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共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共17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自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经济以极快的速度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准有了明显的提升,居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度增加,这必然会使居民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的闲置资金也有所增加,因此人们产生了利用闲置资金生财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市场潜力巨大的个人理财需求。然而,另一方面,金融系统是复杂的,而多数的个人性质的投资者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应的专业知识,他们不能够对时刻变化的金融市场做出有效及时的应对,不能对资产进行适当的管理,因此,人们需要专业的理财机构、理财专家的帮助,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余额宝,理财通,零钱宝等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普通投资者对理
2、财的需求,更是使理财市场的竞争加剧,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银行传统的理财业务带来了强烈的打击。当下,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前行、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差逐步缩小,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成为银行资产业务的重点,银行的利润中来自于理财业务的比例将越来越大,显然,商业银行会逐步增加对个人理财业务的投入。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之下,本文通过探讨研究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有关状况,找出中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上存在的缺陷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满足客户对于个人理财产品与服务的需求的目的。随着个人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发展、研究我国的商业银
3、行个人理财业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理论与现实意义如下:首先,在提出与解决中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的过程中,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各项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也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起到了理论指导的作用。其次,个人理财业务的存在能够全面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较低,居民通过储蓄存款不能得到较多的利息收入,所以,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有利于使资金从获利较低的储蓄存款流向获利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不仅拓展了居民的投资渠道,还使资金的利用率更高,另外,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实际的运作中还遇到了种种问题,通过研究,有利于完善金融市场,指导商业银
4、行理财业务的实际操作,改善中国的金融环境,提升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方面的竞争能力,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来自于国内外的各种挑战。最后,通过研讨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尚存的不足之处,来探寻能够促进个人理财这一新兴业务健康有序发展的新途径。这有利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当下,中国国内在个人理财产品业务这一领域的研究结论大致集中在如下的几个方面:李晶,吴棋等人(2010)通过分析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销售模式,发现因为经验缺乏与制度限制这2个根本原因,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销售模式中广泛存在过程粗放,营销理念狭隘,产品单一等不足。他们提出从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服务渠道的创
5、新这3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崔蕾(2011)提出,由于收益率波动幅度小、风险偏低,理财产品受到群众喜爱,但在近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利率呈现一定的震荡,究其原因,在于一些创新型产品的设计存在漏洞,部分理财产品投向受国际经济影响较大的领域以及监管机构的相关法规对收益率有影响等。邓作政(2012)则认为,理财业务是一项汇集技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要求特别严格的综合业务,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养要求极为高,从业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公关能力和组织能力,娴熟的投资技能、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理财经历,还应掌握市场营销、法律、房地产等额外的知识。郭佳栋、孙英隽(2012)提到,我国的商业银行开展
6、个人理财业务,现今面临着操作、法律、声誉及市场风险,并提出通过采取提高居民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控制,整合客户信息,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与监管体制等方法来控制理财业务存在的风险。吴志坚(2013)指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是商业银行因利率市场化进行业务转型的适应性变化。吴志坚通过对我国11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业务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到了眼下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重点问题是创新不够的结论。刘新华等人(2015)针对金融创新提出,金融创新应当“以人为本”,既要确保对待客户时的金融服务均等化,也要注重构建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开展了较长时间,产生的关于个人理财的经典著作为后
