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区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共3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邺区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共3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邺区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共34页).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建邺区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建邺区旅游局第一章 “十五”回顾与评价区旅游局自1999年底成立,确定了“起点要高,发展要快,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化经济结构,拓展旅游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全区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提升”的工作目标,形成了“依托和整合区域资源,创立景点品牌,发展建邺旅游经济”的工作思路。特别是二二年底区划调整后,旅游局提出了“边规划、边建设、边宣传、边发展”的工作方法,努力将实现旅游倍增计划作为“富民强区”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来抓,实行旅游资源整合,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开辟黄金旅游线路,打造具有建邺特色的旅游品牌,努力创造了我区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局面,树立了建邺绿
2、于的崭新形象。整合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市场,充分挖掘旅游产品的综合潜能区划调整前,建邺区内虽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这些资源散、小、弱、没有连成线,形成片,更没有拳头旅游产品,其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状况,既削弱了自身的吸引力,更影响了建邺旅游的整体形象,为了整合区内旅游资源,发挥旅游景点的综合潜能,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旅游局在多方学习和大量的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首先,在区旅游局限性积极申请和市、区领导的关心下,成立了由区领导挂帅、区旅游局和区内各景点及其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南京市旅游事业指导委员会建邺区分会”,为实现区内各景点的联动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其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
3、基础上,根据区内旅游资源的分布以及景点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曾开辟了朝天宫甘熙故居中华织锦村莫悉湖公园江东门纪念馆等民俗旅游线路和爱国主义教育线路,区划调整后,根据社区的实际状况,又开辟了双闸奶牛场双闸影视基地江心洲景区农业旅游线路和南京卷烟厂雨润食品集团奥体主场馆工业旅游线路,形成了区内景点和其它旅游资源联动发展的格局。第三,举办旅游节庆活动,打响建邺旅游品牌,树立建邺旅游的整体形象。旅游局成立后,即对区内旅游行业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发现朝天宫地区堪称南京的“母城”,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并且能打得响的旅游品牌。为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弘扬“母城”文化、树立建邺旅游形象、提升旅游接待环境,我局决定举
4、办旅游节庆活动,打出“南京母城”这一建邺区独有的旅游品牌。二00二年,我局抓住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的契机,先后举办了“朝天宫南京母城”旅游节、庆“五一”南京母城欢乐游、南京母城金秋旅游同暨金秋夜乐大型游览活动等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活动以“南京母城”为招牌和灵魂,以区内景点(朝天宫、莫愁湖、甘熙故居、云锦研究所、江东门纪念馆等)的丰富内涵和特色为基础,以各旅游单位热情周到的服务为前提,凭借丰富多彩的内容、极富游览和观赏价值的历史人文景致,依靠精心的安排和组织,吸引了国内外和本市的大量游人,一举打响了“南京母城”这一建邺特有的旅游品牌,为建邺旅游业的发展探索了一条可引之路。活动炒热了区内的各个旅
5、游景点,使云锦研究所、甘熙故居等一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景点一时间游人如。据不完全统计,活动中,区内各景点累计接待量90万人次,宾馆饭店的客房出租率达80%以上,一些知名度和影响力日渐退化的景点,在活动中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焕发了新的活力,规模较小的景点,在“南京母城”这一主线的连接下,成为特色旅游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2002年底区划调整后,江心洲旅游景区划入建邺。为使江心洲由一季旅游岛向四季旅游岛发展,2003年和今年春节期间,我局连续成功举办了“建邺新春旅游月”暨“江上人家新春乐”活动,为岛上游客带来了“送福、撞喜、添财、高升、尝鲜、赶集、听戏、观景等”新春八大喜“,并在民俗街各景
6、点安排了参与性很强的游乐活动。在一季度这一南京旅游传统淡季里,岛上旅游接待量却直线上升,去年为10340人次,旅游收入达66.32万元,今年达到32780人万次实现旅游收入239.90万元。这一活动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省、市电视台和各大报纸都给予了全面报道。全国假日办2003年春节黄金周第6号信息通报和全国假日执行主动任王军在春节黄金周答记者问时,对“江上人家新春乐”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江心洲以盛产葡萄出名,江心洲葡萄节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其中“2003年中国南京江心洲葡萄节”是在非典过后南京市举办的第一个大型旅游节庆活动。经我局积极争取,首次升格为由市政府主办,国家旅游局孙钢副局长也出
