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实际看完善其管理体系措施(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实际看完善其管理体系措施(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从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实际看完善其管理体系措施摘 要:西北干旱区的自然环境脆弱性叠加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干扰是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根本原因,已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实际,提出应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及法律体系、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此为重要支撑,恢复与重建受损生态系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 恢复建设; 支撑体系; 西北干旱区 西北干旱区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中心,我国内流河最为集中的地区,河流多呈平行向心水系分布2。
2、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地沙漠化及次生盐渍化等自然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日益加剧,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 干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态水文过程紊乱直接相关,即植物与水分相互作用功能的扰动是问题的核心。在干旱区植被具有调节近地区域小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不可代替的多种功能,水资源则是干旱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需的稀缺宝贵自然资源,以其存在形态构成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并作为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及信息传递的载体,组成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有机部分,在其中具有核心地位与决定性的作用4。因此,从根本上改善恶劣的生态
3、环境,必须以“植物-水分”关系为核心,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农牧业、生态林业、生态水利水保工程,以恢复与重建受损生态系统,形成生态水文安全格局。然而,西北干旱区严酷的自然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及长期的生态恶化状况决定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需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法律体系、合理的产业结构及雄厚的科教基础与创新实力作重要支撑。 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沿水系分布的绿洲是干旱区人类繁衍生存、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空间。在绿洲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水是第一位的控制性因素,绿洲化与荒漠化的转化取决于水资源的分配与生态环境的协调5。干旱区水资源的形成及运移特征决定
4、了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是干旱区生态建设可持续的战略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如何适应干旱缺水的现实状况,如何保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是干旱区生态建设面临的首要课题。 1.1 生态环境用水 受社会经济发展及认识水平的制约,干旱区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模式注重对水体资源功能的开发,以满足社会经济需水,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忽略了人工绿洲、草地、荒漠河岸林、河谷林、荒漠植被用水以及维持河道基本流量、河流输沙排沙、湖泊洼地水面用水等生态环境用水 68。目前西北干旱区实际生态耗水仅284亿m3,最低生态耗水则需388亿m39,因此,迫切需要保证生态环境用水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干旱区水资源开发
5、利用涉及以人为中心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综合系统。在21世纪应重视对水体资源、环境、生态功能的综合开发,研究并确定流域或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目标,分析PRED综合系统中的水资源需求与可能,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确立生态环境用水优先地位10。积极借鉴推广2000年以来干旱区黑河、塔里木河流域下游生态输水成功实践经验,制定流域下游生态环境用水规划。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系统需水机制、生态环境用水内涵及其时空需求预测等关键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为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生态环境建设。 1.2 以节流为主,开源节流并举 目前干旱区地表水开发利用
6、潜力已非常有限,开发地下水资源潜力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举足轻重。基于山前平原地层空间天然地下水库优势,适当限制修建平原地表水库,减少水面蒸发,调控地下水位至适宜埋深,采取拦河坝拦蓄降水及洪水回补地下水,最大限度地将天然降水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所需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11。1995年7月至今,“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特别计划”、“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战略研究”以及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勘查工作先后开展,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显示了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远大前景。在此基础上,还应继续加强地下水资源战略性勘查评价,进一步查清地下水资源分布规律,预测地下水资源量变化趋势
7、,综合分析开发潜力及保证程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持续开发利用战略。开展地下水资源勘查与合理开发利用示范研究,探讨深层水、微咸水开发利用方式,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地下水源12。 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有机结合是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保障,当前尤其应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放在首位,建立协调型水资源配置方式13。干旱区农业为典型的补充灌溉农业,充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转化频繁的有利条件,在保持一个水文周期内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适当引地表水作补充,实现绿洲灌区泉灌、井灌、渠灌、河灌相结合14,15。加强灌区节水技术改造,普及和推广农业综合节
8、水措施,大力发展节水型灌溉绿洲农业。提高社会公众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调动社会经济各部门节水积极性,建立节水型社会。 积极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山区开展冬季人工增雪,盆地适宜地区进行人工降水,将空中云水资源转化为地表水或地下水,达到增雨抗旱、防雹等目的,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利用干旱区降水集中特点,发展雨水集蓄高效利用,降低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植被生长对人工供水的依赖性。 保护水资源、有效防止水环境恶化是一项“开源”综合措施,具有改善环境、增加可利用水量、减少供水投资的多重效益。需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修复受污水环境,将处理资源后回用于农业、工业及生态环境用水。注重保护湿地,增
