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园》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颐和园执教者陈红娟课时1课时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长于鉴赏的乾隆皇帝有诗云:“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课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旅游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以游览的路线为线索,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
2、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内容的优美(2)能力目标:通过对词句的理解,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借助课外资料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品读、欣赏中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并学习本课按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陶冶,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颐和园大而美的特点。学习本课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难点学习本课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向交流活动。现在,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提升到了教学的重要位
4、置上。因此,要让阅读活起来,关键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打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提高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教学中力争做到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读、说、议、写、画,去代替教师单一的讲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
5、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说说自己旅游过的景点风光。师:你去过哪里旅游?那里的风光怎样?二、出题、读题板书课题: 颐和园认识这个词吗?、学生朗读课题:抽生读,齐读。、欣赏课件(颐和园)想去颐和园看看吗?让我们一起走入颐和园。课件介绍有关图片。、看完颐和园风光后,感觉颐和园中景色怎样?美。让我们美美读读课题。齐读。三、初读课文过渡:颐和园的确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欣赏美丽的风景是种美的享受,欣赏美的文字,更是一种美的熏陶。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述,去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美。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篇文章,读准字音,读通文章,遇到难读的词句可以反复地读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交流反馈:长廊
6、、宫殿、掩映、堤岸、佛香阁、建筑、姿态不一、神清气爽、金碧辉煌、耸立、远眺、琉璃瓦、画舫、横槛、栽满。自由朗读。抽生读(正音)。师:老师发现他“掩映、堤岸”读得特别好,让他带领我们读读这两个词。学生读。课文中的两个多音字他也读正确了,一个是几乎的几,另一个是佛香阁的佛,你们知道它们的另一个读音吗?出示多音字读。抽生读。(出示图片了解“画舫”和“横槛”。)齐读词语。朗读句子:师:这些词语同学们读得都很正确,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去,你们还能读好吗?出示句子: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桥
7、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抽生读、句,齐读。、美丽的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主要写了哪几个地方的景色?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小结:这就是作者游览的景点。像这种从这个景点写到那个景点的写作顺序我们就叫做是游览顺序,一般在游记中经常使用。本文的游览顺序就是学生接。板书:游踪顺序四、品读课文过渡:听说颐和园的长廊别具一格,咱们先到此处去走走瞧瞧。请同学们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好好体会。欣赏长廊风光:、学生轻声朗读。、师:读了文字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交流反馈:长廊的长、美:引导:哪些词
8、中看出了长?七百多米,间,一眼望不到头。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年他被认定为“世界吉尼斯记录”,怎样?够长吧。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一下。指导朗读:抽生读、齐读。对于长廊,除了长,你还感受到了什么?美。哪里看出来的?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学生读。师:想看看长廊吗?出示图片。看了图片相信大家的感受更加深刻了,来咱们再来读读这一句。学生齐读。画的多:数量多,种类多,精美。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师:是的,这么长的横槛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画,的确很多,除了数量多,从这一句中你还感受到了彩画的什么也很多?种类。从哪里感受到的?其实这些画远不止横槛上有
9、,还有枋梁上,亭子内部都是彩画,这样大大小小,不同种类加起来达到了多幅。怎样确实多吧。谁来读读这句。读出自己的体会来。抽生读。师:想看看这些彩画吗?出示图片。看完了图片,你觉得这些彩画怎样?漂亮、精美。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长廊两旁的鲜花美:引导:读出花的多而美。小结:颐和园的长廊果然名不虚传。谁愿意通过整体朗读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配乐朗读,抽生读,齐读第二小节。1、谈自己旅游过的地方。2、朗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后交流反馈。学生读重点词语,然后把重点词语放到句子中,体会作用。学生快速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了解作者去了哪些地方。读课文,跟随老师一起找出描写长廊特点
10、的句子。学生配乐朗读。谈话引入课会比较自然。学生读课文去感受“颐和园”的美,为学习游览顺序做铺垫。读课文,感受文字带来的美,并进行字音反馈,加深识记。让学生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带来的作用。通过找相关语句知道作者去了哪些地方,从而引导出什么叫做游览顺序。通过找具体的说明句子,掌握具体的说明方法,体会景物描写方法,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通过配乐朗读体会颐和园长廊的美和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课堂小结2分钟小结:这次游览,我们欣赏着风光的秀丽,品味着语言的优美,真是收益非浅啊,下节课我们继续游赏颐和园。布置作业1分钟、课堂作业:书写“殿、廊、柱、栽”每个字写两个。、课后作业:熟读课文。抄写词
11、语。板书设计颐和园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游踪或游览顺序)长、美彩画精美、种类多、数量多花草美、多教学反思优秀教师的课堂往往是波澜起伏,高潮迭起,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上课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用自己的心灵走进了课堂。所以在上本节课时,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去展开教学。、转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则更多的成了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转变了学习方式,教学的过程始终是平等对话的过程。、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在孩子们体会到了长廊的美后,便引导他们进行各具特色的朗读,表达他们各自独特的感受。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只有一个,但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们从不同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所读出美的感受是不同的。、创建了和谐的对话场景:我从课堂的“独白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激活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中把学生带入“情境场”,看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你有什么体会,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总之,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学的创造空间是不可估量的。我们需要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引领孩子们在语言世界里主动探究、发现,并为他们的潜能的发挥创造机会,使学生的生命之河跃起灿烂而美丽的浪花。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