7、席了开幕式。在领导的重视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这届葡萄节克服了非典、梅雨季节和罕见了持续高温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葡萄熟了”为主题,在历时近2个月时间里,举办了集旅游、商贸、文化、体育、娱乐为一体共14大项综合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将旅游节庆活动与开放型经济有机结合,服务城市、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有力推动了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现代都市旅游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葡萄节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南京日报曾在头版头条报道:“政府花100万元办葡萄节,江心洲上1.2万老百姓,每人因此增收680元。小葡萄节酿造了江心洲的大旅游。”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化旅游行业管理,进一步创造区域内良好的旅游
8、环境,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档次)一是加强对住宿单位的管理,积极进行星级饭店的评定。为适应加入WTO新形势的需要。提高全区宾馆饭店特别是中小旅馆的服务质量和接待水平,缩小区内旅游业与境外旅游业的差距。旅游局对区内住宿单位的管理人员在法律法规、饭店建设、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并开展星级饭店评定工作,住宿单位意识到差距的同时,也有了紧迫感,纷纷进行整改。不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旅游局成立以来,已评定了四家二星级饭店、二家一星级饭店。二是全力开展非典防治工作。2003年,为使非典疫情不从旅游行业蔓延出去,我局牵头成立了全区旅游行业非典防治工作小组,组织了旅游单位的
9、非典防治工作: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提出了详细规范的防治要求,进行了严格细致的督促检查,建立健全了有效的监控任务。被市旅游局评为防非工作先进集体,我们创造的“人文关怀”防非经验被市旅游局向全市宾馆饭店推广。创建江心洲农业旅游示范点获得成功今年4月9日,国家旅游局验收组来到江心洲,进行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验收,旅游局积极策划、认真准备了验收接待工作。因为河西新城和奥体中心正在建设中,江心洲作为旅游景区,目前可进入性相对较差,为扬长避短,旅游局决定让验收组人员从水路上岛。验收当日,验收组一行人员乘快艇溯江而上,不仅饱览了大江风貌,更对江心洲独有的周边环境有了更多的了解。江心洲以总分937分
10、的高分通过验收。围绕创建,自2002年底以来,我们重点开展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创建成工作;二是加强环境整治,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三是驾驶内涵挖掘,显现历史文化特色;四是加强节庆活动,扩大农业旅游影响;五是加强形象塑造,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六是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旅游景点档次。在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努力,终于使江心洲成为全省首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积极启动水西门旅游休闲街创建工作水西门大街是日前我区乃至河西地区景观最美的大道,也是连接南京主城和河西新城的第一通道,同时又“玉带连珠”般地串起莫愁湖、南湖、中华云锦织造研究所、江东门纪念馆、恽代英烈士殉难处、原国民党中
11、央军人监狱等景点景区,旅游资源可观。根据现有资源状况和河西战略发展的需要,我局经过调研,计划将水西门大街建设成为旅游和商贸并重、现代与历史交融、体现建邺新区城市“生态、文化、现代”元素的特色休闲旅游大街。根据区委区政府专题会议精神,由我局牵头制订旅游街建设规划,在市旅游局的推荐下,我们约请了必得旅游策划公司专门制订了水西门旅游街开发建设规划,现规划正在进一步修改之中。创建工作方案也正在制订。尽管我局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一些新的成绩,但与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还有不少差距,特别是有一些困难和问题需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主要包括:(一)旅游宣传促销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尽管我区今年开展了一些旅游促销宣
12、传,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形势发展的要求和由市场竞争的现状来看,只有将全区的旅游资源更充分地整合,加大整体宣传和对外促销力度,才能真正提高我区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区域竞争力。(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快。我区目前旅游载体还很不足,只有5家星级宾馆(三星3家,一星2家),宾馆饭店和商业设施还没有一所,这给我区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为此,我们要通过合理规划,积极协调,并多方争取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全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的步伐。(三)江心洲用地对策需进一步明确。江心洲作为我区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由于受到大规划和土地的约束,存在“招商易、立项难”的问题,影响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开发的