7、来的学者深入分析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美国经济学家 G维克托霍尔曼和杰利 S诺森布鲁门(2003)在他们合著的个人理财计划一书中清楚地讲解了个人理财计划的制订方法,并分门别类的讲解了多样的理财工具,教授怎样根按照实际情况来选取适当的理财工具。书中关于个人理财的基本原理、运用的论述,对个人理财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起到了很好引导作用。加拿大作家夸克霍和克里斯罗宾孙(2003)一起写作的个人理财策划(Personal Financial Planning)为西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搭建起了系统的理论框架。该书体系完整,内容完备,是经典、权威的个人理财培训用书,既存在一定深度的理论价值,又有较突出的实践操
8、作意义,对中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有着较高的借鉴意义。约瑟夫迪万纳(2005)通过讨论分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金融服务创新起到的作用,以及构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意义,提出理财规划师要注重客户接受理财服务时的体验,在构建价值体系时,银行应重视用户感情因素的结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概述,主要讲述了理论基础及现状。第二部分,从内部及外部两方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不足。第三部分,从银行自身及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提出进一步改进拓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个人理财业务在西方国家发展已有100多的历史,最早起源于瑞士的私人银行业务,当时主
9、要是为高净价值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并着重于投资理财。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个人理财”这个词语才在我国出现。此后,随着居民的私有财产越来越多,资本市场越发活跃,商业银行也越发看重个人理财业务。理财,通常指管理资产或个人财富,即理财主体通过进行一定的理财活动使得财富增值,最终成功的开源节流。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和银行词典中对个人理财计划的概念论述的是:“以当前的财产情况做为依据,推测短期和长期的财务需求进而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理财策略。合理有效的配置盈余资本进而实现个人的财务目标是个人理财所要研究的内容。而国际理财师标准委员会(CFP Board of Standards)对个人理财的界
10、定是“利用客户的各项财务资本,考虑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客户制订有针对性的理财计划,推荐适宜的理财产品,帮助实现其财务管理目标的过程。银监会于200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个人理财业务定义为“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资产管理、财务规划、财务分析、投资顾问等专业化、针对性的服务活动。归纳以上对于个人理财的定义中可以得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个人客户为服务主体,考虑客户的资产负债情形和理财需求,为客户拟订个性化的理财方案,提供令其满意的理财服务,确保客户在既定的风险下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创新是民族进步与发展的阶梯,在金融行业中也不例外,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始发于二十世
11、纪六十年代,日益活跃与七十年代,形成全球性态势于八十年代,它既是金融深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金融创新对各国的金融体制、经济宏观调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金融创新理论”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Schumpeter)于1912年,在他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金融领域的创新就是指通过不断地进行对已有生产资料的重新组合,不断地进行生产方式的创造性改革,使得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以达到经济利润最大化的要求。金融创新的本质就是通过采取新技术、新方法来设计出新的金融服务与产品,促进金融产品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三者协调统一,从而满足不
12、同客户的投资要求,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根据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可简单的分为组织管理方面与技术方面的创新两大类,具体的创新形式则包含以下五种情况,即新生产工艺的应用、新产品的出现、新市场的开拓、新原材料供应来源的开发和新的组织管理模式的确立。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还有以下几种:由英国经济学家德赛(Desai)和考(Kow)提出的特征需求理论;由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共同提出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威廉L希伯(WLSjlber)在1983年共同提出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生命周期理论( Life Cycle)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兰克莫迪利亚尼(
13、Franco Modigliani)与理查德布仑博格( Richard Brumderg)共同创建的,该理论以费雪理论为基础,从个人一生的视角下考察个人的消费和储蓄,而不是单单考察某个生命时期。其中,莫迪利亚尼因其在生命周期理论方面卓越的贡献,在1985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指,个体在生命中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在规划设计自身的消费、支出、储蓄行为,保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个人消费保持在帕累托最佳配置状态。简而言之,个体将综合其一生中的可预期的支出分配以及预期的收入情况,考量工作时长、公司前景、消费预算、退休情况等因素,来决定目前的消费、储蓄水平,确保消费水平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而
14、不至于出现剧烈波动,以提高生活质量。依据生命周期理论,人的一生可以被规划为以下的五个阶段:成长期、青年期、成年期、成熟期和老年期。由于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因此便存在不同的理财需求。纵观每个人的一生,其成长期与青年期的收入水平较低,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及冲动,这一时期个人的消费需求较高;中年后,随着个体收入的逐渐提高,尽管这一时期也有消费支出,但总体上还是收入占据主导,个体在这一时期主要积累大量财富,奠定养老的基础;最后当个体进入老龄阶段,其收入难以弥补消费的要求,储蓄上会渐渐变为负数。作为当前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主要提供机构的商业银行,其在提供个人理财业务时,应依据客户收支的当
