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关于我县棉花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研究报告棉花是我县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稻改棉步伐加快,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棉花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已经成为广大棉农密切关心的问题。1998年之前,我县棉花基本上是常规棉,棉铃虫成为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害虫,1998年棉铃虫大发生,造成棉花大面积减产,部分田块甚至绝收。1998年以后,我县大面积推广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棉花病虫发生情况有所改变,棉铃虫不再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棉叶螨、棉蚜发生呈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趋势(2009年中等偏轻发生),斜纹夜蛾的发生危害程度已大大超过棉铃虫。2003年、2007年三代
2、斜纹夜蛾均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近年来,棉盲蝽发生程度加重,已成为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下面就目前棉花的几种主要病虫发生情况、防治方法作简要介绍。一、棉花苗床病害 我县几个棉花主产区调查表明:棉花苗床期病害轻发年份死亩率为 3.5-10.2%,一般年份10.7-17.2%,重发年份15.3-41.8%,最多达60%以上。直接影响棉花生产,加大种棉成本。引起死苗的病害95%以上为棉立枯病和棉炭疽病。1、症状 立枯病主要症状是幼苗茎基部发病,产生淡黑色、褐色凹陷病斑,然后迅速向四周扩展,逐渐变黑,病部缢缩,子叶垂萎,幼苗枯倒死亡;炭疽病主要症状是棉苗出土前被害,导致幼根、幼芽变褐发病,先产生红色纵裂
3、条痕病斑,后扩大成皱缩状红褐色病斑,严重时幼茎皮腐烂,幼苗枯死。子叶感病在叶缘产生圆形或半圆形褐色病斑。2、发生原因 棉花苗床病害的发生发展与种子质量、病菌数量和播种后棉苗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瘪籽、嫩籽、虫蛀籽、杂籽多的种子,播种前又未晒种和进行药剂处理,出苗率低,抗逆性差,苗床病害发生重。播种后雨水多,气温低,造成棉苗生长缓慢,病菌繁殖快,病害发生亦重。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苗床选择。选择通风,光照条件好的田块作为苗床。适时播种。抓住温度相对稳定连续7天以上晴好天气抢晴播种,做到一播齐苗,出苗率达70-80%时,进行通风、炼苗、晒床。此外,播种前精选籽粒饱满的种子晒种1-2个太
4、阳,在杀灭病菌的同时提高种子发芽率。苗床水分管理。播种前一次性浇足苗床水。盖籽土选用干细土,厚度1厘米。晒床过程中,要使棉苗红茎与绿茎各占一半。控制苗床水分,降低苗床温度,培育壮苗。(2)化学防治。苗床齐苗后5-7天,用药防治一次,间隔10天左右再防治一次。防治药剂种类有80%多菌灵超微粉、70%代森锰锌以及70%甲基托布津等。二、棉铃虫 棉铃虫常年在我县发生五代,除第一代在马铃薯、豌豆等作物上发生外,其它各代都可在棉田发生,主要发生在棉花生长中后期,主要以幼虫为害棉花的繁殖器官,造成蕾、花、铃的大量脱落,一头幼虫一生能为害十多个蕾铃,食量大,繁殖力强,易暴发成灾。1998年我县四代棉铃虫大发