13、步伐,令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只有尽快明确在江心洲从事旅游开发和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所需土地和立项的有关对策,才能加快引进项目和资金,加速江心洲旅游发展的步伐。(四)江心洲景区的管理体制需进一步理顺。目前江心洲旅游管理水平相对还比较落后,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将来的发展,因此从长远发展考虑,我们建议按国家4A级景区建设管理标准,对完善江心洲旅游景点管理体制(如成立管委会和旅游实业公司等机构)问题展开研讨,进一步理顺有关管理部门的关系,更加适应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要求。第二章 发展环境分析与预测第一节 建邺区旅游业的背景一、城市背景本规划区所在城市南京为江苏省省会,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山区,北纬3114-3
14、236,东经11822-119 11,北连辽阔的江淮平原,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南京现辖玄武、白下、建邺、鼓楼、秦淮、下关、雨花台、栖霞、浦口、六合、江宁11个区和溧水、高淳2个县。辖区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598.69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623.8万,其中乡村居住人口180.3万,城镇居住人口443.5万。南京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能资源充足,年平均温度为15.3C,最高气温43C(1934年7月13日),最低气温-14.0C(1955年1月6日)。年平均降雨117天,年平均降雨量1034.0毫米,无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为梅雨季节。南京是一个古老
15、而文明的城市。早在35万年以前,就有了“汤山猿人”的足迹。6000年前,现代人已在这里耕作生息。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角长干里筑“越城”,为南京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在石头山置“金陵邑”,为南京行政建置之始,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于9月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以东吴旧都为中心,建立东晋政权,称作建康。此后,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南朝,南京由此而有“六朝古都”的美称。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称帝,建都称作南京,是南京建称之始。这
16、是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的首都。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1921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同年4月1日。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至此,共有十个朝代在南京建都,故称“十朝都城”。2003年南京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762亿元,财政收入335亿元,2003年南京市以迎接十运会为契机,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力为立足点,保护性开发老城,高标准建设新城,城市面貌呈现新气象。全年城建总投入达351亿元,创历史之最。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称号,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2003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44亿元,全年接待海内
17、外旅游者2257.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206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51.51万人次,国际旅游创汇3.17亿美元,全年经批准因私出国境人数达6.04万人次,2003年末,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15家,现有各类旅行社329家,其中,从事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27家。二、区位建邺区是南京市6个主城区之一,位于南京城区西南部。河西新城区与老城仅一河相隔,距新街口最短距离仅2公里,莫愁湖公园和汉中西路沿线地区仅需510分钟左右的公交出行时间就可以到达新街口地区。位于向兴路南的奥体中心至新街口地区的公路也仅为7公里左右,公交出行也只需2030分钟时间,如果地铁1号、2号线
18、投入运营,出行时间将会进一步缩短。建邺区位于南京往皖南辐射方向的有利区位上,南京副中心的建设,使河西新城区北可以接应新街口商业商务主中心,南可以通过宁马高速公路、滨江快速路南延、地铁1号线与市郊铁路的沟通,促进南京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向南吸引辐射效应的发挥,三桥的建设将进一步扩大这种区位优势。三、自然地理背景建邺区境地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水系纵横交错。外秦淮河沿区域东边缘自南向北流淌;长江沿区域西边缘顺流直下,两水系均可通航,构成建邺区外向交流的水运要道。区内莫愁湖、南湖碧水荡漾,景色优美。内秦淮河、运粮河、南河等众多河流为城市排水提供便利。四、历史人文背景建邺区
