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联合调节器检修工艺标准(共15页).doc





《C型联合调节器检修工艺标准(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型联合调节器检修工艺标准(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关于印发 C型联合调节器检修工艺标准的通知哈尔滨检修车间、佳木斯检修车间、南岔车间:经对Q/HBT1157-2005内燃机车柴油机检修工艺标准中“C型联合调节器检修工艺标准”进行兑规写实,发现部分内容不适合生产实际,根据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了完善,现公布如下,请各车间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执行,并及时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向技术科反馈,使工艺不断完善。附件:C型联合调节器检修工艺。哈尔滨机务段2007-6-26C型联合调节器检修工艺标准10 C型联合调节器检修工艺联合调节器的主要作用是对柴油机进行配速,自动调节柴油机的转速和功率,并能根据司机控制器的信号和柴油机负荷及转速信号,调
2、节柴油机的供油量,以控制柴油机转速,同时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使发电机获得近似双曲线的理想外特性,最终保证柴油机按牵引特性转速稳定功率恒定的条件下工作。其结构如图。图17-1 C型联合调节器10.1 基本要求10.1.1 主要技术参数表17-1 联合调节器技术参数表项 目参 数形式: 全制、液压式转速范围r/min3001200转速方式无级调速步进电机型号70BF33J电压V30电流A0.4齿轮油泵流量(110r/min时) L/min约0.42工作能力Nm20.2停车电磁联锁3mm行程吸力N176.5功率调节电阻493 功率伺服马达转角300功率调节电阻允许使用总功率W36.5稳定调速率1.
3、5%转速波动率0.5%瞬时调速率10%起动特性:起动时间s57转速超调r/min100 升、降速特性s240430 r/min 1000 r/min 连续升速时间:约18201000 r/min 430 r/min连续降速时间:约1719升、降速特性s280400 r/min 1000 r/min 连续升速时间:约18201000 r/min 400 r/min连续降速时间:约1719伺服马达杆抖动量mm0.3伺服马达杆拉动量mm0.2恒功稳定时间s3 25停机时间s310.1.2 主要尺寸限度 表17-2 联合调节器主要尺寸限度表 单位:名称原形限度中修禁用储油室活塞与中间体间隙0.0100
4、.0540.070.08旋转套与中间体间隙0.0300.0450.080.10柱塞与滑阀间隙0.030.040.080.10滑阀与套座间隙大直径处(25)0.040.050.080.10小直径处(13)0.040.060.100.12补偿弹簧筒与套座间隙(缓冲弹簧衬套与套座间隙)0.0080.0450.08油泵齿轮与体径向间隙0.030.080.140.17从动齿轮与体端面间隙0.0310.0830.200.40从动齿轮与轴间隙0.0250.0570.08油泵齿轮啮合间隙0.040.170.350.40飞块横向移动量0.030.070.10动力活塞与伺服马达体径向间隙0.0220.0520.0