9、强其调蓄洪水、调节河川径流的功能;保护高山区冰雪资源,实时动态监测冰雪资源变化等应列为目前干旱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 1.3 水资源统一管理 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要求转变传统的水管理准则,建立新的水资源管理概念与行为准则。强调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完整性的水管理,即可持续性水资源管理(水资源量与质的统一管理),是当前国际水资源与环境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之一3。其核心内容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将社会-经济-环境-水资源系统视为有机整体,寻求各单元有序、协调发展模式,实现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16。 干旱区内陆河流连接流域内的各种水体,构成统一的水文、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大尺
10、度空间配置系统。目前多部门分割管理水资源的体制已不适应生态环境建设对水的需求,亟需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以流域为整体对水系的资源、环境、生态功能进行综合管理,并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全面实行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征收水资源费等17。成立水务局这一水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落实供水、用水、排水以至节约用水、污水处理、污水回收再利用全过程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和水资源量与质的统一管理。加强依法治水,以法律形式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中的各种权益、义务、责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水资源权属关系。运用市场机制与规律,建立供水市场,规范水价管理,建立科学、合理且
11、行之有效的水价制度及其补偿机制,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18。以流域水土平衡为前提,综合整治与管理流域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各结构要素,提高流域安全性、舒适性,支持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4 水利工程设施 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是干旱区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防治沙漠化等生态造林工程必不可少的基础配套工作,是确保各项工程发挥生态效益的根本。应立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实际需求,树立资源水利、生态水利观念,积极采取措施修建必要的调蓄水库、引水渠、提灌工程、机井等水利工程,特别是加快修建山区水利枢纽工程以调节河川径流时空分布,保证向下游输水,确保生态环境用水。加强对现有水
12、利设施的维修、改造、更新和配套,提高水利基础设施的坚固性、可恢复性及可靠性以充分发挥其效益,解决水源普遍紧缺局面,提高造林种草成活率。 干旱区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短缺。应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融资、引资政策,实现水利建设投资渠道的多层次、多元化。建立具有严格约束、监督机制的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和责任。加快水利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依法建设和管理水利工程。 2. 高效、健全的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与法律保障体系 2.1 生态环境建设的高效管理体制与良性运行机制 依据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规范、高效、协调的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3、对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实行项目的计划、目标、资金全过程动态管理,推进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逐级有效监控制约机制,制定适宜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指标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审计,对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地区的领导实行一票否决制。 建立统一、权威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管理机构,严格贯彻实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以“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为指导,统一管理生态环境要素,并结合区域管理,统筹规划与制定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及其技术、质量标准;安排与落实生态环境建设
14、国家专项资金,协调、指导农业、林业、牧业、水利等部门按项目归属分期分批组织实施19;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立项、评估、质量监督、检查验收,以及灾害监测、预测、预防体系20。 采取行政措施明确各级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责任,切实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纳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刻体会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性,牢固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和环境与发展、开发与治理并重观念。确立政府组织、协调生态环境建设职能,发挥政府依法管理、经济适度干预作用,依据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区域性、阶段性、系统性和复合性特征,多层次宏观调整体制、结构等,以预先控制生态
15、环境污染与破坏行为。同时,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税费、建设方与受益方生态效益补偿等经济政策,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依托农村信用社、银行、跨国集团、信托公司、产业开发部门等,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和独资、合资等形式建立多元化生态环境建设财政支撑体系,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丰厚的资金来源和物质保证。健全有利于各项政策稳定、持续的保障体系,确保生态建设工程规范、有序进行,实现资金与效益、建设与质量相统一。 2.2 法律体系的严格遵守与逐步完善 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立法进程,推进生态环境立法向系统化、经济化和区域化发展是干旱区依法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有力保障20。应以严格
16、遵守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水法、水土保持法、草原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有关的单行法律、规范性环境标准与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关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沙漠化防治等的国际公约和协议为根本,依据干旱区生态类型特征,遵循国家资源环境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从资源持续利用、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角度,以生态环境因子保护为主要立法目的,制定生态区为单元的水资源、草灌林、野生动植物、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沙漠化防治等方面相应的专门法律法规,如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内陆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水、固、气污染防治法与草原法、森林法实施细则以及相应的环境标准等。改变法律法规多层次、执法
