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重点讲义(共28页).doc





《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重点讲义(共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重点讲义(共28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重点讲义一合同法原则及合同分类 主要内容 1.合同法原则 2.合同的调整范围 3.合同的分类 4.合同的订立 5.合同的效力 6.合同的履行 7.合同的变更、转让与权利义务终止 8.违约责任 9.合同的担保 一、合同的原则 (一)平等原则 (二)自愿原则 (三)公平原则 (四)诚实信用原则 (五)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一)平等原则 1.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对等 3.合同当事人必须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一致 因此,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得以强迫命令,胁迫等手段签订
2、合同。 (二)自愿原则-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1.订不订立合同自愿 2.与谁订立合同自愿 3.合同内容由当事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愿约定 4.合同履行中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变更内容 5.双方可以协议解除合同 6.可以约定违约责任 (三)公平原则 1.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2.根据公平原则确定风险的合理分配 3.根据公平原则确定违约责任 (四)诚实信用原则 1.订立合同时 2.履行合同时 3.合同终止后 (五)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遵守法律、尊重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二、合同的调整范围 (一)广义合同-多种关系合同 (二)狭义合同-债权合同(合同法的调整对象)
3、(三)不受合同法调整的主要关系类型 1.有关身份关系的合同 2.行政合同(行政管理) 3.劳动合同 4.政府间协议(适用国际法) 三、合同的分类 (一)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1.有名合同 也称典型合同,法律上赋予专门名称,设定专门规范的合同 2.无名合同 也称非典型合同,法律上未规定专门名称和专门规则的合同 (二)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1.双务合同-当事人之间互相承担义务 (1)可以履行抗辩权 (2)风险各方共担 2.单务合同-一方承担义务,另一方只享有权利 (1)不适用于履行抗辩权 (2)风险全部由承担义务一方负担 (三)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1.有偿合同 (1)一方享有权益须向另一方支付代价 (
4、2)对当事人行为能力要求高 2.无偿合同 (1)一方享有权益无须向另一方支付代价 (2)对当事人行为能力要求低 (四)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1.诺成合同 指当事人各方的意思表示一致即告成立的合同 2.实践合同(要物合同) 除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后,尚须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如保管合同、定金合同 (五)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1.要式合同-必须采取法定形式 2.不要式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合同形式 (六)格式合同与非格式合同 1.格式合同(定式合同) 当事人一方为与不特定的多数人进行交易而预先拟定的,且不允许相对人对其内容作任何变更的合同(七)主合同与从合同 1.主合同 不需要其他合同存在即可
5、独立存在的合同 2.从合同 以其他合同为存在前提的合同 3.主合同无效,从合同也无效 4.从合同无效一般不影响主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订立 主要内容 一、合同订立的条件 二、要约 三、承诺 四、合同的一般条款 五、合同的形式 六、缔约过失责任 一、合同订立的条件 (一)订约主体需要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 (二)经过要约与承诺 (三)订约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一致 二、要约 (一)要约的概念 (二)要约的构成要件 (三)要约的形式与生效 (四)要约的撤回与撤销 (五)要约的失效 (六)要约邀请 (一)要约的概念 1.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内容具体确定; (2)经受
6、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约束。 (二)要约的构成要件(3要件) 1.要约是由特定当事人以缔结合同的目的向相对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 2.要约内容应当具体确定; 3.要约应表明一旦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三)要约的形式与生效 1.形式 (1)书面形式:信函、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 (2)口头形式:(当面或通过电话) (3)行为 2.生效 (1)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2)口头形式的要约自受要约人了解要约内容时发生效力 (3)书面形式的要求自到达受要约人时发生效力 (4)数据电子文件形式 收件人指定系统:数据进入该系统的时间 收件人未指定系统:数据进入收件人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 (
7、四)要约的撤回与撤销 1.撤回(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前) 撤回通知应先于或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2.撤销(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后) 撤销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3.不得撤销要约的情况 (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它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 (五)要约的失效(要约的消灭) 1.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2.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3.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六)要约邀请 1.内涵: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2.目的:在于诱使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
