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导论复习材料(共10页).doc
《环境导论复习材料(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导论复习材料(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名词解释1、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力或者人为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环境影响。2、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范围下,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换进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在维持任意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3、食物链 :是各种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4、人工环境 :是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
2、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城市人口承载力:也称城市人口环境容量,指在一定条件下,城市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量。5、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6、地带分布规律:(定义书上没有网上没有准确的)(p38)7绿色交通:采用低污染、合适都市环境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概念。 环境污染(P72):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使得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中,通过扩散、迁移和转化的过程
3、,使整个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8水污染以及水污染的种类(P76)水环境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水环境的污染问题包括地表淡水污染、海洋污染及地下水污染。9、环境背景值(P76)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组成。10
4、、土壤污染(P78)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容纳的能力和土壤净化速度,从而引起土地正常功能遭到破坏或土壤肥力降低,并对土壤、植物和动物造成损害时的现象。11、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衡的概念 (P8182)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当外界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即超过生态平衡阈值时,将使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功能受阻、生态系统紊乱以及反馈自控能力下降,这种情况称之为生态平衡失调。12全球变暖:是指全球的平均气温逐渐升高的现象。(P102)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
5、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通常把CO2、CH4、N2O、O3、CFCS、SO2等称作温室气体。13、酸雨:pH 小于5.65的降水定义为酸雨14、环境安全的概念(P119)环境安全是指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相关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未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15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概念?在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中,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认为人具有理性,具有能从根本上改变环境的强大力量,然而
6、人类应该站在平等的立场尊重和善待其他生物。16人类-地球环境复合系统概念?由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两大系统耦合成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而有序的开放巨系统,系统内又可分为七个子系统(大气、水、冰冻、生物、土壤、岩石、智慧)和许多次级系统。17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18空气污染物是指通常以气态形式进入近地面或低层大气环境的外来物质。如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以及飘尘、悬浮颗粒等,有时还包括甲醛、氡以及各种有机溶剂,其对人体或生态系统具有不良效应。 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
7、(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空气污染物C)、硫氧化物和颗粒物(PM)等。19、PM10:通常把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光化学烟雾;当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形成臭氧,PAN和醛类等物质悬浮于空气中而构成光化学烟雾20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有:烟尘、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8、)、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21水体污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当人类活动改变了天然水质,使水质恶化严重到足以降低资源的基本用途时,便引发“水体污染”的问题。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主要污染源: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田污染、天然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自净作用: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机制 P161-162 22土壤环境:土地是指位于地球陆地表面的具有一定肥力而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岩石、地形、气候、生物、时间和人类活动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地肥力是土地为植物生长供应、协调营养因素、协调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地的本质属性
9、。 23.生态系统:就是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生态学的基本功能单位。23.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24.生物入侵:是指因为人类的活动有意或无意地将产于外地的生物引到本地,这些生物快速地进行生长繁衍,危害本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25 POPs持久性有机物是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
10、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生态系统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26.环境标准:国家根据人类健康、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态的要求,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配置、各环境要素的组成所规定的技术规范。27.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28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29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30. 总耗氧量T
11、OD :是指全部有机物质经燃烧或生物氧化变成CO2、H2O、NO、SO2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mg/L。 31、环境评价: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简称,从广义上说,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32、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工作中,按照评价工作的规律,为解决某种特殊矛盾而创造和发展的一类方法。33、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系统,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不利于人类及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变化现象。34、固体废弃物: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
