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风险管理复习资料(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风险管理复习资料(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总 论(10分) 风险管理复习资料1、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区别&联系?答:区别:(1)不确定因素对未来经济活动的结果具有无知性。(2)风险对未来经济活动的结果具有已知性。联系:理论中两者严格区分;但实务中,不确定因素通过概率转换为风险因素研究。2、风险的要素和特征?答:风险三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风险与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密切相关,它们构成了风险存在与否的基本条件。A. 风险因素,是每时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根据其性质,通常把风险因素分成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三种。 实质风
2、险因素是指对某一标的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或损失严惩程度的直接条件,它是一种有形的风险因素。实质风险对社会总体风险而言只有损失,没有收益,是引起风险事故最主要的原因。 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不正当社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无形的风险因素。 心理风险因素也是一种无形的风险因素,但与道德风险因素不同。它是指由于人的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导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或扩大损失程度。道德风险因素与心理风险因素都与人密切相关,前者强调的是故意或恶意,而后者则强调无意或善意。B. 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是指引起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C. 损失,是指非故意、非计划、非预期
3、的经济价值减少的事实。损失可以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种。三者关系: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 ;我们把风险因素存在的事物(即载体),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视为一个单位,那么此单位与风险事故及损失三者就构成实务中常称的“损失暴露单位”;同一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则它是风险事故。而在其他条件下,则可能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于是它成为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与损失的程度具有反比关系,即风险事故发生概率较高的风险,其风险损失的程度一般较低,而风险事故发生概率较低的风险,其风险损失的程度则一般较高。风险的特征客观性、偶然性、可变性。3、四个重要概念:静态风险:是指由于自
4、然力的不规则作用,或者由于人们的错误或失当行为而招致的风险。(对社会总体而言,是实际风险损失。如:自然灾害、人的死亡)。动态风险:是指以社会经济的变动为直接原因的风险,通常由人们欲望的变化、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以及产业组织的变化等所引起。(对社会个体而言,是实际风险,对社会总体而言,不一定是风险)。纯粹风险:是指那此既有损失可能也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大部分由静态风险引起)投机风险:是指那此既有损失可能也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大部分由动态风险引起)4、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原因)?答:风险要进行管理,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人类的安全需求,二是风险的代价。 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
5、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风险的代价包括:风险事故的代价、风险因素的代价、处理风险的费用。5、试述风险的代价(风险损失的货币化付出,消极化影响)?答:(1)风险事故的代价:a. 对一经济单位而言,风险事故的发生,会导致其损失的形成,有时这种损失是灾难性的;b. 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间接损失有时将无法估量,甚至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灾难。(2)风险因素的代价:A. 一经济单位面临某种风险,即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则其风险损失尚处于潜在的可能状态。 B. 风险因素导致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个体福利水平的下降。因为风险的存在,人们不愿意把资金投向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