15、前情况与预期未来情况,考虑存在的风险因素、个人劳动收入的价值、可调节性因素,安排其生命各阶段的即期消费与储蓄情况,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帮助个体追求生命周期各阶段投资最优化、效用最大化。虽然分散风险的理念早己深入人心,但是将这种“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念作为理论运用于实际投资上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哈利马克维茨( Harry Markowitz),他于1952年在投资组合选择中最早提出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Portfolio Theory),并因此获得了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提出投资组合理论的中心是“分散原理”,核心部分是均值一方差模型和有效边界理论,该理论是现代投资理论的雏形,为
16、投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投资组合理论中将风险分做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这2类。系统性风险,又称宏观风险,是由全局性的因素引发对一切证券的收益率都产生影响的风险,此类风险是不能采取人为的手段来消除的;非系统性风险则被认为是由于管理不善、设备问题、违规操作等异常情况对个别公司造成的风险,这种风险只与上市公司本身有关,只会对个别证券的价格产生影响,这种风险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投资组合来进行消除。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出发点在于通过对证券的重新拆组,是指将若干种证券组合在一起组成的新的投资组合,组合中各个证券的收益加权平均而成整体投资组合的收益,然而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却并不是由组合中各个证券的风险加
17、权平均成的,通过分析证券的风险与收益,将资金尽可能多的分散在不同种类的资产上,以此达到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目的,尽量确保相同风险下获得最高的收益,或保证相同收益下风险较低。在这一理论中,收益是积累的,而风险并没有叠加。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大繁荣、金融市场的快速拓展与完善、个人资本的不间断积累增多,中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期开始出现,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成长,已经成长为中国商业银行资产与财产管理业务的支柱业务,个人理财产品与服务作为个人理财业务的载体,其发行的品种、数目以及规模也都呈现出逐年扩大的态势。2004年,在我国发行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还只有一百二十四款,外币理财产品
18、在其中占比重达到了90.32%,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面向个人客户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猛的增加到了3.408万款,较2011年的数量规模涨幅达51.86%,发行的规模超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了78.69%,至2013年,商业银行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发行种类的数量又创新高,冲破了五点六万款,发行规模更是高达到了56.43万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多了八十五个百分点。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形势从2008年开始不停的震荡,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状态也随之波动,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形势与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2008年之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没有受到次贷危机
19、影响的情况下,我国的宏观政策不断拓宽消费者的投资理财渠道,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品种也越发多样,尤其是与股票、债券、期货、期权挂钩的结构型衍生产品发展迅猛。2008年,在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结构类产品风险对冲工具就开始出现缺失,由于境外场外交易市场的崩溃和资本市场的深幅调整,其发行数量也随之迅速下降,当年市场上销售份额占比不到十个百分点,取而代之的是风险低而收益稳定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2009年,我国经济受到全球经济环境低迷的影响,保本稳健型产品成为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重点。2010年,央行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我国CPI同比涨幅达3.3%,导致金融市场上形成商业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占主导地位的
20、情形。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网络化建设进程速度的明显加快, ATM, POS等现代电子设备的大量投入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大力的推广,我国的商业银行纷纷建立起独有的电子网络银行与客户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舒适的理财产品与服务。1999年,国内“一网通”网上银行服务的启动,个人、企业业务和证券交易等业务被全面覆盖, ATM、个人金融服务柜台和客户的全国联网的实现,标志着中国网络银行经营模式的初级阶段布局成功。截止2010年,绝大多数的国内商业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服务,并开始陆续提供给客户网上查询、转账、支付、证券交易等服务。电子银行的开展,不仅拉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而且扩大了业务