8、对双方无约束力。 3.种类: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说明书、商业广告(特殊情况下,属于要约)。 例题 36.招标人于2006年4月1日发布招标公告,2006年4月20日发布资格预审公告,2006年5月10日发售招标文件,投标人于投标截止日2006年6月10日及时递交了投标文件,2006年7月20日招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则要约生效的时间是()。A.2006年4月1日 B.2006年5月l0日 C.2006年6月l0日 D.2006年7月20日 【答疑编号: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三、承诺 (一)承诺的概念 (二)承诺的构成要件 (三)承诺生效 (四)承诺超期与延误 (五)承诺的撤回 (一)
9、承诺的概念 1.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2.方式 (1)发出承诺要约的通知 (2)作出行为 (二)承诺的构成要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应在要约规定的期限内作出 要约以信件或者电报作出的,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日期或者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信件未载明日期的,自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开始计算。要约以电话、传真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只有在规定的期限到达的承诺者有效的。超过期限到达的承诺,其有效与否要根据不同的情形具体分析。 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如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实质性变更,则不为承诺,视为新要约。 所谓实质性变更是指有
10、关合同标的、质量、数量、价款或酬金、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办法等的变更。若受要约人对要约的上述内容作变更,则不是承诺,而是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发出的新要约。 4.承诺的方式必须符合要约要求 所谓以行为承诺,如果要约人对承诺方式没有特定要求,承诺可以明确表示,也可由受要约人的行为来推断。所谓的行为通常是指履行的行为。 (1)默示,不是明示,但仍然是表示的一种方法 (2)缄默是没有任何表示主要看有无事先的约定或习惯做法 (三)承诺生效 1.有承诺通知的,应在约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2.无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对应的行为生效 3.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4.数据电子文件形式 (1)收件
11、人指定系统:数据进入该系统的时间 (2)收件人未指定系统:数据进入收件人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 5.对话要约:即时作出承诺,约定的除外 6.非对话方式要约,应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承诺 (四)承诺超期与延误 1.超期(受要约人主观原因) (1)受要约人主观原因导致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致使承诺迟延到达要约人 (2)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2.延误(客观原因) (1)受要约人发出的承诺由于外界原因而延迟到达要约人 (2)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不接受外,一般情况下承诺有效。 (五)承诺的撤回 1.在承诺发出后,承诺人阻止其发生法律效力 2.撤回承诺通知应先于或与承诺通知同时到
12、达要约人 3.要约可以撤回也可以撤销,但承诺只能撤回不可以撤销。 例题 1.若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且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则(),视为到达时间。 A.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 B.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 C.收件人在该特定系统首次收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 D.收件人在该特定系统或其他系统首次收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 【答疑编号: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2.承诺人发出承诺后,被外界原因而延误到达,称为()。 A.承诺延误 B.承诺超期 C.新要约 D.再要约 【答疑编号: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3.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是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其含义是()。
13、 A.主体合格和内容合法 B.内容合法和形式合法 C.内容合法和目的合法 D.目的合法和形式合法 【答疑编号: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35.建设单位按照与施工单位订立的施工合同,负责电梯设备的采购。于是建设单位向电梯生产厂家发函要求购买两部电梯。电梯厂回函表示“其中一部可以按要求期限交付,另一部则需延期十日方能交付”。电梯厂的回函属于()。 A.要约邀请 B.要约撤销 C.承诺 D.新要约 【答疑编号: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 87.下列市场行为中,不属于承诺的有()。 A.发布招标公告(要约邀请) B.发布拍卖公告(要约邀请)C.发售招标文件(要约邀请) D.发出中标通知书(承诺)E.递交
14、投标文件(要约)答案:ABCE关键:一经承诺合同成立,看这个事件是否必然导致合同的成立, 四、合同的一般条款 (一)当事人名称或姓名和住所 自然人的姓名是指经户籍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正式用名,自然人的户口所在地为住所地,若其经常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不一致的,以其经常居住地作为住所地。法人、其他组织的名称是指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名称。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酬金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合同履行期限,是指享有权利的一方要求义务相对方履行义务的时间范围。 履行地点是合同当事人履行和接受履行合同义务的地点。 (七)违约责任 是指违反合同义务应当承担的责任。 (八)解