17、主体多元化局面,逐步形成国家基本法律与区域性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相协调的统一、权威、易操作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 严格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指导方针,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污染者付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等原则,加大执法力度,依法禁止滥伐乱垦、超载过牧等各种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强化法律监督,形成各级政府、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及个人、新闻舆论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加强执法机构队伍与内部廉政建设,防止以权谋私、隐瞒包庇等不正之风。提高执法监理人员科技素质,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工程监理行政执法检查工作。从法律角度明确环境资源
18、开发者的权利义务,正确界定政府、企事业、居民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违反法规制度行为所相应承担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 在全社会全面实施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领,广泛深入地进行环境法制、资源与环境保护教育,宣传、普及、贯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依靠法制力量培植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生态环境与环保法制观念。 3 .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城镇化 3.1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 西北干旱区生产力水平落后,传统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矛盾极为突出,这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尤其是农业作为干旱区经济社会的主体与基础,其生产成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贫困则是各种矛盾中最集中的焦点。若农民生活条件得
19、不到改善,将难以摆脱传统的自给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将难以持续开展。作为实现脱贫战略目标的根本途径,应不失时宜地将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纳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综合决策。 工业化是西北干旱区经济发展的最终格局。在目前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应以科技进步、体制创新为依托,调整机械电子、轻纺、冶金等工业产业、产品结构,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水耗能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定与市场相适应的轻工业、重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间的合理比例。甘肃金昌、嘉峪关、玉门、新疆克拉玛依等矿产资源型城市应加快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发展有色冶金新材料、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及其综合利用产业;石油天然气资源勘 探开
20、发力度,建设综合性高新石化、能源基地;并以此为契机,加快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产业的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应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军工企业科技优势,积极开发、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适用的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21。 “山地绿洲绿洲/荒漠过渡带荒漠系统”是西北干旱区典型的生态系统结构,决定土地利用模式与格局22。依据水土资源适宜性,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政府宏观决策时,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实践中,确立现代食物理念,
21、在加强粮食生产与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上,从不同层次因地制宜调整农林牧业结构,实现以林草促农、养牧,农、林、牧、草业循环协调发展。 祁连山、天山、河西走廊大黄山、东大山等山地林区,由破坏认为保护型向多功能高效林业发展,以保护与抚育更新水源涵养林为根本,结合农田林网、绿洲边缘防护林体系,逐步形成优化的水保林、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等林种空间布局与结构。高山、亚高山草原与草甸、山地草原与草甸、低山荒漠草原等地带,积极采取草地灌溉、施肥、补播等综合改良技术措施,改善天然草地水、肥、草种条件;开展不同草地类型草畜生产试验确定科学、经济、合理的载畜量,实现草畜平衡;加强绒山羊、黄牛等畜种的改良和选育工作
22、,优化配置畜群比例与畜种结构;大力发展舍饲、半舍饲畜牧业,形成合理饲放利用格局。砾石戈壁带,拦洪蓄水或填入地表砂土或客土后,栽培葡萄等22。河西走廊、塔里木、柴达木盆地等绿洲农业带,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分阶段改造中低产田,合理配置粮、棉/草轮(间)作、果/草间作、饲/草轮作等种植模式,适当压缩麦类种植面积,增加薯类、豆类、蔬菜等经济、饲料作物种植比例,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塔里木、吐鲁番盆地及天山北麓绿洲,积极发展棉花、枸杞、红花、蕃茄、甜菜、瓜果等,河西走廊大力发展葡萄、啤酒花等,形成特色农业,并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产业化推进;宜农荒地种植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发展绿色
23、饲料产业,辅之以农区作物秸秆饲料资源优势,实行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建立奶源与乳品、育肥牛、育肥羊生产基地。绿洲与荒漠过渡带,利用浅层地下水灌溉种植耐盐牧草,发展人工草地与饲料基地,建设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盐土经改良后可种植玉米、甜菜等。壤质荒漠平原,利用丰富的光、热、土地资源,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经济林等。沙区,采用沙地衬膜种稻、小麦玉米带作、枣粮间作、果树微灌栽培、长龙架葡萄栽培、紫花苜蓿丰产栽培等模式,建设高效农田、牧场、果园和经济林地,大力发展沙产业23。 建立农村科技推广与信息收集服务体系,实施科教兴农。积极推广应用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技术、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
24、室等环境控制技术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济,促进干旱区农业在21世纪向资源节约型、技术资金密集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现代持续精确农业发展24。 西北干旱区具有雄浑壮美的冰川雪域、河流湖泊、大漠戈壁、森林草地等自然风光,独特珍稀的动植物景观,由于这一地区具有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而形成的宝贵文物古迹,构成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应积极深入开展以自然与人文景观、古丝绸之路、民族民俗风情、科学探险、体育竞技、宗教考古、森林草地生态等为载体的特色旅游,并向产业化发展。如将丝绸之路沿线的甘肃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新疆吐鲁番、乌鲁木齐、喀什等城市建设成现代化商贸旅游重镇,使旅游业成为区域新兴的支柱产业。 3
