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题要-高等教育学(共3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题要-高等教育学(共35页).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名词解释(4题,4-5分/题)1. 高等教育国际化 P15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高等教育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鉴的过程。2.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 P48一种横向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种授学方式和办学主体形成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3.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P51一种纵向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4. 集中型高等教育模式 P61在集中型高等教育体制下,中央政府拥有高等教育的管理权和决策权,它通过计划、命令、法律、拨款、监督等手段调控高等教育活动,国家在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中居于重要地位,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属于这种类型,法国极为典型。5. 教师专
2、业的劳动创造性 P72教师专业的创新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及时充实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上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将人类的知识内化为个体的知识,进而转化为智慧、积淀为素质。6. 教师专业发展 P80指的是教师在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学习,获得专业资格,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专业人员的专业成长过程。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P108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运
3、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最后形成自身的知识结构的过程。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教师只起帮助、引导和促进作用。8. 通识教育 P138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也就是,通识教育培养的是称职的现代公民,兼备做人的自觉和做事的能力。9. 科学主义课程观 P147科学主义课程观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兴起于美国,即大学课程要教给学生科学的结构、基本观念、关键概念和研究方法。主张大学要培养学问家和科学家,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新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研究的方法,获取高质量的知识。10. 讨论法 P180是学生在教师指
4、导下,就涉及某些教学内容的论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以便澄清问题、培养思辨和交流能力的教学方法。讨论一般有两种类型:以教师为中心的讨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11. 指导自学法 P183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动探究精神与终身学习习惯的一种方法。12. 教学质量观 P198是对教学质量的总体性和根本性的认识,其中关键在于对教学质量特性的识别和分类。存在内适质量、外适质量以及个适质量三种教育质量观。13. 院校研究 P214是针对学校规划、政策发展和管理决策需要,基于本校情境收集、分析和报告事实性数据及信息的自我反思型应用研究。也就是在一定理论观照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
5、程式,特别是定量分析的方法和程式,对单个高等院校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的研究。14. 高校战略管理 P238指高校“为了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学校的战略目标,并针对目标的落实和实现进行策划,进而依靠大学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与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判断(4题,3分/题)1. 中学后的所有教育统称高等教育。 P3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学)教育之上,中等(学)后教育这一概念往往被一些国际组织所采用。2. 苏格拉底在雅典创办了著名的“学园”。 P5 柏拉图3. 中世纪大学内设法学、医学和神学部。 P7 处法学、医学和
6、神学部外还令设有文学部。4.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就已体现出了教学 、教研结合的大学风范。 P7 中世纪大学有少数学者从事学术性研究,但大学的科研只能还未出现。5. 国家干预高等教育始于12世纪大学开始之初。 P8 现代国家兴起之后6. 唐朝的“天下四大书院”教学特色鲜明。 P18 北宋7.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以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为标志。 P18 京师同文馆8. 至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问世,近现代中国才开始出现一批仿效西方大学的新式大学。 P18 1895年,天津中西学堂的问世9. 高等教育的领导权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P36 政治10.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体现在培养国家政治领袖。 P3
7、8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使受教育者政治化;培养政治领袖及政法人才;促进政治民主化11. 研究型大学就是专门从事研究的大学。 P39 以科研为主/主要从事科研工作/侧重于科研职能12.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和专业水平的过程。 P77 教师群体不断提高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使教师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专业地位的过程。13. 根据职业适应面和知识面,高校人才有学术型和应用型之分。 P134 通才、专才14. 高校的课改“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思路体现了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和职业化趋势。 P164 内容的综合化15. 布鲁纳是科学主义课程观的代表任
8、务之一。 P148 结构主义16. 高校教师绩效考评是依据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进行的一种量化考核。 P257 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应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简答(4题,6分/题,答出要点即可)1. 简述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内涵。 P15高等教育民主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包含两方面内涵: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师生员工平等地参与教育管理过程。2. 简述高等教育在大学生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P42高等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文明素养。3. 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应注意的问题。 P54需要根据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不断调整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理科与工
9、科,以及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科类比例信息;进一步扩充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应用学科(例如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中的专业品种和专业数量;定期审查高校的学科、专业布点情况,减少重复建设。4. 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应注意的问题。 P56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合理分类,使各院校类型定位明确;多科性院校、综合性大学在综合化发展过程中,不宜片面求大求全,应注意适度总和化;引导单科性院校、教学型院校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避免与其他类型院校盲目竞争;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培育一批研究型大学;利用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项目,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世界级高水平大学。5.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体制的区别。 P
