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行为解析与控制(共7页).doc
《不安全行为解析与控制(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安全行为解析与控制(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不安全行为解析与控制一、不安全行为分析1不安全行为的概念安全工程研究的领域是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过程事故造成的损失,由于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完全消灭事故是不可能的。安全工程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研究在事故发生之前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发生的技术;二是研究事故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的技术。不安全行为也包括两个函义,一是指易于肇发事故的行为,二是指在事故过程中扩大事故损失的行为。从发展的角度看,安全行为是人们在大量生产实践中,从事故发生和损失扩大的教训中不断总结出来的行为规律,并用这种认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安全纪律,随着人们对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事故规律的不断研究,将不
2、断完善这种认识,并不断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安全纪律。显然安全行为是个相对概念,是指肇发事故概率很低和使事故损失很低的行为特征,反之则为不安全行为。再从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同样一种行为(如酒后),在某种环境中(如休息)就是安全行为,在另一种环境中(如开车)就是不安全行为。按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将不安全行为定义为:在某个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行为者能力低于系统对行为者能力要求时的行为特征,表现为行为的功能没有满足系统对行为者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则是相对于行为环境对行为者要求而言的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不安全行为从其产生的根原可以分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简称有意不安全行为)和无意识
3、不安全行为(简称无意不安全行为)两大类。2有意识不安全行为分析意识是人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人的行为的自觉性、目的性、以及评价、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等都具有意识的基本特征,有意识不安全行为是指,行为者为追求行为后果价值对行为的性质及行为风险具有一定认识的思想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不安全行为,也就是说有意识不安全行为是在有意识的冒险动机支配之下产生的行为。生产作业中人的行为动机是由三个因素构成的。一是行为者对行为后果价值的追求强度;二是行为者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估计。两者综合比较的结果称为行为风险估量。三是个人及群体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及群体(企业)安全化场的强度,这两个方面对行为动机的作用力称
4、为安全文化强度,它的强弱将有力的影响人的是不安全行为动机。显然安全文化强度是行为风险估量的校正系数。综上分析可看出,有意不安全行为动机是两个方面原因共同结构的产物:一是对行为后果价值过分追求的动力和对自己行为能力的盲目自信,造成行为风险估量的错误;二是由于个人安全文化素质较低(即行为者缺乏安全行为的自觉性),再加之企业没有建设起较强的安全文化场(即企业群体缺乏对不安全行为的约束力),使之行为者的不安全行为动机不能得到有力的较正。3无意识不安全行为分析无意识不安全行为是指,行为者在行为时不知道行为的危险性;或者没有掌握该项作业的安全技术,不能正确的进行安全操作;或者行为者由于外界的干扰而采用错误
5、的违章违纪作业;或者由于行为者出现生理及心理的偶然波动破坏了其正常行为的能力而出现危险性操作等,显然无意识不安全行为属于人的失误,按产生失误的根源可以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随机失误,另一种是系统失误。随机失误是指行为者具有安全行为能力,也离道不安全行为的危害,但是由于外界的干扰(如违章指挥等),或行为者自身出现的生理心理状况恶化(例如:疾病、疲劳、情绪波动等),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在出现生理及心理状况恶化状态下作业,多数是行为者个人没有能力控制自己,又没有恰当的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这显然是行为者个人的责任,如果生产管理者已经掌握了行为者的状态而未给予适当的调节,甚至坚持进行较危险的操作,则其失误的原
6、因就应属于管理失职,也可以归为违章指挥的范围。系统失误有两种:第一种是人机界面设计不当,不能与人的生理心理条件匹配,使工员一产系统的要求,创了必然失误的作业条件,属于人和工程设计问题;第二种是行为者不具备从事该项作业的安全行为能力,或者不知道该项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或者只知道些安全作业条文,而不具备安全操作技术,因此在作业中,凭借自己想象的方法蛮干。也就是说作业者本身就具有必然失误的条件,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用人不当,或者没有对行为者进行认真的培养和严格安全能力考核,显然出现这种情况是属于违章指挥的结果。二、减少不安全行为基本技术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建设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是人机环境
7、系统本质安全化,即实现产生系统中人、机、环境三者最佳的安全匹配,其中,人员本质本安全化是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中的关键子系统建设。1人员本质安全化建设人的本质安全化定义为:使人员的安全生理、安全心理、安全技术及安全文化四个方面素质构成与生产系统安全品质相匹配的安全素质系统。人员本质安全化建设的方法是指对人员在以上四个方面素质进行选择及的培训训练。不同的产生系统,对人员四项安全项素质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因此选择的内容及要求的指标就不相同,培养训练的内容及方法也不相同,以生理心理选择为例:电焊工只要求较好的眼手配合能力,而汽车司机还要求眼脚的配合能力;再举生理心理训练例子,电焊工与司机构需进行手的
8、盲目定位训练,而司机还需进行脚的盲目定位训练。对于不同的工种其安全操作技术当然不同,其训练及考核方法自然不尽相同,无需赘述。安全文化是指,体现在员工身上的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行为模式,例如:生产活动过程中安全第一观念的强度(即认同程度),是否能构成自觉行为方式的意志;是否能在生产活动中具有安全行为的自觉规范能力;是否能在生产活动中自觉的用“三不伤害”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等等,总之安全文化是决定人员安全品质的关键素质。以上四项素质中,生理心理素质是最不稳定的素质,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引发随机失误;安全技术素质是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训练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素质,一般不会有明显的波动,除非生理上心理上发生
