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复习要点(共7页).doc
《哲学复习要点(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复习要点(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哲学复习要点 唯物论(也叫辩证唯物论、唯物主义观点、唯物的观点)主要原理 必背名称内容方法论意义运用及关键词自然界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在利用、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环境,问题;生态保护问题。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2、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一切主观东西的提出,出现依据、根据、顺应、立足、针对、从、面临、面对、提出、原来人们是什么思想,现在是什么思想、中国(地方)特色,修订法律、调整政策等,国情、省情等,本地优势。在指导下,树立观念,实施战略等,贯彻、坚持(弘扬)精神、文化、方针等,转变观念,提高思想素质,深入开展学习等。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认识和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3、,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相统一。国家宏观调控(主观能动性)要遵循价值规律,生态、环境问题,既要有热情,又要讲科学,天气预报、人工降雨,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技项目(如嫦娥工程、基因工程),防治疾病等。超载,过渡, 急功近利,滥致使,预见、预测,符合、遵循取得成功,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精神。重要概念和知识1、物质。(1)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2)属性:唯一特性(本质、共同属性)是客观实在性。根本属性是运动。其他属性: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区别:
4、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永恒的、不灭的;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暂时的和可以消失的。联系: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
5、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2、意识。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突出表现在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3、主观的东西有:思想、意识、观念、观点、认识、政策、方针、路线、方案、方法、计划、规则、规划、对策,法律等。4、导致人们形成不同意识的原因有哪些?客观因素:最根本的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制约。主观因素:立场不同(“立场”指利益立足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一定对);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
6、者都对)。如何获得正确意识?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5、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哲学依据是什么?有何地位?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统一于物质。(3)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使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4)反对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7、,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与当地的实际)历史的(与当时的实际)统一;要从全面的、整体的实际出发,不是从孤立的实际出发;要做到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要思想有哪些?“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心之官则思;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气者,理之依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都从火
8、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意识主宰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命运。主要思想如:“万物皆备于我。”“万物与我为一。”“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包万物,心包万理。”“万物皆在吾心。”“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我思故我在。”“存在就是被感知。”“物质是观念的集合”“物是感觉的复合。”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本质。”“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有一种
9、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主宰着自然和人类的命运,如,理念、绝对真理、绝对精神、神灵天意等。主要思想有:“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有是理,后生是气”,“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理在物先,理在事先”。“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人为天命所主宰。”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研究某一特定领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学科,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10、,并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8、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只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关系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二者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10、朴素唯物主义: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气等)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机械唯
11、物主义:把自然科学中的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否认一是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在历史观上坚持唯心主义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解释世界,通过实践实现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判断题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错)。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错)。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错)。3、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阻碍)作用(错)。4、意识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错)。5、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错)。6、人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错)。7、意识能够直
12、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错)。8、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错,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是不断变化的,事物不同阶段的规律也是不同的)。9、实事求是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错,应该反过来讲)。10、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错)。11、规律是正确的,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1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错)。13、科学理论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错)。14、意识总是落后于客观事物(,意识一切主观都具有相对独立性)。15、客观存在一定是客观实在(错,客观存在既可能是物质现象,也可能是
13、精神现象)。16、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所以,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错)。唯物辩证法(也叫辩证法观点、辩证的观点)主要原理 必背内容方法论意义运用及关键词联系的观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要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五个统筹(城乡、区域发
14、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结合、协调、统一、影响、意义、有利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关、处理关系,同时、统一整体、导致、造成、引起,后果、离不开、一致性、连续性、空间相邻、左邻右舍。经济学、政治学中的各种关系均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材料中涉及二者以上关系。因果联系原理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由于、因为、所以、结果、造成、导致、预见、所有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决定
15、部分,整体的性能状态会影响到部分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部分也制约着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要优化结构(系统要素)组合。3、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田忌赛马,“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盲人摸象,东、中、西部与全国,组成部分,环节,全局、大局、局部、要素、战略、长远、高度,三农与全国工作,地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
16、,中央与地方,分裂、独立等,一切结构(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问题,系统工程,资产重组,优化组合等。发展的观点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如实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创新型国家、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新、更新、刷新、发展、提高,新产品,新思路,新方案,新局面,新形势,长远规划,长远利益,战略高度,从到的发展过程,面对未来,可持续发展,前瞻性,科学预测,推陈出新,新陈代谢等。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
17、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求我们观察、分析问题时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自主创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扩大开放的关系;个人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要靠自身努力,同时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企业要练好内功;个人要注重主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既自力更生、又对外开放,自身(自主、自我、主观)努力、修养,他人帮助,顺境、逆境,扩大内需,近朱近墨,不怨天、不尤人,“桔、枳”,机遇、条件、环境。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大小、
18、速度、程度、规模等,事物结构和排列秩序的变化)。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坚持适度原则(为什么)。要重视量的积累和学会“优化结构”(为什么)。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为什么)。量的增减,逐步,长期努力,防微杜渐,事物构成要素的排列方式(次序)。过犹不及,好事向坏事转化。奋力一搏,瞻前顾后。数量、一切结构问题、要素、度、适度、性质、飞跃、有步骤、分阶段,从做起,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一蹴而就,急于求成,一次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防微杜渐等。事物发展趋势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
19、曲折。国际形势总的是趋向缓和、美好的未来、前途光明,困难与挫折,严峻挑战、逆境,道路曲折、曲折过程、反复、风雨过后见彩虹、病树前头万木春、艰苦奋斗。矛盾的观点矛盾对立统一原理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要求我们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既又,利与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优点与缺点,和而不同,变成、转化为,居安思危,正视、化解矛盾,面对现实等。垃圾变废为宝。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即全面观点。既-又-、同时、但也要,双刃
20、剑,利弊、优缺点、机遇与挑战、和而不同,居安思危,正视、化解矛盾,面对现实等。即有题目中有没有对立统一双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结合。各项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根据特点、针对、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手段,根据当时当地实际,符合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比较优势,独特、多样性,区别、差异,量身定做、量体裁衣,同病异治、国情、省情等,中国等特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律、一概、一刀切、
21、一风吹、统一标准,不以时间条件场合为转移则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二者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抓好典型”等科学工作方法。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别国、别人的经验与本地、本人实际相结合,搞试点(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借鉴的经验,典型示范,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不照搬照抄、死搬硬套,
22、同与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把中央政策、上级政策、别个地方的经验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要恰当处理次要矛盾。中心(如经济建设)、核心(如中共的地位)、重点、要害、关键、着力点、要务、首要任务、牛鼻子、节骨眼主题、突破口、第一等抓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抓住主流。看问题不能忽视支流。分析形势,巨大成绩存在不足(困难和问题),主流、主体、
23、支流,利大于弊,判断性质、辨清方向、识大局(大体),总体上、总的来看,还有问题,评价人的功与过,防微杜渐。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原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要求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主要知识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因果联系的特征:既是现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3、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 复习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