6、业,这使高新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受到阻碍,这也会降低社会的生产能力。 C. 风险因素导致社会资源分配失衡。由于风险因素的存在,客观上限制了投资方向,并从总体上破坏了社会资源的均衡状态。社会资源过多地流向风险相对较小的部门或行业,而那些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则过少。 (3)处理风险的费用: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风险,经济单位就会采取各种措施,于是费用便产生了。 总之,由于风险的存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经济单位个体需要为之付出代价,社会也必须为之付出代价。风险管理,即在于改变风险因素,以最小的风险处理费用,使风险损失达到最小,从而减轻经济单位个体和社会的负担。6、简述风险管理的内容(过程)?答:
7、风险管理过程的四个实质性阶段是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对大量来源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了解和分析,认清经济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经济单位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 风险衡量:是对某种特定的风险,测定其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程度。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的。. 风险处理:是指针对经过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之后的风险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它是风险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关键性阶段。.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指对风险处理手段的适用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7、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发展?(选择)答:第一阶段:约公元
8、前1700年开始,我国商代,为避免在货物全部遇险,采取将一批货物分装于几条船上的做法。约在公元前2800年,古埃及就盛行互助基金组织。我国的镖局。第二阶段: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1906年,美国US钢铁公司董事长B-H凯里从公司多次事故教训中提出了“安全第一”的思想,将公司原来的“质量第一,产量第二”的经营方针改为“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1912年,芝加哥创立了“全美安全协会”。1916年,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的德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企业经营有六种职能,即技术职能、营业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第三阶段:商业保险管理阶段。
9、代表国家:德国和美国,以1915年莱特纳的著作企业风险论为标志。德国的风险政策,以保护企业为目的,以理论性研究为主,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在理论体系上结合了一些实际问题。一战后,美国企业开始充分利用保险这一风险转移机制来保护资本,1920年,一些企业已经把保险部门单独地划分出来,出现交给保险经纪人、代理人这种传统做法。第四阶段:风险管理的形成与发展。1921年,马歇尔在企业管理一书中,提出了风险负担管理的观点,他提出风险处理的方法有:风险的排除和风险的转移,属于前者的有防止、预测或调查和结合等,属于后者的有保险、保证和补偿、合同上的除外责任和套头交易。风险管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1950年加拉格尔的
10、调查报告,而对风险管理学系统研究的开始,则以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企业的风险管理和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风险管理与保险这两本书的出版为标志。1960年美国亚普沙那大学企业管理系率先开出风险管理课程。第二章 风 险 管 理 计 划(5分)1、风险管理的目标?答:(一)总目标: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二)具体目标:损前目标和损后目标。损前目标:(1)经济目标。所谓经济合理也就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和损失,尽可能使风险管理计划成本降低。比较最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个体与平均水平的比较,可以较为客观地判断一个企业的风险管理支出是否经济合理。首先应该使企业的保障程度不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其