9、很大的变化导致肢体障碍,或者生产指挥者强行干予;安全文化素质是在教育、培养、训练、经验中形成的最稳定的素质,几乎不会因暂时的干扰发生变化,他也是最具有整合能力的素质,其他三项素质就是通过安全文化整合成为人的安全素质系统。实践证明,生理、心理及技术素质很好的工人并不一定遵章守纪,有时越是这三个条件好的人越敢于冒险违章,这是有意识不安全行为者的特点之一,只有具备较高的安全文化素质,建立起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动机的人才能正确的发挥其生理、心理及技术上的优势,成为安全高效的生产者,对于安全技术水平不高的人,也能自觉的学习安全操作技术,主动完善自己的安全素质系统。2机具本质安全化建设从控制人的不安
10、全行为这一角度分析,机具本质安全化建设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设计人机界面上会引起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结构。机具人机界面的宜人程度直接影响人的操作方法和规程,下面仅举两例。(l)信息变化过快或要求连续操作的动作过快,使之工人处于过渡紧张状态,很快就会产生疲劳,迫使工人丢失信息,或是跳过某些作业环节出现随机失误。(2)机具的人机界面结构不当,使工人不便于操作,甚至很容促成失误,例如:有的控制台设计成一排十几个形状、颜色安全相同的按键。使用时视觉定位及触觉定位十分困难,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极易发生误操作。3. 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建设这里指的是技术性生产环境,包括物理、化学、空间、时间第五种环境。至于社会环境不属
11、于人机环境系统的内容,应属于管理系统的范畴。以上五种技术性生产环境对人的安全操作能力都有直接影响,过强的噪声会使人产生躲避心理,导致简化作业违章;有害气体,会使人由于中毒而产生动作失调;生物性污染将使人由于某种感染而失去原有的体力;过分狭窄的场所会难以按安全规程正常的作业;过紧迫的时间会因来不及按部就班操作而违章等等。显然,不适当生产环境本身是促成不安全行为重要原因。三、违章违纪现场管理在生产现场,作业行为是否安全是以安全作业规程和劳动安全纪律为标准的,因此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作业者违反安全作业规程、违反劳动安全纪律及生产管理者违章(包括违反安全生产纪律)指挥。违章指挥的结果又必然造成作业者失
12、误,因此违章违纪是构成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内容。违章违纪管理是一项涉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如果仅从现场管理的角度讨论,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严格控制生产管理者违自指挥生产管理者违章指挥是构成员工随机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具有鼓励有意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的后效应。综合各行业的特点,可以将违章指挥归纳为以下七条。(l)指派未经对该项作业全全操作训练并取得合格资格的人员上岗(2)要求工人使用无安全保障的设备,或进入无安全保障的危险场所,或强令拆除设备上的安全装置。(3)不顾安全准备工作强行提前作业,或者不执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擅自决定进行危险作业。 (4)强令超载、超速、超压、超温;超限运行设备(5)
13、对作业中的违章违纪现象不予制止、不予纠正、不予教育,默许不安全行为合法化。(6)强令身心有病的工人担任力所不及的作业,或者对处于危险状态的工人不认真组织救援。(7)生产管理者不懂安全操作堆积,或者不知道劳动安全纪律的内容,不具备指挥生产的资格,因此,在指挥生产时凭个人的想象蛮干。2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奖惩是一种制导性机制,也是一种教育性机制,它能有效地推动人们主动提高对安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认同强度,违章违纪的奖惩主要体现为对险兆事件执行“三不放过”制度:对于制止违章违纪避免险兆扩大的行为给以重奖;对于肇发险兆事件的给以重罚,作到防微杜渐、治小防大。3. 建设企业安全优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包括员工安
14、全文化素质建设及企业安全文化场建设两个方面,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场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场又是推动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建设的动力,企业安全文化场不等于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总合,而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安全文化系统,这一系统比每个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更深刻的内涵,它体现为企业决第层的意志、管观层的职能和员工层的品格;体现为企业的整体素质、各车间的精神面貌、各班组的群体安全动力。遵章守纪管理系统工程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曹琦一、遵章守纪管理的概念1违章违纪动机分析违章违纪是指:作业者违反作业安全规章及劳动安全纪律;生产管理者违章包括违反安全生产纪律指挥。遵章守纪是一种自我约束能力的体现,一
15、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产生于他对哪种行为价值观念,即行为动机。人的行为动机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对行为目的追求的程度。即对行为后果的期望程度,体现为对行为后果价值的判断。行为后果对行为者的价值越大,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例如:计件工资、高额奖金、自我实现等都可能成为行为动机。二是,行为者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估计。行为者的能力越强,技术越好,经验越丰富,可利用的条件越多,则行为成功的把握就越大,行为动机就越强烈,反之亦然。最后形成行为动机的是行为者对上述两个方面(行为价值与行为能力)的综合比较,可称为行为风险估量。人们有时犯违章违纪的错误,就是由于过高的看重行为后果的价值,又过低的估计自己失败的可能
16、性,形成了行为风险估量的错误。每次违章违纪并不是必定会发生事故,这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好像事故是偶然的,违章违纪并没什么危险。其实不然,统计表明,绝大多数事故,都直接或间接的与违章违纪相关,这就是违章违纪与事故的必然性及规律性联系。安全规章和纪律是前人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因此,必须使员工们清醒认识到,违章违纪就是走了肇发事故发生伤亡的危险道路,难免不测,早晚铸成大错,发生伤亡,悔之晚矣。不论是生产者违章违纪,还是管理者违章指挥,都是对行为风险估量错误而形成的错误行为。因此,约束员工遵章守纪的关键是对遵章守纪的正确认识,只有科学的认识,才会有科学的态度,才能克服侥幸心理,才能自觉的约束自己遵章守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安全 行为 解析 控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