10、58-59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体制的特征是,它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和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是一种计划机制,也是一种行政机制。首先,行政计划是资源配置方式;其次,通过上述资源配置方式分析可以看出,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与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等其他资源配置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单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体制的特征是,它是一种市场引导、政府间接调控的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是一种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教育运行过程中的各主体要素(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学生)与客体要素(资金、资源和服务等)之间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
11、形成一些特定的高等教育市场。6.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P85终身学习、教研结合、创新实践、反思经验7. 如何看待大学生的身份和地位。 P98-103大学生作为自然人兼具学生和公民的双重身份。其权益包括受教育权和一般公民权两个方面。两者是丛属的关系,受教育权是公民权的一部分。完整公民权的两个方面,高校管理既要重视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又不能忽视大学生公民权的完整性。传统教育观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课题,是被管理的对象,而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本,以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为宗旨,坚持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从静听、受动变为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自觉自律的活动主体。大学生主体地位
12、表现在以下方面: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生是交往的主体、大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8. 如何理解我国高校的培养目标。 P132就高校的培养目标看,首先,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方向性;其次,明确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再次,明确了高校本身的三个学历层次。9. 如何正确处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 P139-140科学侧重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侧重于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日益取得了支配性地位。相对而言,人文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处于弱势。“重科技、轻人文”的弊端在我国相当突出。“重科技、轻人文”的教育弊端不利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传统人文精神的保持和延续
13、。这种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内容、在整个教育环境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式可以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10. 什么是改造主义课程观?它对高校课程有何影响? P146改造主义课程观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认为课程的核心是社会改造,以解决时代的文化危机。主张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参与社会规划的意识以及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能力。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使课程与社会生活有机联系。改造主义视野下的高校课程观表现为:促进了高校重视课程与社会的联系;采取问题课题的形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11. 简述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P172-175高等学校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素质人
14、才;内容具有学科前沿性和职业倾向性;高等学校教育与科研紧密结合;高等学校师生在教学关系上具有相对独立性;高等学校教学与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更为广泛。12. 简述三种教育质量观。 P198内适质量,即学生知识准备的充分程度和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准备的充分程度;外适质量,是指高等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满足国家、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的程度;个适质量,强调学生作为人的自由与独特性、自我指导性,认为学生理智的训练,心智的发展和完善比功利的目的更为重要;人格的陶冶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13. 简述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P204-206学术责任与学术自由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效益和学术水平相统一
15、的原则;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的原则;个体研究和集体协作相结合的原则。14. 高校组织的权力二元性特征。 P232高校组织的权力二元性指的是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现代大学作为一种正式组织无不打上科层化组织的烙印,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其固有的松散结构特征表明高校并非严格的科层化组织。其学术活动的探索性、自由性和自主性特点要求高校必须根据学术活动的规律性进行学术管理,处理学术事务需要平等对话、民主协商、以理服人。15. 简述高校的组织特征。 P230-232高校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学术性;高校组织的结构特征是分散性;高校组织的目标特征是模糊性;高校组织的权力特征是二元性;高校组织
16、的管理特征是复杂性。16. 简述高校定位的基本内容 P241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办学特色定位。论述(2题,15-20/题)1. 论述高校的三大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P44-47培养人才: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欧洲中世纪大学是由最初的知识行会脱胎而成,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专业教育,为社会需要培养官吏、牧师、法官和医生;发展科学: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19世纪初,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该大学开辟了科研这项新职能,被称为第一所现代大学。他提倡要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服务社会: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延伸。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于美国。1862年,莫雷尔法案为建立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提供基金,史称“赠地学院”
17、,威斯康星大学的倡议被称为“威斯康星思想”。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决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因素。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延伸和拓展。2. 你有怎样的学生观? P93-97 大学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涯? P113-119大学生的多元性特征:群体结构趋向多元、群体价值取向多元性、群体行为表现多元性;大学生的开放性特征:思想上的开放性、个性上的开放性、人际上的开放性;大学生的实用性特征:价值取向
18、上的实用倾向、文化观念上的实用倾向、学习研究上的实用倾向;大学生的迷茫性特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带来的迷茫、基本素质缺陷与心理需求矛盾引发的迷茫、社会责任与自我中心矛盾导致的迷茫。发展观的转变:从知识型、智能型到素质型,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伦理道德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观的转变:从依赖性学习、一次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终身性学习,包括从依赖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从一次性学习转向终身学习;就业观的转变:从被动就业、主动就业到自主创业,包括从被动就业转向主动就业、从主动就业转向自主创业。3. 结合自己的学科或专业实际情况,谈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策略。 P106-107 传统的师生关系过于强调
