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第四章(共11页).docx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第四章(共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第四章(共11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4章 数据链路层4.1 数据链路层概述4.1.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最主要的服务是将数据从源计算机的网络层传输到目标计算机的网络层。1. 链路管理链路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2. 帧定界和同步帧定界是指在每个字段之间进行标识和分界。帧同步是指双方应能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的区分出一帧的开始和结束。3. 流量控制(滑动窗口机制)流量控制提供保持发送和接收同步的方法和过程。发送方发送数据的速率不能大于接收方的接收能力。4. 差错校验与恢复包括对差错的检验、对正确信息的接收以及对出差错的信息请求再次传送等。5. 区分数据
2、和控制信息由于数据和控制信息都是在同一信道中传送的,而在许多情况下,数据和控制信息处于同一帧中,因此要有相应的措施使收方能够将它们区分开来。6. 透明传输透明传输是指不管所传输的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输,7. 寻址在多点连接的情况下,必须保证每一帧都能送到正确的目的站。4.1.2 成帧数据链路层从网络层获取到分组,然后将这些分组封装到帧中以便传输。每一帧包含一个帧头、一个净荷域,以及一个帧尾。帧管理构成了数据链路层工作的核心。1. 字符计数法字符计数法利用头部中的一个域来制定该帧中的字符数。2. 含字节填充的分界符法(发送方和接收方要用相同的编码原则)含字节填充的分界符法
3、让每一帧都用一些特殊的字符作为开始和结束。这些特殊的字符叫做标志字节(FLAG)。两个连续的标志字节代表了当前帧的结束和下一帧的开始。这种方法不适宜传输数据中包含二进制数的帧,因为在包含二进制数的帧中很可能出现与FLAG相同的bit序列。一种方法是在二进制数中偶然出现的FLAG前再插入一个ESC转义字节,这种方法称为字节填充法。3. 含位填充的分界标志法含位填充的分界标志法允许数据帧包含任意长度的位,也允许每个字符有任意长度的位。每一帧的开始和结束都有一个特殊的位模式:。当帧中出现一个与帧标志相同的位串,则在连续5个1后自动插入一个0,即变成,接收方将自动删除第5个1后的0。标志序列只可能出现
4、在帧边界上,不可能出现在数据中。4. 物理层编码标志法(局域网中用的比较多;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物理层编码标志法适用于物理介质上编码方法中包含冗余信息的网络。高-高电平对和低-低电平对没有使用,如在二进制编码中出现则称为编码违例,但这两种违例编码正好可用作帧界符。4.2 数据链路层管理机制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是保证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数据传输的最主要的数据链路层管理机制。数据链路层实现流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滑动窗口机制。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是确认重发状态。4.2.1 滑动窗口机制发送窗口用来对发放进行流量控制,其大小WT表明在收到对方ACK(确认字符)之前的发送方最多可以发送多个数据帧
5、,落在窗口内的数据帧是可以连续发送的。接受窗口控制那些数据帧可以接收,只有到达的数据帧的序号落在接受窗口之内时才可以被接收,否则将被丢弃掉。捎带确认是在双向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将确认信息放在自己的数据帧的首部字段中捎带出去。当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后,发送窗口才能向前滑动,滑动长度取决于接收方确认的序号。4.2.2 自动重发请求相关概念:重发:网络中采用检错码,无法纠正错误,由重发原来帧的方法来恢复正确的帧。计时器:控制何时重发。帧序号:防止重发时接收端收到的重复的帧,序号还用于接收时排序。效率的计算方法:有效数据/全部数据 or 有效时间/全部时间1. 空闲重发请求(停止等待协议)(发送窗口W
6、T=1,接收窗口WR=1)帧编号采取一位二进制。停止等待协议的信道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发送延时+传播延时)/(发送延时+传播延时+反馈信息传播延时+反馈信息发送延时)发送延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传播延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设信道容量为B,帧长度为L,信道长度为S,传播速率为V,反馈信息数据长度为M。信道利用率=(L/B+S/V)/(L/B+2*S/V+M/B)实现过程:(1) 发送方每次仅将当前信息帧作为待确认帧保留在缓冲存储器中;(2) 当发送方开始发送信息帧时,随机启动计时器;(3) 当接收方收到无差错信息帧后,即向发送方返回一个确认帧;(4) 当接收方检测到一个含有差
7、错的信息帧时,便舍弃该帧;(5) 若发送方在规定时间内收到确认帧,即将计时器清零,继而开始下一帧的发送;(6) 若发送方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确认帧(即计时器超时),则应重发存于缓存器中的待确认信息帧。停止等待协议的算法和程序见附件。优点:所需的缓冲存储空间最小,多用于简单终端的环境。2. 连续重发请求(退回N算法)(发送窗口WT=7,接收窗口WR=1)实现过程(不发生传输差错情况下):(1) 发送方连续发送信息帧而不必等待确认帧的返回;(2) 发送方在重发表中保存所发送的每一个帧的备份;(3) 重发表按先进先出(FIFO)队列规则操作;(4) 接收方对每一个正确收到的信息帧返回一个确认帧;(5)
8、 每一个确认帧包含一个唯一的序号,随相应的确认帧返回;(6) 接收方保存一个接受次序表,它包含最后正确收到的信息帧的序号;(7) 当发送方收到相应的信息帧的确认后,从重发表中删除该信息帧的备份;(8) 当发送方检测出失序的确认帧(即第N号信息帧和第N+2号信息帧的确认帧返回,而N+1号的确认帧未返回)后,便重发未被确认的信息帧。优点:链路传输效率大大提高。缺点:需要更大的缓冲存储空间。出现差错情况下的退回N策略:退回N的算法和程序见附件。3. 选择重发请求(发送窗口WT=4,接收窗口WR=4)选择重发协议在退回机制的基础上做了如下改进:接受窗口WR1,这样就可以接收和保存正确达到的失序帧;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复习 提纲 第四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