21、渠道,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虽然我国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态势迅猛,规模也在不停的增大,但其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业务,理财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房地产、法律、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的业务相关知识,还要具备沟通、组织、协调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个人信誉、职业操守与敬业精神等。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理财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而且,国内银行理财产品的一大缺点就是产品的信息公布跨度时间过长,无具体详细的解释且透明度低,我国理财从业人员缺乏对海外的 QDII投资经验,市场对其专业理财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国外的商业银
22、行例如日本、美国,他们对理财专业人士的选拔,要求很严格,通常要经过学历、综合素质、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考验,即使取得了理财师的资格,他们仍需要继续进行再培训。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专业级别的理财师较少,尤其缺乏高素质高能力的理财师。在实际工作中,理财工作人员为完成银行制定的销售产品指标,主要面向高端客户进行理财产品的推销,并非是根据客户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他们的理财规划。现有的商业银行理财师,往往只针对自己擅长的领域熟悉,而对跨领域的知识了解甚少。理财从业人员队伍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员对基金、股票、期货、期权、房地产、债券、保险等综合业务知识掌握的极少,不能全面有效的把握宏观
23、经济政策,细致分析微观经济走势的能力不够,距离市场要求的技能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由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跟不上,我国商业银行还无法开展更深层次的理财业务。因此,培训和选拔同国际社会接轨的、能力强、素养高的理财从业人员仍然是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点。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各大商业银行逐渐推广了自己的理财产品品牌,理财产品的发行品种与规模也是不断的增加与扩大,然而,我国各个商业银行研发的理财产品存在投资组合相似度高,“同质化”较强的问题。在同一时间段,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有一些不管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类型和期限,收益分析和收益特点,甚至于连所面向的客户群体都不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家商业银行理
24、财产品互相复制的现象严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创新不足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财从业人员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不足,国内在产品设计研发和技术的高端人才方面的缺口很大,在人才上投入的资金和精力的不足,这是创新成效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和问题的原因,第二,我国极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自主独立研发能力不强,在产品创新方面的经验、能力也不足,研发理财产品时缺少历史数据和模型的支撑,又不能研究出独立的价格理论以及定价系统,就只能转由外资银行来处理定价的相关工作。第三,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其中蕴含的科技含量的创新研究不充分,推出的理财产品都是较为普通、落后的一类金融产品,商业银行难以进行产品的销售和收益的提高。
25、第四,在服务客户这一方面,无论在理念上亦或是在行动上,商业银行都还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和极大的提升空间。由于行业固有的传统习惯十分难以改变,所以导致了在我国很多的创新跟不上去。最后,理财产品销售环节的创新不足,商业银行没有很好的去构建营销渠道,也缺少能力强大素质高的销售队伍,更不用说科学的营销手段和策略的缺乏了。这些都是商业银行需要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时正视并积极去协调解决的问题。3.2 外部制约因素3.2.1 居民理财意识淡薄,理财知识匮乏理财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发达国家对于培养、提高人们的理财意识很是重视,学校中也开设有教授理财的科目。而在我国,理财的历史并不长远,居民对理财的重视程度并不够
26、,国家也没有针对理财的教学、指导,即使是具有理财意识的部分人们,其中真正掌握理财知识的人占比也并不多。这与中国的关于社会财富的传统文化理念有关,长久以来,“现金为王”“落袋为安”的观念在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中国人普遍缺乏理财意识和投资意识,我国居民存款储蓄数量居高不下、多年保持增长状态就是最好的体现。中国人普遍存在着“财不外露”的心态,也不习惯把财产交给他人打理,中国境内的富人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能接受代人理财业务,习惯对自己的财产管理亲历亲为。这也是阻碍个人理财业务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因。此外,我国居民在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认知方面还有以下的几点误区:第一,银行理财产品跟储蓄存款一样
27、不存在风险。银行理财产品虽然与股票、基金相比更为稳健、保守一些,但与储蓄存款相比还是有本质区别的,银行理财产品属于金融投资产品一类,纵然是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也是不可能完全不存在风险的。第二,人们对预期收益率的理解存在错误。在现实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将产品预期的最高收益率等同于最终收益率,在最终结算理财产品收益时,一旦出现了没有得到甚至远远低于预期最高的收益率的情况时,立刻认为银行骗了自己,从此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生了排斥情绪,甚至对银行的口碑产生不好的影响。3.2.2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的限制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第43条的有关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
28、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固然在发生全球金融危机时,我国目前实行的这种银行业务、保险业务、证券业务三种金融行业互不交叉、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政策体制,在我国规避金融风险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由于3个市场一直都处在相对分离的状态,3者都只能在各自的行业范围以内为自己的客户提供理财服务,因此客户的资金也不能跨行业使用运作,仅能在各自独立的体系内循环使用,根本无法有效的利用其它的2个市场实现资产的增值,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这就使得国内的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在一定程度受到了制约。我国金融市场的这种分业监管、分业经
