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16章(宏观第5章)(共2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西方经济学第16章(宏观第5章)(共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16章(宏观第5章)(共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西方经济学第16章(宏观第5章)选择题1. 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通过( )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 D.出口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A.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 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4.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A.吸收的存款太多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D.以
2、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A.增加B.减少C.不变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答案:1.C 2.B 3.A 4.B 5.B 6.A 7.C问答题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答: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 ,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内在机
3、制。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私人部门的变动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会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私人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
4、度,其差额愈大,自动稳定作用越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越大。这一点可以从混合经济的支出乘数公式中得出。当t越大时,该乘数越小,从而边际税率的变动的稳定经济作用越大。2. 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答: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逆对经济风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在经济萧条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转移支付,减低政府支出,以
5、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这就是斟酌的使用的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也要逆对经济风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中央银行要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提高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总需求,以缓解衰退和失业问题;在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中央银行就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就是斟酌使用 的货币政策。3. 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答: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主要分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和充分就业平衡预算3种。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周期平衡
6、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消而实现预算平衡。这种思想在理论上似乎非常完整,但实行起来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在一个预算周期内,很难准确估计繁荣与衰退的时间与程度,两者更不会完全相同,因此连预算也难以事先确定,从而预算平衡也很难实现。充分就业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功能财政思想强调,政府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可实行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功能财政思想是凯
7、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求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起初存在财政盈余,政府有责任减少盈余甚至不惜出现赤字,坚定地实行扩张性政策。反之亦然。总之,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该为了实现财政收入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显然,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强调的是财政收支平衡,以此作为预算目标,或者说政策的目的,而功能财政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
8、、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标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4、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答:也就是货币供给量对高能货币变动的比率。一单位高能货币能带来若干倍货币供给,这若干倍即货币创造乘数,即货币供给的扩张倍数.如果用H、CU、RR、ER分别代表高能货币、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用货币供给量M和活期存款D代入,则 H = CU + RR + ER M = CU + D 既有 M/H =(CU+D)/(CU+RR+ER) 再把该式分子分母都除以D,则得: M/H = CU /(D+1)/(CU/D + RR/D + ER/D) 这就是货币乘
9、数,在上式中,CU/D是现金存款比率,RR/D是法定准备金,ER/D上超额准备率。 从上式可见,现金存款比率,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越大,货币乘数越小。5、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答: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3种: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我们知道,影响货币供给的,一是货币乘数;另一是基础货币。从货币乘数看,中央银行可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率来降低或提高货币乘数,从而在基础货币不变时影响派生存款量,从而影响准备金;另一方面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直接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卖进公债时,市场上基础货币量就会增加,卖出债券时则基础货币量就会减少。6、 什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
10、一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优点?答:公开市场操作即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证券和银行承兑票据,从而调节货币存量的一项业务活动,其目的一是影响货币存量和市场利率,二是要利用证券买卖来稳定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抵消市场自发波动因素干扰,进而达到稳定货币供应或市场利率的目的,这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主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 作为货币政策的最主要工具,公开市场操作有以下为其他政策工具难以比拟的明显优点:一是能按中央银行主观意图进行,不象贴现政策那样中央银行只能用贷款条件或变动借款成本的间接方式鼓励或限制其借款数量;二是中央银行可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效控制在自己希望
11、的规模;三是操作规模可大可小,更便于保证准备金比率调整的精确性;四是不象法定准备率及贴现率手段那样具有很大的行为习惯(准备率及贴现率不是那样可以轻易变动的),在中央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认为有必要改变调节方向时,业务容易逆转。 计算题1. 假设一经济中有如下关系:C=100+0.8yd.消费I=50.投资G=200政府支出Tr=62.5.政府转移支付 (单位都是10亿美圆T=0.25税率(1) 求均衡收入。(2) 求预算盈余BS。(3) 若投资增加到i=100时,预算盈余有禾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4) 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
12、5) 若投资i=50,政府购买g=250,tr不变,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多少?(6) 用本题为例子说明为什么要用BS*而不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解(1)根据模型 C = 100+0.8yd Yd = yty + tr Y = c+i+g 已知数据代入,可得均衡收入 Y = (100+0.8tr+i0+g)/1-0.8(1-0.25) =(100+0.862.5+50+200)/1-0.8(1-0.25)=1000 (2)当均衡收入y=1000时,预算盈余: BS = ty-g-tr = 0.251000 -200- 62.5 = -12.5 (3)当i增加到位
13、100时,均衡收入为: Y = (100+0.8tr+i1+g)/1-0.8(1-0.25) =(100+0.862.5+100+200)/1-0.8(1-0.25) = 450/0.4 = 1125 这时预算盈余BS=0.251125-200-62.5=18.75。由于投资增加,从而国民收入增加,使税收增加,所以预算盈余改善。 (4)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i=5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 =ty* -g-tr=300-200-62.5=37.5 当i=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没有变化,仍等于37.5 (5)若i=50,g=250,y*=1200,则 BS* =ty* -
14、g-tr=0.251200-250-62.5=-12.5(6)用BS*而不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的原因: 从表面看来,预算盈余BS的变化似乎可以成为对经济中财政政策方向的检验指针,即预算盈余增加意味着紧缩的财政政策,预算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意味着扩张的财政政策。然而,如果这样简单地用BS去检验财政政策的方向就不正确了。这是因为,自发支出改变时,收入也会改变,从而使BS也发生变化。在本题中,当投资从50增加到100时,尽管税率t和政府购买g都没有变化,但预算盈余BS从赤字(-12.5)变成盈余(18.75),如果单凭预算盈余的这种变化就认为财政政策从扩张转向紧缩,就造成错误。 而充分就业预
15、算盈余BS*衡量的是在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上的预算盈余,充分就业收入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稳定的量,在此收入水平上,预算盈余增加,则是紧缩的财政政策,反之,则是扩张的政策。在本题(4)中,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i=5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37.5,当i=100时,由于财政收入和支出没有变化,故用y*衡量的BS*也没有变化仍等于37.5。但在本题(5)中,由于ty*未变,但g从200增至250,故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减少了,从37.5变为-12.5,因此,显示出财政扩张,所以要用BS*而不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2假定某国政府当前预算赤字为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b=0.8,边际税率t=
16、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要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支出的这种变化最终能否消灭赤字?解: 在三部门经济中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为: Kg = 1/1-b(1-t) = 1/1-0.8(1-0.25) = 2.5 在政府支出减少200亿美元时,收入和税收均会减少,为: y = Kgg = 2.5(-200) = -500(亿美元) t = ty = 0.25(-500) = -125(亿美元) 于是预算盈余增量为: BS = T-g = -125-(-200) = 75(亿美元) 可见,当政府减少支出200亿美元时,政府预算盈余将增加75亿美元,正好与当前预算赤字相抵消,这种支出的变化能最终
17、消灭赤字.3.假定现金存款比率,准备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 )r=0.18.试问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圆,货币供给变动多少?解:货币乘数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圆,则货币供给增加M=100*2.46=246(亿美圆)。4. 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为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率仍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解: (1)货币供给M=1000+400/0.12=4
18、333(亿美元) (2)当准备金率提高到0.2,则存款变动为400/0.2=2000亿美元,现金仍是1000亿美元,因此货币供给为M=1000+2000=3000亿美元,货币供给减少了1333亿美元。(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债券,即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增加M=101/0.12=83.3亿美元。 经典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 ).A.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B.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C.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D.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 16 宏观 2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