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小组工作记录(3月)(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控小组工作记录(3月)(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三月份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5年4月6号地点:儿科二区办公室主持人:孟庆军副主任医师参加人员:公方伟主治医师、郭艳主管护师、王涛住院医师、刘成娟住院医师、牛和红住院医师、王萍住院医师、周文龙住院医师记录者:孟庆军活动主要内容:2月份发现的问题3月份整改追踪评价1.3月份抗菌药物使用率83.48%,低于2月份88.47%,低于医院规定85%,使用强度43.64 ,明显低于2月份68.88 ,亦低于医院规定数50,微生物送检率17.19%,高于2月份送检率13.12%。对首诊医师的内容,职责认识好转。医师责任心增强,查体较细心,解释病情较详细。对重病号能及
2、时请会诊。病历书写较及时,交班较详细,交班记录漏交现象明显减少。门诊电子病历书写情况好转。总体情况改进较好。本次活动内容:一、3月科室部分质量与安全指标完成情况:项目科室目标值当月完成情况一.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1.科室平均住院日(天) 76.282.出院患者总数3243.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病情分析率100%无4.科室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例数20例/百床/年25.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入组率50%6.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入组后完成率70%二.合理用药指标7.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药占比)59%47.87%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85%83.48%9.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3、(DDD)50DDD以下43.64三.住院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能送检的必须送检)10.使用抗菌药物总体送检率20%17.19%11.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送检率50%14.79%12.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送检率80%无四.病案质量指标13.甲级病历率(无丙级病历)90%100%14.出院病历3工作日内上交率100%98%15.病案首页主要诊断正确率100%100%五.护理质量与安全指标16.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率下降无17.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比率下降无六.医院感染控制指标18.医院感染发生率10%0.3%由上表可知,本月出院患儿仍较多,
4、工作量较大,部分指标完成较好,如平均住院日,药占比等。抗生素使用率,使用强度已降至规定范围,微生物送检率仍然较低,较2月份明显好转,改进效果明显,原因如下:通过学习,严格了抗生素应用指征,不合理联用情况改善,感染控制,能及时停药,能送检标本而不送检问题。临床医师的惯性思维,习惯于经验用药。认为微生物学标本,尤其是培养,所需时间较长,且阳性率不高,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以至于送检率偏低。患儿取标本较困难,家属不同意,依从性较差,致使培养率低,另外,科主任要求不严。下一步应加强抗生素管理,做到合理用药,提高微生物送检率,提高应用指征,避免盲目应用。二、3月自查发现的问题(总结要点):(一)1.药物应
5、用管理:抽查病历10份存在问题如下 (1)适应症合理(病历号,)。(2)治疗用药不规范用药频次不足,单次剂量过大病历号。(3)联合用药不合理(病历号)。(4)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低(其中4份病例未做细菌培养)2.病历自查:(1)病程记录中缺少医患沟通内容(病历号,)(2)入院记录无病人家属签字,(病历号)(3)部分化验未完成(病历号)。(5)出院记录内容过于简单()。 2.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未完成情况:使用抗菌药物总体送检率17.19%。(二)原因分析: 1.抗菌药物的选用及给药方案欠合理;2.未重视微生物标本送检,指导用药;3.关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不到位;4.科室层面关于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的培
6、训力度不够。5.医师未重视医患沟通内容书写,部分医师工作欠认真,住院患儿多,医师工作量大,科主任要求不严。(三)整改措施:综合上述因素,制定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2)加强对年轻医师应用抗菌药物的监管。(3)避免不必要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4)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5)科主任严格要求,认真书写病历,加强医患沟通内容书写。三、3月医院督导反馈的问题:(一)1、(1)业务学习与培训记录本:无试卷、成绩及照片。 (2)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无临床路径相关材料。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纠纷预警记录本:无2015年内容。
7、2、穿刺点记忆不全面。3、病案号,医师王萍,病历书写规范。(二)原因分析:1. 科主任要求不严,业务学习及培训不正规。2. 临床路径管理不到位,督导不力。3. 三级训练培训效果未及时检查,内容掌握不牢。4. 评审结束后思想松懈,资料整理不及时。(三)整改措施:1.科主任严格要求,业务学习及培训及时正规,资料齐全。2.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及时督导。3.对三级训练培训效果及时检查,人人掌握。四、3月质控重点: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减少医患纠纷,保证医疗安全。存在问题:1.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内容不够清楚。2.个别医师责任心不强,未充分认识到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存在安全隐患。3.部分危急值项目不清楚。
8、4.接获危急值后处置不及时,病历书写不及时。原因分析:1.未认真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2.个别医师责任心不强,未能及时发现潜在危险3.防范意识差,存在安全医患,就诊患儿多,工作量大。病历书写不及时。改进措施和目标:认真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并在工作中自觉遵照执行。加强督导检查。使每位医师都按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要求去做。危急值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检查结果。为了临床医生能及时、准确得到危急值的检验、检查信息,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特制定本制度。一、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标准:医院检验科、CT室、MRI室、放射科、超声科、病理科、心电图建立危急值项目及标准(见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二、临床科室及相
9、关医技检查科室,应当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簿,内容包括:检验或检查日期、时间、科室、患者姓名、病案号、检验检查项目、危急值结果、报告人员、接听人员、责任医师姓名及时间、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签名、护士长签名等。三、检验、检查人员发现病人的危急值信息后,必须紧急电话通知责任医师或责任护士,双方应复述核对、确认后登记。四、若接受者为责任护士,应当立即告知责任医生(若为住院医师必须报告主治医师或医疗组长),依据该病人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做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如用药、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对治疗结果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复查危急值,确保患者安全,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诊治经过。五、相关科室应当定期总结评价危急值报告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标本采集、存储、运送、交接、处理等过程,及时发现质量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六、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发现检查、检验危急值检测人员必须立即复核确定 危急值登记本电话通知临床,双方核对结果 危急值登记本报告上级医师,评估病情,及时处理观察病情,复查危急值,病程记录七、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由此发生的、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由此发生的医疗差错或引发的医疗纠纷,按相关规定处理。医疗差错或引发的医疗纠纷,按相关规定处理。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