5、80.10补偿活塞与伺服马达体径向间隙0.0200.0570.100.12步进电机传动齿轮啮合间隙为0.250.2510.1.3 主要技术要求a 体及各零件不许有裂纹,调速弹簧、补偿弹簧的特性应符合原设计要求。b 套座、滑阀、柱塞、配速滑阀、功率滑阀及套、储油室活塞、伺服马达活塞及杆等零件的摩擦表面应无手感拉伤及划痕。c 更换飞锤时,飞锤质量差不大于0.1g,其内外摆动幅度应保证柱塞全行程6.2+0.1mm。d 滑阀在中间位置时,滑阀活塞与套座第五排孔的上边缘应有1.60.1mm的重叠,滑阀上、下行程均为3.20.1mm。e 伺服马达杆行程为250.5mm。f 各连接杆动作灵活、无卡滞。g 功
6、率伺服器轴在全行程范围内无卡滞。当油压为0.650.70MPa时转动灵活。变阻器电刷接触良好,各电阻无烧损及断路或短路。h 步进电机须转动灵活,无卡滞。扭矩不小于0.49Nm。i 联合调节器组装后须作磨合试验和性能试验:箱体的各结合面及油封无泄漏。油温达到6070时,储油室工作油压应为0.650.70MPa。最低转速430 r/min和最高转速为1000 r/min,与实际值允差不大于 10 r/min。j 联合调节器装车后检查:油温达到正常时,复查柴油机转速,最低转速40 r/min和最高转速1000 r/min与实际值允差不大于 10 r/min。变换主控制器手柄位置时,转速波动不应超过3
7、次,稳定时间不超过10s。司服马达杆抖动量不大于0.8mm移动主控制器手柄,使柴油机由最低稳定转速突升至标定转速时,升速时间应为1820s;柴油机由标定转速突降至最低稳定转速时,降速时间应为1719s;C3X型联合调节器怠速时,检测限油调整杆两个M4螺帽水平面与浮动杆水平挡块之间须有0.10.3的间隙。上体及配速机构组装10.2 工艺流程图调速弹簧检测滑阀装配组装检修总组装补偿弹簧检测解体后清洗解体解体前清洗中体组装下体组装各零部件检测伺服马达组装重叠尺寸测量功率伺服器组装各附件组装验收试验10.3 检修工艺10.3.1 、解体前清洗将联合调节器外表面进行整体清洗,清除表面油垢,使表面达三级清
8、洁度。10.3.2 解体a 分解上体装配:将联合调节器放在专用拆装工作台,打开放油堵放油。拆下上盖。拆下步进电机。16V240ZJD型柴油机拆除启动限油器装置。拆下联合杠杆作用顶杆顶部锁紧螺母,拆下伞型齿轮顶部功率调整轮的螺钉,松下功率滑阀偏心调整串销。松开上体与中体连接螺栓,拆下上体。拆下增、减载速度针阀。功率滑阀组件分解:松开功率滑阀微动套埋头螺钉,拆下调整偏心轮,按顺序依次取出功率滑阀,弹簧,微动套及套座(在拆卸微动套之前,应先将增、减载速度针阀拧出,不然拿不出微动套)。分解配速机构其余各部件。拆下接线板上导线组装,卸下接线板上螺钉M316,取下接线板组装。图17-2 配速机构b 分解中
9、体装配:取下调速弹簧(宝塔弹簧)。拆下滑阀的压板埋头螺钉(注意压板下面调整垫勿丢失或乱放),在中间体上抽出滑阀装配后,把螺钉连同调整垫片拧在中体上。拆下油位指示器。松下伺服马达体与中体连接螺母,取下伺服马达体。拆下补偿针阀。拆下中体与下体连接螺母,将中体与下体分解开,取出油泵从动齿轮(注意在中体与下体分解前应在结合处做好组装标记)。用专用工具拆下恒压室上盖,取下恒压储油室活塞及内外弹簧(活塞不得拉伤、碰伤),并拧下底盖,分两组存放,作好左、右标记。分解滑阀(转套)装配:分解柱塞:取下柱塞上开口销,拧下螺母,取下弹簧托盘、止推轴承、垫圈与衬套。将从动盘从主动盘中拔出或用螺丝刀轻轻撬出,松开扭簧压