19、“师道尊严”,是主客关系,是人与物的关系,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民主平等,是主主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教师来说,有以下几种策略: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理解和尊重学生;转变教师角色;提高自我 ,健全自身人格。4. 联系学科发展和个人实际,谈谈高校教师如何实现其专业发展。 P85-89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一种广义的学习,指的是人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贯穿于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包括主动的和被动的。终身学习的方式主要有:多读书,读好书;多向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从做中学。教研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19世纪初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贡献,它已经称为各国高校普遍
20、遵循的原则。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教以研为基础,高校的教学与研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创新实践:创新教学实践应当遵循如下几条原则,首先是坚定信念,其次是学习和掌握教学理论,再次是转变教学重心。反思经验: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师反思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如反思日记、观摩教学、专业发展、行动研究、接触新知。5. 如何正确处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P139-140科学侧重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侧重于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日益取得了支配性地位。相对而言,人文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处于弱势。“重科技、轻人文”的弊端在我国相当突出。由于我国高校尤其是大批理
21、工科院校多年来忽视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素养的培育,学生无法体会人文教育的意义。而且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重视人文教养、重视人的教化和塑造为其一大特色,“重科技、轻人文”的教育弊端不利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传统人文精神的保持和延续。要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一方面要支持人文科学的发展,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通过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公共课、选修课等正规教育途径,或通过举办讲座、社团活动等非正规教育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很多学科的专业教育过分倚重科学教育的现状。这种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内容、在整个教育环境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式可以促进科学教育与
22、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6. 请列举并论述三种现代教学方法。 P179-18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述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至今仍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比较经济,效率较高的方法。讲授法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是一种陈腐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如果运用得当,照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不应把讲授法与启发式对立起来。当然,讲授法运用不当,则确实存在着这种危险。讲授法最主要的缺点在于它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方式,往往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这些知识。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涉及某些教学内容的论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进行探讨、辩论,以便
23、澄清问题、培养思辨和交流能力的教学方法。讨论一般有两种类型:以教师为中心的讨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讨论的局限在于它是不可靠的,比较难以操纵和控制。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研究、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高等院校的一种教学方法,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扩大学生的实际知识,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相关学科产生了较好的效果。7. 联系实际,谈谈高校和高校教师如何行使社会服务职能。 P227-229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类型和方式有很多,其一,教学性服
24、务;其二,科研型服务;其三,综合性服务;其四,建立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和高新技术产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科教发展趋势和高校特点,高校社会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培养人才与研究开发相结合;全面投入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需求导向和技术推动相结合;放宽搞活与严格管理相结合。8. 在去行政化的新政策背景下,如何理解高校的组织特征,尤其是高校组织的权力特征。P232在我国采用集权制管理高校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内部管理出现了多度科层化。高校的科层管理必不可少,但是淡化行政色彩是许多高校面临的任务。高校的组织特征有如下五方面内容:高校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学术性。高校是知识最密集的地方,学科、专业为基本组织单元
25、,高校教师具有双重忠诚的特点;高校组织的结构特征是分散性。高校组织被称为“松散的结合系统”或“有组织的无需状态”;高校组织的目标特征是模糊性;高校组织的权力特征是二元性, 指的是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现代大学作为一种正式组织无不打上科层化组织的烙印,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其固有的松散结构特征表明高校并非严格的科层化组织。其学术活动的探索性、自由性和自主性特点要求高校必须根据学术活动的规律性进行学术管理,处理学术事务需要平等对话、民主协商、以理服人;高校组织的管理特征是复杂性。(需要完善)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参考答案2010-07-16 17:43:19|分类:
26、|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名词解释中世纪大学: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高等教育的目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个人本位论: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
27、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好培养和揩发展的人。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高校教师聘任制:根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高等学校的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高校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
28、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一般分说明、本文和附录三部分。学年制: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学分制:与学年制相对应,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份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英才教育: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
29、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这个阶段,大学主要培养治国的精英,大学是统治阶级服务的机构。教育内容是博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致力于统治才能的培养。高校种类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高校的能级结: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间的比例关系。我国高校能级有三,一是重点大学,设有研究生院,教学与科研并重。一般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专科学院,培养应用型、技艺型人才为主。显性课程: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的课程。隐性课程:利用有关学校组织、校园文化、社会过程和师生相互作用等方面给学生以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接线员为