12、体、半固体废物。35、危险废物:是一类特殊的固体废物,其危险性主要表现为易燃性、腐蚀性、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和生物积累性等。36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37流域:流域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分水岭所形成集水区域的统称,用来指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经的整个区域。38流域环境:流域环境的主体为流域,围绕着流域所涉及的人口状况、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构成流域环境,在这一系列因素中,水居于核心地位。二、填空选择判断1、大气圈 结构组成,
13、根据海拔不同的分类,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对流层:平均12km平流层:约12-50km中间层:约50-80km热成层:80-800km逸散层:800km/2、自然环境的功能: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3、环境污染种类(P72):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由污染物引起的污染,还包括噪声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及光污染等由物理因素引起的污染4.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营养结构的存在形式。5.生物多样性可分为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几个层次。6、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
14、境影响评价、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生命周期评价7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气象的动力学因素和热力学因素、气象状况、地理因素、污染物和污染源的特点动力学因素主要指风和湍流,他们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热力学因素主要是指大气的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地理因素:a、山谷风,主要发生在山区,是以24h为周期的局地环境。山谷风主要是由于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而产生,山风和谷风方向相反,但比较稳定。b、海路风,发生在海陆交界地带,是以24h为周期的一种大气局地环流,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差异而引起的。(判断)8各种烟形特点,P2049.污染物在河流水体中的分散作
15、用有三种形式:分子扩散、湍流扩散(紊流扩散)和弥散10.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的现象。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青等所构成的下垫面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染物多, 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11、水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方法:(1)物理处理法:调节、截留、沉淀、离心、过滤(2)化学处理法:中和、混凝、化学沉淀、氧化还原、吹脱、萃取、电解(3)物理化学处理法:气浮、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超滤(4)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土地处理、稳定塘12、固体废弃物的分类:(1)按组成分:有机废物
16、、无机废物 (2)按形态分:固体和泥状(3)按来源分:工业废物、矿业废物、城市废物、农业废物、放射性废物。(4)按其危害程度分:有害废物、一般废物1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利用的原则:(1)无害化:将固体废物经过相应的工程处理,达到不影响人类健康和不污染环境的目的。(2)减量化: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量。(3)资源化:通过采用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一)环境法学的不同模式 (欧洲大陆法系国家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P370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如德法等国)具有古典式的法典化传统和强烈的理论色彩,其环境立法的发展显得较为保守。环境法在欧洲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7、污染防治立法和城市规划立法方面,而且近年来还呈现出一致性和趋同性。美国是典型的普通法系国家。美国学者对环境法的研究主要是从判例着手进行的,研究的特点在于注重对环境保护思想和自然保护运动的归纳和分析,以判例来评析环境主义的论点,强调生态学尤其是经济学方法在环境立法中的运用。日本学者对环境法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阐释法律规定,二是运用传统部门法的方法来研究环境法学理论。同时也比较重视对公害和环境判例的研究。就世界范围来看,在日本环境法学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污染赔偿,与补偿法律、制裁公害犯罪法律、污染控制行政法律、防治公害事业企业负担金法律与公害纠纷处理法律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其研究成果对世界环境法
18、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4类型: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共六类。15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P373(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3)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5)国家环境基础标准16地方环境保护标准(1)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2) 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17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18标准之间的关系: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与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关系:执行上,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执行。19、环境规划的特征:综合性、涉及面广、区域性、动态性、政策性强。20、环境规划的程
19、序(或内容):环境调查与评价 、环境预测 、环境功能区划 、确定环境目标 、环境规划设计 、环境规划方案的选择 、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保证。 三、简答论述1、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 (1) 诞生:标志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2)迅速发展:标志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3)学科体系趋于成熟标志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日程 。 2、大地女神(Gaia)假说的观点 1)、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不断地、主动积极的对地球环境起着调节作用。2)、正是上述调节作用是地球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而此稳定性的实现是基于Gaia系统
20、内部生物的各个部分相互有序、协调的合作。3)、强调只有把生物和环境看成一个整体才能真正了解地球。4)、在地球进化系统中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物质环境,即强调生物对地球进化的作用和影响,气候和化学组成的调节是该进化系统的自发应变特性,进化本身是渐进和间断地结合。3农村环境特点 1) 土地、草地和林地退化现象普遍,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和危害程度在部分地区呈加剧趋势。2) 原始和落后的生产观念和生活方式与现代生产方式和技术之间的冲突,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3) 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巨大差距,造成系统间的交流不平衡,自然资源和生产、生活资料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而各种环境污染和废物且不断地向乡镇和农村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导论 复习 材料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