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质量保证措施(共1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装质量保证措施(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装质量保证措施(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安装质量保证措施施工技术方案1、技术工艺流程设计2、设备安装方式室外机:室外机安装前做好室外机的混凝土地基基础,设计室外机固定支架。室内机:采用丝杆吊装,室内机与铜管连接采用喇叭口连接,凝结水管采用20mmU-PVC连接。冷媒管:采用磷酸脱氧无缝铜管,橡塑海棉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厚度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冷凝水管:采用U-PVC管材,20mm橡塑海棉保温材料进行保温。镀锌钢板风管:采用镀锌钢板进行现场制作,25mm橡塑保温材料进行保温。3、制作、安装方法及说明1、室外机的拆封与安放设备进场后,会同甲方监理进行开箱并作好开箱记录,设备现场搬运吊装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编写交底
2、书或施工方案,设备安装前应根据图纸设计,对设备的基础坐标、标高进行测量确认。室外机安放场所须坚固,以防产生震动和噪音,空调机用底脚栓固定在机座上,每台模块空调机使用4套M12型的底脚螺栓、螺帽和垫圈,螺栓旋入20mm,固定螺栓纵横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机座底面至少高出地面150mm,同时机座与空调机之间须垫入厚度不小于10mm的橡胶垫。室外机运转时,有时会排出水来,要在空调机周围预先留出排水管的通道。2、室内机的安装室内机安装时,吊架安装平整牢固,位置正确,吊杆不能自由摆动。安装送、回风口时在保证良好气流组织的同时要兼顾装饰效果,使风口尺寸、位置统一。室内机安装完毕后,将及时告知装饰公司预留出检
3、修孔,以便调试、维护。3、制冷剂配管(含泄露测试、真空干燥、管道绝热等)3-1、冷媒配管施工三原则:干燥、清洁、气密性3-2、冷媒管的管材选择 结构材料:磷酸脱氧无缝铜管冷媒管管径()冷媒管壁厚()6.40.89.50.812.70.815.91.019.11.022.21.025.41.028.61.034.91.338.11.441.31.53-3冷媒配管的养护I、管子送到现场 ,无论直管还是盘管,不变形、不折弯,两端口加盖盖子。铜管为经过去油酸洗处理。II、配管安装连接时,在未与室内机相连时进行封口III、在配管排管施工过程中,端口加盖并且用塑料袋包裹好。3-4冷媒配管管径尺寸的选定及分
4、支组件达到选定I、分支接头还是分支端管,根室内机的布局来定。II、配管的安装是从离室外机最远的室内机开始。(满足室内机上的气液管的管径)根据下游侧的室内机的总容量来选择分支接头的规格。III、分支接头之间的配管管径,由下游侧的室内机总容量来选定。(该管径不能超过室外机的气液管的管径)IV、室内机与第一分支接头之间的配管管径与室外机上的配管管径相一致。V、做好记录(记录好气管、液管的管径及长度,以备将来补充冷剂用)。3-5冷媒配管的连接I、配管与分支接头的连接(REFNET接头)I-I、在分支接头上割出所要的管径尺寸。(切割在该管径 的中心部位进行)分之接头可垂直安装或水平安装(可30)。I-I
5、I、切断部位将清除毛刺和金属粉末。I-III、分支接头出入口侧会有500mm以上的直配管。I-IV、分支接头与配管的连接采用焊接。II、配管与分支端管的连接II-I、分支端管上割出所要的管径尺寸。(切割在该管径的中心部位进行)II-II、当连接的室内机的台数少于分支端管的支管数时,不用的支管将安装闭锁管,分支断管将水平安装。II-III、切断部位将除毛刺和金属粉末。II-IV、分支端管的吊架根据保温后的挂钩来设计。公称直径/mm20以下254050最大间隔/m1.522.5II-V、分支端管的出入口侧也需要有500mm以上的直配管。II-VI、分支端管各支管与配管的连接也是采用焊接。3-6冷媒
6、管的冲洗I、氮气钢瓶安装减压阀。II、用耐压软管连接减压阀与表式分流器。III、再用两根耐压软管,一根连接室外机的液管与表式分流器;另一根一头连接室外机的气管,另一头管口空着。用手掌按住此空着的管口,打开氮气瓶的总阀门,使经过减压后的氮气压力升至5/快速拿开按住管口的绝缘物,使氮气快速从管口喷出,这就是一次冲刷。IV、管口放置一块干净的布,氮气喷在布上,再用手掌按住管子,管内氮气压力再次升高,到0.5Mpa时再次放开,再次进行冲洗。反复冲洗,直至无物,潮湿也不再出现。3-7气密实验I、对系统从液侧、气侧慢慢地进行加压:阶段压力/cm持续时间如有压降表示第一阶段33min系统存在大的漏点第二阶段