11、次应是费用支出不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2)安全系数目标。安全系数目标,也就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企业劳动者只有不整日惴惴不安,才能不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3)合法性目标。企业并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个体,它受到各种各样法律规章的制约。(4)社会公众责任目标。一个企业遭受损失时,受损的绝不只是企业本身,还有其他的相关人员及经济组织,如果该企业有个良好的风险管理计划,通过控制、转移等方式使这种损失降低到企业可承受范围,那无疑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损后目标:(1)生存目标。损失后风险管理第一目标是生存。一个企业基本生存要素有四个生产、市场、资金、管理。(2)持续经营目标。持续经营活动是指不因
12、为损失事件的发生而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企业的风险管理者应尽可能在损失后保证生产经营的持续性。这里的持续有一定的相对性,也就是针对不同的企业,持续有不同的涵义。(3)获得能力目标。一般来说,一个企业都会有一个最低报酬率,它是判别一个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的标准,同样也是风险管理计划制定的标准。(4)收益稳定目标。稳定的收益意味着企业的正常发展。稳定的收益利于投资者对收支做出计划安排。为了达到收益稳定目标,企业必须增加风险管理支出,更多地使用保险及其他风险转移技术。(5)发展的目标。风险事故发生后,带来的损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为了实现发展目标,风险管理者必须建立高质量的风险管理计划,及时
13、有效地处理各种损失结果,使企业在损失发生后,能迅速地取得补偿。(6)社会责任目标。减少损失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减轻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目标的冲突:损前目标与损后目标之间,损前目标之间、损后目标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冲突,任何一项损后目标的达到、都需要一定资金的投入。而且随着损后目标层次的提高,其所需资金量也在上升,这显然与损前目标中的经济目标相冲突。风险管理者需要更多地使用一些高成本的风险处理技术,如改进设备控制风险,购买保险转移风险,以期减少损失并在损失发生后能取得及时充分的经济补偿,而这些措施必然导致风险管理费用的急剧上升。风险管理者应妥当地处理目标间的冲突,以企业总目标为统帅广泛征求相关部
14、门的意见,制订一个适应本企业具体情况的风险管理计划。2、风险管理计划书的作用(意义)?(多选)答:(1)建立整个风险管理的目标,定义风险管理部门责权地位,直辖市企业各分支机构; (2)建立提高现有的交流网络和管理住处系统; (3)对于风险管理部门的人员,可以对损失暴露单位控制、转移、进行评估,可以为之提供管理框架,保证风险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权利和地位。3、风险管理计划书的要素?(看)答:(1)风险管理计划书的重要性和作用:a. 为了保证企业财产免遭灾难性的损失(或在损失后取得经济补偿)和为达到上述两个目的所带来的费用,风险管理是本公司的整个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b. 风险管理是为了向决策管理层
15、提供有关风险识别、衡量、处理的资料,以便检查老的计划,拟定新的策略。在这个管理领域,本公司将充分利用来自于企业与企业外咨询机构的风险管理专家。 (2)具体风险管理的内容围绕本企业的特点,结合风险弱点进行计划管理(P46-47) (3)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与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保持一致。 (4)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具体手段。结合(2)一起描述第三章 风 险 识 别(15分)1、风险识别的概念?答: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人们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地、连续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包括:感知风险,即了解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分析风险,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2、风险识别的目
