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工程复习提纲(共25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物质能工程复习提纲(共2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质能工程复习提纲(共25页).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生物质能工程复习提纲第一章 绪论1、什么是生物质能源?指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即: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能源。2、什么是新能源?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3、什么是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4、什么是常规能源?又称传统能源,指已能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是促进社会进
2、步和文明的主要能源。5、生物质资源的特点可再生性和无污染性6、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包括哪些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构成。7、能源植物按植物中主要物质化学类别分:(1)糖类能源植物;(2)淀粉类能源植物;(3)纤维素类能源植物;(4)油料能源植物;(5)烃类能源植物;(续随子、绿玉树等)8、重要能源植物有哪些?(1)甜高粱;(2)能源甘蔗;(3)油料植物草本油料:大豆、油菜、花生、棉籽、向日葵、芝麻;木本:油棕榈、黄连木、油桐、麻风树(小桐子)、桉树、光皮树、油茶、橄榄等;产油藻类。(4)石油植物:桉树、大戟科乔木、苏木科油楠属、霍霍巴、马尾松、苦配巴、香槐、黄鼠草等;(
3、5)草本植物:芒属作物。(芒草)第三、四章 沼气工程1、什么是沼气?有机物在厌氧和其他适宜条件下,经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代谢,产生以CH4和CO2为主的混合气体,称为沼气。2、沼气的来源有什么?有什么用途?(1)来源:沼气发酵是一个由多种类群细菌参与完成的,通过分解有机物并产生以CH4和CO2为主要产物的,复杂的微生物学过程。(2)用途:热利用、光利用、肥料利用、生防制剂利用。(综合利用)3、沼气的理化性质混合气体,无色,略有臭味,主要成分见表4-1,其中CH4占总体积50%70%,CO2占25%45%,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H2、N2、H2S、O2、CO、NH3等。4、厌氧沼气发酵的主要反应过程及
4、其原理(1)两阶段学说:1936年由Barker首次提出,简要描述了沼气的发酵过程,该理论认为沼气发酵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2)三阶段理论和四阶段理论1979年,Bryant等人提出,将沼气发酵过程分成由三大代谢类群微生物引起的三阶段理论,即水解阶段、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与Bryant等人提出三阶段理论同时,Zeikus等人提出了沼气发酵四阶段理论,该理论在三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耗氢产乙酸过程,即由耗氢产乙酸菌把H2和CO2转化为乙酸(CH3COOH),形成了: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产甲烷阶段;5、沼气发酵的微生物类群(1)发酵性细菌水解纤维素、蛋白
5、质、脂类为可溶性糖类、肽、氨基酸和脂肪酸等。水解菌(大多为厌氧菌,也有兼性菌):梭状芽孢杆菌、拟杆菌、丁酸菌、嗜热双歧杆菌、产气梭状芽孢杆菌、产琥珀酸梭状菌、北京丙酸杆菌和产氢螺旋体等。(2)产氢产乙酸菌将上述分解物(主要为有机酸)进一步分解为乙酸、H2和CO2(3)耗氢产乙酸菌将H2和CO2合成为乙酸,以及代谢糖类产生乙酸。(4)产甲烷菌甲烷形成是由一群生理上高度专化的细菌产甲烷菌所引起的。产甲烷菌是厌氧消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食物链中的最后一组成员。将乙酸和H2/CO2转化为沼气。6、沼气发酵工艺条件(1)严格厌氧环境(2)发酵温度(8 65),发酵温度对沼气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如下图: ,其中常
6、温:1530 中温:35 左右高温:55 左右(3)发酵原料粪便、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及酒糟、糖渣、高浓度有机肥水等工业有机废弃物。基本概念:TS、VS、灰分(图4-3)。(4)料液浓度(以TS浓度计算)6%12%,南方偏低、北方偏高,夏天偏低、冬天偏高。(5)酸碱度沼气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87.5。(6)产气量、产气速度、产气率产气量:完全分解产生沼气的总量(产气潜力),m3;产气速度:单位时间的产气量,m3/h;产气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的产气量, m3/hm3(7)C、N、P等营养元素比例 C:N一般(2030):1为佳; C:N:P比例以10:4:0.8为宜。(8)添加剂和抑
7、制剂(9)搅拌(10)接种物(正常发酵沼气池发酵液、阴沟底泥或自行培养等厌氧环境下的微生物体系。)7、户用沼气池设计原理。(1)技术先进,经济耐用,结构合理,便于推广。(2)在满足发酵工艺要求,有利于产气的情况下,兼顾肥料、卫生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充分发挥沼气池的综合效益。(3)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力求沼气池池形标准化、用材规范化、施工规范化。(4)考虑农村修建沼气池面广量大,各地气候、水文地质情况不一,既要考虑通用性,又要照顾区域性。8、小型沼气池发酵工艺类型(1)半连续投料沼气发酵(2)分层满装料沼气发酵(3)批量投料沼气发酵(4)干发酵工艺(TS:20%30%)(5)两步发酵工艺(产酸、
8、产甲烷阶段分离)9、什么是大中型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是指发酵装置或日产气量具有一定规模的沼气发酵系统。10、关于沼气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HRT(水力滞留期):厌氧消化器的HRT是指一个消化器内的发酵液按体积计算被全部置换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以天(d)或小时(h)为单位,可按下式计算:HRT(d)=消化器有效容积(m3)/ HRT(m3)SRT(固体滞留期):SRT是指悬浮固体物质从消化器里被置换的时间。在一个混合均匀的完全混合式消化器里,SRT与HRT相等。而在一个非完全混合式消化器里,如果能测定出消化器内和出水里的悬浮固体的浓度和密度,则其SRT可通过下列公式算出:SRT=(TSSr)(R