7、153min系统存在较大的漏点第三阶段4024h系统存在微小的漏点II、如有压力降的检查方法:类型现象听觉检查用耳可听到较大的漏气声手触检查手放在管道连接处,可感觉到是否有漏气肥皂水检查肥皂水涂于各连接处,漏气处会冒出气泡注:管道过长时,应分段检查。III、气密实验结束后,保留室外机液管侧的压力表,系统仍保持40kg/cm2的压力。3-8冷媒管系统抽真空I、首先从配管中放出加压用的氮气。在室外机的气、液两侧截止阀的备用口处,用耐压软管连接表式分流其、真空泵。II、使用真空良好(-755mmHg以下、排气量大(40L/min以上)的真空泵。)III、抽真空度为-755mmHg,抽真空时间为23h
8、。3-9制冷剂的追加填充I、计算制冷剂追加量:根据冷媒管安装施工过程中的液管管径及长度,再利用公式计算。II、制冷剂充注方式:II-I、气体注入法:充注时开机,冷媒瓶竖起充注。II-II、液体注入法:充注时不开机,防止液击。冷媒瓶卧放或颠倒竖放(除虹吸瓶外)。3-10充填制冷剂在进行了泄漏测试和真空干燥之后,进行充填制冷剂。当充填一个系统的时候,将充分考虑到因液堵而造成配管有破裂的危险,决不会超过其最大允许值来充填。在充填制冷剂的时候,带好保护手套,且要保护好眼睛。为避免压缩机出现故障,不会将制冷剂充填超过规定的量,以免导致提高冷凝压力。室外机已在工厂充填了制冷剂,根据管道口径和管道长度有些系
9、统需要追加充填制冷剂,追加量可参照冷媒充填表进行添加,并且将其写在附带的“追加的制冷剂”板上,然后将其挂在前罩的后面。在真空干燥完成之后,从液体截止阀口处停止以液态形式充填补充的制冷剂。参考以下说明: 检查气体和液体截止阀是否关闭。 停止压缩机,然后充填规定量的制冷剂。 为了耐压和防止外来异物混入系统之内,确认所使用的安装工具为专用于R410A冷媒的工具。3-11冷媒管的保温I、保温材料的材质:保温材料能耐热120,材料为耐热发泡聚乙烯管材。配管尺寸绝热材料厚度6.425.49mm28.638.115mmIII、保温要点A、铜管与保温管管径要相配。B、保温管之间的接缝要挤紧,用胶水粘牢。C、着
10、重分支组件的保温。D、室内机的配管连接部,用随机的保温材料包好,再用塑料带绑牢,不会漏出接头、扩口螺母。4、排水管选择4-1、冷凝排管的选择A、水平管道管径与允许冷凝水流量的关系配管JIS标准配管允许流量(L/h)注型号内径()型号内径()斜度1:50斜度1:100PVC2519VP20203927不能用于合流管PVC3227VP25257050PVC4034VP303112588能用于合流管PVC5044VP4040247175PVC6356VP5051473334B、允许冷凝水流量的关系冷凝水流量的关系配管标准配管允许流量注型号内径()型号内径()(h)PVC2519VP2020220不能
11、用于合流管PVC3227VP2525410PVC4034VP3031730能用于合流管PVC5044VP40401440PVC6356VP50512760PVC7566VP65675710PVC9079VP75778280C、根据室内机的积水盘出口的管径确定支管管径。D、下游侧的室内机冷凝水的总流量选择总管。E、支管从总管中心线以上4590插入。4-2、冷凝水管的基本要求A、冷凝水管一般采用PVC管,排水管与积水盘出口的管径相配,用粘接剂。B、冷凝水管的安装斜度至少为1/100。C、冷凝水管应就近排放,为了防止PVC管弯曲,安装支(吊)架。分类标称直径间隔硬性PVC管3250少于1.5mD、自
12、然排水管情况下,如果排水配管与积水盘连接处有负压存在,则冷凝水管将安装存水弯。E、存水弯处安装堵头或阀门,以便于日后清洗。F、冷凝水管将注意保温,保温会保到室内机积水盘排水口处,如有软接头亦应保温。保温材料采用10mm厚的聚乙烯发泡材料。4-3、采用提水泵的情况A、水泵提升排出之水有一定高度,因此排水提升管有高度H限制,不能超过,不同的机型的高度也不同。B、排水升程管距室内机的距离应小于300mm,水平管的斜度在1/100以上。C、有提升水泵的室内机,冷凝排水不需要存水弯。4-4、多台室内机冷凝排水集中排放A、横向主配管从上首安装起,要保证安装的倾斜度1/100以上。B、横向主配管不宜太长,所
13、接室内机尽可能少。如果室内机多或距离较远,可分为两三组。C、自然排水和提升水泵排水,不要混合在同一个集中排水系统中。D、横向主配管和垂直主配管均需要保温。注:冷凝水管系统完成后,用手提补水泵,从注水口向积水盘注水,检查系统排水是否顺畅,排水后积水盘内是否还留水,各接口是否有漏水。5、镀锌钢板风管施工5-1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材料设备及部件检验现场放样支架制安风管制作风管检查验收风管安装漏光风试验 5-2技术措施 1)施工前技术人员必须认真熟悉图纸和有关资料,对工艺流程工作介质压力温度等技术参数和使用的材料及附件的材质型号规格了解清楚。 2)施工人员必须全面熟悉施工程序施工方法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和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装 质量保证 措施 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