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内容提要--2015要点(共27页).doc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内容提要--2015要点(共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内容提要--2015要点(共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内容提要第1章 绪论(重点10分)一、现代城市发展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1991年东京“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国际会议通过的东京宣言提出:21世纪是人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二、地下空间的分类(1)地下空间按其功能可分为:居住空间:地下空间可以居住,但不能全部满足居住环境条件,大量人口地下居住不现实。商业服务空间:商场、餐厅等,与动态交通功能相联系,更能吸引人流。要重视防灾措施。文娱体育空间:文化、娱乐和体育功能。交通空间:可分为动态交通空间(地铁、公路隧道、人行通道)和静态交通空间(地下停车库)
2、。公用设施空间:地下管线;工业空间:用于轻工业或手工生产、军事工业等用途。贮存空间:地下空间的恒温、恒湿等特点,地下贮存成本低、节能、安全。防灾减灾空间: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综合防灾防护;高层建筑的设备用空间:利用地下空间作设备层。(2)地下空间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自然地下空间:由溶蚀、火山、风蚀、海蚀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地下空间,包括喀斯特溶洞、熔岩洞、风蚀洞、海蚀洞等。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也可作为地下工厂、地下仓库、地下电站,战时也可作为防空洞使用。人工地下空间资源:一类是交通空间、物流空间、贮存空间等;一类是开发地下矿藏、石油形成的废旧矿井空间。(3)按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深度分类,可分为
3、浅层空间、中层空间和深层空间三类。浅层空间:由地表至-30m深度开发的空间,主要用于商业、文娱等;中层空间:由-30m至-100m深度内开发利用的空间,主要用于地下交通、城市污水处理及水、电、气等公用设施;深层空间:指-100m以下的地下空间,可用作快速地下交通线路、危险品仓库、冷库、贮库等。三、地下空间的特点(1)为城市规模扩展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2)良好的密闭性、稳定的温度环境,适宜掩蔽及对环境湿度有较高要求的工程;(3)节约城市用地,保护农田及环境,节约资源;改善城市交通,减轻城市污染等;(4)地下空间建筑有较强的防灾减灾优越性,有效地防御各种武器的杀伤;
4、(5)地下空间建筑施工难度大、复杂,一次性投资成本高,但使用寿命长;(6)地下空间自然光线不足,室外环境隔绝,人们适应性较差;防水防潮要求较高;封闭特性对设备要求较高等;受地质条件影响大。四、城市地下空间的分类按岩土介质状况分类:岩石中地下建筑、土层中地下建筑;根据建造方式分类:单建式地下建筑、附建式地下建筑。五、地下空间资源容量城市地下空间概念:城市地面以下,通过开发可以为城市服务的空间地球表面积5.15亿km2,地球表面以下为岩石圈,陆地岩石圈平均厚度33km,海洋以下为7km。地下2000m以内可供合理开发的地下空间资源总量为4.12*1017m3。我国可供有效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总量接近
5、11.5*1014m3。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容量: 式中:A地面面积,m2;H地下空间开发深度,m。六、城市容量和城市效率城市容量是指城市空间在一定时间内,对城市人口、静态物质(建筑物和各种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的综合容纳能力。城市容量包括:人口容量、建筑容量、交通容量、土地容量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城市效率是指城市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速度和所达到的水平,也是衡量城市集约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一种指标体系。城市效率包括四方面:经济效益、空间容纳效率、城市运行效率和城市管理效率。七、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模式结合地铁修建商业、娱乐、地铁换乘等多功能地下综合体;结合地下过街通道商场
6、型;结合站前广场下地下商场车库型;结合城市中心区下综合型商业设施;历史名城的地面保护;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人防工程的改建。八、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阶段、年限?总任务: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两个阶段:总体规划阶段、详细规划阶段,五个层次: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年限:一般为20年。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期限一般为五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7、中规定为35年)。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1)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包括:以对城市重要规划建设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作为规划编制的重点,规定规划区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各项控制指标,为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项目的设计以及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包括:确定规划范围内各专项地下空间设施的总体规模、平面布局和竖向分层等关系;对地块之间的地下空间连接做出指导性控制。九、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1)土地使用的配置;(2)城市空间的组合;(3)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4)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十、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和基本
