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交流材料(共4页).doc
《历史经验交流材料(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经验交流材料(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历史研讨会发言材料各位老师上午好:首先感谢陈主任给我这个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期末考试中,我校的八九年级历史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面我就将我们平时如何抓好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成绩的具体做法向大家汇报一下,希望各位不吝指教。一、扎实进行教研活动,努力搞好集体备课 根据学校安排,每周四上午是历史组集中教研时间。我们尽量做到教研活动三保证:保证全体历史组成员到位;保证两节课的充足教研时间;保证教研活动内容的充实、有效性。集体备课的实施原则四定、五备、六统一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2、“五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教
2、学过程。3、“六统一”: 统一指导思想;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作业(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统一单元检测时间。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和学法德国教育家叔本华先生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滩上的脚印,我们也许可以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到的东西,仅靠此是不够的,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发现和感悟”。这就是说,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我们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去发现、去感悟,即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
3、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目的。(1)编制口诀法,如复习“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单元,用简短的几句话就可以概括:一次近代化、两个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三个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四次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谐音记忆法,如复习洋务运动这一课时,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可记为“安南福,穿(船)汉布”;如学习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可记为“大广场(长)”等。(3)知识迁移法,具体包括:运用知识结构,实现历史知识的纵向迁移。历史学科中有许多联系密切的历史史实,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就能达到教学目标
4、,提高教学效率;联系实际,促进历史知识与社会热点之间的迁移。教师应尽量结合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历史、体会历史的趣味和作用,再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再认识,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迁移到社会热点中去,使学生积极参与新知识的学习。(4)历史线索法。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提纲挈领地把教材的知识点编织起来,穿线结网,连成完整的一串,构成清晰的轮廓,这种方法适合于单元、专题和板块复习。(5)小组教学法。为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我将每班前四十名学生,根据总成绩分成十个小组,剩余的学生平均分到这十个小组中,组长负责学习、纪律和检查提问,老师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
5、示与点拨。(6)史料搜集法。学习历史、理解历史、体验历史,离不开珍贵的文献和实物史料。学生收集文献、图片资料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体验、回味历史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地方史资料的收集,更能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此外,还有周年记忆法、建立错题档案库等方法。三、精心编制学案。我们学校全体历史老师经过多年的努力,编制了一套比较实用的学案,资源共享。新学期开学前,我们历史组修改学案上的例题,换成最新的的泰安市中考试题,然后统一印制,编制成册,发给学生。学案知识梳理部分,学生在课前完成,课上老师精讲,达标测试题当堂完成,每节课都做到了学练结合,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答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经验 交流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