10、盖的螺钉,取下扭簧和压盖。松下主动齿轮与套座的四个连接螺钉,拆下油泵主动齿轮,将锥型螺钉按顺序摆放好,不能乱放。依次拆下补偿弹簧的下弹簧座、下弹簧、滑阀及上弹簧。c 分解动力缸(伺服马达体):松下停车阀与动力缸体连接螺栓,取下停车阀体。d 分解扭转机构:松下底盖的六个平头螺钉,取出底盖及花键轴销子、连接板、曲臂、连板及游动销,拧下底盖的四个平头螺钉,取下底盖、压出填料盒.(C3及C3X型联合调节器不执行此工步)用专用工具压紧动力活塞复原弹簧盒,再松下动力缸弹簧压盖的四个平头螺钉,拆下弹簧及压盖。 图17-3储油室拆装工具 图17-4伺服马达拆装工具拆下动力活塞杆上端螺母开口销,松下螺母,即可由
11、上取出动力活塞,由下取出补偿活塞和活塞杆。e 分解下体装配:拆下下体轴承及油封压盖4个紧固螺栓,取出下盖及传动轴用专用钳子取下弹簧卡环,压出轴承及油封。分解自动停车装置:松开电磁联锁(DLS)支架的紧固螺钉,取下电磁联琐(DLS)。取下连接杆,拆下填料盒组装,压出填料盒,取出停车滑阀。分解功率伺服器(油马达)和变阻器:松下功率伺服器与上体连接螺钉,使之与上体分解。取下变阻器防护罩,拆下滑块组装的顶丝,取下金属膜电阻滑块组装。松下功调电阻的紧固螺钉,拆下功调电阻。松开装配轴体,取出装配轴。10.3.3 解体后清洗a 解体后对壳体表面及内腔进行清洗,达到二级清洁度,清洗后用干燥压力空气吹扫干。b
12、调节器内部零部件清洗:用0柴油或75汽油先粗洗,后精洗,再用干燥清洁空气吹干(清洗时应在清洗槽内进行)。清洗后用绸布或皱纹纸擦拭各零部件,达到一级清洁度。清洗各种垫片。达到一级清洁度10.3.4 测量及检修a 外观检查各部件不得有裂纹、磨损及其他缺陷。b 探伤检查下体不得有裂纹,上下法兰间脖颈处不得有连续砂眼存在。c 目视、手触检查各工作面不得有手感拉伤及卡痕。d 弹簧检测:检查各弹簧不许有断裂、变形及其他缺陷,否则更换新品。检查试验调速弹簧:测量自由高度为1001mm,同时用直尺测量,弹簧中心线对面和面的垂直度,弹簧圆柱部分长度上垂直度允许差0.3mm。弹簧三次全压缩不许有残余变形。检查支承
13、圈应不少于0.75圈,且支承圈末端厚度不少于0.4mm。从载荷1.00 kg为零点起,根据定力曲线所指示的各点来检查弹簧特性,其性能应符合定力曲线要求,否则更换新品。 图17-5调速弹簧特性曲线 图17-6调速弹簧 检查试验补偿弹簧:弹簧支承面放于平台上,应能保证垂直,不歪斜,不允许有摇晃,测量弹簧自由高度应为 mm,同时测量其垂直度在圆柱部分长度上允许差0.3mm。将压缩至13mm及11mm时,对于弹簧(X)TPJ160103弹力分别为16.270.9806N、 27.121.48N。对于弹簧(TPJ160103)弹力分别为10.850.9806N、 17.751.38N。上下弹簧自由高度和
14、刚度应一致。测量其他各弹簧的自由高度:功调滑伐弹簧为28mm。伺服马达弹簧为:1881.5mm(外);1281mm(内)。扭簧:18mm。储油室内外: mm(外);1682mm(内)。检查各弹簧应无残余变形、偏磨、歪扭等严重缺陷,否则更换新品。e 测量各配合间隙应符合限度要求。f 测量飞锤组装:更换或锉修飞锤时测量两飞锤重量差,不得大于0.1kg。飞锤组装后,人为向外摆动飞锤,其幅度应保证柱塞全行程为6.20.1mm,同时应左右相同。飞锤脚尖位置应对称,保证飞锤在90位置时,两脚尖应与滑阀柱塞上的压力轴承接触。测量飞铁横向移动量为0.030.10mm,否则可更换轴承套调整。检查轴承转动平稳,不
