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共12页).doc
《宜昌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昌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宜昌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2011年7月25日)宜昌古称夷陵,既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水电能源中心,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绿色宝库”之称。全市现辖五县、三市和五个城区,全市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5万。近几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森林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绿色支撑和生态基础。现将我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统一思想认识,努力形成创森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把森林城市建设作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的重大战略举措,纳入全市
2、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统一思想、强化责任、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形成了创森工作的强大合力和共同行动。(一)统一思想,形成创建共识。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从维护三峡工程生态安全、构建宜居宜旅宜业城市的高度,先后提出“生态立市”、“建设绿色宜昌”战略,下发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自然保护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林业生态建设的热潮,包括森林城市建设在内的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2月,市委林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同年10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动员大会
3、,市长李乐成亲自动员部署,号召全市人民积极参与,团结拼搏,努力实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广泛动员,形成了市县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创建氛围。(二)科学规划,明确创建重点。我市立足宜昌实际,组织编制了宜昌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立了“世界水电绿都、峡江森林名城”的国家森林城市定位,按照“一城带八极,一环连三网,三区加多点”的建设格局,明确重点实施中心城区绿化建设工程、新农村绿色家园工程、绿色通道生态景观工程、农田林网建设工程、三峡珍稀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工程、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木本油料特色产业工程、三峡地区种苗花卉基地工程、森林生态旅游建设工程等九大主体工程,努力
4、形成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全面实现生态宜居、产业发达、文化丰富、人民增收、山青水秀的发展目标。(三)强化领导,落实创建责任。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李乐成任组长,市委副书记李亚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举海,市政府副市长王国斌任副组长,25个市直部门、13个县市区和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工作重点、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同时将39项创森指标逐一分解,纳入各级政府和市直部门绩效目标管理,层层签定了目标责任状,落实了创建责任。同时,建立了创森工作协调会议、市区联动机制和定期检查督办等
5、制度,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总体规划编制、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进行研究和督办,市人大、市政协分别对全市的创森工作进行了视察和专题调研。市直各部门和县市区也都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确保了创森工作责任落实、组织有序、保障有力。二、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的要求,结合宜昌实际,我市重点实施了九大主体工程及“4+3”增绿工程,城乡生态面貌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产业进一步提升,各项指标达到了省级森林城市考评验收标准。(一)实施重点工程,打造生态屏障。“十五”时期以来,全市采取停、封、退、造、改、迁“六管齐下”的生态治理措施,即停止
6、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以电气煤代柴、生态搬迁,把三峡坝库区、清江流域区、沮漳河流域区、平原林网区、宜昌城郊区作为生态建设与治理修复的重点区域,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国家五大林业重点工程,有效管护1274万亩天然林,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287万亩;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68万亩;完成长江防护造林7.94万亩、低产林改造21.2万亩。全市林业用地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分别比“十五”期初增加了111万亩、193万亩、736万立方米、6.5个百分点;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8.53%,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了14.22%,土壤流失总量下降了15.56%,宜昌境
7、内长江输沙量下降80,有效构筑了三峡坝库区生态安全屏障。(二)加快城乡绿化,建设绿色家园。全市围绕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在城区和城郊重点实施了“4+3”增绿工程,在农村广泛开展了“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三年来全市完成植树造林67.3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不含灌木林)达到58%,在“九五”期间48.5%的基础上年均增长了0.95个百分点,其中宜昌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46.15%。全市坚持开展以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绿化”为重点的乡镇、村屯绿化,每年植树达到570万株以上,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平均达到30.6%,村庄林木覆盖率平均达到60.3%。市城区重点加强街道、社区、机关等区域绿化,
8、绿地率达到35.5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88平方米;城区乔木种植面积占绿地面积65%,建城区树冠覆盖率达到42.2%;城区新建地面停车场2个,树冠覆盖率分别达到35%和40。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全市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到81.21,其中城区水源地官庄水库森林覆盖率达到80.2。全市按照“各区有公园、中心多公园、城郊大公园”的布局,新建了一批公园和街头游园,全市公园达到199个,其中市中心城区121个,在近郊重点建设了金银岗、磨基山、晓溪塔、峡口碑垭、西陵石板等5个森林公园,90%以上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化,满足了市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我市还十分重视苗圃基地建设
9、,大力繁育、推广乡土树种,重点在城区选择性推广种植了樟树、栾树、锦叶白兰、银杏、广玉兰、桂花等一批乡土特色树种,乡土树种使用比例达到92.58%。(三)加强林网建设,构建生态系统。全市以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和农田林网等“三网”为骨架,加快了点、线、片、环相结合的绿色廊道生态网络建设。一是道路林网化。全市重点建设了“一江两山”交通沿线林业生态景观工程,绿化国省道、县道、乡道2770.7公里、2029.8公顷,绿化率达到89.3;绿化高速公路258公里、516公顷,绿化率达到100;绿化铁路141公里、180公顷,绿化率达到87%。二是水系林网化。着力加强长江、清江、沮漳河、黄柏河等主要江、河沿岸生
10、态保护和近自然水岸绿化,水岸平均绿化率达89.2,形成了宜昌城区、宜都、枝江、当阳、远安、秭归、夷陵、长阳等一批山水相依、山清水秀的滨江、滨河城市带。三是农田林网化。重点加强了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农田林网建设,共完成农田林网1500公顷,控制农田面积8300公顷,宜都、枝江、当阳基本农田控制率分别为92%、87%、 86%,已达到国家林业局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标准。同时,我市以长江两岸及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营造防护隔离林带,中心城区近三年来共建设防护隔离带2000公顷,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三、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加快兴林富民步伐我市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举,以创建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创
11、建,林业自身从森林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发展,广大林农从森林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实惠。(一)加快基地建设,增强林业发展后劲。近几年来,全市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林业基地发展模式,坚持走“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道路,加快建设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殖、用材林等林业产业板块基地,建成速丰林基地300万亩,经济林基地268万亩,中药材基地233万亩,全市千亩以上的基地达到220个,500亩以上的基地达335个。同时,我市以培育优良乡土绿化树种为重点,建立种苗花卉基地2.6万亩,其中城区建有绿化苗圃35处2715亩,苗木自给率达到84.4%。全市2010年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72.18亿元,初步实现了林业生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宜昌市 创建 省级 森林 城市 工作情况 汇报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