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共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美术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美术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刘 扬 一、强调课程标准的导向性、选择性从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美术课在中小学课程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制定切合实际的美术课程标准。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本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本课程标准没有采取列出具体的知识点(在低年级更是如此)的方式,
2、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指向这些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这些教学活动方式建议也是选择性的。例如,79年级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体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上述内容标准非常概括,体现大的导向性。为了指向上述标准,有下面的教学活动建议可供选择:教学活动建议: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做色彩的对比、调和及联想等练习。 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等设计封面。为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设计招贴画。为商品做包装装潢设计。了解钟表、汽车、计算机等工业产品的造型设
3、计知识,并练习绘制简单的效果图。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的制作练习,为家长会设计制作请柬,并对会场进行装饰美化设计。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童装、学生装或校服绘制设计效果图。学习立体构成知识,用各种线材、面材、块材进行立体构成制作练习。对竹木、废导线、废金属箔(如易拉罐)等材料进行加工,设计制作小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空间或馈赠他人。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练习制作陶艺小品。既然标明是“建议”,就不具备强制性,编写教材或教师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选择。例如,虽然其中有“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和童装、学生服等设计”以及“练习制作陶艺小
4、品”等建议,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不采纳,甚至还可以自己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标准就具有了弹性,给予课本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以更大的发挥空间。与原教学大纲(指试用修订版,以下均为与此版的比较)的比较:原大纲基本上以开列知识点的方式构筑教学内容体系,而且知识点的规定比较具体、严格,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现列出初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部分作为比较:1.欣赏中国优秀作品。2.初步了解分类的知识。3.学习平行、成角透视知识,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做简单的写生练习。4.了解人体比例、结构知识,进行铅笔人物速写练习。5.初步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知识,进行花鸟小品临摹。6.学习图案、平面构成知识,并进行练
5、习。7.利用黏土、石膏等材料进行小型雕塑制作。 二、以学习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本课程标准从学习方式出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方式依其特点,大致可分为创作与欣赏两类。尽管创作和欣赏都具有外化和内化两种活动的特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倾向于内化。由于美术学习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便于学习,标准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划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术 课程标准 主要特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