5、生,造成我县棉花大面积减产,部分田块甚致绝收。1998年后,我县大面积推广种植抗虫棉,由于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因此,近年来,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偏低,已经成为棉花上的次要害虫。防治方法 因抗虫棉保持着对棉铃虫的抗性,一般二代不需防治;三、四、五代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整枝打顶等农事活动,人工除去一部分卵和幼虫。对百株低龄幼虫量达10-15头的棉田开展药剂防治。防治药剂主要有硫丹、甲维盐、虫酰肼、氟铃脲、阿维菌素等。三、斜纹夜蛾 2000年以前斜纹夜蛾一直是棉花上的次要害虫,随着棉铃虫种群数量下降,开始成为对棉花生长威协最大的害虫之一。斜纹夜蛾在我县棉田常年发生三代,以 7-8月份发
6、生数量最多,为害严重。该虫是一种喜温而又耐高温的害虫。各虫态的发育适温为28-30,但在33-40的高温下,生活也基本正常。防治方法 斜纹夜蛾低龄幼虫历期短,且世代重叠现象严重,防治难度较大。1、农业防治。结合田间管理,人工摘除卵块和人工捕杀幼虫。2、化学防治。百株有初孵幼虫1窝时,采用药剂防治,防止其扩散,防治药剂参照棉铃虫。四、棉叶螨 棉叶螨在我县常年发生18代左右,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每年约有3-5个发生危害高峰期。第一次高峰常在5月中下旬,早播空闲田棉花受害较重。第二次高峰在6月中旬,此时若梅雨量大,雨日多,发生轻,反之发生重。第三次高峰在7月中、下旬,此时已出梅,气温回升,伏旱明显,种
7、群密度大,是猖獗成灾造成大面积红叶的时期;第四次高峰在8月上、中旬,如果伏旱之后接着秋旱,前期防治不彻底的棉田往往发生严重,不能掉以轻心;第五次高峰发生在9-10月间,多发生在植株嫩 绿的棉田,一般年份影响不大。1、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影响棉叶螨种群消长的决定因素。干旱并具备一定的风力是其繁殖和扩散最有利的条件。从我县常年降雨量的分布来看,5-6月份的雨日较多,雨量较大,加上在此期间棉苗矮小,很容易受暴风雨携带泥水的冲刷和粘附,使棉叶螨死亡率高达90%以上,大大推迟和削弱了棉叶螨的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因此,棉花生长期降雨量的大小往往成为衡量当年棉叶螨发生严重程度的重
8、要标志。从温度和风力来看,7-8月份正是我县高温和南洋季风多的季节,是其繁殖和扩散极有利的时机。扩散高峰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2)寄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棉叶螨的螨源主要来自杂草寄主。凡杂草寄主多,分布广则其越冬种群基数和春季的繁殖数量就大。这些杂草寄主上繁殖的棉叶螨繁殖到一定数量将陆续向棉田扩散,为害棉花。(3)施肥水平和棉株长势。施肥水平高,棉株生长健旺,叶片浓绿质厚,棉叶螨的繁殖数量和速度明显受到抑制,一般比施肥水平差的棉田螨量低4-5倍。施肥水平差的棉田,由于营养不足,棉株瘦小,荫蔽度差,体内体外水分极易蒸发,造成高温低湿的小气候,另外,棉株体内的内含物转变为糖类,有利于棉
9、叶螨的生存繁殖,故受害严重。(4)天敌。捕食棉叶螨的天敌主要有食螨瓢虫、中华草蛉、草间小黑蛛等。天敌对棉叶螨种群数量的抑制效果非常明显,因此保护和利用天敌是控制棉叶螨为害的重要措施之一。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主要措施有:清洁棉田,冬春时清除棉田内、外杂草。对受害田增施速效肥料,促进棉株生长发育,增强抗螨能力。(2)化学防治。防治棉叶螨的药剂主要有哒螨灵、单甲脒、双甲脒、三唑锡、阿维菌素等,其中阿维菌素防效高,对天敌安全,而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仍会是防治棉叶螨的首先药剂。五、棉蚜 棉蚜在我县一年发生20-30代,且世代重叠严重。越冬寄主主要有木槿、野蔷薇、梨树等,早春在寄主作
