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设计(共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设计(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设计(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设计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指出,实行等级保护是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政策,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根据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结合各自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安全保护策略、计划和措施。通过将等级化方法和安全体系方法有效结合,设计一套等级化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适合我国国情、系统化地解决大型组织信息安全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设计思路与原则信息安全保障是一个极为复杂、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设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及实施方案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清晰定义安全模型;合理划分安全等级;科学设计防护深度;确保可实施易评估。具体来说:1. 清晰定义安全模型面对的难题:政
2、府或大型企业组织的信息系统结构复杂,难以描述。政府或大型企业的信息系统往往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各省、市、县和乡镇,地域辽阔,规模庞大;各地信息化发展程度不一,东西部存在较大差别;前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区域主要业务系统和管理模式往往都存在较大的差别。这样就造成难以准确、清晰地描述大型信息系统的安全现状和安全威胁。因此,设计保障体系时也就无的放矢,缺乏针对性,也不具备实用性。解决方法:针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属性定义一个清晰的、可描述的安全模型,即信息安全保护对象框架。在设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时,首先要对信息系统进行模型抽象。我们把信息系统各个内容属性中与安全相关的属性抽取出来,参照IATF(美国信息安全保
3、障技术框架,通过建立“信息安全保护对象框架”的方法来建立安全模型,从而相对准确地描述信息系统的安全属性。保护对象框架是根据信息系统的功能特性、安全价值以及面临威胁的相似性,将其划分成计算区域、网络基础设施、区域边界和安全基础设施四大类信息资产组作为保护对象。2. 合理划分安全等级面对的难题:如何解决在设计安全保障措施时所面对的需求差异性与经济性难题。因为信息系统的差异性,从而其安全要求的属性和强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又因为经济性的考虑,需要考虑信息安全要求与资金人力投入的平衡。设计安全保障措施时不能一刀切,必须考虑差异性和经济性。解决方法:针对保护对象和保障措施划分安全等级。首先进行信息系统的等级
4、化:通过将保护对象进行等级化划分,实现等级化的保护对象框架,来反映等级化的信息系统。其次,设计等级化的保障措施:根据保护对象的等级化,有针对性地设计等级化的安全保障措施,从而通过不同等级的保护对象和保障措施的一一对应,形成整体的等级化安全保障体系。等级化安全保障体系为用户提供以下价值:满足大型组织中不同分支机构的个性化安全需求;可动态地改变保护对象的安全等级,能方便地调整不同阶段的安全目标;可综合平衡安全成本与风险,能优化信息安全资源配置;可清晰地比对目标与现状,能准确、完备地提取安全需求。3. 科学设计防护深度面对的难题:现有安全体系大多属于静态的单点技术防护,缺乏多重深度保障,缺乏抗打击能
5、力和可控性。信息安全问题包含管理方面问题、技术方面问题以及两者的交叉,它从来都不是静态的,随着组织的策略、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操作流程的改变而改变。现有安全体系大多属于静态的单点技术防护,单纯部署安全产品是一种静态的解决办法,单纯防范黑客入侵和病毒感染更是片面的。一旦单点防护措施被突破、绕过或失效,整个安全体系将会失效,从而威胁将影响到整个信息系统,后果是灾难性的。解决方法:设计多重深度保障,增强抗打击能力。国家相关指导文件提出“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也指出,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的“这些关键功能遭到的任何破坏或操纵必须控制在历时短、频率小、可控、地域上可隔离以及对美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 安全 等级 保护 体系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