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顶升、支座更换施工方案(共5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T梁顶升、支座更换施工方案(共5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梁顶升、支座更换施工方案(共55页).doc(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4年常山县国省道危病桥梁修复改造工程顶升T梁及支座安装施工专项方案 施工单位: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年9月25日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编制说明、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一、 编制说明本工程施工施工方案是根据部分图纸和现场考察情况进行编制的。为便于审阅,本施工方案针对本工程的要求和特点在目录中以大纲的形式列出了本工程施工中的目标、要求、重点和要点等并加以叙述。二、 编制依据(一)、现场考察情况;(二)、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总结;(三)、桥梁维修养护有关技术要求;(四)、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五)、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
2、GD60-2004;(六)、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D62-2004;(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八)、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GECS25:90;(九)、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JTG/T J23-2008;三、 编制原则(一)、遵照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二)、确保桥梁在支座更换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三)、合理的性价比。第二章 项目概况介绍 一、工程概况朱家渡大桥位于G320国道衢州市常山县境内,中心桩号K474+374,该桥为14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桥面铺装采用水泥混凝土铺装层,朱家渡大桥主要技术指标为:桥梁全长:426.2
3、2米,桥跨布置:1430米,桥面宽度为16米,其斜角55度。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 二、工期要求及质量等级(一)、工期要求本标段的合同工期为 10个月,计划开工日期以业主通知日期为准。(二)、质量等级达到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合格标准。第三章 、施工方案概述一、 桥梁整体顶升方案概述本工程采用同步顶升的技术方案。二、 桥梁顶升方案要点(一)、控制系统本工程采用电子百分表配合低高度串联油泵千斤顶完成桥梁同步顶升。由于本次同步顶升高度较小,采用一通四和一通八的截止分配阀,既可以保证油泵不间断均匀供压,又可以防止千斤顶行程不同步对梁体产生破坏,若某个
4、千斤顶行程在达到要求时即可关闭相对应的截止阀,停止供压,使其处于保压状态,从而实现双保险。同时用电子百分表观测顶升高度,每行程2mm进行一次顶升(或下降)高度调整,使各顶之间误差控制在2mm以内。这样既避免了采用传统的顶升工艺时,往往由于荷载的差异和设备的局限,无法根本消除油缸不同步对构件造成的附加应力而导致构件失效,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又避免了采用较先进的PLC液压同步顶升技术时的高额费用。图3.1 类似工程所采用液压控制系统照片采用电子百分表配合低高度串联油泵千斤顶完成桥梁同步顶升。(二)、顶升千斤顶1、选用千斤顶型号及规格本次用于顶升千斤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设备名称及型号规格直径mm高度
5、mm自重/KG行程mm顶升顶推重量T生产厂家底座mm活塞径头缸径最低/总高mm最高/有效mm超薄千斤顶ST10020616250601515100天津威力超薄千斤顶ST10020616280902025150天津威力50mm超薄千斤顶80mm超薄千斤顶图3.2 不同型号千斤顶照片2、千斤顶布置根据桥梁上部的顶升重量布置相应数量的顶升千斤顶,顶升安全储备系数按不低于1.5倍考虑。千斤顶基本布置在T梁底。(三)、支撑反力基础的设置利用原桥墩、台作为顶升反力基础。盖梁顶面用干砂浆找平并垫上2525的钢板作为整体顶升千斤顶的下支撑点,T梁底部一般比较平整不需要做过多处理;但在相邻有高差的两片板梁间,在
6、较低的一片梁底垫设120厚2515尺寸的钢板将其梁缝找平,使其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然后再在下面垫设2525的钢板作为整体顶升千斤顶上支撑点。(四)、顶升方式的选择采用单跨全部T梁同步顶升。(五)、顶升监测区域划分及监测工具1、顶升监测区域的划分采用全桥单跨10片T梁同步顶升,以每联当中的每个桥墩或桥台作为单独的顶升监测区域,每个监测区域内设置2-4台电子百分表,作为千斤顶顶升(或降落)的监测工具。2、监测工具电子百分表图3.3 所采用电子百分表照片采用精度为采用精度为0.1mm的电子百分表进行监测。三、支座更换施工工序1. 支座更换施工流程顶升设备安装顶升设备校检调试施工总体设计施工准备基础处理
7、、支架安装试顶升5mm正式顶升更换支座称重顶升阶段监测落梁图3.1支座更换顶升流程图第四章 重点、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一、 顶升施工方案(一)、顶升准备顶升前在桥面上布置若干标高和中线观测点,精确测量各点的标高值及桥梁偏移情况,并做好记录,确定各点的精确顶升高度。并作好如下准备工作: 顶升系统可靠性检验; 成立顶升指挥系统; 顶升液压系统布置; 顶升系统测试; 确定观测点。1、顶升系统可靠性检验元件的可靠性检验:在正式实施顶升前,将以70-90%的顶升力在现场保压5小时,再次确认密封的可靠性。液压油的清洁度:液压油的清洁度是系统可靠的保证,本系统的设计和装配工艺,除严格按照污染控制的设计准