10、物上繁殖2-3代后于4月上旬开始迁入棉花苗床,为害棉苗,6月上、中旬,棉花现蕾初期,是棉蚜为害第一高峰期。6月中、下旬,随着梅雨季节来临,蚜群密度迅速消退。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梅雨结束后常出现伏旱天气,蚜群增殖速度加快,出现第二为害高峰期。1、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棉蚜在田间的数量消长与气候条件、天敌和抗药性有密切关系。(1)气候条件。棉蚜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7.6-24,相对湿度在70%以下。一般5、6月份的温度均适于棉蚜的发生,此时如果天气干旱少雨,往往会导致棉蚜大发生。棉花苗期的雨量、雨日和降雨强度是左右棉蚜为害轻重的关键因子。(2)天敌。棉蚜天敌种类多达200多种,其中主要有棉蚜茧蜂
11、、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黑襟毛瓢虫、中华草蛉、草间小黑蛛等。天敌对棉蚜的控制效果明显,能有效抑制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3)抗药性。伏蚜的猖厥为害除了气候适宜外,棉蚜的抗药性增强也是其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上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长期使用有机磷杀虫剂防治苗蚜,棉蚜抗药性发展很快,防治效果降低,同时这些农药对棉蚜的天敌杀伤力大,天敌被大量杀死,破坏了棉田的生态平衡,以致伏蚜在失去天敌的控制作用下为害严重。90年代中、后期,吡虫啉类药剂因其对棉蚜防效高,对天敌安全而被广泛使用,使棉蚜一度成为棉花上的次要害虫。但近年来,棉蚜对吡虫啉类药剂抗性明显增加,使用剂量在不断加大。对棉蚜的控制效果不断下降。2、防治
12、方法 主要以药剂防治和保护利用天敌为主。减少施药次数,坚持达标防治的原则。防治药剂主要有吡蚜酮、烯啶虫胺、噻虫腈等,这些药剂对棉蚜防效高,作用时间长久且对天敌安全。六、棉盲蝽 危害我县棉花的棉盲蝽主要是绿盲蝽和中黑盲蝽。两种盲蝽均以成、若虫刺吸寄主植物的嫩头、生长点或幼嫩果实上的汁液,棉株不同的生育期、不同器官受害后表现不同。子叶期棉苗被害,顶芽焦枯变黑,形成仅剩子叶的无头苗;真叶出现后,顶芽被害枯死,不定芽丛生变成多头苗,或被害顶芽展开成为破叶丛;幼叶被害,出现黑褐色斑点,叶展开后破碎,称为“破叶疯”;幼蕾被害,由黄绿色变黑,2-3天后干枯脱落;中型蕾被害,苞叶上产生黑褐色斑点,不久苞叶张开
13、脱落;大蕾被害后在花瓣上呈现黑褐斑,一般不脱落,但花瓣不能正常开放;幼铃被害,轻的被害处呈水渍状黑褐色斑点,并形成畸形铃,重的僵化脱落;顶心和边心被害,枝叶丛生疯长,称为“扫帚苗”。在棉田,绿盲蝽危害的重点时期是苗蕾期,棉花嫩头受到严重破坏后造成“公棉花”、“破叶疯”,植株徒长致后期结铃稀少;中黑盲蝽主要危害繁殖器官,几乎不危害营养器官,因此危害重点时期是蕾铃期,造成蕾铃大量脱落或畸形,严重影响产量。棉盲蝽白天停栖在植株叶背,夜晚活动取食和产卵,但阴雨天能全天活动。盲蝽象是一种喜温好温性害虫,因而其发生状况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绿盲蝽发生的适宜温度18-29,相对湿度在85%以上;中黑盲蝽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80%以上。6-8月间雨量大、雨日多棉盲蝽危害重、反之则轻。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间、套、轮作,清除棉田内外杂草,减少虫源基数;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棉花生长稳健;合理化学调控,忌偏施氮肥,防止棉花疯长;及时打顶去边心,消灭其中潜伏若虫和卵;出现多头苗时及早进行人工整枝,留12枝壮秆,加快棉株生长补偿损失。2、化学防治:防治适期。23龄若虫高峰;防治药剂及方法。苗床期可选用80%敌敌畏拌干细土,于下午34时均匀撒入床内盖膜过夜;大田期可选用丙溴磷、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敌敌畏、灭多威等药剂于上午9时前或傍晚对水喷雾(阴天可全天施药)。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