30、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如何组合和表现出来。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而形成的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组织结构。二、填空题1、中世纪大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是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并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育活动体系,其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教学方式等都为近现代高等教育所直接继承。2、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指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3、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4、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标志着高等学校发展科学职能的正式出现。5、高等学校直接服务社会职能的正式出现,是以美国的“赠地学院”
31、的出现为标志。6、威斯康辛思想明确提出,直接为社会服务是大学的重要职能。7、提倡社会本位论教育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涂尔干。8、个人本位主义教育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有卢梭和斐斯泰洛齐。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0、马丁特罗提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介于15%至50%之间时,处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11、按照马丁特罗的提法,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至50%时,属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12、具有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国家中,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法国。13、根据我国学位授予体系的规定,学校授予学位的权力机构是各单位的
32、学位评定委员会。14、我国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将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1980年2月,全国人大常务会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确立我国的学位制度。15、现代学位制度建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设立的哲学博士。16、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主要形式有,统一考试,单独考试,统一考试与单独考试相结合这三种模式。17、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高校招生主要实行统一入学考试制度。18、属于中央集权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国家,主要有法国、意大利和瑞典。其中以法国最为典型。19、欧洲大陆模式是一种学术权力为主的高校管理体制模式。20、从1984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领导体制改变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
33、种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得到高等教育法的确认。21、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22、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或个人,称为高等教育的举办者。23、科类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24、就高等教育办学形式而言,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将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公立高等院校和私立高等院校。25、具有不同的办学条件、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能级结构。26、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27、我国高等院校教师职务的名称是,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P17628、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29、高等
34、学校培养人才最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是高等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30、从学科是分科的组织还是综合的组织,即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分类,可以将课程划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P23631、从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32、从形式上看,即以课程对某一专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而言,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33、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班级授课制进行全面探讨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34、高等学校按照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叫做教学计划。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3
35、5、教学大纲从形式上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说明、本文和附录。36、学年制和学分制是当今世界采用较为广泛的教学管理制度。37、当前世界高等学校采用较广泛的教育管理制度是学年制和学分制。38、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制度,称为学年制39、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叫讲授法。40、科研准备阶段的主要活动包括选题、调查研究和申请课题。三、简答题1、简述高等院校师生关系的特点。答:教育关系;心理关系;道德关系;/教育关系是主要关系,并不为主观意志所左右。这种关系的好坏对教育教学影响极大。心理关系,表明师生之间
36、相互认可的程度,带有很大的情感成分。师道尊严,师生间应有一定的距离。2、简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答: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目标与规格要实事求是,切勿偏高或偏低;目标与规格应有层次、规格的差别;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应有国际可比性。3、简述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答: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政治上敏感,有思考意识,思想纯洁,易冲动。同学间感情较纯洁,很好。年级、专业、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地域文化差异,使学生层次结构复杂。4、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关系。答:出人才与出成果的关系;社会实践活
37、动与教学科研活动的关系;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深入性与广泛性的关系;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关系;5、高校学制的内涵及其制定的依据。答:高等学校的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及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它包括高校的种类、主办者、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高校之间的关系。制定学制的依据,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二是社会的政治制度;三是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6、简述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答:劳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群体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高度协作意识;7、简述高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答: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38、;以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来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支持未成名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原则;8、我国高等院校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答:高教结构调整应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中央与地方合理分工,突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建立新的高校能级结构,实施不同的管理;确立各层次高等教育的合适的比例和重点。9、简述高校科研的地位和作用答: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科研是学