8、则和工艺要求进行外,连接软管在工厂进行严格冲洗,封口后移至现场,现场安装完毕进行10次空载运行,以排除现场装配过程中,可能意外混入的污垢。2、成立顶升工程现场领导组现场指挥组设总指挥1名,全面负责现场指挥作业,指挥组下设4个职能小组:分别是监测组、控制组、液压组和作业组,负责相关的工作,各职能小组设组长一名,与总指挥、副总指挥共同组成现场指挥组。总指挥控制组液压组作业组各职能小组的功能分别是:1、控制组: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对液压系统发出启动、顶升或停止等操作指令。对于启动、顶升或停止指令,只听从总指挥的指令,当出现异常情况需紧急停止时,应在得到信息的第一时间对系统发出停止指令,而不管这一信息是否
9、自总指挥发出。2、液压组:负责整个液压系统的安装与形成,维护与保养,检查与维修等。根据总指挥的要求调整液压元件的设置。3、作业组:负责顶升期间的劳力配置,在顶升的整个过程中提供劳务作业。其工作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时的场地清理、顶升时的垫铁安装等。各职能小组受总指挥统一指挥,向总指挥汇报工作,总指挥汇总领导组其它成员的意见后做出决策,并由总指挥向各职能小组发出指令,进入下一道工序工作;3、人员培训所有参与顶升的施工的人员都进行工作的严格分工,在进入现场前进行充分的培训;4、顶升系统结构部分检查a、千斤顶安装是否垂直牢固;b、顶升支架安装是否牢固;c、影响顶升的设施是否已全部拆除;d、主体结构上确已去
10、除与顶升无关的一切荷载;e、主体结构与其它结构的连接是否已全部去除。5、 顶升系统调试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a、液压系统检查 油缸安装牢固正确; 泵站与油缸之间的油管连接必须正确、可靠; 油箱液面,应达到规定高度; 备用2桶液压油,加油必须经过滤油机; 液压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油路有无堵塞或泄漏; 液压油是否需要通过空载运行过滤清洁;b、控制系统检查 系统安装就位并已调试完毕; 各路电源,其接线、容量和安全性都应符合规定: 控制装置接线、安装必须正确无误; 应保证数据通讯线路正确无误; 各传感器系统,保证信号正确传输; 系统能否升降自如; 光栅尺的工作情况; 各种阀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
11、;c、监测系统检查 百分表安装牢固、正确,没有遗漏; 信号传输无误;d、初值的设定与读取 系统初始加载由液压工程师会同土建工程师共同确定并报总指挥; 读取控制系统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初值或将其归零; 读取监测系统中百分表的初值或将其归零。(二)、试顶升为了观察和考核整个顶升施工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对称重结果的校核,在正式顶升之前,应进行试顶升,试顶升高度5mm。试顶升结束后,提供整体姿态、结构位移等情况,为正式顶升提供依据。(三)、正式顶升试顶升后,观察若无问题,便进行正式顶升,千斤顶最大行程为25mm,顶升标准为支座全部脱空。正式顶升,须按下列程序进行,并作好记录: 操作:按预设荷载进行加载和
12、顶升。 观察:各个观察点应及时反映测量情况。 测量:各个测量点应认真做好测量工作,及时反映测量数据。 校核:数据汇交现场领导组,比较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差异。 分析:若有数据偏差,有关各方应认真分析并及时进行调整。 决策:认可当前工作状态,并决策下一步操作。(四)、顶升注意事项1、每次顶升的高度应稍高于支座厚度,能满足支座安装的要求即可,不宜超出支座厚度较多,以避免负载下降的风险;2、顶升关系到主体结构的安全,各方要密切配合;3、整体顶升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工作;4、顶升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工作,应指定专人观察整体系统的工作情况。若有异常,直接通知指挥控制中心;5、结构顶升空间内不得有障碍物;6
13、、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结构的变形情况;7、顶升过程中,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8、顶升过程控制整个顶升过程应保持电子百分表的位置同步误差小于1mm,一旦位置误差大于1 mm或任何一缸的压力误差大于5%,控制系统立即关闭液控单向阀,以确保梁体安全。二、 施工平台支架搭设 (一)、普通施工平台的搭设施工平台是保证正常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支架搭设完毕应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的项目包括:1、搭设前应严格进行钢管的筛选,凡严重锈蚀、薄壁。严重弯曲裂变的杆件不宜采用。2、严重锈蚀、变形、裂缝,螺栓螺纹已损坏的扣件不宜采用。3、脚手架的基础除按规定设置外,迎须做好排水处理。4、高层钢管脚手架座立于槽钢
14、上的,必须有地杆连接保护,普通脚手架立杆必须设底座保护。5、不宜采用承插式钢管做底步立杆交错之用。6、所有扣件紧固力矩,应达到4555Nm。7、同一立面的小横杆,应对等交错设置,同时立杆上下对直。8、斜杆接长,不宜采用对接扣件。应采用叠交方式,二只回转扣件接长,搭接距离视二只扣件间隔不少于0.4M。9、脚手架的主要杆件,不宜采用木、竹材料。第五章 监测方案及应急措施一、 监测方案本方案的监测是指顶升过程中为保证桥梁的整体姿态所进行的监测,包括结构的平动、转动和倾斜。监测贯穿于顶升全过程中。1、 监测目的桥梁的顶升过程,实际上就是控制桥梁姿态的过程。在桥梁上布置多个观测点,通过监测各观测点实际到
15、达的位置与预期位置的差异,判断和控制顶升过程。合理评价结构受外力作用的影响,以便及时、主动地采取措施降低或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结构的安全 。为此要设置一整套监测系统,并要设定必要的预警值和极限值,以便将姿态数据反馈给施工加载过程。 2、监测部位及监测内容 (1)桥墩及桥台处:主要监测在顶升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2)荷载监测:即顶升过程中对顶升力的监测。 3、 监测准备:主要是布置测点。 5、 施工前监测 主要是对各监测点取得各项监测参数的初值。如观测点坐标情况、标高等。 (1) 整体顶升监测 包括顶升、支撑、桥墩施工等过程的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位移监测、荷载监测、桥梁的整体姿态监测等。