9、V*Dr)/ (TSSe)(EV*De)MRT(微生物滞留期):微生物滞留期是指从微生物细胞的生成到被置换出消化器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繁殖一代的时间是基本稳定的,如果MRT小于微生物增代时间,微生物将会被从消化器里冲洗干净,厌氧消化将被终止如果微生物的增代时间与MRT相等,微生物的繁殖与被冲出处于平衡状态,则消化器的消化能力难以增长,消化器则难以启动如果MRT大于微生物增代时间,则消化器内微生物的数量会不断增长根据Monod方程,消化器的反应速度与微生物的量呈正比可见在一定条件下,消化器的效率与MRT呈正相关如果MRT无限延长,则老细胞会不断死亡而被分解掉这样也可使微生物的繁殖和死亡处于
10、平衡状态,就不会有多余的微生物排出因此,延长MRT不仅可以提高消化器处理有机物的效率,并且可以降低微生物对外加营养物的需求,还可减少污泥的排放,减轻二次污染物的产生11、常用厌氧消化器有哪些(1)高速消化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图4-28 恒温连续或半连续投料,HRT15d,最常用的厌氧反应器(2)接触式厌氧工艺 图4-29主要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该反应器增加了微生物和废水之间的接触反应,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控制污泥停留时间的问题,提高了发酵效率,减少了占地面积和投资。特点是采用污泥沉淀和回流循环。(3)厌氧过滤器(AF)图4-30 通过微生物在惰性填料的巨大表面积上形成微生物膜
11、的方法来保证微生物的滞留时间。填料一般为不溶解、不腐烂、耐生物降解、比表面积大、填充后空隙率高、价廉、来源广泛的物料,如卵石、炉渣、陶瓷、塑料等。(4)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图4-33反应器上部安装有“三相分离器”(5)两步法厌氧消化器水解酸化阶段 产甲烷阶段相分离,于两个反应期内进行(6)其他反应器类型:干发酵、UBF、ABR、EGSB、IC12、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的设计原理UASB由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包括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在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层。要处理的污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
12、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把它转化为沼气。沼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不断放出,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稀薄的污泥和水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集中在气室沼气,用导管导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污水中的污泥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沼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污泥,与污泥分离后的处理出水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13、什么是厌氧污泥颗粒及其作用概念:升流式厌氧污
13、泥床及其类似的反应器产生的颗粒状污泥,中空接近圆形,主要由无机沉淀物和胞外聚多糖构成,多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作用: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较高的产甲烷活性,因而使UASB内可以积累大量高活性污泥。14、大中型沼气工程设计(1)明确工程目标 达标排放?单产沼气?沼气发电?热电肥联产?综合利用?(2)工程设计注意事项工程投资;必须重视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必须把实用性与高指标相结合。(3)工程设计内容 a、工程设计依据和内容:国家颁布的沼气相关标准、法规 b、总体布局设计 c、工艺流程设计 d、装置的选型与设计:预处理、中间阶段、后处理阶段e、输气系统的设计f、储
14、气罐设计(浮罩式、压力罐式)g、沼气脱硫h、安全生产(4)沼气工程反应器的设计:微生物学、化工原理、传热学、流体力学、机械原理(5)大中型沼气工程系统的启动A、选择接种物B、菌种的驯化富集C、启动运行(6)大中型沼气工程运行管理:参见书上相关内容。15、颗粒污泥在UASB构筑物中的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沼气。第五章1燃料乙醇概念燃料,是指未加变性剂、可作为燃料用的无水乙醇。2、乙醇生产的主要方法及其途径 乙醇生产的方法可概括为两大类: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燃料乙醇生产以发酵法为主;(1)发酵法生产乙醇 发酵法生产乙醇:利用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类、淀粉类或纤维素类物
15、质转化为乙醇的过程。 根据发酵原料不同,发酵法又可分为:淀粉质原料生产乙醇、糖质原料生产乙醇、纤维素类原料生产乙醇、工业废液生产乙醇; 纤维素 淀粉(多糖) 糖类 乙醇(2)化学合成法生产乙醇 用石油裂解产生乙烯合成,有乙烯直接水合法、硫酸吸附法和乙炔法; CH2=CH2+H2O C2H5OH3、用于乙醇生产的主要原料(1)淀粉质原料 甘薯(又名地瓜、红薯)、木薯、玉米()、马铃薯(土豆)、大麦()、小麦()、大米()、高粱(); (2)糖质原料 甘蔗、甜菜、糖蜜; (3)纤维素类原料 所有植物,是地球上最有潜力的燃料乙醇(生物质能)资源; (4)其他原料 纸浆废液、淀粉渣、食品工业副产物(果
16、皮、蔗渣等)。5、乙醇发酵的工艺类型有哪些?按发酵过程物料存在状态,发酵法可分为固体发酵法、半固体发酵法和液体发酵法;根据发酵醪液注入发酵罐方式不同,可分为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三种。目前,固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在我国主要用于白酒生产,燃料乙醇现代大生产中多采用液体发酵。6、什么是乙醇发酵间歇式发酵法 概念:指全部发酵过程始终在一个发酵罐中进行。根据发酵罐容量和操作工艺不同,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一次加满法 将糖化醪冷却到2730后,接入10%酒母,混合均匀,发酵6072h,即成熟; 适用于小型乙醇工厂,操作简便、易于管理,但酒母用量过大。(2)分次添加法 生产时先打入发酵罐容积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质能 工程 复习 提纲 2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