25、.2 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建立以城镇为经济发展中心辐射邻近地区的有效发展模式,是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解决生态环境建设动力源的有效途径。结合农业结构优化与调整为城镇化奠定基础,构成城镇化强有力助推器的有利时机,依托河谷指向型、西陇海兰新线与国道公路干线分布型“轴线”城镇空间分布格局,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地改市、县改市、乡改镇”,积极推进优先发展经济资源基础较好的小城镇,重点建设以县域中心城镇为核心的中小城镇,辐射、带动山区乡镇、集镇发展;强化与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综合功能,构建卫星城市(镇)圈形成大中小城市(镇)协调发展的农村城镇化进程与模式。优先建设城乡、城
26、际间交通通讯与城镇供水、集中供热、城区道路、电网等基础设施,促使乡镇企业由农村分散式向城镇集中式发展,实现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鼓励乡镇企业与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贸工农相结合,发展以棉纺、果蔬、畜肉、毛皮制品等为主的深加工产业,积极开拓产品购销市场,从而带动农副产品加工、储存、销售以及养殖业和家庭副业等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深化农村产权、小城镇户籍管理、土地利用、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及其配套改革,为农村人口城镇居民化创造有利条件。城镇化缓解人地矛盾、调整人口空间布局以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等方面的积极效应,将有利于局部生态系统自然休养生息,得以恢复。 4 . 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
27、教育基础 4.1 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学研究与合作 目前国家已在西北干旱区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试点示范工程等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该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决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事关荒漠区甚至无人区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的成效,是科学规划与决策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预期效益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由人工设计并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恢复生态学学科的发展为逆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供了有利科技支撑,其理论可用于指导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25。随着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将使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成为现实。生态水文学、景观生态学
28、、灰色理论、模糊理论、水资源持续利用理论等在制定退耕还林还草规划与实施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将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4,16。“3S”技术,即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干旱区林草植被经营、水资源与水环境调查、土壤水分及旱情监测中的深入应用已充分表明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对于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科学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6。 干旱区各级政府应鼓励科研部门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立项和规划,采取优惠政策营造吸引中东部地区和稳定西部科技人才积极投入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环境。广泛开展国内外科技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生态系统分析与管理、水资源承载力及生态水文效应、植被群落演变环境效应、水土保持、沙漠化
29、防治、复合农牧林生态建设和生态工程综合影响评价等生态环境领域内关键科学与工程问题的研究和攻关,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与干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问题的软科学研究27。深刻认识生态恶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通过科技攻关为生态建设工程提供低成本、规范化的成套技术与设备。 重点研究开发和大力推广应用适于不同区域的名特优新良种壮苗繁育技术、耐旱耐盐碱林草种选育技术、植物生长促进剂、容器育苗造林、旱作造林应用吸水剂技术、 汇集径流技术与防治林草病、虫、火、鼠害技术等实用科技成果,确保林草健康成长,提高造林种草质量。 积极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以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干旱区实际,大力推广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量少的设
30、备和清洁生产技术,重点引进和发展先进、实用、经济的用于城市污水、各类产业废水以及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等处理的环保产品和设备。 建立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网络系统、林草管理体系及科学研究基地。重点动态监测土地、森林资源、沙漠化状况,定量分析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及水资源时空演变规律,逐步形成完善的生态环境建设-监测-决策-反馈科学评价体系。建立不同模式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试验示范区,研究提出可操作性强、适于推广的干旱区荒漠化防治和绿洲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体系。 4.2 开展面向生态环境保护的多层次教育 干旱区科技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农民科技素质普遍较低。依靠科技和教育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质量,增强科教
31、支撑能力,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发展以农户农业教育培训为主体,面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多层次职业教育。开展生态价值、生态安全、生态道德等内容的生态教育,宣传和普及植树造林、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草地治理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实现植树种草的科学化、标准化。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生态学理论、水资源有效利用技术、退耕还林还草经济与生态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培训,为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可持续的人力资源。 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复杂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干旱区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强而适应性弱。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可能导致的干旱加剧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用水消耗量的相继递增,对干旱区水资源系统无疑是一重要的附加胁迫因素。应重视研究气候变化及人口、社会经济增长对未来干旱区水资源循环条件及供需平衡的影响,积极建立以节水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胁迫的脆弱性28。由于干旱区生态环境存在空间分异,应深入开展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承载力分析研究,针对不同地区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划分生态环境治理区,制定相应的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治理对策和措施,促进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