15、决争议的方法 五、合同的形式 (一)口头形式 (二)书面形式 建设工程应当采用书面合同形式,但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三)其他形式 六、缔约过失责任 (一)内涵 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而致使另一方依赖利益遭受损失,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二)构成要件 1.发生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合同尚未生效,或者虽已生效但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2.当事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所要求的义务。 3.受害方的依赖利益遭受损失 依赖利益损失,指一方实施某种行为后,另一方对此产生依赖,并为此发生了费用,但前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合同未成立
16、或无效,该费用未得到补偿而受到的损失。 (三)主要情形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恶意磋商是在缺乏订立合同真实意愿情况下,以订阅合同为名目与他人磋商。其真实目的可能是破坏对方与第三方订立合同,也可能是贻误竞争对手商机。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1)违反有效要约或要约邀请,违反初步协议,未尽保护、照顾、通知、保密等附随义务,违反强制缔约义务。 (2)当事人在订阅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例题 1.承诺具有法律约束
17、力的条件包括()。 A.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B.以书面形式作出 C.由承诺人向受要约人作出 D.对要约完全同意 E.在要约有效期限内作出 【答疑编号: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DE 例题 2.在下列情况中下,当事人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A.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 B.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C.提供虚假情况 D.不正当使用在订立合同中知悉的商业秘密 E.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 答案:BCDE 合同的效力 一、合同成立 (一)内涵 1.当事人完成了签订合同过程,并就合同内容协商一致,体现了当事人意志,并不等于合同得到了法律认可的效力。合同成立体现当事人的意志,而合同生效
18、体现国家意志。 (二)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 1.存在订约当事人; 2.订约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一致; 3.经历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 (三)合同成立时间 1.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2.书面合同,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成立,若不在同一时间,则是后一方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3.采用信件、数据电文形式的,在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四)合同成立地点 1.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地点。 2.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以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地,无主营业地的,以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地,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3.书面形式合同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地。 二、合同生效 (一)内涵 指合同
19、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的合同权利受法律保护,合同义务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 (二)合同生效要件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三、无效合同 (一)无效合同的特征 1.内涵 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欠缺生效要件而不产生合同法律效力(从开始即无效力)。 2.特征 (1)合同自始无效; (2)合同绝对无效; (3)合同当然无效; (4)合同无效,可能全部无效,也可能是部分无效; (5)合同无效,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二)导致合同无效的原因
20、1.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一方以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1)欺诈 欺诈的概念 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欺诈的构成要件: 第一,欺诈方具有欺诈的故意 第二,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 第三,被欺诈方因欺诈行为陷入错误认识 第四,由于错误认识而作出了违反其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欺诈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与国有企业利益不是一个概念 在法律上,欺诈国有企业与欺诈其他合同当事人的性质是一样的。 (2)胁迫 胁迫的概念 指以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
21、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行为。 胁迫的构成要件 第一,胁迫人具有胁迫的故意 第二,胁迫人实施了胁迫行为 第三,胁迫行为是非法或不正当的 第四,受胁迫者因胁迫而订立合同以及胁迫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1)恶意串通概念 是指当事人同谋、共同订立某种合同,造成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损害的合同。 (2)构成要件 主观因素:主观上故意,表现为事先达成合谋,也可表现为一方明确表示意思,另一方默契配合 客观因素:客观上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1)概念: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内容或目的上是非法的。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二级 建造 建设 工程 法规 相关 知识 重点 讲义 2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