8、任务1、原则:(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地下空间的开发,地下空间开发的不可逆性,为远期开发项目留有余地,对深层开发的出入口留有余地,开发难易程度的处理。(2)地上与地下相协调原则地下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共同为城市服务;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考虑自身特点,提出科学需求量;地下空间布局考虑城市对环境的要求。(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原则规划有长远观念,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地下空间开发滞后地面空间开发;地下空间开发是为了解决问题、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建设水平;规划要切合实际;近期规划项目具有可操作性。(4)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原则地下空间作为城市防灾和防护空间;功能上兼顾平时防
9、灾和战时防护要求;城市防灾和防护工程应纳入地下空间总体规划。(5)综合效益原则 2、基本任务:保护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尤其是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地面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十一、地下空间灾害的类型(1)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2)人为灾害:大城市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市政基础设施陈旧和经济与社会财富高度的密集化,导致城市人口众多,住房密集,建筑密度大,道路狭窄、交通拥挤等引起的城市交通事故、火灾、化学事故、核事故、环境污染等人为灾害。(3)战争灾害:城市是未来敌人空袭的重要目标,必须居安思危,充分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战
10、争灾害所带来的灾难。(4)次生灾害:由以上灾害等所诱发的其他灾害,如火灾、水灾等,一般被称为次生灾害。第2章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基础理论(5分)一、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具备的基础资料1、气象资料;2、城市环境资料;3、城市勘察资料(地质资料);4、城市测量资料(地形);5、城市土地利用资料;6、城市交通资料;7、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利用资料;8、城市人防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9、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哪些?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情况,勘察地质状况和分析发展条件;2、研究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规模和主要技术经济指
11、标;3、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进行空间布局,综合确定平面和竖向规划;4、提出各专业的地下空间规划原则和控制要求;5、安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位工程设计提供依据;6、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第3章 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布局与形态(重点10分)一、城市总体布局的主要模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集中式的城市总体布局:(1)网格状:形态规整,由相互垂直道路网构成。易于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但易导致布局上的单调性。适合于城市向各个方向上扩展,但不易于形成显著的、集中的中心区。适于汽车交通的发展,不适于地形复杂地区;(2)环形放射状:最常见的城市形态,由放射形
12、和环性的道路网组成。城市交通的通达性较好。有着很强的向心紧凑发展的趋势,有高密度的、具有展示性的富有生命力的市中心。易于组织城市的轴线系统和景观。最大的问题在于有可能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过度集聚。用地规整性差,不利于建筑的布置。2、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1)组团状;可根据用地条件灵活编制,比较好处理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系,容易接近自然,并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2)带状(线状);呈长向发展,平面景观和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城市组织有一定优势,但不宜过长,否则交通物耗过大。发展必须平行于主交通轴的交通线。(3)星状(指状);基本上是环形放射状城市沿着交通走廊发展的结果。大运量捷运系统的影响。(4)环
13、状;是带状城市在特定情况下的发展结果。一般是围绕着湖泊、山体农田呈环状分布。与带状城市相比,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较为方便。中心部分的自然条件可为城市创造优美的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除非有特定的自然条件,否则城市用地向环状的中心的扩展压力极大。(5)卫星状;一般指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若干个小城市。中心城市有极强的支配性。外围小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中心城市在生产、工作和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必须处理好小城市规模、配套设施以及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条件等问题。有利于人口和生产力的均衡分布。受自然条件、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城镇形状以及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与阶段的影响
14、。(6)多中心:多种方向上不断蔓延发展的结果。逐步形成不同的多样化的焦点和中心以及小的轴线。二、地下空间功能、结构、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功能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动力;结构是城市地下空间的主体;形态是构成城市地下空间的特征。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结构和形态三者的协调关系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标志。城市地下空间功能和结构之间相互促进:功能变化往往是结构变化的先导,城市地下空间常因功能上的变化而最终导致结构上的变化;结构一旦发生变化,又要求有新的功能与之相配合。三、城市地下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1、疏导与对应原则: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原则(1)地下空间开发的首要任务是疏导地面以上空间的矛盾(以交通公害为主)。