16、(2) 监测组织安排 监测计划应与顶升的施工计划相协调,并可在实施工过程中改进,其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现场总指挥。 监测时按以下原则安排: (1)预先制定的监测计划; (2)关键的施工环节进行必要的监测; (3)特殊工况发生时,补充监测;(4)监测结果出现异常时,补充监测;二、 应急措施在桥梁的顶升施工中,首先应制定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桥梁的结构安全及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异常情况的发生。但桥梁同步顶升技术含量高,有一定的风险,顶升过程中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针对顶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假定某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方能在紧急情况下有的放矢,及时正确的处理问题。现根据
17、本项目的施工特点及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如下应急措施: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昼夜值班,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随时启动应急程序;2、液压千斤顶漏油:本系统均为较先进装置,且在顶升前做了保压实验,理论上漏油的可能较小;如千斤顶漏油,泵站不断给油即可,并及时用临时支撑进行支撑;3、顶升过程中偏向:本方案采用了百分表控制的同步顶升,行程2mm进行一次调整。并由另一套标高及位移测量系统进行复核,必要时进行调整。4、顶升系统故障:立即由专业工程师对系统进行检查,尽快排除故障,现备有足够的备品、备件;5、顶升过程中单点停止工作:停止顶升,临时支撑,检查截止阀工作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换。第六章 确
18、保工期和工程质量的措施一、 工期保证措施1、组建经验丰富强而有力的项目班子项目经理部设项目总负责、下设项目技术负责、施工负责、试验负责、安全负责、质量负责。并设有综合作业组、顶升作业组;同时组织专门的文明施工队伍负责本工程的管线、围场交通组织配合和现场文明施工;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负责制进行项目技术管理,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平台搭建作业班组顶升作业班组技术负责(王杨),技术难题。施工负责(蔡振群,现场进度。试验负责闻宇航,材料送检安全负责付威,现场安全负责质量负责陈辉,现场质量项目总负责项(潘金龙,项目经理职位)项目总工(王智群,项目总技术负责)本工程施工组织机
19、构设置如下:2、施工人员的丰富经验,是工期能如期完成的可靠保障。认真做好生产作业计划,加强计量检章,及时调整机械及人员的力量,加强动态管理,把施工任务落实到班组。施工队伍安排如下:1) 组织一个经验丰富施工队伍进行桥梁顶升与支座更换作业;2) 施工高峰期计划安排劳力20人,其中电焊工2人,架子工4人,顶升操作工6人,泵站操作组1人,其它工作人员7人,必要时各作业班组进行调配。3、整个工程同步进行施工,合理安排工期,改善工序衔接关系,保证施工总工期。4、每月检查工程进展情况,并对照计划及时调正,做到落实。5、做好协调疏通工作,取得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努力搞好和当地群众的关系,排除一切可能的
20、干扰。6、克服等待旁观的意念,积极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7、为了保证进度,节假日合理安排,使工作有连续性。二、 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1、质量目标1) 本工程质量目标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敬业、守信、出精品”。我们将结合本工程特点以追求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为目标,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计划及技术保证措施确保本工程为优良工程。本工程质量目标是:确保优良工程。2)本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规程本工程主要采用国家发布的系列标准和相关的其它标准、规范、规程作为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强化以各级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配齐配强有关人员,做到各级领导、现场指挥、业务部门
21、、作业班组质量责任明确,考核奖罚及时,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创优积极性。(2)、做到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接受监理工程师和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督与检查,主动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质量工作格局。(3)、选调精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强化职工质量意识教育,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技术考核,坚持持证上岗制度。(4)、健全内部检查制度,质检工程师由上一级检查机构派驻,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立体制,立足自检自控,确保创优目标实现。将现场质检工程师“一次检查合格率”作为考核指标,提高工程检查的严肃性、权威性。 (5)、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梁顶升 支座 更换 施工 方案 5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