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唐朝铨选法对干部考核与选拔的借鉴意义(共5页).doc
《浅论唐朝铨选法对干部考核与选拔的借鉴意义(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唐朝铨选法对干部考核与选拔的借鉴意义(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浅论唐朝铨选法对干部考核与选拔的借鉴意义 摘要:本文在唐朝铨选法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国古代官员考核与选拔的特点,重点论述这些特点对当代干部考核、选拔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干部考核 选拔 铨选法 铨注选人之法,简称铨选法,始建于初唐,自建立后一直是封建王朝选拔、考核官员的重要制度,它与科举制一起成为维系中国封建王朝的基础制度。在事业单位广泛开展绩效考核、公开竞聘等改革举措的今天,了解铨选法的应用与特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设长名姓历榜”,建立了人事档案管理和干部公示制度。应选的官员,都要把个人姓名、籍贯、工作履历、奖惩情况、健康情况、家庭成员以及父亲
2、及祖父的基本情况填报成表,实际上建立了履历表和公示制度。这个办法的好处是“公开”,把干部的经历公诸于众,使吏部与御使的监管成为可能。 第二,建立了干部公开应选制度。朝廷每年五月会“颁格于州县”。“格”就是空缺岗位的任职条件。应选人员要按第一条的要求提交履历,根据任职条件的要求提交任职设想和申请。按时报名的人,上级还要组织考核。此外,应选人员需要满足两个比较独特的条件:一是必须有京官作保、推荐;二是司法人员、工商业人员的儿子和冒名顶替的人不能报名应选。(“刑家之子、工贾异类及假名承伪、隐冒升降者有罚。”) 这个制度的内涵是“公正”,空缺岗位只要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竞争。要求京官作保,则是把官员
3、的推举和保荐从暗箱中公开到阳光下,确保公正。 第三,提出了干部选拔的基本标准。据资治通鉴记载,初唐建立的选拔制度是“取人以身、言、书、判,计资量劳而拟官”,也就是要观人的体格相貌(身)、听人的言语口才(言)、看人的书法字体(书)、察人的公文(判词)水平(判)。如果套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身、言、书、判”其实就是岗位胜任力方面的要求。达到这四项基础标准后,先看德行,次看才能,最后再看功劳。 这套标准的最大优点就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当代的干部考核管理中,不少人把 “德、能、勤、绩”四个要素奉为圭臬,事实上有的要素在考核方面是不太具备操作性的,比如,品德与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就很难被考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朝 铨选法 干部 考核 选拔 借鉴 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