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习要点(共10页).doc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习要点(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习要点(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人力资源概述1、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概念的提出: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概念则是由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提出的。2、人力资源就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3、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是指人口中达到法定的劳动年龄,具有现实的劳动能力,并且参加社会就业的那一部份人。(缺一不可) 其次它不包括尚未进入就业领域的学生、失业者以及丧失劳动能力者。(判断)4、人力资源的特征:自有性、生物性、再生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动
2、性、连续性、时效性、高增值性。5、人类资源也具有再生性,它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人口总体内个体的不断更替和“劳动力损耗 劳动力生产 劳动力再次损耗 劳动力再次生产”的过程予以实现。6、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是“有意识的”。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管理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活动,即通过规划、招聘、甄选、培训、考核、报酬等各种技术与方法,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来达成组织目标的活动,其实质就是对人的管理。2、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3、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它包括人力资源管理
3、者和被管理者两个方面。4、(一)传统的人事管理 传统人事管理是以“事”为中心,注重的是控制与管理人,属于行政事务式的管理方式,主要研究“人的事”,是对静态的“事 ”的关注和管理。5、(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特点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源于英国的劳工管理,并经由美国的人事管理演变而来。它以“人”为核心,不把人作为一种工具,而是把人作为活的资源加以开发,人力资源被提到战略高度。6、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较后者更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和未来性。更具有主动性、效益性、人本性。7、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中心 人事管理 以事为中心 P10-11表1-2第二章 人力资源战略1、人力资源战
4、略的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相结合,一般有三个层次:组织最高战略决策层、组织职能管理层、组织实务运作层。2、人力资源战略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1)经济环境分析。(2)技术环境分析。(3)劳动力市场分析。(4) 社会文化和法规分析。(5)自然因素分析。内部环境分析(1)组织战略分析。(2)组织文化分析。(3)组织领导风格因素。(4)组织可能获得的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分析。3、 组织基本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中战略 4、 组织发展战略 集中战略、内部成长战略、合并和兼并战略第三章 人力资源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它以组织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全面核查现有人力资源状况
5、。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为基础,以预测组织对人员的未来需求为切入点,内容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则、培训开发规划、人员调配规划和工资规划等,基本涵盖了人力资源的各项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人力资源规划最具战略性和积极的应变性。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起点和依据。2、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人力资源计划管理方式。其任务是预测组织发展中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获得所需要的人选(包括数量、质量和结构)以实现组织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最终使组织与员工的需要都得到满足。3、人力资源规划中被进一步细化的部分即为
6、人力资源计划,即组织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计划。4、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是人力资源规划应解决的核心问题。5、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技术和供给预测技术则成为人力资源规划是否高效的关键所在。6、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方法主观判断法微观集成法工作研究法德尔菲法定量预测方法回归分析法趋势预测法比率预测法散点分析法7、微观集成法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8、德尔菲法又叫专家评估法。9、比率分析法是根据某种可变指标与所需人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预测的方法。10、马尔科夫(Markov)预测法:马尔科夫法也称转换矩阵法,它是通过预测组织内部
7、人员转移来预测内部人员供给的方法。它根据组织以往各类人员之间的流动比率的概率来推断未来各类人员数量的分布。该方法的前提是组织内部人员的转移是有规律的且其转移概率有一定的原则。第四章 工作分析与设计1、泰勒的时间动作研究被认为是科学工作分析的起始。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军队中设立了人事分类委员会,实施工作分析。由此,工作分析一词便开始使用。3、工作分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4、工作分析的后继发展 德国工效学家罗莫特(Walter Rohmert)经过几十年的工作分析和设计研究后进一步加以总结归纳,提出了工作分析的工效学调查法,被管理学界公认为“工作分析”的创始人。5、工作分析