16、的?答:(1)了解客观风险因素和致损因素; (2)便于进行风险管理的第二阶段风险衡量根据概率转化成价值; (3)便于衡量风险损失的大小直接损失,间接损失; (4)便于确定风险管理的实施方案(控制型、财务型); (5)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和状况选择最优方案。3、风险识别的特点?答:连续性:考虑风险在各时期的量变和质变;系统性:不能单独考虑局部的风险因素,而是全方位的考虑(整体化);制度性:企业按科学管理模式进行风险管理。4、风险识别的内容?(多选)答:需要考虑哪些风险?导致损失的风险事故有哪些?引起风险事故的主要原因和条件是什么?风险事故所致后果如何?识别风险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增强识别风险的能力?
17、5、风险识别的方法?答:(1)感知风险:.组织图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流程图分析;.标准调查表法;.投入产出分析。 (2)分析风险:.清单法;.威胁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风险因素分析法。6、组织图分析法?(简答)组织图分析适用于种类企业的风险识别,是企业感知风险的最一般、而又必要的方法之一。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提示企业关键人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通过组织图分析能反映以下事实:(1) 企业活动的性质和规模;(2)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3) 企业内部可以分成的独立核算单位;(4) 企业关键人物;(5) 企业存在的、可能使风险状况恶化的任何弱点。7、财务报表分析法?
18、(简答)适用于任何一个单位团体,侧重于传统的会计报表分析。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显示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和净值,在识别风险过程中,风险管理人员需要考虑:.由于意外损失可能导致价值减少的资产;.可能由于事故而啬或产生的负债及事故发生后仍存在的负债;.资产价值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减少了企业的净值。局限性:负债栏只显示现存的负债情况,并不是将来的负债,对于估计由于将来的错误行为导致企业的负债,负债栏仅提供了有限的帮助。.损益表有助于分析影响净收入的各种因素。对每一种收入和支出都应作出分析以决定是否某一种意外损失会对它们产生负面影响。.财务状况变动表通过提示净
19、流动资本的变化,反映出在报告期内企业资金是怎样变动的,企业资源和资金使用的变化会反映企业潜在的重要风险。局限性:负债栏只显示现存的负债情况,并不是将来的负债,对于估计由于将来的错误行为导致企业的负债,负债栏仅提供了有限的帮助。8、流程图分析法?(选择)答:(1)适用:侧重于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业务循环程序。 (2)特点:专业性强,流程图设计水平较高;广泛的被企业彩分析各类风险。 (3)流程图分析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由于这个原因,流程图分析应该和风险识别的其他方法一起使用。因此,流程图像财务报表一样,只能识别风险是否存在,而不能提示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9、标准调查表法?(简答)答:侧重于保险项目的
20、分析,其专业性强,是一种根据专家意见设计的调查表。包括:保险调查法、保单对照法、资产损失分析法。保险调查法适用于中小规模且风险管理政策并不太完备的企业。主要针对可保风险,也涉及不可保风险。利用标准调查表来发现风险的方法其优点是:(1)由于标准调查表是由保险和风险管理专家们所提供,故可获得职业分析家们的专家意见。(2)利用此法可免费或支付少量费用即可获得专家们的服务。(3)可以让没有任何风险管理知识的人员来回答,方便实用。缺点则有:(1)标准调查表的制成是按一般企业设计而并非为特定的企业设计,故企业在运用此表时可能会发现该表忽略了很多不可保的风险和未包括在内的风险。(2)由于填表人员绝大多数并不
21、知道表中总是是怎样提出来的,使得他们仅仅做完表中的问题,而不能激发填写者的思维,获得更多的信息。保单对照法适用于保险公司内部使用,主要针对可保风险。是由保险公司将其现行出卖的保单种类与风险分析调查表融合,它与保险调查法不同的是使用者必须具有丰富的风险管理知识的专业风险管理人员。资产损失分析法适用于任何企业的资产价值损失分析。这种分析表是从企业整体出发来分析企业的所有风险,包括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结合其他标准调查表,将有助于风险管理人员发现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风险。10、投入产出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各部门的资金投放和部门间的协调分析,较其他方法而言,最能体现成本效益原则。包括:各部门(各环节)对企业
