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实验制度(共20页).doc
《临床微生物实验制度(共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微生物实验制度(共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规章制度(一)微生物实验室室内质控制度1、每位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质控意识,以质量控制工作为核心认真做好各项质控试验和记录。2、 加强质量控制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规范操作,正确分析处理结果。一旦发现失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失控结果。3、 每批自配或购置的培养基、生化鉴定等必须进行无菌试验及用已知特性稳定的参考菌株进行监测。合格方可使用,并作好记录。4、 每周进行药敏试验质量控制。对每批微量药敏板、培养基、药敏纸片必须用ATCC27853、ATCC29213、ATCC25922菌株进行质控,并做好记录,出现问题及时分析,采用相应措施。5、 每天观察培养
2、箱、CO2培养箱、冰箱的温度,并做好记录。6、 每天操作完成后进行紫外线消毒灭菌,并做好记录。7、 用ATCC27853、ATCC25923、ATCC25922菌株对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购进的每一批新试剂进行鉴定和药敏质量控制。8、 认真讨论分析每次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二)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操作技术规范1、负责鉴定及签发报告的主管技术人员应通晓诊断细菌学的全 面知识。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操作按全国临床操作规程。2、从事细菌专业技术人员,应了解监测知识,掌握其检测方法, 定期统计分析感染细菌分布,耐药变迁,并将其结果反馈临床。3、细菌室工作人员均应具备细菌传染、消毒、灭菌知识。
3、4、细菌专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了解细菌学新进展。5、定期或随时与临床联系,主动参与病例讨论,了解病情及治疗情 况,达到细菌 与临床的密切联系。6、每天发出的微生物报告应认真复审,分析报告、评价报告。7、工作人员加强有菌观念,无菌操作。8、当工作环境被细菌污染,必须立即消毒处理,报告主管人员,采取必要安全措施。9、工作人员被细菌培养物污染应消毒处理,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并向主管负责人报告,采取特殊措施(三)菌(毒)种制度1、菌种保管应有专人负责,保存于冰箱中,房门专人加锁,确保菌种安全。保管人员变动时,必须严格交接手续。2、菌种应有严格的登记,包括形态,分离日期,鉴定日期, 签发者,主要鉴定性能
4、(包括形态、染色、抗原结构、动物致病力等),并注明使用、转移、销毁情况及原因。3、各种菌种应按规定时间接种,一般在接种三次后作一次全面的鉴定,注意菌种有无污染及变异,如发现变异时,应及时更换。4、菌种保存范围及向外单位转移,按国家卫生部规定执行。5、所有存在菌种应具备清单。(四)微生物实验室仪器维护保养及质控制度为了使仪器能够高质量的运行,使仪器报告的结果准确可靠,特制定以下仪器维护、保养和质控制度。一、BacT/Alert 3D血培养仪的维护、保养和质控措施1、每天上班开始工作前和下班离开前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仪器培养箱温度的报告里外是否一致。2、每天用中性的清洁液将仪器表面擦拭干净3
5、、仪器每一个月做一次彻底的清洁保养,包括清洁外壳、瓶孔、滤网等4、仪器每年请工程师做一次检定工作。二、SENSITITRE ARIS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的维护、保养 和质控措施1、每天上班开始工作前和下班离开前要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2、每天用中性的清洁液将仪器表面擦拭干净3、购买新批号的都必须先做质控,质控合格后才能用于临床检测。4、仪器检测数据每周星期六做备份。5、仪器每一个月做一次彻底的清洁保养,包括清洁外壳、卡片架、滤尘网等6、仪器每年请工程师做一次检定工作。(五)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菌株保存及使用制度概述:标准菌株是细菌室室内质控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生物资源,我室的标准菌株
6、主要来自省临检中心的发放和从卫生部临检中心以及国家菌种保存中心购买所得,为了让标准菌株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特制定以下规定:1、 对每批购买的标准菌株要做好登记,包括菌种的菌名、编号、购买时间、保存地点、记录人等2、 每次使用标准品都应作好使用记录,包括标准品的名称、 编号、使用时间等。3、 购买的标准品初次使用时,应大量增殖,然后分装在含10%的脱脂奶粉中,-20以下保存。4、 新的标准菌株复苏最多不得超过三次,如超过三次将不在视为标准菌株使用。5、 标准菌株保存管一经溶化使用后,不得再次冻存。(六)微生物实验室内务规定1、细菌室岗位分工与职责规定1.1概述鉴于细菌室工作琐碎烦杂且千头万绪,为
7、了使细菌室的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特将细菌室暂定为两个岗位,以明确工作范围、增强责任心、便于日常工作的完成。当然由于细菌室不同岗位工作量的随机性较大,故我室要求大家发扬既分工,又协作的精神,共同完成细菌室工作。1.2岗位职责各岗位工作人员要求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高质量的完成本岗位工作,如遇到问题须提出经讨论解决。1.3岗位分工岗位:完成细菌培养标本(号菌培养除外)的结果观察处理及报告发放。岗位:完成仪器的维护、保养和质控工作等。2、细菌室记录内容明细2.1环境条件:室内温度、湿度,每天一次,上午8点记录。2.2恒温设备:孵箱、普通冰箱,每天两次,上午8点、下午5点记录。2.3分析仪
8、器常规每日保养一次,发现问题随时详细记录;质控按要求测试完毕后,及时手工记录,2.4标本与结果:不合格标本记录、危急值报告记录、结果记录。2.6 生物安全柜使用记录2.7 紫外线灯使用记录3.细菌室室内环境条件控制范围温度1828,湿度2080。(七) 微生物安全与防护制度1、 工作区内禁止饮食,吸烟和存放食物及使用化妆品。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实验工作区禁止无关人员出入,尤其要严禁儿童进入。2、 实验室里应保持整洁,不存放与工作无关的杂物。3、 工作台每天至少用消毒剂清洁一次,在溢渗传染物后要立即消毒、清洗;4、 实验室附近配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定期检查,以保证符合要求。5、 规范实
9、验人员操作过程,避免操作错误,试验操作进程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飞溅、气溶胶产生。6、 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如结核杆菌培养、感染性组织等。结核杆菌的培养及标本涂片务必在生物安全柜里操作。台面要铺好浸泡消毒溢的纱布垫,工作完毕将纱布垫浸泡在消毒液中,并消毒洗手。 7、 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8、 凡发生溢漏事故或接触传染性物质后,均应立即报告主任,并做好书面记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9、 工作人员在处理传染性物质或动物之后,以及在离开时
10、要洗手。10、 工作人员在进入工作区前,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工作完毕后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11、工作时必须戴手套、帽子、口罩。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12、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应急药品。13、 每周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消毒,每日用紫外线灯对室内消毒,紫外线消毒时应无人。14、 实验室应有专人管理实验室安全事项
11、。有实验室安全规划对实验室安全进行定期的审核,评审。定期对实验室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15、 有实验室安全记录和发生事件的记录(八)微生物实验室规章制度 1、 设培养基制作室、洗涤消毒室、微生物检查室、细菌仪器室等。 2、 室内光线要充足,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安静清洁,无蚊、无蝇。 3、 进入室内必须穿白大衣,戴白帽,换拖鞋,作好自身防护。 4、 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操作危险活菌应在固定地方进行,台5、 面要铺好浸泡消毒溢的纱布垫,工作完毕将纱布垫浸泡在消毒6、 液中,并消毒洗手。 7、 吸取标本必须用有橡皮吸头、塞有棉花的无菌吸管,用过的吸管放在消毒液中。 8、 用过的染菌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微生物 实验 制度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