8、则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工作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进而对组织各个职务的设置目的、性质、职责、权限和隶属关系、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工作关系,以及承担该项工作所需具备的资格条件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相关人力资源管理资料和文件的过程,其最终产出表现为工作说明书。6、工作分析收集信息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关于工作本身的描述(工作说明书),包括工作岗位名称、直接上级、职责、联系等方面的内容;二是关于任职资格方面的内容(工作规范),包括承担该工作需要的学历、经历、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7、工作分析的最终产出为工作说明书,采用书面的方式系统地表达出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的内容。8、工作分析最广泛的用途
9、是用来建立甄选标准。9、工作分析的原则(一)目标明确原则 (二)分工协作原则 (三)标准统一原则 (四)流程合理原则 (五)责权分明原则10、规范的工作说明书应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要素:表头格式、任职条件、工作要求、责任范围、管理结构、工作关系、操作技能11、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定性方法:定性工作分析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四类:观察法、访谈法、工作日志法和问卷法12、观察法:是以工作分析人员通过对员工的正常状态进行直接观察而获取其在某一时 期内的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汇总等方式来提取有效工作信息的方法。13、工作日志法:也称现场工作日志法,是工作的承担者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录
10、在一段时间内(一天、一个月或者一个工作周期)所从事的各项工作活动或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的方法。14、航海日志、维修记录、特殊活动的记录片等都可归到此类。15、问卷法的优点就在于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从大量的员工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16、职位分析问卷法:又称PAQ法,它是一项基于计算机并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职位分析方法。麦克考密克17、关键事件法:它是在二战中由约翰.弗拉纳根(John Flanagan)开发的。18、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是由美国著名工作分析专家托纳及平托等人开发的,是专门为管理职位而设计的一种结构化的工作分析方法。19、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的达到组织
11、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的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20、工作设计的基本方法 激励型工作设计方法、生物型工作设计方法、知觉运动型工作设计方法。21、激励型工作设计方法即以人际关系主导的方法。根据人际关系哲学家提出的工作设计方法,则包括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工作个性化、工作轮换四个方面。(多选题)22、工作丰富化,即对工作责任的垂直深化,可使员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23、工作扩大化,即对工作范围的水平扩展,主要是扩大员工的工作范围,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工作种类。24、生物型工作设计法主要来源于人类工程学(主要包括生理机械学、工业心理学、职业医学),运用
12、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以人体工作的方式为中心来对物理工作环境进行结构性安排,从而将工人的身体紧张程度降低到最小。25、生物型工作设计方法所关注的是人的身体能力和身体局限,而知觉运动型工作设计方法所关注的则是人类的心理能力和心里局限。第五章 员工招聘与选拔1、招聘的渠道与方法内部招聘的方法主要包括晋升、工作调换、工作轮换与内部人员重新聘用等。外部招聘渠道可以分为员工推荐、广告、猎头公司、职业介绍机构、校园招聘与网络招聘等。2、招聘广告的设计应力求达到“AIDA”原则:吸引注意(Attention)、激发兴趣(Interest)、创造愿望(Desire)和促使行动(Action)。3、猎头公司专门为雇
13、主搜寻和推荐高级管理人才和关键技术人员。4、招聘的原则按需招聘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发展潜力原则、重点招聘原则5、分析招聘效果的指标 (1)应聘率 应聘率除可反映申请人的数量外,同时也可以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和空缺职位的吸引力。 (2)录用率 是衡量招聘质量的一个指标,录用率越低,表明被录用人员素质越高。 (3)人均招聘成本=总经费/录用人数 员工选拔1、选拔测试原则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补偿性原则;二是多元底线原则;三是多元底线补偿原则。2、人员选拔标准:信度、效度、适用性与效用。3、人员选拔的方法书面材料审阅法、笔试、面试、心理测试、管理评价中心技术4、非结构化面试。这种面
14、试是主考官和应聘者进行的一种开放式的、任意的谈话。5、非结构化面试最大的特点是灵活性较强,主考官可以针对某一问题深入询问。6、结构化面试。面试结构(结果)具有可比性,有利于人才选拔。7、压力面试。目的是了解应聘者承受压力、控制情绪的能力,以及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和解决紧急问题的能力。8、行为面试的要点是:使用过去的行为预测未来的行为;识别关键性的工作要求;探测行为样本。在面试时,考官常常问一些这样的问题:“告诉我你上次那份工作中最有成就的一件事,你是怎样开始创意的,你是怎样实施并最终完成任务的?你又是怎样处理你遇到的棘手问题的9、面试包括: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压力面试、行为描述面试、情境面试
15、、小组面试。10、晕轮效应,也称为联想效应。它是指应聘者在某些方面的突出表现使主考官印象深刻,并认为应聘者相关的其他方面也非常出色。比如应聘者能言善辩,主考官就片面认为他在领导、管理等其他方面也必然是干练之才,因而造成对应聘者的错误评价。11、刻板效应,主考官根据某人所在的团体知觉为基础看待应聘者。比如看见穿牛仔裤的就认为是思想开放,认为大学生总是很激进等等。这种程序化的思想往往会影响主考官客观、准确地评价应聘者。12心理测试 所谓心理测试,是指在控制的情景下向应聘者提供一组标准化达标刺激以所引起的反应为代表行为的样本,从而对其个人行为作出评价。13、心理测试具体包括下列内容:智力测试、身体能
16、力测试、特殊能力测试、成就测试、个性测试。14、管理评价中心技术 评价中心技术采用的模拟情境测试包括公文处理、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工作抽样测试、谈话技巧等。第六章 员工培训与发展1、所为员工培训,就是指组织为实现自身和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有计划、有系统的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或训练,使之提高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态度等素质,以适应并胜任职位工作的战略性人力资本投资活动。2、员工培训的特点:目的性、战略性、计划性、系统性、多样性3、员工培训的构成要素员工培训活动必须根据合理培训原则开展,同时也具备一系列基本要素:如受训学员、培训教材、培训条件、培训师资、培训活动、培训主题等。4、 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 开发 管理 复习 要点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