22、产品总价值的贡献;各环节价值的高低代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潜在风险;各部门输入(输出)环节的整体配合。11、风险清单法(最基础的方法):将企业的各项风险因素逐一列示体现,并将这些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联系起来考察,以便发现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可保的和不可保的。 威胁分析(名词):是通过编制对企业经营活动构成威胁的事故一览表,来分析造成企业生产中断的各种原因,以及这些原因对致损事故发生及损失程度的影响力的一种分析方法。事故分析:是对可能引起损失的事故进行研究,并探究其原因和结果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事故树分析:事故分析还可以用逻辑树的方法来识别出各种促成致损事故的风险因素,计算事故发生的概
23、率。我们将利用逻辑树进行事故分析的方法称为事故树分析,它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事故树分析不仅能识别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而且还有助于风险衡量。(定量分析)风险因素预先分析:指在某一项活动开始之前,分析整个系统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类型,估计可能发生的后果一种方法。包括:发生损失的程度;调查风险的来源;划分风险的等级;风险致损采取的措施。第四章 企 业 风 险 分 析1、企业权益的确定?答:权益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对所有权的拥有。具体而言,包括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1)抵押权,是指购销业务或借款合同中将其财产进行授权抵押而产生的权力。包括各种有形财产。若企业
24、丧失的部分或全部对抵押物的权益得不到补偿,企业债权的实现就失去保障,企业就会面临贷款或贷款收不回的风险。企业虽然难以对抵押物进行直接管理,但可以通过要求债务人对抵押物进行保险等方法达到保障债权得以实现的目的。 (2)质(押)权,是指动产质押中的债务人或第三方承担的质押权。同动产质押一样,企业对部分权利质押中的权利凭证,如汇票、本票、债券、提单等拥有权益,同样它们的损毁也会导致企业债权难以主张。 (3)留置权,是指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运输环节发生的债权债务类的处理权。客户在某一期限内履行债务,逾期仍不履行的,加工商可以与客户协议以留置物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留置物。 (4)作为承租人,如果租
25、赁合同中规定承租人承担租赁财产的一切损失,则承租人将面临较大风险,当然承租人也可改变租赁合同条款,将风险留给出租人。(如:融资性的租赁,经营性租赁的转嫁) (5)作为受托人,委托人委托企业处理财产的,如果企业有过失,造成损失,应对委托人负赔偿责任。委托是一种劳务合同,而导致前述留置权产生的加工承揽、运输、仓储保管也是劳务合同,都是从委托中独立出来的。2、财产损失的形态?(选择)答:(1)按财产性质分:动产损失 & 不动产损失; (2)按损失原因分:火灾损失、爆炸损失、飓风损失、盗窃损失、地震损失、洪水损失; (3)按表现方式分: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4)按财产权益的性质分:所有权权益损失、抵
26、押权权益损失、质权权益损失、留置权权益损失、租赁合同权益损失、委任合同权益损失; (5)按保险分:可保损失 & 不可保损失。3、财产损失的评估(小计算)第六章 风 险 控 制1、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答:(1)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认为,损失控制应重视人为因素管理,即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向员工灌输安全意识,以杜绝容易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五个阶段:a.社会环境。影响人的性格,行为。b.人的过失。有意和无意的故意表现为对工作的态度、方式、总是的处理。c.不安全行为。造成意外伤害的直接原因。d.意外事故。是造成事故损失的直接因素。e.伤害。双方的损失。(2)能量破坏性释放理论:该理论认为,损失
27、控制应重视机械或物的因素的管理,即为人们创造一个更为安全的物质环境。为了预防或养活意外伤害,他提出了10种控制能量破坏性释放的策略: 防止能量聚集; 减少已聚集的可能引发事故的能量; 防止已聚集的能量释放; 减慢能量释放的速度; 从时间或空间上把释放的能量与易损对象隔离开; 用物质屏障使能量与易损对象隔离; 改变接触面的物质以减少伤害; 加强易损对象对所释放能量的抗护能力; 减轻事故的损害; 事故后恢复与复原措施。2、风险控制的一般原则?答:(1)提高人员素质; (2)安全管理; (3)风险处理技术措施。3、风险控制的成本收益分析(财务原则)?答:(1)损失控制成本:指布置和维持损失控制措施的
28、成本。分三类: 特殊建筑设施的资本支出和折旧(物力); 从事损失控制活动人员的支出(人力); 计划费用(财力)。 (2)损失控制的潜在收益:损失控制的潜在收益即为事故成本,事故成本越大,损失控制的潜在收益越大,事故成本越小,损失控制的潜在收益也越小。 (3)成本收益分析/两者的处理:在比较上述损失控制成本和损失控制潜在收益时,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潜在收益的不确定性,二是收益和成本时间分布的扩散性。用潜在收益乘以事故发生的概率,可以大致确定预期收益的值,以同样的方法大致确定预期成本的值。再把分散在若干年份的收益和成本,将其预期值贴现为现值,然后进行比较分析,若成本大于或等于收益,经济单位将考虑不