15、(2)尽可能与地面对应发展地下商业等设施,强调发挥土地集聚效益。2、集聚原则:空间容量协调的前提下,土地价格上升吸引人力、财力的集中,人力、财力集中又再次使土地价格上升,在城市中心区发展与地面对应的地下空间,用于相应的用途功能(或适当互补的)与地面、上部空间产生更大集聚效应,创造更多综合效益,就是“集聚原则”的内涵。3、等高线原则根据城市土地价值的高低可以绘出城市土地价值等高线,一般土地价值高的地区的城市功能多为商业服务和娱乐办公等,地面建筑多,交通等压力大,经济也最发达。根据城市土地价值等高线图,确定地下空间开发的起点及发展方向,起始点是土地价值的最高点,吸收资金容易,经济、社会和防灾效益都
16、最高;地下空间发展方向是沿等高线方向发展,土地价值衰减慢,发展潜力大,沿此方向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即可避免地上空间开发过于集中、孤立的毛病,又有利于有效地发挥滚动效益。4、远期与近期相呼应原则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1、正面效应1)社会效益。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扩大城市空间资源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改善城市商务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利于城市节能;有利于人体健康;提高城市防护能力。2)经济效益。提高城市效率,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增加城市功能容量,创造经济效益;节约运营维护费用;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有较高的开发价值。3)环境效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创造巨大的环境效益,对减
17、少地面环境污染、美化城市环境有重要意义。4)防灾效益。防卫自然灾害的能力强,有利于防火防爆。寒冷天气,地下空间不会有水管冻结和冻裂的问题;地下空间在地震条件下受地震的破坏作用要比地面建筑轻得多。能防御现代战争的侵袭,它是对核武器防护最有效的手段。为了国家生存和民族利益,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也十分重要。2、负面效应(1)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地下水文条件的影响和对地表土质的影响。(2)对已有建筑和管线的影响。(3)对地下历史遗产与考古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四、地下建筑入口的设计设计思想:地下阶梯不直接与口部相连,最大限度地消除对地下建筑的偏见及伴随的幽闭感。建筑做法:地面上设计成类似传统建筑入口,尽
18、可能在口部前方设比例适当的外部空间,充当过渡区段,避免入口近旁的外部或内部下很多阶梯。主要入口通常不与地下建筑处在同一水平面。地下建筑的入口的设计技巧:(1)口部亮度设计:力求与天空亮度一致(最好自然光),随空间深入而逐渐降低;(2)外到内过渡段:同种材料具有相同质感和色泽,具有连结感觉;(3)入口角度:方便,避免得热或失热;(4)装饰:过渡段、内外部连续绿化、壁画、雕塑等;(5)尺寸:外到内部采取相同或相似比例尺寸布置;(6)口部标志:识别性、独创性,入口颜色清淡悦目,整体及门的设计富有吸引力。五、地下内部空间地下空间内部空间可分为实体空间和心理空间两类。实体空间特点:空间范围较明确,各空间
19、之间有比较明确的界限,私密性较强。心理空间特征:空间范围不太明确,私密性较小,处于实体空间内,因此又叫“空间里的空间”。地下建筑心理空间作用:(1)为使用者提供相对独立的环境;(2) 心理空间能改变人的观感,解除人们在地下空间内常有的压抑感心理障碍。构成地下建筑心理空间的方法:1改变地面的标高;2改变顶棚的高度;3借助家具与设备分隔、围合;4改变照明方法和灯具种类;5借助绿化与水体;6借用各种隔断。六、地下建筑室内装修的问题(1)习惯水泥拉毛作吸声装修不太妥当。声音反射强,吸声系数低,平时易积灰,不利清扫。(2)常用易燃钙塑板或塑料追求美观价廉,但防火极不利,易放出有毒气体。(3)未根据平、战
20、使用要求选用合适材料进行建筑装修。如水泥拉毛、拉线条,分隔印花,战时染毒后清洗因难,地下商场采用水泥地坪易积污起尘,工程内部门窗用木质装修易受潮变形。(4)装修标准太高,经济合理性差。地下会议室墙裙用昂贵的大理石、马赛克。(5)施工方法不当,如墙裙用色太深、照度暗淡等影响了室内装修效果。七、地下建筑室内设计特点与主要内容室内设计特点:处理好技术要求、生理环境、心理环境三者的关系。技术要求:保证正常使用环境满足地下建筑功能需要;生理环境:人生活、工作必需的条件,包括各种舒适条件、卫生指标;心理环境:影响情绪变化的主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室内设计主要内容:(1)空间处理: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利用
21、人体工程学基本理论,进一步调整空间尺寸、比例,决定空间的空实程度,解决空间的衔接、过渡、对比、统一问题;(2)室内陈设:设计、选择和配置家具与设备、窗帘等各种织物、盆景、绘画、雕刻等各种工艺品和日用品、绿化、水体与叠石以及照明方式与灯具;(3)室内装修:墙面、地面、顶棚的色彩、图案、纹理和做法;(4)室内物理因素处理:控制室内冷暖、干湿、静闹等。八、地下建筑室内色彩设计要求(1)色彩设计首先考虑功能要求,力求体现与功能相适应的性格和特点。(2)地下建筑室内色彩的配置必须符合形式美的原则。充分发挥室内色彩的美化作用,正确处理协调与对比、统一与变化、主景与背景、基调与点缀等各种关系。力求符合构图原
22、则。(3)地下建筑室内色彩设计必须密切配合建筑材料。同一色彩用于不同质感的材料效果相差很大,使人们在统一之中感到变化,总体协调的前提下感受细微差别。充分运用材料的本色,可使色彩更具有自然美。(4)色彩设计要考虑民族地区特点。地下建筑室内色彩设计方法:一般用中性浅色、清淡明亮、悦目柔和的色彩,采用“上轻下重”的手法。九、地下建筑室内照明的设计措施1人工照明的照度应满足工作需要,提高我国地下照度标准;2室内色彩应明亮;3尽量选用带有玻璃罩的荧光灯,以滤掉一些紫外线;4要选用含多种光的荧光灯,减少单独使用白色冷光荧光灯;5各种光源混用,可降低光色的单调程度;6地下建筑照明设计要有装饰性和艺术性;7要
23、安全可靠,利于投资和节约能源,便于维护管理。室内绿化、水体和山石三者错落有致地结合,巧妙组织内、外空间过渡与引伸,成为空间的提示、指向,也可深入室内视野延伸,丰富、扩大室内空间。第4章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一、城市中心、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广场1、城市中心(urban center):是指城市中心区内最核心部分,而且按其主要功能的不同可能有多个中心,如政治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交通枢纽、旅游中心等。2、城市中心地区(urban metropolitan area):城市交通、商业、金融、办公、文娱、信息、服务等功能最完备的地区、设施最完善,经济效益最高、也是各种矛盾最集中的地区。3、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城市 地下 空间规划 内容提要 2015 要点 2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