:2.1.2.1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2.1.2.2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人以下的;2.1.2.3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2.2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构成的职业病,主要包括2.2.1粉尘类,主要有矽尘、燃料粉尘、电焊烟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矽肺、尘肺、电焊工尘肺。2.2.2化学物质类,主要有氯气、二氧化硫、氨、氮氧
5、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汽油;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中毒。2.2.3物理因素,主要有高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中暑。2.2.4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2.2.4.1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主要有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乙醇、醚、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润滑油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接触性皮炎。2.2.4.2导致电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主要有紫外线;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光性皮炎。2.2.4.3导致黑变病的危害因素,主要有汽油、润滑油;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黑变病。2.2.4.4导致痤疮的危害因素,主要有润滑油、柴油、煤油;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痤疮。2.2.4.5导致溃疡的危害因素,主要有氯化钠;可能导
6、致的职业病:溃疡。2.2.4.6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危害因素,主要有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皮肤灼伤。2.2.5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2.2.5.1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主要有硫酸、硝酸、盐酸、氮氧化物、甲醛、酚、硫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眼部灼伤。2.2.5.2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2.2.5.3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危害因素:高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白内障。2.2.6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2.2.6.1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噪声;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噪声聋。2.3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岗位及人员
7、分布主要分布在接触噪声、粉尘的项目管理人员,从事电焊作业的技术工人,以及长期处于较大噪声环境的职工、机组运行值班人员2.4企业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危险等级2.4.1二级状态:在作业现场,由于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备,虽然发生粉尘物质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较大数量的泄漏,但不至于造成职业病的事件;2.4.2一级状态:发生粉尘物质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极易造成职业病或造成一般及以上职业病危害事故。3 应急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实事求是。4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1组织机构公司设有指挥部,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分管生产副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现
8、场应急指挥小组和响应小组。4.1.1应急指挥小组由生产技术部门、安全监察室行政正职或副职以及相关专业工程师组成。4.1.2抢修抢险响应小组:各生产部门行政正职或副职、专工、安全员、责任班长以及物资供应部门、车辆管理部门等部门第一负责人或副职组成。4.1.3现场警戒响应小组:工程门的行政副职、干事组成;4.1.4医疗救护响应小组:职工医院(卫生所)的行政正职、副职、医生、护士组成;4.1.5后勤保障响应小组:负责通讯、宣传及外事工作的综合办行政正职或副职、专工、干事、班长等组成。4.2组织机构职责4.2.1指挥小组职责按照本预案规定,结合事故具体情况,负责组织修订本企业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
9、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配置和调用救援设施;及时了解和掌握现场事故情况,分轻重缓急,果断启动预案;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确定抢险方案,部署各响应小组开展救灾抢险工作,发布和解除应急抢险命令和信号;通过三个渠道,及时向分公司、河南公司、集团公司报告事故和抢险救援情况;负责与地方政府以及安监、卫生等部门的信息联络及指令传达;配合现场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按照“四不放过”的规定,全面总结事故和应急救援教训,落实事故调查报告的处理意见。制定应急人员培训计划和演练计划,并组织落实;协调职工医院(卫生所)和地方职防站做好医疗和救护工作。4.2.2抢修抢险响应小组职责组长:生产部门行政正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
10、照预定的抢救方案,对被救援对象实施全方位的救援;进行事故应急物资采购、储备、供应以及运输。4.2.3现场警戒响应小组职责组长:生产部门行政副值做好事故地点的人员警戒、疏散工作;负责设定警戒线,在突发事件区域隔离带处设置明显警戒标志,除应急抢险人员及指挥小组同意的人员外,其它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隔离区内;负责现场应急器材和装备的日常管理;负责厂内非安全区域道路交通管制,确保抢险车辆顺利通行;负责与地方公安部门汇报及有关配合工作。4.2.4医疗救护响应小组职责组长:职工医院(卫生所)院长(所长)及时到达事故现场开展现场急救、伤员护送和治疗工作;汇报指挥小组,与地方协作医院行政主管部门联系,落实参加医疗