29、采取该损失控制措施,若成本小于收益,经济单位将采取该损失控制措施。4、风险控制的一般方法安全教育:(1)不安全行为: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出现的违反劳动生产规则的不合理行为。其主要表现有: 忽视或违反规章制度。 工作联系中断或不充分。 操作人员判断错误或操作错误。 不安全的姿势和动作。 安全装置失效。(2)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技能因素、管理因素、教育训练因素、设备和环境因素、社会因素。(3)安全教育的内容:(安全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员工) 安全法制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技能教育。 安全态度教育。风险控制的具体方法:风险避免、非保险控制、保险。5、试述风险避免的内容?答:(
30、1)含义:风险避免是放弃某一活动或拒绝承担某种风险以回避风险损失的一种控制方法。风险避免是各种风险处理技术中最简单亦较为消极的一种。 (2)最适合采用风险避免办法的情况有以下两种(适用性):第一,某种特定风险所致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相当大;第二,应用其他风险处理技术的成本超过其产生的效益,彩风险避免方法可使企业受损失的可能性等于零。 (3)缺点:.欲避免某种风险但不可能。如:自然灾害.采取避免风险方法在经济上未必适当,某些风险即使可以避免,但就经济效益而言也许不合适。.避免了某一风险有可能另外产生新的风险。6、试述损失控制的内容?(1)含义:损失控制,是指企业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
31、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发生的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各种控制技术或方法。(2)目的:在于积极改善风险单位的特性,使其能为企业所接受,从而使企业不丧失获利机会。是控制法中更为重要的一种,也是企业最适用的一种。(3)损失控制措施的分类: 依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两类。前者以降低损失概率为目的,后者以缩小损失程度为目的。 按照所采取措施的性质分,可分为工程法和行为法两种。前者以风险单位的物理性质为控制着眼点;后者则以人们的行为为控制着眼点,如教育法。 按照执行时间分,即以控制措施执行时间为标准可分为损失发生前、损失发生时和损失发生后。应用在损失发生前的控制法基本上相当于损失预防,而应
32、用在损失发生时和损失发生后的控制实际上就是损失抑制。7、比较风险避免、损失预防、损失抑制?答:(1)概念:.损失预防是指在损失发生前采取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项因素,即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以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损失抑制是指采取措施使在事故发生时或事故发生后能减少损失发生范围或损失程度。.风险避免是放弃某一活动或拒绝承担某种风险以回避风险损失的一种控制方法。风险避免是各种风险处理技术中最简单亦较为消极的一种。 (2)区别: 风险避免是将损失控制的概率降低为零,是自足型的风险管理技术。主要针对个人的风险避免。 风险抑制和预防是风险管理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预防在前,抑制在后,两者密不可
33、分。在实际控制过程中,经常同步进行。 风险预防和抑制是以企业风险计划为主体,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进行风险概率和程度的控制,是企业效益型的手段。8、诸多损失预防措施都是与引发损失的因素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损失预防措施是一种行动或安全设备装置。在损失发生前将引发事故的因素或环境进行隔离。如果把引发损失的诸多因素看作一条事故链,那么损失预防就是要在损失发生前切断这条链条。9、试述损失预防措施的内容?答:损失抑制措施大体上分两类:一类是事前措施,即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一类是事后措施,即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程度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损失发生前所采取的损失抑制措施,有时同时
34、也会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如在没有紧急情况下以较慢的速度驾驶救护车,既达到损失抑制的效果,又起到了损失预防的效果。事前损失抑制措施与事后损失抑制措施有重复的地方,因为事后损失抑制措施实际上是事前损失抑制计划。这各重复并不影响风险管理的效率或风险分析。事前损失抑制计划只是一个损失发生前想要达到的良好愿望:即在损失发生后使其损失最小化。损失抑制本身需要有事前损失控制计划、甚至实际操练那些有可能在紧急情况下要采取的方法或步骤,以做好准备。计划和执行只是在同一个过程中的两个步骤,对损失抑制而言两者缺一不可。10、风险隔离包括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方面:分割&复制。(1)分割风险单位又包括分离和分散