29、营的现状导致了银行不能直接涉足保到险、证券等金融业务的经营中,不能提供给客户全方位的、系统的金融组合服务,只能针对客户的个人情况提出一些相关的理财建议,出售简单的理财产品,无法提供“一站式”的金融理财产品与服务,就连理财产品的创新范围、创新深度都被局限,客户的理财需求也难以满足。分业管理的制度还引起了个人理财业务相关成本和不可控风险的不断增加,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业务长期依托于信托投资、证券和保险公司的代理业务,并由此导致银行的资金使用与操作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定,无论是在银行成本方面,还是不可控的额外风险都有增大的趋势。3.2.3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冲击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的迅
30、猛发展开始逐步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行业的垄断形式。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这个首只互联网直销的货币基金出现了,其发行规模在节前就破了2.5千亿元,成为大多数投资者的宠儿。随之而来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密集入场,均在个人理财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波。与传统的银行理财相比,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率更高,还能随时赎回用于日常购物消费和转出,资金的存取十分灵活,其流动性可与活期存款相比,而且互联网金融产品通常对用户的最低购买金额没有限定,而传统银行理财产品最低的起购金额也要5万元,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强势“夺金”下,银行存款的搬家现象日趋严重,银行个理财业务受到了强烈的冲击。4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31、发展的对策4.1 提高银行自身能力4.1.1 加强个人理财队伍建设具有高素质的个人理财管理经营团队,对于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是至关重要的,且这支团队必须做到知识化、职业化、专业化。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队伍的建设。首先,完善、健全的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体系对人才成长有一定的鼓励作用,例如:产品经理的收入要与产品销售业绩挂钩,风险经理风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履行、风险防控水平相关,能起到理顺内部的收入分配关系的作用。其次,银行要重视理财专业人士的整体素质。当下,我国商业银行中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人员,不论是专业水平还是素质都比较低,理财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所以我国急需培养或引进一批有丰富实战经验、综
32、合业务知识强、投资理财分析水平高、营销能力好的专家级别理财师。要引进擅长个人理财的专业人才,商业银行应更为严格的进行比较筛选,根据自身理财业务的特点,通过科学的选拔机制,建立起有针对性的选拔人才系统。另外,加强再培训对员工队伍建设是必要的,商业银行可以将脱产培训、在岗培训、轮岗培训三者相结合,采取案例研讨、网络教育、专题讲座等手段,并以教材、课件、手册、视频等为载体。此外,理财业务的专业性很强、范围面宽广,银行应大力鼓励从业职员自学,多参与一些统一的社会资格认证考试来充实自我、拓展知识面,并且通过实际的操作,提升实际操作的能力。最后,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银行应为个人理财从业人员营造良好的用人环
33、境,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4.1.2 加强理财产品的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行业的变化,随着客户的需求的改变,理财产品也应该是随之不断作出积极有益的调整的,为了尽快实现产品同质化到差异化的转变,我国商业银行应主动求变,自觉的为产品创新提供更多更广的平台。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无论在科研方面还是在资金方面的投入都不足,所以我国的个人理财产品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种类上来说,都难以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如果做不到不断的发展与创新,那么我们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必然会遭遇瓶颈。我们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着手来加速理财产品的创新:采取产品差别化战略,首先要对理财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然后进行市场细分。依据背
34、景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顾客群,为不同的顾客群提供不同类型的个人理财产品或差异化的服务,用以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例如面向年轻人市场,可以推出注重资金流动性的产品;而面向老年人市场,尽量推荐保本型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如此,既可以增强银行自身的竞争力,又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其次,要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的内部实际情况来研发、设计符合自身能力和特点的理财产品与服务,一定不能急着去模仿其他的商业银行的产品设计与服务模式,复制其他银行只会造成自身竞争力的下降。然后,督促分行合作研发。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理财理念、投资方式等区别很大。在新产品开发上,商业银行应鼓励各基层行根据
35、当地实际情况向总行提出意见或建议,总行可以视各行的能力,酌情授权给基层单位,允许基层单位在当地试运营有针对性的个人理财产品。这种在科技领域十分常见的类似试验田的制度,是值得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中推广的。最后,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产品一定是真正含有技术含量的,要真的能够保证客户的资金在相对风险较小的情况下能够给客户带来增值的空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综合服务的衡量标准不可仅仅展现在外在的层面,最要紧的是给客户带来巨大的资金升值收益,这才是客户最重视也是最关心的。4.2 改善外部环境4.2.1 强化国民投资理财意识目前,居民理财意识的薄弱仍限制着中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因此,对我国居民的个