11、救护人员及救治方案。4.2.5后勤保障响应小组:组长:综合办主任保证企业指挥部正副总指挥及时参加会议;调运各类物资、抢险工具、急救医疗器械、通讯器材,接受地方政府的救灾物资支持;优先保证指挥小组、各响应小组的通讯联络畅通;按照公司和当地政府的口径,负责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5 预防及预警5.1预防措施各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整体要求: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及人员;明确职能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及落实措施。5.1.1粉尘作业的防范措施5.1.1.1建立健全粉尘防治机构和网络,搞好三级预防工作。一级预防,就是认真落实防尘、降尘的“八字方针”(即水、
12、风、密、革、护、宣、管、查),通过加强作业环境的粉尘监测,完善防尘措施,从根本上杜绝粉尘危害。其中,“水”,坚持湿式作业,禁止干式作业;“风”,通风除尘,排风除尘;“密”,密闭尘源或密闭、隔离操作;“革”,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革,包括使用替代原料和产品;“护”,加强个体防护;“宣”,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培训;“管”,防尘设备的维护管理和规章制度的建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查”,即监督检查。二级预防,是开展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诊治早期尘肺病患者,切实抓好早期防治;三级预防,是积极对尘肺病人进行治疗,并及时安排其休养,切实把职业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5.1.1.2加强对粉尘作业工人的教育,切实减少尘肺病的
13、发生。对接尘职工进行岗前教育,普及尘肺病预防常识,使接尘职工掌握必要的防护本领,使他们了解粉尘的危害及防治办法,激发广大职工主动参与粉尘危害的综合治理。如在粉尘危害严重的场所,自觉佩戴防尘口罩,减少粉尘的吸入,以预防尘肺病的发生。5.1.1.3切实做好尘肺病患者的医疗工作,保障尘肺职工身体健康。建立尘肺病保险基金等制度,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给予积极治疗,减轻其痛苦,增强其抵抗力,延长其寿命。5.1.2防止职业噪声聋的措施:噪声,从物理学的观点出发,就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的无规律的杂乱组合。从生理学观点讲,是使人烦躁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工业噪声分为三大类,即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性
14、噪声和电磁性噪声。职业性噪声聋,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病变处是位于耳蜗神经的听觉细胞(即毛细胞)或听神经至大脑皮质区,它的特色是对声音产生“失真”、“复响”和“衰退”现象。防范职业性噪声危害的原则:从声源上根治噪声,从传播途径上控制,在接受点采取防护措施。5.1.2.1控制噪声源。减少冲击性工艺和高压气体排空工艺,尽可能以焊代铆、以液压代冲压、以液动代汽动;选用低噪声设备,使用哑音材料降低噪声冲击,对产生较大振动的设备、管道与基础、支架之间采用柔性连接;提高设备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实现远距离的监视操
15、作;改进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5.1.2.2在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将高噪声设备与低噪声设备分开布置,对特别强烈的声源,可设置在站区偏僻地区;利用屏障及消声、隔声、吸声隔振、阻尼等声学技术措施阻止噪声传播,如增加隔音墙、隔音罩等。5.1.2.3进入噪声超标区域工作,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护耳器。5.1.2.4加强对噪声伤害者的护理措施。对观察对象、听力损伤及噪声聋者,应加强个人听力防护,其他症状者可进行对症治疗,听力下降56dB以上的听力损伤者,应配戴助听器。对观察对象和轻度听力损伤者,应加强防护措施,一般不需要调离噪声作业环境;对中度听力损伤者,可考虑安排对听力要求不高的工作;对重度听力损
16、伤及噪声聋者应调离噪声环境;对噪声敏感者,即在噪声环境下作业一年内,听力损失观察对象达级以上者,应该考虑调离噪声作业环境。5.1.3电磁辐射的防范措施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电磁辐射对人身的伤害机理主要有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高强度或累积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影响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影响视觉系统,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
17、体的癌细胞增殖;另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电磁辐射来自于所有电气设备。各种电子自动化设备、家用电器、通讯工具,大到如变电站、电视台、雷达站等,小到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电器,只要处于操作使用状态,它的周围就会存在电磁辐射。科学实验证明,人体所能承受的电磁辐射强度为0.2微特斯拉。下列电气设备在距人体0.3米处的检测结果为:电视机,0.04至2.0微特斯拉;电冰箱,0.01至0.05微特斯拉;洗衣机,0.15至3.0微特斯拉;电熨斗,0.2至0.3微特斯拉;吸尘器,2.0至20.0微特斯拉;剃须刀,0.08至9.0微特斯拉。主要的防范措施:加强个
18、人防护措施,穿、戴好工作服或针对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服以及护目镜等;在工作现场设置防护屏,用于遮挡辐射及焊接弧光;焊工施焊工件的地线做到良好接地,接地点与工件尽可能距离段,减少高频辐射量;室内工作时,采用不反光而能吸收光线的材料作室内墙壁的饰面。尽可能使用低辐射的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或者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使用者还可配戴防辐射眼镜,以防止屏幕辐射出的电磁波直接作用于人体;5.1.4防止职业性中毒的措施:职业性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在不觉察情况下吸收职业性化学物等所引起的中毒。5.1.4.1尽可能以无毒、低毒的工艺和化学药品代替高毒工艺和药品,从根本上杜绝中毒的发生;5.1.4.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职业病 事故 应急 预案 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