35、:.分离是将经济单位面临损失的风险单位分离,而不是将它们集中在都可能遭受同样损失的同一地点。这种风险分离的办法,减少的是一次事故可能发生的最大预期损失。从这一点上讲,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损失抑制措施。.分散是风险控制的另一种对策。它通过增加风险单位的数量,将特定的风险在更大的样本空间里进行分散,以此来减少单个风险单位的损失。分散是增加经济单位控制下的独立风险单位数量,达到减少总体损失的目的。(2)复制:复制风险单位,即再设置一份经济单位所有的资产或设备作为储备,这些复制品只有在原资产或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下,方可以使用,平时不得动用。11、试述风险隔离的特点?答:分割和复制同其他损失抑制措施有明显区别
36、,以下四点需要注意: 首先,分割和复制不像其他损失抑制措施那样力图减少风险单位本身的损失的严重性,而在于减少总体损失的程度。其次,分割和复制减少的是一次独立风险事故的损失,但同时增加了风险单位,也就会影响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的概率。复制风险单位一般不会减少损失发生概率。再次,复制风险单位可以减少平均或预期的年度损失,因为复制风险单位没有提高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的概率。最后,分割风险单位能不能减少平均预期损失,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割风险单位减少损失程度是否比降低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概率来得更重要。第七章 风 险 的 财 务 处 理1、非保险型转移的特点(与保险型转移的区别)?. 受让人不同:非保险型转移
37、:受让人是一般性的商业企业与个人;保险型转移:专业性的保险公司。. 性质不同:非保险型转移:企业与个人间的商业转移方式;保险型转移:受让人有意识、有组织、主动积极的保险转移。. 双方契约方式不同:非保险型转移:一般性的商业合同;保险型转移:专门的契约保险合同(保单)。2、非保险转移的实施方式?答:(1)中和:是将损失机会与获利机会平衡的一种方法,以降低双方的风险损失。通常被用于处理投机风险。 (2)免责约定:是指合同的一方通过合同条款,对合同中发生的对他人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责任转移给另一方承担,即通过主要针对其他事项的合同中的条款来实现风险转移。 (3)保证书:是指由保证人对被保证人因其行为
38、不忠实或不履行某种明确的义务而导致权利人的损失予以赔偿的一种书面合同。 (4)公司化。3、非保险型转移的优缺点、用适用条件?答:(1)优点:.适用面广泛,包括各种风险转移;.具体操作措施灵活多样;.转移的直接成本较低;.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控制风险、减少风险。 (2)缺点:.法律和情理的双重限制;.合同条文理解的差异可能引起一些问题;.转让人要承担一定的代价;.受让人有时无力承担所转移的损失责任。 (3)适用条件:.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损失必须能够明确地划分;.受让人应当有能力并愿意承受适当的财务责任;.应用这种方法,对于转让人和受让人双方来说,应该都是有益的。4、风险自留的相关内容?风险自留:又
39、叫风险承担,是指经济单位自己承担由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这是一种重要的财务型风险处理手段。风险自留的实质在于,当风险事故发生并造成一定的损失之后,经济单位通过内部资金的融通,来弥补所遭受的损失。风险自留与风险控制也不同,前者是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处理其财务损失,而后者则是在风险事故发生前采取措施。风险自留是处理残余风险的一种技术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它是唯一可能的风险对策。任何风险处理手段都有其局限性。有时,对于某种风险预防不能,回避不得,且又无处可转移,经济单位别无选择, 只有自留风险。风险自留是处理风险的最普通的方法,它可以是被动的,又可以是主动的,可以是无意识的,也可以是有意识的,可以是无计划
40、的,也可以是有计划的。5、风险自留的分类?答:(1)被动的风险自留:又叫非计划性风险自留。是指风险管理者因为主观或客观原因,对于风险的存在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没有对风险进行处理,而最终由经济单位自己承担风险损失。 (2)主动的风险自留:又叫计划性风险自留。是指风险管理者在识别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处理方式进行比较,权衡利弊,从而决定将风险留置内部,即由经济单位自己承担风险损失的全部或部分。6、计划性风险自留的具体措施?(13)(1)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时,经济单位把意外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这种办法只适合于处理那些损失概率高但损失程度较小的风险。优点:.风险自留方
