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M(业务领先模型)在华为的前世今生(共6页).doc
《BLM(业务领先模型)在华为的前世今生(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LM(业务领先模型)在华为的前世今生(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BLM(业务领先模型)在华为的前世今生 随着近几年掀起的向华为学习各种管理经验的热潮,华为2006年花3000万从IBM引入的BLM(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俗称别乱摸)模型也被企业界、管理咨询界所热议,但目前绝大多数关于BLM的网上资料都只停留在简单介绍层面,而BLM的翻译就有两种,一是业务领先模型,二是业务领导力模型,两种翻译的不同,体现了这套工具的具体应用的不同,前者是把它看作战略规划工具,后者是用它来提升中高层管理者的领导力。IBM当初给华为导入BLM的初衷也正是为了统一华为中高层管理者的战略思维方法和框架,并提升这些人的领导力,因
2、为管理者的领导力就是在制定战略规划并推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而华为在随后实际使用这套工具的过程中,发现它是一套包容性很强的思维框架,它可以把之前制定战略规划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如IPD(集成产品开发) 的MM(市场管理)、战略解码、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等融入其中,并可以从公司战略到业务单元战略再到各职能体系的战略统一使用这一种思维框架和战略语言,于是在各大产品线和PDT制定SP(中长期战略规划,春季计划)和BP(年度经营计划,秋季计划)时,各显神通,把这套在IBM内部都只做为战略议题研讨和领导力提升的框架从各层面、各维度进行了实战化、工具化,再一次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华为1998年从IBM
3、引入IPD时的核心理念: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这也正是一位IBM老员工所说的华为可怕的学习力与执行力。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华为把BLM由思维框架实战化、工具化的这一段历程,并亲自使用这一套工具开展过业务战略规划,只通过网上现有资料的学习,只能是雾里看花,是很难驾驭BLM的实际应用的,即使勉强用起来了,也只是形式上像而已,因为这套框架从各模块的字面上还是很好理解的,例如市场洞察理解为市场分析评估即可,战略意图理解为战略目标设计就行,它跟以前的战略规划套路没有太多的区别,把之前的内容再往这个框框里放就是了,用这种方法来套用BLM,一定会出现以下这三个衔接问题:1、各产品线或事业部的战略如何与公司或
4、集团的整体战略衔接?2、战略规划与或战略执行如何衔接?3、BLM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衔接?樊辉老师自2015年推出向华为学习:基于BLM的产品战略与规划培训和咨询以来,广大客户所咨询的问题也正是集中在上述三个问题。拿BLM几大模块其中之一的市场洞察来说,同样是大家所理解的市场分析与评估,它在制定公司战略和产品线战略时的使用是完全不同的,这跟公司战略与业务战略所关注层次不同是相关的。公司战略关注的是选择或退出哪些业务,各业务的优先发展顺序如何,如何制定公司层面的业务发展策略,所以在分析公司层面的市场机会时,重点是分析各业务所处的行业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性,分析各业务的战略定位及公司应当采取的业
5、务组合策略。而业务战略关注的是该业务应当在哪些目标细分市场上发展?通过何种途径发展?采取什么措施促成发展?所以在分析业务层面的市场机会时,需要对该业务的市场进行细分,分别分析各细分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性,再通过对各细分市场进行战略定位,明确公司要选择哪些细分市场及各细分市场的组合策略。为了在细分市场上取得成功,市场洞察时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该细分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和目标客户群的痛点需求,这些分析在公司层面的市场洞察时却不是重点内容。BLM已被各色专家们捧得很玄乎,以致于凡是跟战略相关的培训课程或咨询方案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绩效管理等都想说是基于BLM框架的。那么我们来看一下BLM到底有何战略价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BLM 业务 领先 模型 华为 前世 今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