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无敌版(共44页).doc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无敌版(共4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无敌版(共44页).doc(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2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3“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亚当斯密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微观
2、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1均衡分析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4边际分析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研究
3、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3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就是“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市场出清: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无资源闲置 。(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能使需求和供给迅速达到均衡的市场。)完全理性:个体的最优化行为(有限度的理性)完全信息:能迅速获得各种信息4.市场经济应具备的条件: 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价格调节经济5.价格的作用(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调节需求和供给;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6.价格机制调节经
4、济的条件:各位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存在市场;市场竞争的完全性与公平性第二节需求曲线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括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2.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分配的公平程度;消费者偏好(嗜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政府的消费政策3.导致需求增加的因素:商品本身价格下降;互补品价格降低;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者偏好增强;预期某物品价格要上升4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
5、分析商品的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即把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则需求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d=f(P)(P:商品的价格;Qd:商品的需求量)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则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d=-P(、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直线5需求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6需求曲线特征:向右下方倾斜,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用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用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
6、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7需求定理: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第三节供给曲线1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它包括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两层含义,两条件缺一不可,供给是两者的统一)2影响供给的因素:厂商的目标;厂商对未来的预期;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政府的政策2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即把商品的供给量仅仅看成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s=f(P)(P:商品
7、的价格;Qs:商品的供给量)当供给函数为线性函数时,则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s=-+P(、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的供给曲线为一直线3供给定理: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4.供给曲线特征:向右上方倾斜,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4.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用数字表格的形式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1均衡价格: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
8、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2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不同。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3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不同。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
9、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4供求定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市场竞争导致市场上实际价格趋向于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难以确定的。)第五节弹性理论1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
10、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其公式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2.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1)商品的可替代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公式为:ed=(Q/P)(P/Q)式中Q和P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量,ed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3需求的价格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
11、:ed=(dQ/dP)(P/Q);4.富有弹性:ed1,缺乏弹性ed1增加,=1不变,0的商品为正常品,因为0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化。Em0的商品为劣等品因为反方向变化。在正常品中,em1的为奢侈品。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时,尽管消费者对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量都会有所增加,但对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有限的,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而对奢侈品的需求量增加是较多的,或者说是富有弹性的。9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为: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1
12、0.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他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11.最低限价:也称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12.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1.需求量的变动比率小于价格的变动比率。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价格下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征收消费税会提高商品价格。需求越缺乏弹性,消费者负担比重越大,对生产者越有利,反之第七节蛛网模型蛛网模型引进时间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属于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考察,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论述诸如农产品、畜牧产品
13、等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后的实际波动过程及其结果蛛网模型分析了商品的价格和产量波动的三种情况: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第三章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1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衡量,并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和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必然随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2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者用偏好来反映消费者对效用的评价,并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消费者的均衡是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处得到据此得到价格消费
14、曲线,并进一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一是由于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剌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二是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几个特点:1.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
15、的强弱成反比;2.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量成反比。Mu=0时,Tu为最大。;3.边际效用是特定时间内的效用,这一次馒头的边际效用从10到-10,下一次,第一个馒头的边际效用又恢复到旧。;4.边际效用是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观标准,产品的需求价格,不取决于总效用,而取决于边际效用,消费量少,边际效用大,价格高,反之则低。所谓“稀为贵”。4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5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6.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
16、条件:MUP=,该式表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最后一元钱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和付出这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该式还意味着:由于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边际效用MU是递减的,于是,为了保证该式均衡条件的实现,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P必然同比例于MU的递减而递减。第二节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1偏好:序数效用论者提出偏好的概念,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效用水平的评价偏好具有完全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三个基本假定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
17、组合的2.无差异曲线的三个基本特征: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有这些无差异曲线的相互关系是:离远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低。二、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均不会相交。三、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MRS12=-dx2dx1=MU1MU2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及其原因: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
18、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其原因在于: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第三节预算线1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的曲线。纵截距IP2 ,斜率-P1p22预算线的变动:一、收入变动,两商品价格不变,平移。二、收入不变,两商品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平移。三、收入不变,P1变P2不变,则斜率和横截距会变,可通过计算得出。四、收入、两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动,不变。 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消费者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 复习 重点 无敌 4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