36、人理财意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迫在眉睫,国家、银行都必须尽力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使得居民能自觉地妥善的分配与合理的使用自己的资产,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商业银行作为提供理财产品与服务的主要机构,不能一味的停留在被动的服务模式上,应主动加强对居民投资理财意识的建设。银行理财从业人员不仅要被动的对客户主动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认真、全面的解答,还应当主动针对客户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积极的指导。另外,对于完全不了解投资理财相关知识的潜在客户,银行理财从业人员要迅速找到客户的切入点,提起客户对投资理财知识的兴趣,进而令客户养成健康、正确的个人理财观念。商业银行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群体客户的区别
37、,分别举办不同的培训班、社交活动等,建立微信公共服务账号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培训和社交群的方式来培育广大居民的健康的投资理念。当客户选择理财产品时,理财人员要时刻注意帮助客户提高其理财知识的水平,让广大投资者对个人理财产品有充分、深刻、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让个人理财观念更加的深入人心。因为只有广大客户对个人理财产品与服务有了充分的了解、信任,才能彻底的打消心底的顾虑,积极参与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当中去。国家也应加强国民理财意识与观念的培养教育,政府可以坚持提倡理财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原则,在中小学教学课程中引进理财教育和知识的相关内容,从小培养起孩子的理财观念和意识;还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营销
38、人员或者组织专业的宣传人员为居民面对面的进行宣讲并进行理财知识的传播;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采取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手段,积极的对群众进行投资理财各项益处的宣传,为人们普及关于理财的常识,让人们更充分的了解并享受到财产性收入的提高为生活带来的好处。通过逐渐的宣传与指导,可以很好的提高人们对个人理财的认知,并让投资者走出传统的理财误区。4.2.2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我国于1993年开始实施分业经营的政策体制,由于当时我国的金融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市场还没有发展成熟,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是有利于就行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然而,随着全球科技的飞速进步,互联网引起的各
39、种信息的进一步共享,金融领域创新的不断出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业、证券业等各领域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不清。分业经营已成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障碍,混业经营就成了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本质上是商业银行在代理客户管理其资产,并使客户的利益能够最大化,这样就避免不了要使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等。当下我国金融业实行的分业经营的政策体制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能直接进入证券业、保险业等领域,约束了理财产品的改变创新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但是,在长期以来的分业经营局面下,我国金融业的各个领域都相对独立,商业银行对资本市场、信托市场和保险市场的了解是远远不如证券、保
40、险与信托机构各自来得深,尤其是对信息的掌握,则绝对不会像各家机构对自己掌握领域来得要及时、细致。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当要大力加强与各个金融机构的通力合作,这样不仅仅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更好的结合各个金融市场的特点加大对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更有助于商业银行准确的看清楚形势,把握好市场,将理财资金正确地分散投资于不同的理财产品市场以分散非系统风险。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 WTO以后,大量实行混业经营体制的外资银行凭涌入中国,并凭借着它们较强的综合实力与产品创新能力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客户,国内商业银行就不得不通过采取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来丰富理财产品的种类,以此抢占失去的市场份额,同时提高自身的
41、竞争力。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国民资产稳步增多,我国的财富市场迅速崛起。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市场面对着个人理财服务与产品有相当大的需求而供给严重不足的市场情况,这表明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前景光明,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将会成为国内外商业银行必争之地。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不仅为大众的投资理财提供新的渠道,能让银行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住以往的霸主地位,还可以给银行带来全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可以满足市场上日益旺盛的个人理财需求。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市场面对的不仅是发展机遇,同时也面对着不小的挑战,本文主要从商业银行内部制约因素与外部制约因素两方面着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个人理财队伍建设,加强理财产品的创新,强化国民投资理财意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这几点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相信我国的商业银行通过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会逐渐增加本身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与深度,并将会顺利地完成从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到客户结构管理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具附加值的理财产品与服务,达到银行与个人客户的共赢。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