41、式在损失前不发生任何费用,直到损失实际发生后才有现金支付。.损失发生后,风险补偿费用仅限于支付实际损失额。.风险的代价被列入预算后,自然就被列为经济单位的预算控制对象,因而自动受到预算控制制度的监督。 缺点:有时会加重本期生产经营过程的成本投入,影响当期损益。经济单位将损失直接摊入经营成本的能力取决于一年当中是否总能保持一个超过其他支出项目的收入余额。风险管理者在考虑解决风险损失时,无论是将其打入每月的现金预算,还是打入更长时期的预算,仅仅按各该时期的预期损失额的大小来确定预算是不够的,只有在各该时期的单独损失与总的损失额的可能差异都落在预算限额以内,这样处理风险的方式才是可靠的。(2)建立意
42、外损失基金:又称自保基金或应急基金,是经济单位基于对所面临风险的识别和衡量,并根据其本身的财务能力,预先提取,用以补偿风险事故所致损失的一种基金。这种办法用于处理那些可能引起较大损失,但这一损失又无法直接摊入经营成本的风险。优点:.节省保险费;.促进企业经营稳定;.基金投资可以获利;.道德风险减少;.理赔迅速。缺点:.基金规模的限制(与保险相比);.可能发生财务调度困难;.风险单位数目有限(筹集资金受限);.税法方面的不利(没有避税的功效)。(3)借款用以补偿风险损失:即在风险事故发生后,经济单位通过借贷筹借资金以补偿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适用于不能通过建立意外基金得到补偿的风险损失(概率小,
43、损失高)。借款渠道:.内部借款:一旦损失出现,只能领先内部各种基金,以获得必要的和足够的支付款项。但这种方法本身也是有风险的:第一,补偿损失所需要的资金额在基金中没有留足;第二,基金额度是够的,但是当前处于不可流动的状态,要将其用于补偿损失,就得变卖非流动资产,这会引起损失。.特别贷款:损失发生后,由于无法从内部筹措补偿资金,经济单位只好向外部借款筹集补偿资金,以解燃眉之急。.应急贷款:由于风险事故的突发性和损失的不确定性,对风险损失进行事先计划安排是非常必要的。7、建立意外损失基金与将损失直接摊入经营成本的区别?答:(1)从风险损失产生的背景来看,前者指损失发生之前的措施,而后者仅指损失发生
44、时或者发生以后将损失摊入成本; (2)从采取措施的性质而言,前者是对风险损失进行补偿的计划措施,而后者是对损失补偿的实施措施。此外,前者往往是在后者无法实施,或者有诸多限制时而进行的预先计划。8、建立意外损失基金(自保)与保险的区别?答:其一,保险是集合众多同类风险单位分担损失的一种风险处理方法,就其性质而言属风险结合与转移技术,但自保则属企业本身单独承担风险的一种技术; 其二,经济单位参加保险,在事故发生时可随时获得补偿,但自保在基金积累形成之前发生事故则无法获得充分的补偿; 其三,经济单位参加保险,在保险责任终止后其已付保险费不能返还,但自保剩余财产仍属企业自己所有。9、专业自保公司及其类
45、型?答:专业自保公司是由工商企业自己设立的保险公司,旨在对本企业、附属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企业的风险进行保险或再保险。. 按其业务范围的不同,专业自保公司可以分为:纯粹专业自保公司(对内)、公开市场的专业自保公司(对外)。. 按其投资来源不同,专业自保公司可以分为:单国专业自保公司、多国专业自保公司、公会专业自保公司。10、专业自保公司的优缺点?答:(1)优点:.承保弹性增加;.保险成本降低;.租税负担减轻;.损失控制加强;.自保与再保险结合。 (2)缺点:.业务量有限;.风险品质较差;.组织规模简陋;.财务基础脆弱。11、专业自保公司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对国际保险市场产生的影响?(特点)答:(
46、1)老牌的一些保险商和经纪人的保险费和佣金收大大减少; (2)迫使保险业发生戏剧性变化,使经纪人变成了保险人; (3)不少专业自保公司发展成为正规保险商,对现有的保险商可能构成威胁。12、专业自保公司的产生与发展的相关内容?企业通过建立意外损失补偿基金来处理自留的风险,可以说,这是专业自保公司产生的前奏。(专业自保的萌芽)随着企业实力的壮大,企业所属单位或部门的增多,企业所属单位或部门收取意外损失分摊费以建立起补偿基金的做法,与商业保险公司收取保险费以建立起保险基金的做法在形式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同时,随着企业风险的增多,企业向保险公司投保所产生的额外负担越来越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建立
47、意外损失补偿基金的做法开始向建立自己的保险公司专业自保公司这种更高一级的形式发展。第一批真正的专业自保公司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不列颠组成。当时的英国石油公司、帝国化工公司和尤尼来佛公司等都为承保它们自己业务范围内的风险在英国开设了保险公司。专业自保公司的蓬勃发展是从美国开始的。第八章 风 险 的 保 险 转 移1、保险的概念?答:首先,保险属于经济范畴,是集合同类风险单位以分摊损失的一种经济制度。其次,从法学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是投保人与保险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要约和承诺,订立的保险合同。其三,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众多的经济单位结合在一起,建立保险基金,共同对付不幸事故。2、保险这一概念具备的要素?答:(1)特定风险事故的存在。 (2)补偿损失,安定生活。(经济补偿,以减少风险损失的程度) (3)集合众多的风险单位。 (4)保费负担,公平合理。(保费众担,收费、理赔公平)3、保险的优缺点?答:(1)优点:.补偿风险损失,保障经济生活安定。.减少不确定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为社会提供长期资本来源。.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