15、得有阻滞感觉。检查轴承不得有锈蚀、松旷现象,飞锤不得松动。g 检查油泵主、从动齿轮状态。用压铅法测量主、从齿轮啮合间隙为:0.040.35mm。用塞尺测量齿轮与体的径向间隙为:0.030.14mm。h 测量滑伐孔深度为90.090.5mm。i 组装时测量重叠尺寸(指滑阀处于中立位时,滑阀活塞上边缘与套座第五排孔上边缘的距离)为:1.60.1mm。其测量计算公式为:A-(m t)。重叠尺寸值可用垫圈的厚度进行调整。注:A:测量滑阀套活塞的厚度应为 m:为第五排孔的直径。t:为滑阀套活塞下端面到第五排孔下边缘的距离j 剔除零件毛刺,铲除各结合面异物。k 检查螺纹、螺孔不良者用丝锥对螺栓孔攻丝,更换
16、各螺栓。l 打磨、抛光有缺陷的法兰接触面, 使各接触面平滑密贴,密封良好。m 更换所有耐油石棉垫、纸垫及油封。n 功率滑伐孔深度可用铜垫进行调整。o 铰修咬伤或其它不良工艺孔。p检查各针阀螺纹不得有乱扣,尖部不得有破损、碾堆现象,否则应进行更换。针阀在针阀座孔内不允许有松动,否则可用张开槽口的方法消除松动。10.3.5 组装a 上体组装:将各锥形工艺堵拧入工艺螺孔内。将DLT132-01-07螺塞拧入功率滑伐孔。将定位套放入上体孔内,放入功率滑伐套(4-0.5小孔端朝下,应能自由落下),放入弹簧及功率滑伐紧固固定盖,用手压动功率滑伐应灵活并能自动复位。旋入增、减载针伐,到底后再反旋22.5圈,
17、拧入螺堵。将调整后的配速机构组装放在上体相应位置上,用螺栓把紧。联合杠杆组装后,两连杆转动应灵活,转动调整六角头时,十字销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用螺栓销及大小间隙套将联合杠杆与配速机构功率调整轮连接好,用销钉将连板销连在功调偏心轮上,插上开口销。C3X型调节器装好启动限油器装置。将连线板组装把紧在上体上。b 配速机构组装与上体组装:在配速机构座体上装入挡圈,压入轴承,装入垫圈并旋紧螺母,轴承应转动灵活,压入齿轮,旋紧挡圈紧固螺丝,旋入螺杆,装入导向套,紧固止挡螺钉和导向套紧固螺钉,齿轮应该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装上功调轮安装座,旋紧并穿入销钉,在步进电机两端分别装上齿轮及把手,并旋紧压紧螺母及螺钉
18、,将步进电机装入座架,并紧固在座体上,组装完毕需进行下列检查:用手扭动步进电机后轴扭头,在全行程中,驱动系统应转动灵活,无滞感,否则应作如下检查、修理:检查伞齿啮合间隙,一般应在0.050.25之间,当前后拧动扭头时,不应有微冲击感觉,否则应调整步进电机座架位置和调整垫片数量,以保证啮合时的转动灵活。观察伞齿啮合印痕,两齿应在全长方向啮合,啮合长度不少于全长70,否则应调整步进电机座架,并涂丹粉检查啮合情况,直至调整正确。两伞齿,齿顶及齿端应无毛刺,否则用油石逐个轻轻打磨,注意不要打磨齿面。驱动系统的螺杆,大齿轮组装在转动时应保证灵活,否则应解体检查螺杆转动及轴承转动情况,消除卡滞,必要时予以
19、更换,并重新组装。c 滑阀装配组装:柱塞组装:在柱塞上装上衬套、调整垫、止推轴承、弹簧托盘,旋入螺母,穿上开口销。(注意:旋入螺母时不要用力过大,可用一只手握住柱塞,另一只手用开口扳手紧固螺母的方法紧固为宜。如开口销孔位置不能穿入开口销,可在螺母下加平垫调整。)图17-8联合调节器转速调节机构示意图将上补偿弹簧套在滑阀法兰盘上,再将下补偿弹簧及衬套装入滑阀下方(注意下补偿弹簧要可靠地座入衬套沉槽),将上述部件一起装入转筒(套座)内,推入主动齿轮,用四个锥形螺钉将其紧固于套座上(注意对准原始组装标记),锥形螺钉应埋入转套(套座)内,但陷入深度不得超过1.5。测量滑阀在套座中间位置时,装配重叠度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联合 调节器 检修 工艺 标准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