19、作为南京的主城区之一,具有交通便捷、人气旺盛、发展潜力巨大等有利条件。同时,建邺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十分丰厚的,区域内有早在宋朝就被誉为“江南第一名湖”、古金陵48景之首的莫愁湖,有民族工艺瑰宝-中华云锦织造,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风景名胜和纪念地。五、社会经济背景建邺区是南京市6个主城区之一,位于南京城区西南部。为加快南京的现代化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南京市委、市政府于2001年下半年作出了建设南京河西新城的战略决策,并于2002年1011月,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区划调整,河西新城的主体部分划入建邺区,同时,建邺区的新街口部分划出。目前,建邺区辖域东临外秦淮河,西至
20、长江,南到秦淮新河,北至汉中门大街,面积82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29万(含10多万暂住人口),辖南湖、滨湖、兴隆、南苑、沙洲、双闸、江心洲7个街道、41个社区、20个行政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建邺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均以两位数的幅度递增,城市面貌和人的素质也有了较大提高和改善。建邺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2004年,建邺区今年地区生产总值79亿元(预计),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财政总收入首次过1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3.35亿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
21、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社会治安安全区”等荣誉称号。第二节 建邺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一、旅游业产业规模建邺区旅游业2003年接待139万人次,全年营业收入总额7350万元旅游;2004年旅游接待168万人次,全年营业收入总额9500万元。区划调整以来,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进入快速增长期。二、现有主要景区景点情况建邺区现有莫愁湖公园、江心洲农业旅游示范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华织锦村(南京云锦研究所)等景区景点。三、旅游产业结构建邺区旅游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旅游服务设施、旅游吸引物系统、旅游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发展,这在旅游供给能力与规模中得到了体
22、现。建邺区具备了基本旅游接待能力。建邺区旅游局以其教育资源的支持,对旅游行业人才培养普遍推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管理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旅游服务、导游队伍建设等趋于完善。四、旅游市场促销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建邺区旅游的影响:1.梅花节:每年的2月底至3月中旬,南京都要举办国际梅花节,组织花车巡游,花车巡游可达苏州、上海等城市。南京国际梅花节已经成为南京市旅游“品牌”节庆活动。目前,在全国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邺区也积极参与,曾获“最佳组织奖”。2.中国南京江心洲葡萄节:每年的8、9月,在江心洲上举办“葡萄节”,推出真情回报建邺区游、农趣专门游、特色农业观光游等旅
23、游活动。3.园林花卉节:2002年9月至10月,第二届南京园林花卉节主会场设在莫愁湖公园,其主题是绿色南京南京的明天更美好。第三节 旅游业发展阶段分析建邺区旅游业是随着南京市的旅游开发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新的区划调整,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产业形象日趋鲜明,其在第三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初步显现。旅游地生命周期或旅游地演化,一般经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根据建邺区旅游发展历史概况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推断建邺区旅游业现在基本上处于第三阶段发展阶段初期。主要以传统观光旅游为主。莫愁湖公园:正处于前一个周期的衰退调整期,希望在本规划期间形成
24、回春期。江心洲农业旅游风景区:中国南京江心洲葡萄节的举行,提高了知名度。但是,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通过此规划,加强开发程度,建设新旅游景点,促进其更快发展。水西门大街:处于探索阶段。南京市云锦研究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与期。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河西新城中心商务区、滨江风光带等景区景点:正在建设过程中,处于探索阶段。第四节 旅游业发展优势分析一、资源优势建邺区拥有一些的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有早在宋朝就被誉为“江南第一名湖”、清金陵48景之首的莫愁湖,有民族瑰宝中华云锦织造研究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与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惨案、日本广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邺区 旅游 发展 十一 规划 3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