39、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科研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10、简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答:一是发展速度要适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防止结构性供大于求和教学质量的下降。二是要走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范效应的路子,少建或不建新的高校,在充分挖掘原有高校潜力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三是发展多元化投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最后,是要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尽量延长高级专门人才的使用寿命。11、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步骤答:确定和表述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编审试题;通过随机抽样编制试卷;实施考试,取得信息;阅卷评分;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12、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答:教育关系;心
40、理关系;道德关系;/教育关系是主要关系,并不为主观意志所左右。这种关系的好坏对教育教学影响极大。心理关系,表明师生之间相互认可的程度,带有很大的情感成分。师道尊严,师生间应有一定的距离。13、现代高校基本职能及相互关系答: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有三,即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使命;科学研究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自然延伸。14、简述大学生学习的特点答:大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增强了,对事物常常有自己的相法,对教师的依赖减少了;自主性增强,能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包括生活),选择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大学生学习的探索性增强
41、,能主动搜集感兴趣的资料,或自己动手作实验,作相关的研究。15、高校教师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答:加强理解沟通;重新审视教师权威;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16、如何进行学生的学业评价?答:17、简述高校的基本教学原则答: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对高等教育而言,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8、高等院校为什么要强调科学研究?答: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科
42、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科研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三、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答: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就是要坚持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把好“出口”这一关。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教学。为此,首先应提供更多选修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选修课,互相承认学分,使学生在专业方向、知识结构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其次,改变教学方法,开设学习学和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更多地采用自学指导式的教学方法;最后
43、,应加大学习时间的弹性,允许学生按自己的学习进度完成学业。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答:高校教师主导作用,应更多地体现在学习方法的指导,学术思想的启发,研究方法的训练。而学生的主动性,则体现在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去摸索,学会思索和探索,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这中间,教师要做的,是为他们指引方向,使他们少走弯路。但是,路还是要让他们自己来走才行。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答: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性,主要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就是要把辩证唯物主
44、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融会贯通在学科教学当中,而不是在学科教学的课堂上讲唯物主义的教条。其实,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是科学思想的哲学总结,它与具体科学理论的关系,是一种抽象与具体、低级与高级的关系。例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问题,在物理学早期的发展史上,就有着很生动的一些事例。在那个时期,物理学知识还很少,很不完整,人们往往只能根据已知的一些片断的知识,推测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运行规律,形成了许多的物理假设,构成了当时看来很成功的一些理论。在对物理事实知之不多的情况下,出错的可能性远远高于猜对的可能性。出错的人当中,不少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一些物理学大师。但是,当新的实验事物证明原有假设的错
45、误时,这些大师们都豪不犹豫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马上着手修改自己的理论,甚至完全“推倒重来”。有这些前辈大师作榜样,学生就可以充分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什么意思了。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答:首先应认识到,实践是人类获得真理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次,应认识到,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理论与实践的实践的结合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理论学习之前,一个是在理论学习之后。在理论学习以前,应让学生多了解这门理论知识所应用的领域的具体事物,让他们获得一些相关的感性知识。在这些感性知识,或相关
46、表象的基础上,再来学习理论知识,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理论学习之后,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认识实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答:知识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但又不可相互取代。为此,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挖掘课程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还要多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这方面,可以参考美国人孔茨的案例教学法。孔茨在他所著的管理学一书中,每一章节的后面,都会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任务,和一个实际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是真实案件的简写版,但仍保留着
47、原案例的真实性、复杂性和“案情”的不完整性。要求读者在最接近真实的情况下,根据不完整的案情,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这些案例的分析,无所谓对与错,最关键的是分析和判断的过程。6、结合实际,谈谈高校教师聘任制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途径。答:我国高校教师的聘任制,与其它许多新制度一些,都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还很幼小,很不成熟,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教师部门所有制还没有完全打破,教师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职业者”;市场调节机制不完善;高校人事自主权过小,受指标等诸多限制,高校想要的人要不来,不想要的人又走不了。我认为,当前的教师聘任制还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即只考虑到受聘的教师如何如何,而没有顾及未受聘教师的保障。这样的制度的是不完善的!7、结合自己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谈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中国高校应如何合理定位。答: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期,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会很多,所需要的大学也很多。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读大学的人也是各种各样的,他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是分层次的。由于基数较大,每一层次的求学人数都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这个数目已大到完全有可能为每一个不同的层次办一所或几所有针对性的大学,因此,势必导致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出现。换原先的分类法,大学可分为研究性大学,普通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类院校。今后,随着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增加,大学的分类将会进一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